查看原文
其他

汽车座椅研究:自动驾驶背景下,汽车座椅的惊人发展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11-02


佐思汽研发布《2022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产业研究报告》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汽车的产品定位正由简单的出行工具延伸为以人车交互体验为核心的“移动第三空间”,汽车座椅作为“移动第三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朝着智能化等方向演进。结合近年来全球主要汽车座椅供应商的规划布局和主机厂上市车型、概念车的座椅配置,总结出汽车座椅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一、座椅更加注重舒适化与智能化


2022年1-8月国内新车座椅需求量为6309万个,其中织物占比21.7%,真皮占比18.8%,仿皮占比47.8%。就座椅功能来看,座椅加热的装配率为7.9%,10-25万车型占比达到52.2%;座椅通风的装配率为2.7%,10-25万车型占比为55.3%,其中10-20万车型的占比有逐步上升趋势;座椅按摩的装配率为1.1%,20-35万车型占比为49.0%,上升趋势明显,主要拉动的车型是大众的ID系列、问界、坦克300以及理想ONE。


2020-2025新增乘用车座椅数量及功能装配率预测

来源:佐思汽研数据库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成轻量化座椅首选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和金属、陶瓷、树脂等复合形成的结构材料,质量轻,强度大,密度是钢的1/4,抗拉强度却在3500Mpa以上,很适合替代金属材料来制作座椅骨架。

例如,2021年4月,诺博汽车在上海汽车工业展上展出的碳纤维骨架座椅,其靠背骨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零件数量少,可有效减重35%;2021年11月,天成自控推出的高端碳纤维座椅,采用一体模压、热固、注塑成型,比传统钢材减轻约30%。

诺博汽车碳纤维座椅骨架座椅

来源:诺博汽车


天成自控高端碳纤维座椅

来源:天成自控


除了使用新材料减轻座椅重量外,供应商还从结构优化及制造工艺入手。

如,安道拓2022年8月推出的超薄座椅,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面板座椅结构,整体座椅装饰轮廓体积减少30%、整体座椅部件数量减少10%、整体质量可减轻14%。


安道拓超薄座椅

来源:安道拓


三、可回收再生材料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响应节能减排,供应商在座椅设计和开发中更注重采用“绿色”和可再生环保材料。

如,2022年8月,佛吉亚推出新款环保座椅,该座椅覆盖材料使用回收率为85%的可回收材料,与传统覆盖材料相比,可减少52%的碳排放;座椅头枕填充物使用轻质可回收材料,基于混合纤维的概念,该泡沫材料的回收率高达70%,碳排放可减少56%。2022年2月,现代坦迪斯推出了未来环保移动出行概念座椅,其与意大利和韩国制造商利用制革废料创造了新型座椅概念。座椅部分使用再生鞣制皮革,并在座椅靠背垫中使用编织皮革,座椅头枕使用可再生铝粉打造。


佛吉亚新一代环保座椅面套材料(左)和可回收头枕填充物(右)

来源:佛吉亚


现代坦迪斯未来环保移动出行概念座椅

来源:现代坦迪斯


四、智能科技重新定义汽车座椅舒适性


智能调节座椅可以通过手机、语音或意图感知等来调节座椅。如,延锋2022年推出的SU椅,其气动靠背可以根据乘客体型、坐姿的变化,感知压力分布,进行自适应调节;四向压感头枕可以自动识别乘员头部位置,智能调节头枕高度。

2022年9月上市的小鹏G9配置了安道拓供应的超低频律动座椅,可随乐曲节拍振动,座椅位置移动可与片源情节联动。现代坦迪斯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符合自身体型条件的舒适乘车感受,如座椅可根据乘客体型和姿势习惯进行主动调节。


延锋气动靠背自适应调节

来源:延锋官网


小鹏G9音乐律动椅

来源:小鹏官网


智能健康传感器主要通过安装在座椅内部的非接触式传感器,自动感知心跳、呼吸等健康指标,然后自动提供与身体状态匹配的智能调节,如按摩、音乐播放、氛围灯控制等。如,2022年3月丰田纺织推出IoT座椅面套,搭载了疲劳预警系统和睡意抑制系统感知件,可根据座椅面套内置的心率传感器测量心率,判定疲劳状态,并主动通过播放音乐和震动等抑制睡意。


丰田纺织IoT座椅面套功能演示

来源:汽车座椅设计


智能表面不仅能通过触控代替传统按键进行座椅控制,还可以显示信息。如,2022年延锋推出的零压座椅、集成式豪华座椅、SU椅等均带有智能触控扶手,可以调节座椅位置、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腿拖等功能,还可一键开启零压力姿态。


延锋零压座椅智能表面

来源:延锋官网


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百变座舱”


未来,汽车座舱不仅仅局限于乘坐,汽车内部可以通过座椅的灵活调整,实现不同场景的切换,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2021年韩国大世株式会社推出的全新智能座舱IRS3.0,座椅搭载超长滑道、可360℃全方位旋转,可实现社交模式、会议模式、舒适模式等六个场景。2022年延锋座椅发布的影院式折叠座椅,通过座椅的折叠、滑动,可实现通勤模式、家庭模式、旅行模式、欢乐模式等场景。


