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五届丨张铁壁:北大"回炉班"与汉中653分校

张铁壁 新三届 2021-04-24



原题
北大归去来



作者:张铁壁


张铁壁于北大石舫


  说的是往事,又是几十年后的追忆,自说自话,心态倒也闲适。我曾经在北大毕业两次,一次是文革时毕业,另一次是文革结束后进修班结业。第一次离开北大是被军宣队分配到东北,我匆匆离开北大汉中分校,来到了辽西,感觉前途未卜,不知何日是归期。


  当地民间有句顺口溜:“过了法库门,一半牲口一半人。”意思是说这里靠近内蒙古,人烟稀少,遍地牲畜。1970年3月,我们被驻北大的军宣队、工宣队发配到东北,来到了辽西。我们坐火车过了沈阳,在铁岭下车,又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经法库县到了康平县。这一路气候变化很大,离开汉中时是蚕豆花儿开、麦苗儿香,到了北京时有一点儿春意,可在铁岭一下火车,一股冷风吹来,噎得我喘气都困难,地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还是天寒地冻的冬天。


  康平县属于铁岭地区,县城很小,只有一条大街,还是土路。在街上看到,大部分是土房子,没有楼房。人们烧烟煤,房子上的烟囱冒着青烟,空气中散发着股股呛人的煤烟味儿。我和同学们到县委报了到。我们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这里火炉子上写着“烧死刘少奇”,厕所里写着“臭死刘少奇”,可见这里的人们是多么幼稚可笑。当年共有二十四位北大的同学被分到这里,这在康平县里也算是一件奇事了,以前从未见过有北大的学生分配到此地。我们大部分被分到农村中学当了老师。有一位数学力学系的同学说:“我神经衰弱,教不了书。”“那好哇!学数学的准儿会算账,你去煤厂开票吧!准不会出错。”还真是把他分配到了煤厂。


  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我从前只是在地理课本上知道丘陵这个名词,到了这里才对丘陵有了感性认识。这里到处是山,海拔不高。公路依山势而筑,地势起伏不平,大多是上坡下坡。虽然那时年轻,上坡时我骑自行车也蹬不上去,只能推着走。当地农田不少,地是黑土地。过去听人夸东北的黑土地是一把能攥出油来,这里可不是,看着是黑土地,可里面净是小石头渣子,农民锄地时锄头碰在石头上哗哗作响,不上粪不长庄稼,土地又漏水又漏肥,穷地方呀!还有不少荒草甸子,白茫茫的一片盐碱地,只长野草不能种庄稼。


  我这辈子就没想到北大的学生会到乡下去教书。从县城还得再换乘一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方家屯。第一次到方家屯,学校派了一辆马车和几位老师来接我们。下了汽车,我看到汽车站原来建在一片小山坡上,坡下面是一山沟,屯子就建在山沟里。我害怕地问:“这一下雨还不把房子淹了?”人家笑了:“沟下边的小河沟比这低多了,这么多年房子也没被淹过不是?”那时我心中很不是滋味,这里没亲没故人生地不熟,难道我们就要在这东北的屯子里了却一生吗?说实在的当时哭的心都有,只有我和我未来的夫人相依为命,就要在这里闯关东了。


  学校建在屯子西头,有四排房子一个操场,一排砖房,三排土房子,四周围有参差不齐的土墙,残垣断壁。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土房子,不是“干打垒”(在两块活动木板间填土夯实的筑墙法),墙是用泥好像燕子垒窝一样堆成的,有二尺厚;房顶上铺着厚厚的一层高粱秸秆,上面又铺着厚厚的泥土,墙也是用泥抹的。屋子里面有一铺大火炕,炕也是用土坯搭的,我们戏称之“土暖气”。这种房子的优点是冬暖夏凉,但是夏天一下雨,弄不好房子要漏,外墙皮会被雨水冲掉,那就只有和泥抹房子了。窗户不大,下面是玻璃窗,上面是糊着塑料膜的木窗子,塑料膜糊在窗户的外面。这正是东北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窗外,十八岁的姑娘叼烟袋,养了孩子吊起来。”学校分给我的女友一间小屋子,我和其他单身老师同住。就这样,我们在黑洞洞的土房子里一住就是八年。望着窗外冰天雪地,我都怀疑这里有没有夏天。


