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山下】三十九、奋斗的脚步(董克荣 )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
三十九、奋斗的脚步
上海南市区有一条马路很有意思,一般的马路都是南北或者东西走向,而这条路是围绕老城厢转圈走的。据说以前是条护城河,后来填埋了成为路。走一圈大约有五公里左右,为了区别方向,这条马路分为两段,西南方向那段叫中华路,东北方向那段是人民路。要是你从老西门出发沿着中华路走,经过人民路绕一个大圈子又会回到原地。所以很多人喜欢在这条路上早锻炼,跑上一圈,一天的运动量就够了。这条环城路很早就开通绕城的11路无轨电车,为了方便乘客,内圈和外圈都有11路电车相向而行。
老城厢的中间有条貫穿东西的复兴东路,从老西门可以直达大东门,大约有一公里半。平时只要不下雨我就沿着复兴东路步行上下班,虽然那时我在跑外勤已经有了公交月票,但我还是愿意走路。因为乘车到店里最快也需要二十分钟,到车站要走一段路,下车后也要走一段路,乘车时还得等车,从时间上乘车并不合算,中午只有一个小时休息,乘车弄不好还会迟到,而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还锻炼了身体。
清晨,熹微的阳光从黄浦江方向斜照在街道上,天空中飘荡着一层薄薄的雾。外滩海关大楼的钟声敲响了,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传向四面八方。当我听到江面运货的轮船拉响汽笛时,恍惚听见的是毛驴吼叫的声音,又让我想起当年刚去新疆时,听见驴叫总以为是汽笛声一样。我一边感叹光阴似箭时空又是一个轮回,一边又觉得一寸光阴一寸金,人生一晃就奔四十而去,必须争分夺秒地去努力了。
从老西门出发,沿着复兴东路往东走,一路上可以领略到与农场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老西门是南市区的商业中心,过去这里白天晚上都很热闹,国庆节还有游行队伍从这里经过,锣鼓喧天红旗招展,吸引着许多市民前来观看。不知为何老西门逐渐风光不再,慢慢地被小南门的商业圈所取代。
我离开上海有十八个年头。小时候我经常从复兴东路上走过,觉得这条马路挺宽敞,沿街的每一户商店我都熟悉。但是现在看到这条路觉得又窄又乱,远没有过去那般恬静。
放眼望去,整条路的上空萦绕着烟雾,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人在点火生炉子,那些大妈们乘炉子还没有烧旺,提着马桶匆匆地到粪站去倒粪,一路上还与邻居说着家长里短的事情。
路边的点心店早早就在炸油条烤大饼,相邻的店里有粢饭团豆腐浆,阵阵香味混杂在空气中,形成老城厢特有的一股味道。
路对面的‘老虎灶’还在。上海人都把烧开水的店叫‘老虎灶’。明明是烧开水的店为什么会叫‘老虎灶’?小时候我去问大人,大人总是说,不要过去,那里要吃人的!或许是怕开水烫到小孩。对着马路的炉膛里烧着熊熊的大火,像一只老虎张着血盆大口。过去是用木柴烧大灶,不一会儿就把路边堆放的碎柴禾烧完了。大概是因为用柴太厉害,才叫它‘老虎灶’,总之现在无法考证了。
灶台上有两口大铁锅,一锅是开水,一锅是温水。冲开水时将一个小漏斗放在热水瓶口,用瓢往漏斗里注水,人多时还要排队。为了减少找零钱的麻烦,可以预先购买一些水牌子,水牌子是用竹片做的,竹片上还烙有水店的店名。冲一壶开水,在小筐里扔一块竹片,很方便。现在大灶已经没有了,改用烧煤的锅炉,冲开水时直接在笼头下接开水。在没有电水壶的年代,自己烧开水还是一件麻烦事,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去‘老虎灶’灌开水,生意一直都很好。
那边的粮店也早早的就开门营业了,过去柜台上有一个木制的漏斗,营业员称完米后往漏斗里倒,买米的人只要将口袋放在出米口,等倒完米,营业员就在漏斗边拍几下,示意米已经倒干净,还会大声喊道‘五斤籼米倒清啦!’这时你就可以提上米袋走了。小时候祖母经常会让我去粮店买米,那时家里买米只买几斤,不像现在整袋整袋的往家里扛。现在营业员只要打开电源开关,米称好了就会自动灌进漏斗,减轻了营业员的劳动强度。
这条路上还有一个木制品店,专卖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木桶。墙上挂着许多用来箍木桶的铁圈,老师傅整天专心致志地坐在小板凳上,用铁圈将一片片弧形的木板箍成木桶,那乒乒乓乓的敲击声传得很远。店里生意清淡时,师傅会挑上担子带上工具走巷穿户兜生意,边走边叫唤:箍桶喽,箍桶喽!弄堂里的大妈听到叫声慌忙从家里跑出来说,修脚桶,修脚桶,在这里、在这里!