大世智能座舱IRS3.0六大场景模式

来源:DAS


延锋影院式折叠座椅四大场景

来源:延锋座椅官网


部分供应商的移动座舱方案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产业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200

01

汽车座椅产业综述


1.1 汽车座椅概述

1.2 汽车座椅分类

1.3 汽车座椅生产流程

1.4 汽车座椅产业链

1.5 产业链企业布局

02

主机厂汽车座椅配置


2.1 座椅需求量及座椅材质配置

2.2 主机厂汽车座椅功能配置

2.3 小鹏G9汽车座椅配置

2.4 理想L8/L7汽车座椅配置

2.5 问界M7汽车座椅配置

2.6 飞凡R7汽车座椅配置

2.7 红旗HQ9汽车座椅配置

2.8 哪吒S汽车座椅配置

2.9 腾势D9汽车座椅配置

2.10 路特斯Eletre汽车座椅配置

2.11 奥迪urbansphere概念车座椅配置

2.12 宾利2023款Bentayga EWB汽车座椅配置


03

汽车座椅市场及趋势


3.1 2021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格局

3.2 2021年全球乘用车座椅市场竞争格局(分地区)

3.3 2016-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市场规模预测

3.4 中国部分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座椅配套供应商

3.5 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政策分析

3.6 汽车座椅行业发展趋势 

3.6.1 趋势一

3.6.2 趋势二

3.6.3 趋势三

3.6.4 趋势四

3.6.5 趋势五

3.6.6 趋势六

3.6.7 趋势七

3.6.8 趋势八


04

国外汽车座椅制造商研究


4.1 国外汽车座椅企业汇总分析


4.2 佛吉亚

4.2.1 公司简介

4.2.2 经营情况

4.2.3 佛吉亚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研发及生产布局

4.2.4 佛吉亚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2.5 佛吉亚汽车座椅技术

4.2.6 佛吉亚汽车座椅产品演进及战略

4.2.7 佛吉亚光影炫动座椅(LUMI)

4.2.8 佛吉亚汽车座椅业务未来规划

4.2.9 佛吉亚汽车座椅产品主要配套品牌及车型

4.2.10 佛吉亚合作动态


4.3 李尔

4.3.1 公司简介

4.3.2 经营情况

4.3.3 李尔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3.4 李尔汽车座椅技术

4.3.5 李尔座椅产品-百变座舱ConfigurE+系统

4.3.6 李尔座椅产品-逸途Intu™

4.3.7 李尔2022年汽车座椅系统主要投产项目

4.3.8 李尔合作动态


4.4 安道拓

4.4.1 公司简介

4.4.2 经营情况

4.4.3 安道拓在华业务布局及客户

4.4.4 安道拓在华主要汽车座椅运营实体简介

4.4.5 安道拓汽车座椅产品演进

4.4.6 安道拓电动汽车座椅技术

4.4.7 安道拓2022年汽车座椅配套项目

4.4.8 安道拓合作动态


4.5 麦格纳

4.5.1 公司简介

4.5.2 经营情况

4.5.3 麦格纳全球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5.4 麦格纳在华主要汽车座椅运营实体

4.5.5 麦格纳汽车座椅技术(1)

4.5.5 麦格纳汽车座椅技术(2)

4.5.6 麦格纳汽车座椅产品演进

4.5.7 麦格纳座椅配套车型

4.5.8 麦格纳合作动态


4.6 丰田纺织(TOYOTA BOSHKOU)

4.6.1 公司简介

4.6.2 经营情况

4.6.3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产量

4.6.4 丰田纺织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6.5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产品发展

4.6.6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产品-单电机电动座椅

4.6.7 丰田纺织疲劳监测和睡意抑制座椅面套

4.6.8 丰田纺织前后排汽车座椅骨架开发路线图

4.6.9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业务2022财年规划及进展

4.6.10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业务2023财年规划(1)

4.6.10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业务2023财年规划(2)

4.6.11 丰田纺织汽车座椅配套车型

4.6.12 丰田纺织合作动态


4.7 TS Tech

4.7.1 公司简介

4.7.2 经营情况

4.7.3 TS Tech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7.4 TS Tech 2022财年汽车座椅产量

4.7.5 TS Tech汽车座椅主要产品技术

4.7.6 TS Tech 2022财年配套车型


4.8 泰极爱思(TACHI-S)

4.8.1 公司简介

4.8.2 经营业绩

4.8.3 泰极爱思全球布局

4.8.4 泰极爱思在华布局

4.8.5 泰极爱思汽车座椅产品

4.8.6 泰极爱思汽车座椅业务发展规划

4.8.7 泰极爱思2021财年汽车座椅配套车型

4.8.8 泰极爱思合作动态


4.9 博泽(Brose)

4.9.1 公司简介

4.9.2 博泽汽车座椅产品演进 (1)

4.9.2 博泽汽车座椅产品演进 (2)

4.9.3 博泽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9.4 博泽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发展规划

4.9.5 博泽合作动态


4.10 HYUNDAI TRANSYS

4.10.1 公司简介

4.10.2 经营情况

4.10.3 现代坦迪斯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10.4 现代坦迪斯座椅产品布局