  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棉鞋,买了一顶大皮帽子。这棉衣要穿到过五一节,一过国庆节就又要穿上了。有些当地的老农民就是夏天也不脱棉裤。这样的穿着是为适应这里的严寒天气,冬天时,气温经常是零下二十多度,大雪下到一尺多厚那是常有的事儿。地上的积雪是不会化的,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早晨人们来上班,眉毛上、皮帽子上结着一层白霜。从入秋到第二年春天,那风真让人烦恼得很。冬天的大风卷着雪,叫作“白毛风”;春天的风更大,而且一刮就是连续三天五天,当地人叫作“风三儿”。那风中常裹着小石头渣子,打在人脸上生疼。迎风骑车根本骑不动,只能推着走。


  说到吃,我也是不习惯,但没有办法,只能慢慢适应。东北那时是当地种什么就吃什么,主要是吃高粱米和玉米面,小米叫半细粮,我们非农业户每月供给两三斤大米、几斤面粉和三两豆油。每逢吃细粮时,真感到细粮和粗粮就是不一样,细粮对人的嘴和胃口是那样的抚慰和熨帖。好高粱米当地叫“文化米”,可我们吃的是杂交高粱米,连马都不爱吃。那米里面有壳,不是不好好加工,是碾不净。米里面还有砂子,就是仔细淘也只是好一些。冬天吃的菜只有白菜和土豆,夏天才有些别的菜,只有过年过节杀猪杀羊时才有肉吃。农民更惨了,用北京穷人打哈哈的话说是“韭菜长吃,黄瓜老吃,一年到头吃饺子”。翻译过来是韭菜要长长了才吃,黄瓜要长老了才吃,只有过年才能吃一回饺子。


  刚参加工作时,当地有人问过我:“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说是北京大学。又问我:“北京的哪个大学?”我说是北京大学,那人竟是一头雾水。可想而知,当地人的文化素质是多么低。一些人说话的腔调像赵本山演小品,要么油腔滑调,要么老实得像木头。当地有一个词儿形容某人或某物特别行、特别厉害,叫“有尿”。我们几个北大的同学在一起喝酒,就打趣说:“喝吧喝吧,多喝点,这酒没尿。”另一人则说:“不行不行,这酒有尿。”据说有一位语文教师给学生讲“苛政猛于虎”,解释说“苛政是战国时的一个人,他比老虎有尿”。我就职的中学里有一位颇有名气的语文老师,我拿《红楼梦》给他看,给他讲《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件、诗词和俚语。他都听呆了看傻了,因为他从没读过《红楼梦》,不知道天下竟有这样好看的小说。


  细想起来,故事就是往事,故旧之事,是一种饶有兴趣的话题,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点儿补充和安慰。我以为人们需要故事,但是不一定都愿意再身临其境。往事如烟,但有时往事并不如烟。对于那些美好的往事,只有在梦中身临其境了;而那些悲凉的、不堪回首的旧事,就让它埋在心底吧。


  1970年代生活在辽西的日子,日日夜夜盼望回京城。好不容易熬到快过春节了,可以回北京了。离开北京以后才感到北京的可爱,一个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人,在远离北京的乡下,从纪录片上看到北海的白塔、颐和园的万寿山昆明湖、天安门……那个滋味是很浓酽的。在辽西的乡下,北京是一个既近且远、既热且凉、既酸且甜的话题。当地老乡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就肃然起敬了,来自天子脚下嘛。也有当地人对我说“我们祖上也是在北京生活过的”,也有人说他的父母现在还在北京居住,他和我就是老乡了,听说北京像天堂一样,口中啧啧地说:“哎呀!你怎么上这儿来了?”更有人不知北京在哪里,以为北京就在他们家乡北边。


  在辽西乡下过了一年以后,我回了一趟北京。在火车上熬过一夜,天亮时列车进入了北京的郊区,一会儿在窗外看到了永定门的铁桥、龙潭湖、东便门、北京站。出站后处处感动惊喜:公共汽车上的京腔,四分七分九分一角一的车票计价标准,马路上的自行车流,早点有豆浆、油饼、火烧、炸糕和豆腐脑,一切都给我别来无恙的亲切,一种依然如故的熟悉,一种贴心挨肚的友善。虽然那是1971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