以前这条路上还有一座关帝庙,很有些年头,香火一直很旺,后来几经搬迁最后落定在大境路,原址改为地段医院门诊部。有一次妻子夏士澄探亲回上海去我弟弟家里玩,突然腹痛,弟媳陈多子急忙陪她去的就是这个诊所。那时感觉医生就像是自己家里的人一样,问寒问暖无微不至,检查后并无大碍没过多久就好了,因为没有配药,也就没有收取费用。
一大早,上班和不上班的人都步履匆匆。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召唤下,为了实现国富民强这个共同的目标,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奔走着。
五、 六十年代时的记忆经常会在我的在脑海里闪现,曾经被农场生活年轮复盖的那些熟悉的路和熟悉的生活,在回沪后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中,我又渐渐地融入了大城市喧嚣琐碎的生活中去了。
我走在这条用小方石块铺成的弹硌路上,就好像走在霍拉山下农场里高低不平的田径上,曾经用脚步丈量过那里每一寸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农田敞开宽阔的胸怀,让我们踏在这块坚实的土地上,为它施肥烧水,辛勤耕耘,春华秋实,那片土地无私地为我们奉献出玉米、小麦和各种蔬菜瓜果,使我们感受到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喜悦。
虽然我对城市里的工作和生活还不很熟悉,但它和农场的工作一样,只要你脚踏实地经过不懈的努力,同样会收获到丰硕的劳动成果。
我每天上班在这条复兴东路上走过,欣喜地看着这条高低不平的弹硌路变成了平坦的柏油马路,两边的老房子也逐渐被高楼大厦所代替。
我工作的商店很小,里面也没有什么贵重的商品,但是按规定每天晚上还是需要有人值班的。于是店经理杨德明就指定我和从云南返沪的知青高志刚一起值夜班,我很高兴就答应了。因我家里人多阁楼小,拥挤不堪,夏天更是无法入睡,骄阳将屋顶上的瓦片晒得滚烫,阁楼像烤炉一样,待一会儿就大汗淋漓。现在可以在店堂里睡觉正求之不得,何况这称为‘睡觉班’的值班还有补贴费。
我和高志刚相约,下班后我们一起把铁门锁好,各自回家吃晚饭,晚上九点钟准时到店里来一起开门进店。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后再回来上白班。
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店里没有电视看,只有一台收录两用机可以听听新闻。睡觉前的一段时间很长,每天晚上我们早早地躺在床上天南海北地聊天,因为有相同的农场经历,他讲他在云南割橡胶的事,我说我在新疆种罂粟的事,所以值夜班时也就不觉得无聊。
早上我赶回家,岳母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上海人习惯早晨吃泡饭,就是把头天晚上的剩饭冲上开水将饭捣散,吃点酱菜乳腐,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吃榨菜或油条沾酱油下饭,哗啦哗啦地就把早饭解决了。
岳母是苏州人,吃不惯泡饭,喜欢吃‘黄天源’的糕点,‘黄天源’是苏州做糕点的老字号店,做的点心很有特色。在上海吃不到苏州的糕点,她只能在附近的‘乔家栅’点心店里买些糕团解解馋,大多数时间都在小店里买大饼油条或粢饭团。我的两个女儿董岭和董炯见外婆每天早上吃干点心也不馋,究竟是在新疆吃过苦,吃东西也不挑剔,吃完早饭她们就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跟着同学王丰一起上学去了。
岳母为我们买菜做饭很辛苦,每天一早起来准备早饭。平时隔夜的米饭,她总是浸在后门外一口老井的井水里防止变质。在炎热的夏天即使放在井水里,第二天早上还是有一股馊味,她就很为难。我对岳母说,不要紧,用开水多泡几次没问题的。我们吃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泡饭也没有生什么病。
忙完早饭她就提着一个小竹篮子到菜场去买菜,在菜摊上讨价还价,每天变着花样买回不同样的菜蔬,有鱼又有肉。买的带鱼是二指宽的小带鱼,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干炒成鱼松,据说比吃钙片更补钙。肉经常买猪头肉,有时候买一副猪肺回来炖汤要洗上半天。那时在饭桌上要有一点荤腥的话是要等到过年过节。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每天要计划着用菜金,还得花费许多心思。菜买回来后她马不停蹄地又择又洗,然后点火生煤饼炉子一直忙到中午。