4.10.5 现代坦迪斯座椅技术

4.10.6 现代坦迪斯座椅技术研发规划

4.10.7 现代坦迪斯座椅产品—概念座椅

4.10.8 现代坦迪斯座椅配套车型


4.11 DAS

4.11.1 公司简介

4.11.2 大世在华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11.3 大世产品布局

4.11.4  大世概念座椅及主要客户


4.12 NHK Spring

4.12.1 公司简介

4.12.2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全球汽车座椅业务布局

4.12.3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在华公司布局

4.12.4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经营情况

4.12.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产品布局 

4.12.5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产品介绍

4.12.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概念座椅


4.13 DAEWON

4.13.1 公司简介

4.13.2 大圆钢业株式会社座椅产品布局

4.13.3 大圆钢业株式会社概念座椅及主要客户


05

国内汽车座椅制造商研究


5.1 国内汽车座椅企业汇总分析


5.2 延锋国际

5.2.1 延锋国际公司简介

5.2.2 延锋国际全球分布

5.2.3 延锋国际产品布局

5.2.4 座椅产品介绍

5.2.5 延锋概念座椅—XiM 21s Seat

5.2.6 合作客户


5.3 天成自控

5.3.1 天成自控公司简介

5.3.2 天成自控产品布局

5.3.3 乘用车座椅产品

5.3.4 儿童安全座椅

5.3.5 公司乘用车座椅目前发展及未来规划


5.4 继峰股份

5.4.1 继峰股份公司简介

5.4.2 继峰股份经营状况及主要客户

5.4.3 继峰股份乘用车产品 

5.4.4 继峰股份布局乘用车座椅总成


5.5 芜湖瑞泰

5.5.1 芜湖瑞泰公司简介


5.6  舒茨曼

5.6.1 舒茨曼公司简介


5.7  诺博汽车

5.7.1 诺博汽车公司简介

5.7.2 产品介绍—整椅

5.7.3 产品介绍—扶手、骨架

5.7.4 产品介绍—头枕

5.7.5 概念座舱


5.8 光华荣昌

5.8.1 光华荣昌公司简介

5.8.2 光华荣昌产品布局

5.8.3 光华荣昌最新产品


06

汽车座椅产业链相关制造商研究


6.1 上海沿浦

6.1.1 上海沿浦公司简介

6.1.2 上海沿浦产品布局

6.1.3 上海沿浦客户


6.2 上海岱美

6.2.1 上海岱美公司简介

6.2.2 上海岱美公司产品

6.2.3 上海岱美公司客户


6.3 全盛集团

6.3.1 全盛集团简介

6.3.2 全盛集团产品

6.3.3 全盛集团主要客户


6.4 宏立至信

6.4.1 重庆宏立至信鑫川公司简介

6.4.2 产品介绍—座椅

6.4.3 产品介绍—泡沫、骨架产品


6.5  山东三岭

6.5.1 山东三岭集团公司简介

6.5.2 山东三岭集团汽车产品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联系人:
符先生:15810027571(同微信)

佐研君:18600021096(同微信)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9月版)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国内)高精度地图
合资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国外)高精度定位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数据闭环研究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红外夜视汽车信息安全硬件
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汽车仿真(上)汽车信息安全软件
乘用车底盘域控汽车仿真(下)OEM信息安全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激光雷达-国内篇无线通讯模组
E/E架构激光雷达-国外篇汽车5G融合
L4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800V高压平台
L2自动驾驶车用超声波雷达燃料电池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Radar拆解一体化电池
ADAS数据年报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一体化压铸
合资品牌车联网专用车自动驾驶汽车OS研究
自主品牌车联网矿山自动驾驶线控底盘
自动驾驶重卡无人接驳车滑板底盘
商用车ADAS无人配送车电控悬架
商用车智能座舱无人零售车研究转向系统
商用车车联网农机自动驾驶线控制动研究
汽车智能座舱港口自动驾驶充电基础设施
智能座舱Tier1模块化报告汽车电机控制器
座舱多屏与联屏V2X和车路协同混合动力报告
智能座舱设计路侧智能感知汽车PCB研究
仪表和中控显示路侧边缘计算IGBT及SiC研究
智能后视镜汽车eCall系统EV热管理系统
行车记录仪汽车EDR研究汽车功率电子
汽车数字钥匙智能汽车个性化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汽车UWB研究汽车多模态交互汽车线束
HUD行业研究车载语音汽车音响研究
人机交互TSP厂商及产品汽车座椅
车载DMS自动驾驶法规汽车照明
OTA研究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汽车镁合金压铸
汽车云服务研究智能网联测试基地电装新四化
AUTOSAR研究PBV及汽车机器人造车新势力-蔚来
软件定义汽车飞行汽车造车新势力-小鹏
汽车功能安全行泊一体研究Waymo智能网联布局
乘用车T-Box智慧停车研究座舱SOC
商用车T-Box汽车分时租赁汽车VCU研究
T-Box排名分析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汽车MCU研究
软件供应商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芯片
智能表面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