  我兴奋得忘了夜车的劳累,上胡同里走走,听听乡音,上花市去看看,看看商店,逛逛小吃店,寻找着童年时的吃食。走亲访友、看望朋友和老同学是必不可少的。但北京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首先是买东西的地方,逛王府井、前门、西单,那个兴奋劲儿真美,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好像什么都想买,只是囊中羞涩,但看看也好。在外地,多年来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买不到。就算是汽水、冰棍、饼干等在北京极平常的物品,在乡下也是无法买到。什么是天堂?北京就是天堂。那时的售货员欺生,看不起外地人。虽然离开了北京,我依然保持着地道的北京口音。但我已是外地人了,买东西都有点儿不那么理直气壮。看到那么多我们在乡下难以见到的东西,就说买“十个”。“只卖一个!”一句话给我顶了回来。过了好几天才找到了感觉,再买东西时尽可能说北京的土话,别让人把我当成外地人,这样就好多了。每每买到了大量可心的东西,立即拿了就走,生怕被人给追回去,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一晃假期就过去了,该走了。买完火车票,走在路上,看着繁华的市井,心想:此地已不属于我了……列车离开了北京站,转眼之间北京已属于回忆,我将要回到那荒凉的东北小屯子。但我是丰收的,大包小包,饼干、蛋糕、挂面、猪油、杂拌糖、的确良衬衫,甚至还背了几十斤白面……想到回到乡下后将与那里的朋友分享这难得的丰盛食品,吹吹北京的见闻,心中竟有些飘飘然了。


  那年月,回一趟北京,真有点像改革开放以后出一趟国那样的感觉。


  第二次离开北大是“回炉”,进修班结业后。


  1978年,母校北京大学举办了一期“回炉班”(进修班),招收部分1963级到1965级的学生,以使他们完成因文革而耽搁的学业,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以为自己是一个俗人,没有远大的抱负,我上“回炉班”的目的很明确:学点东西,离开东北,换个工作与生活环境。然而,令我终生难忘的是,又当了一回北大的学生,又去了一次653分校,又和老同学们同窗学习两年。


  1977年底,我还在中学当教书匠,拿到了技术物理系寄给我的招生报名表,兴奋激动之余,我想到了老同学魏根拴,一定是他逐个地通知了班上的同学们。寄走了报名表后,我们当地的几个北大的同学还聚在一起喝酒庆祝了一番,大家相约回去好好复习功课,秋天在海淀南大街的海顺居再聚。


  那年6月,我们来到沈阳的辽宁大学参加入学考试。我记得监考人员是几位来自数学力学系的教师。考场内,我们都是低头答卷,静静地思考,未见有违犯考试纪律的行为。监考教师当场兴奋地说:“十多年未见了,这样良好的考场纪律又出现了,我们监考老师谢谢大家,同学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有的考生举手试探地说:“老师,我喝点水可以吗?”“没问题,我去给你弄。”于是又有人得寸进尺:“老师,我抽烟行吗?”“快抽吧,老学生了,写字时抽根烟很正常。”


  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还再一次感谢我们的“合作”,他们说:“这些年一直给工农兵学员监考,又生气又累人。今天又见到了过去老北大的学生是怎样参加考试的,我们十分感动。老北大学生真是好样儿的,来这里监考,心情舒畅,感到十分轻松。”


  那年月,技术物理系还在北大汉中653分校,我们去回炉还要在653分校上课,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再去看看653分校。1978年10月初,我和我的老同学罗英铭结伴乘火车来到阳平关,又换乘汽车一路颠簸在褒城下了车。沿着熟悉的小路,来到了653分校的大门口,学校大门传达室的工友居然还认识我们俩,我们也看着他面熟(脸上有些浅浅的麻子)。没走几步,就看到了我们班梁正路、程汉良、刘晓地和原二年级的李建宇等老同学。原来他们估计我们这两天会到校,几乎每天都来大门口看看。多么亲切!毕竟是老同学呀!互相捶打了几下之后,彼此指着对方说:“分别八年了,没变样儿!还是技物330班的好汉,只是老了一点儿,眼角、额头添了些细细的皱纹。”


  离开653分校整整八年了,学校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山上还有我们当年修的护坡,食堂里还用着我和罗英铭亲手做的大木桶来盛粥,我们还住在那栋宿舍楼。教职工的孩子们在这山沟儿里长大了,但他们仍然说着道地的北京土话,京腔京韵字正腔圆。这次重回653分校,就不想去爬山了。河东店是一定要去的,穿过田间小路过了褒河大桥,来到了阔别八年的河东店。街面上没有什么发展,马路两边的房子仍是过去的老样子,只是各色商品、农产品比过去多了。学校的教职工们都是在河东店购买生活必需品,一到休息的日子,就背上竹篓去河东店采购。