中午学校也放学了,我们都回家团团坐在一起,岳母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吃,忙着给孙女和外孙女夹菜,自己却一口都不吃,说吃光了她心里高兴。等我们吃完走了,她才将剩菜残汤倒在饭里拌拌吃。如果早晨她和我们一样也吃泡饭,不吃一些能顶饱的干点心做家务就坚持不到中午。
岳母是一个老党员,早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说在她二十多岁时有一个长着尖尖大鼻子的英俊青年,为了躲避特务的跟踪,走进岳母的茶叶店里佯装买茶叶,岳母见状让他到阁楼上去,躲过了敌人的追踪。因那个青年既年轻长得又帅,目光炯炯气度不凡,临走时不断地感谢我岳母。这件事一直埋藏在她的心底时间越长记忆尤深。直到新中国成立,她才知道当年走进她店里的竟是国务院副总理陈云,那时陈云担任中共青浦区委书记。岳母多次跟我提起这件事,一说起这件事,她就半闭着眼睛陶醉在当年的情景里以此为荣。
岳母年轻时就丧偶,一人要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刚解放不久各行各业都有待振兴,她工作的棉纺厂更是忙碌,整天待在工厂里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扔下三个孩子让他们自己料理生活。她听党的话跟党走,懂得每个人在所处的时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是党的号召她都积极响应,曾在不同的时期陆续将三个子女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大女儿夏士茵去了宁夏支教,儿子夏士濂到江西支内,小女儿夏士澄去新疆支边,留下她孤身一人却毫无怨言。退休后她又找到了为民服务的地方,热衷于社区工作,经常在居委会里调解民事纠纷,空余时间还为邻居义务收公用自来水水费。我们返沪后应该是我们为她养老,反而给她增加了许多劳累。
其实老一辈人的生活比我们艰苦得多。岳母有一件棉毛衫穿了许多年补了又补舍不得扔掉,说旧衣服容易洗干净。我曾经给她买过一件加厚的棉毛衫,直到她过世也没有舍得拿出来穿。
我们幅员辽阔的国家自古以来多灾多难,从解放初期的贫穷落后,历经多少艰难曲折的道路,战胜了多少天灾人祸才有了今天安宁的生活,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我岳母那样的老一辈们,用他们坚实的脚步,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一意为国家,才使我们的祖国能够克服每一次困境,不断向幸福的道路迈进,而对自己的付出从不叫苦,无怨无悔。
当老一辈们离去后,绝大部分人留下的脚印早就被后来的生活抚平。岳母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一生更不会被人记住。
虽然我与她共同生活只有五年多时间,但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下的每一个足迹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这一代人的无私和坦然深深地感动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前辈们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时时激励着我去努力工作。
我们商店里为了增加商品的品种,店经理小杨派我到各个街道工厂去采购商品,因为零料布的销售开始好了起来,我就从零布料着手,经常去南京东路的丝绸公司去要货。
开始时公司里的发货员只给我少量的零料,说发完了。以后我就一早去等。我看见老师傅们在分料的大堂里将成筒的布料分卷在木板上,每二十米左右的布料裁下来卷成一匹,不同的布料分别堆在一起,当天就可以发到全市各个布店去销售了。有时候他们忙不过来,我就去帮忙,去得多熟悉了,他们知道我是从新疆回来的挺不容易,以后就发给我整卡车的零料,有了充足的货源小店的生意渐渐地好起来。