  工宣队、军代表早撤了,学校又恢复了知识分子治校。学校对“回炉班”相当重视,分校的校长还去宿舍看望了我们,抽着我们二角钱一包的劣质香烟,和我们谈学校的过去,大骂“四人帮”、康生,勉励大家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告诉我们学校已经向中央打了报告,诉说当年来653分校是正确的,现在要迁回北京总校也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中央已经批准,年底将迁回北京。


  学习生活开始了,班主任还是周维金老师,王文清老师主讲物理化学,王湘云老师主讲物质结构,郑春开老师主讲数学,还有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教英文。从1965年底到1978年秋天,我们差不多有十三年没上过课,大家都非常认真,仔细记笔记,认真做作业,没课时就去图书馆,只有在周末才去一趟河东店,星期六晚上打上一把桥牌。老师们对这些老学生也是另眼看待,王湘云老师多次提到和我们班同学一起去北京南苑下乡劳动,一块儿抓蛤蟆。还说他和魏根拴是同事,自然也和我们“平辈儿”了。1976级工农兵学员和我们在一起上课,看得出来,他们很难学会那些东西,据说就这样也比前几届的学员强多了,考试时他们特别喜欢坐在我们旁边。


  那个学期好像过得特别快。1978年底,整个学校行动起来,人们打起了包包,准备离开653分校,回到北大总校。我们曾经参与了建设653分校,又有幸见证了撤离653分校,说走就走了。从1965年3月开始建设到1978年撒出,这期间到底耗费了多少财力、物力、人力,留下了多少人的酸甜苦辣,所有这些,用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1979年2月底,我们又回到了阔别八年的燕园,住进42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刚到校那几天,我感到对燕园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毕竟在燕园生活了六年多,熟悉她的一草一木,这些年也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说陌生,是因为物是人非,我们这些老学生与年轻人为伍,总感觉不适应。我们在“一教”“二教”上课,在中关村系大楼做实验,在新建的图书馆里上自习,慢慢地也就融入了这些莘莘学子之中。


  那年月,正值文革刚结束,大学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人们学习的劲头非常足,校园内学生多得出奇,每栋宿舍楼前的空地上都黑压压地停放着一大片自行车。每逢上下课的间隙,校园的马路上人涌如潮,有如前门大栅栏或王府井拥挤的人流。“二教”的大教室内,每堂课都“客满”,有时教室里一块儿听课的学生有:本校的研究生、“回炉生”、1976级工农兵学员、恢复高考后招收的大学生,还有外校及社会上来听“蹭课”的人员。校方为保证我们能正常地上课,给我们发了听课证,对号入座。那些来听“蹭课”的外校人员不理睬正规学生的白眼儿,仍旧不屈不挠地坐在教室内过道的台阶上听北大名教授讲课。


  北大教授们确实名不虚传,我们聆听他们传道授业,领略他们讲课的风采,那是一种享受。主讲物质结构的周公度先生,条理清晰,板书漂亮是一绝;主讲有机化学的张滂教授知识渊博,上课时手拈几张名片大小的卡片口若悬河,没废话、没语病。七十岁的人了,满头华发,一年下来竟没缺过一次课,好像连小灾小病都没生过。相比之下技术物理系的教员就有些逊色了,也许他们多年没上过课,也许有那些台柱子支撑着,他们没有上课的机会。给我们讲仪器分析、放射化学、算法语言的教员们,上课时忙于写板书,讲课时累得两嘴角冒白沫儿,真难为他们了。程汉良可是不客气,常常纠正他们的错误。


  学习再忙,我们这几个老学生的爱玩之心却从未泯灭。程汉良、梁正路、刘晓地、罗英铭和我结伴,常在课余时间漫步于未名湖畔,寻找过去的足迹。大家心知肚明,我们只是一群匆匆过客,我们只是想多看一眼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多走一遍临湖轩周围的小路,多摸一摸钟亭上的大铁钟,多感受一次风雨欲来时南阁北阁的壮观景色。我们还忘不了春天去柳浪庄(六郎庄)野外踏青,夏天去颐和园游泳,深秋去香山观红叶,冬天冒着大雪去品味燕园的雪景。每逢此时,大家都想起了郑世忠,如老郑在,他又会念道:“站在六郎庄乡下的田野上往远处望去,柳树身微微泛黄,低头看田边的小草刚露出嫩嫩的尖尖。走在乡间湿润的泥土地上,软软的。走着走着背上热了起来,于是脱下棉袄,横披在身上……”