其实在街道集体企业工作的不仅有大叔大妈和从农场回来的大龄青年,还有许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所谓‘50后、60后’,他们没有去过农场、边疆,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国营企业或大工厂,只能去街道集体企业工作。开始只是干一些糊信封做火柴盒的手工活,但他们还有追求不甘心碌碌无为,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他们刻苦学习努力开发新的产品,向各行各业拓展,使集体事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为后来成立‘集体事业管理局’打下了基础。
有一天,我去街道所属的‘南阳塑料厂’选商品。那是一家只有一百多人的小厂,厂房分散在居民小区里,每个人的工作面不足两个平方,生产一些塑料梳子、果盘、旅游盒等生活用具。当时市场上原料紧缺,农村的社办工厂像雨后春笋般地雄起,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简陋的工厂里,他们生产的产品为什么在市场上比同类产品质量好价格反而便宜?
我去他们的车间,想拿一个半成品看一看,流水线上的工人大声喊道,不要碰!我吓了一跳。工人过来解释说,塑料件沾上油气后会影响印花烫金。我这才注意到车间里的注塑机被擦得锃亮没有一点油污,地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塑料颗粒和灰尘,原料、半成品分别堆放,狭小的车间被打理得有条不紊。下班前工人们都要在地上查看,如果有塑料碎片立即捡起。我这才明白,他们从产品成型到包装出厂严格把好每一道质量关,他们的质量意识让我敬佩。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相比过去,每年可以节省一万多公斤的塑料粒子,难怪他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便宜。
那天下班时不巧下起了大雨,工人们已经走出了车间却又返回来,大家拿上工具,冒雨在厂门外筑起一条堤坝。原来厂区地势低,工人们怕雨水流进厂里影响生产,没有领导动员,没有干部指挥,每一个人都自觉自然养成关心工厂爱护工厂的习惯,真正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
南阳塑料厂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全市同行业中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名列前茅,短短的两年里开发更新六大类80多个产品,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令人震惊。
有这样的工人一定有好样的领导。厂里的党支部书记和厂长都是‘50后’,年龄比我小许多,可是他们都已经挑起生产经营的重担了。
厂支书张小平的衣兜里经常装着两个本子,一本是生产账,厂里每种产品的原料成本、所用的工时都记得清清楚楚;另一本记的是职工的家庭情况,谁的家里有什么困难他都了如指掌。职工产生思想问题,他总是能及时去了解谈心。数不清张书记有多少时间没有休息,厂里工人们家家都留有他的脚印。
厂长张方泰每天工作都排得满满的,为了节省开支外出从不坐飞机,出差专坐晚班车,赶路不误睡觉,白天照样谈业务。回来首先赶到厂里了解进度安排生产。职工们不知道厂长上什么班,班班都有张方泰。
当年厂里有许多职工家庭夫妻分居两地,生活困难整天愁眉不展,其实厂领导早就为他们到处奔波,当他们拿到调回上海的通知时,止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一件件实事像一股股暖流融进工人们的心里,干部和职工拧成一股绳,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合力奋斗,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级文明单位。
在集体企业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工厂,如:飞虹轴承厂、保安电器厂、蓓蕾童装厂、联谊服装厂等,都是从集体小厂不断拚搏成为年创利百万元的先进集体。他们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下,薪火相传不断奋斗,才使我们的国家从落后走向辉煌。