  真是没有不散的筵席,两年“回炉班”的日子转瞬即逝。大家各有所得,学到了不少东西,换了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情。送别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和罗英铭将老同学们一个个送上了火车。送别程汉良时,罗英铭无限感慨地说:“又是一场梦。”从1965年冬天去大兴县农村搞“四清”运动,我们就中断了学业。文革刚开始时我还盼望着秋天能重新开学,然而开课越来越无望,直到我们毕业被赶到乡下。突然间又上北大读了两年书,这不是梦吗?


  从“回炉班”到眼下又过了二十五年,那梦境好像就在眼前,然而我们不再年轻了。我现在不上班了,闲暇时常回忆起班上的老友,品味老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想则已,想来却是古怪:血统既不相干,生活方式、习惯也不一样,彼此之间竟是如此情投意合;老同学们在同一历史道路上辗转而来,相互沟通时总能会心领意,情致怡然,我愿永远珍惜这份情谊。


  每个在北大长大的人对北大都有不同的回忆,没有什么历史比自己亲身经历的更加刻骨铭心。我们从十八岁左右的青少年到如今年近古稀的老人,五十年包含了每一个人生命中最主要的岁月,也是这半个世纪社会变迁活生生的见证。在五十年前那个曲折动荡的年代,我们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亲身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我们的人生之路备尝艰辛,但我们的心里却仍然还保留着当年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年模样,北大人的志气并没有被挫折和岁月磨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施展自己卓越的才华,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摘自《告别未名湖:北大老五届行迹》,奚学瑶,张从,孙兰芝主编,九州出版社2013年出版。)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老编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老五届之窗

章华荣:为共和国这一代大学生立传
刘金霞:致我亲爱的老五届同胞
张宝林:6377部队学生营集体追忆
韦兰忠:大学毕业先去农场插田
李秉铎:川大学生赴京大串连纪事
唐延秋:我成了拿"高薪"的赤脚医生
敖艾莉:一个女生的徒步“大串联”
韩兆琪:大学文工团的载歌载舞
周永威:军垦农场再教育纪实
刘金霞:北大荒军垦农场生子记
白庆泰:把大学生分配去收破烂
白庆泰:军垦农场"再教育"的大学生
卢达甫:大学生毕业分配决定终身命运
李秉铎:说起大学分配人人一肚子苦水
敖艾莉:1967年“五·一九”惊魂
黄肇炎:三线国防厂伙食没油水
李维治:我在大学的冤案
朱顺泉:阔别37载,调回上海老家
苏兆瑞:难忘当年大学录取通知书 
苏兆瑞:文革中大学男生女生的那些事儿
苏兆瑞:"老五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
苏兆瑞:我的海陆联运北上求学之路
苏兆瑞: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
苏兆瑞:难忘1967年冬夜大出血
敖艾莉:革命时代的女大学生剪影
李秉铎:县中学往事
 李秉铎: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
李秉铎:说说印江打米厂的那些事
潘松庆:武汉文革拾忆
邵学新:武汉"八 一"渡江惨案
郑克中:北大“文革”二三事
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李豫生: 我与 "人民大学七同学一封信"
许景禹:我要回母校向老师当面道歉
红卫兵"五大领袖"老五王大宾去世
任正非:华为成功与我不自私有关系
温家宝的燃情岁月
蔡绍佩:我参与研发的新药终于上市了
蔡绍佩:品味初到新大陆的甜酸苦辣
李世华:我的大学,饿的滋味
刘金霞:关质琦,我永远怀念的同桌
高晋占:为了一副护膝我深山夜行五十里
高晋占:没爹没娘偏逢大饥荒岁月
高晋占:高考前赶上百年一遇的山洪暴发
高晋占:寒假时回家过年的辛酸记忆
陆伟国:我的初恋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陈楚三:关于红卫兵的一桩历史公案
北影大院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陶铸之女陶斯亮:百折不回的无悔人生
周永威:我见证了武汉七二〇事件
周永威:悬崖边边上的师生之恋
周永威: 我的"武斗",一场毛骨悚然的游戏
周永威:运动伊始我呛了一口水
周永威:我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周永威:1973年往事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