我去各个企业采购时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他们懂得时代的需要和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改变国家的面貌,他们踏着前辈留下的脚印勇往直前,在逆境中努力向上的故事激励和带动一大批同时代的年轻人,同样也鼓舞和激励着我。
读者精彩留言
《奋斗的脚步》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克 玲------隨著作者的腳步,走上他闊別十八年的上海街道,雖然這裏又窄又亂,沒有影響作者的心情,他積極的人生態度並沒有停留在霍拉山下。在作者上班的路上,晨曦的薄霧中有海關大樓的鐘聲鼓響,又有鼓勵人民的東方紅樂曲,那輪船的笛聲像毛驢在叫,譲他感到自己仍然在霍拉山下一樣的溫馨和鼓舞。這文章讓我們看到祖國的人民的美德,他們勤儉持家,像作者岳母沈沈默默的為家人付出,雖然貧乏但家庭愛心滿溢。成功的背後,往往有一些腳踏實地的人去建立和扶持,像作者初進入行業,必須戰戰兢兢地努力地才能把業務發展起來。小生意成立大機構,看到上海現今的繁榮進步,明白到是一代接一代的努力耕耘,值得我們效法及為他們驕傲。
叶荣芳------董老师的《奋斗的脚步》步步踏实,所述的事情件件朴实;老虎灶、煤饼炉、零布料等等都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连11路电车小时候我也经常坐的(我小时候曾住在城皇庙附近)。此文很温馨有看点更有亮点。惊叹董老师在波澜不起的平淡生活中发现朵朵浪花,写出篇篇好文吸引人们眼球;赞叹董老师在艰难困苦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勃勃生机展出样样手艺,值得后生学习。
陈曼娟------董老师文章写得好!文笔细腻、真实、有画面感!小叶同志的文评也写得好!
夏成民------董先生所写那个年代市井民俗小说,很有味道值得一读,更令人回想那个年代风土人情甜酸苦辣之生活往事。
宋丽敏------回想过去,那时生活艰苦,住房拥挤,生活所需都是限配的,父母亲不求回报的辛劳付出…点点滴滴就像一幅幅画浮现在眼前,再看现在繁华美丽的城市,一幢幢耸立的高楼,物质丰盛,不计其数…这变化伴随着一代代人奋斗的步伐。
胡 璇-----董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动人心弦,是一篇精彩好文,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的岁月,虽然艰苦,但是很温馨。岁月催人老,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开心快乐每一天。
彩 虹------拜读了董先生的作品,写得真好,这就是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郭爱莲------谢谢分享好文。
阳 光------谢谢分享好文,我喜欢看董老师的文章。
郑 大------向作者的岳母致敬!向所有无私奉献的人们致敬!
陆春燕------当年我回上海后,与唐小毛一起到作者工作的小店里去过,现在那个地方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了,变化真大啊!
应亚伟------看了这篇《奋斗的脚步》后让我立即想起过去的年代。那时我和姐姐经常去我的阿姨家,她住在南市,也是一名居委会的党员干部,也是做完饭还没来得及吃就出去调解纠纷。阿姨给我们回家的车费我们都舍不得用,宁愿从南市走回家,省下的钱买冰棍吃。走在南市的路上,文章中所写的各种各样的店铺都是我熟悉的,社会发展了这些店铺都没有了,可是过去的记忆我是不会忘记的。
周宝妹------大约在我20多岁时,我们一家人经常到老西门母亲家去,就在小南门坐11路无轨电车。那时作者还在新疆,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自己也老了。当年母亲还帮助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太伟大了。可惜她不在了。
金玉珍------我和我的祖国——奋斗的脚步,写得真好。11路环城路线,是我熟悉的地方,我刚顶替回上海时,就在老西门复兴东路一带工作,关帝庙都熟悉,这一路,一步一个脚印非常亲切,虽然是写作者的经历,但我觉得写的仿佛是我的昨天,看到了很欣慰,谢谢作者奉献好文章,为你点赞!
陈美玲------又是一篇感人生动的真实回忆录,作者与祖国一起成长的经历,也很感人。他的岳母大人的每件事,都称得上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把自己的子女都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奋斗锻炼,在那个年代一路走来,作者的全家都有自己的奋斗历程。随着祖国70周年的生日,回想走过的年代,小时候经历了国家贫穷,读书经历了文革,工作经历上山下乡,后来随着改革,企业转型下岗,等等,一路走来,所以我们这一代都经历过祖国岁月变迁的人。也见证着由贫穷走向小康,我们这一代现在都经历了养老年代,好好活在当下,保重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彼岸止水------平实的笔触,白描的历史,往日豪情,溢于言表,点个赞!
王 丰------你外婆为人公正无私,当时在后弄堂里颇有威望,我家的外婆一直念着她的好,回想起来让我敬佩。末段文章让我想到了那时候在西林路口的拉链厂,也是集体企业,后来发展得很好。
王丹珠------虽然那时能调回上海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也觉得自己好幸运,但是到了上海以后一路走来也是充满着艰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好在一起都已过去了,现在我们都安享着幸福的晚年,国泰民安!
张禾笙------我和我的祖国一起成长,我们见证了我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光荣历程,感受过祖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瞬间,同样我们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历练。小董的文章让我们产生共鸣,我们这一辈人从城市到新疆,又从新疆返城,从头开始,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前行,一点一滴积累,我们是最听党的话的一代人,是最能吃苦的一代人,也是最能奋发图强、砥砺前行的一代人!
韩沧新------节日里抽空认真阅读本文跟贴,太棒了!也算是节日里的一种享受吧!跟帖队伍日益壮大,水平各有千秋,证明了大家认可作者,喜欢作者的文章。我看了《奋斗的脚步》跟帖后特别感动,感到作者很尊重每个跟帖者,不管跟帖者写多长或几句话,他都会把大家写的记载在他的作品中。真是一个令人尊重的好作家,敬佩!
胡 璇------谢谢董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这么好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晚年能回味到年轻时的岁月,还将我们的读后感留在跟帖中,很有心了,谢谢!
马家林------感谢董老师的辛勤筆耕,让我们不断阅读到真实感人的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无私奉献编辑每篇文章的《跟贴》,为大家提供学习、表达、交流的良好平台。深切体会到生活更加丰富,精神更加充实,人生更加有趣!
徐正魁------老党员席德如机智营救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陈云同志,这件事说小的属个人善举;说大的,乃救国救民之壮举!其挽救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令人敬佩!
崔紫君------旧时人,旧时景,旧时情,斗转星移,不变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躁动奋进的心!往事历历在目,并不如烟,现今安逸舒适,实属不易,珍惜吧!打动人心的直白,感人至深!爱看你写的文章!
彩 虹------董先生的文章写得很朴实,情感细腻,生动地描述了七八十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再比对一下当今百姓的生活,祖国真是翻天覆地变化。回忆以前的生活,现在老百姓真的太知足了,感谢祖国的改革开放,享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朱佩珍------谢谢董先生的力作,真切感受到童年的气息,想爸爸妈妈了。
姜一民------你奋斗的脚步,可写成三篇文章。老西门部分,是一篇非常好的怀旧的散文。你岳母的部分,可舖开来写,再写细点,丰滿点,就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有历史厚重感的人物传记。注意每篇文章的主题要集中,不要面面俱到,把好文章写散了。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