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宋韵湖州⑥不老词人张先传奇

湖州发布 2023-12-10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 ,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5150字,阅读约21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遽玦亮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词又名长短句,顾名思义,词在外在形式上不同于每一句字数都相等的律诗,句子或长或短。这种外在形式的变化使词突破了对仗的束缚。词伴随燕乐而兴,配合音乐填入的词拥有了多姿多彩的节奏,每一个句子都可以单独成为片段,使之在表现时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词的另一个别名“诗余”昭示了词与诗的关系,早先贴近民间的乐府之中有长短句,中唐诸多诗人在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后更是积极汲取民间养分。丰富细腻的描摹与活力畅达的口语是词在诞生时区别于诗的两大重要特征。唐代文人中,张志和是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他寓居湖州期间创作《渔父词》,又名《渔歌子》,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描写季节景物,鲜明生动,为早期文人词中著名之作。


晚唐五代之间,词成为文坛闪耀的新星。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词选集,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代表的作家,写下了诸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等名句,对女性进行了幽深新颖、凝静描摹特写,奠定了词在初创时期秾艳的审美趣味。后唐二主、冯延巳则用词表现了男性主体的抒情声音,并以作者自身的故事性加强了词的感染力。流传后世的冯延巳词作常常与欧阳修、晏殊等人的作品混淆,可见北宋初期的词创作对晚唐五代余风的继承延续。

 


与欧、晏二人共同引领北宋初期词坛的文人是乌程人张先(990—1078),这位中国古词史上最为长寿的人之一,一生致力于词创作,并且至老未衰。张先的一生放诸于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是非常恬淡安乐的一生。张先是天圣八年(1030)的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渝州知州、虢州知州等职位,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张先的官职并不大,也没有经历过宦海沉浮的波折,在政治和平安定的北宋初年,张先更没有经历过战乱兵祸,退休后常常往来于杭州、湖州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张先的身体素质应该非常好,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张先郎中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视听尚精强。家犹蓄声妓。子瞻曾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全用张氏故事戏之。”


张先画像


张先对北宋文坛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在词方面,他活到了八十九岁的高龄并一生致力于词体创作,虽然今天只有词集《张子野词》(又名《安陆集》)流行于世,但《嘉泰吴兴志》载张先有文集一百卷,他的创作跨越了北宋前期和北宋中期,在北宋词时史上起到了关键的过渡和承接作用。张先在诗歌领域也有所建树,今天留存的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为蝴蝶为春忙”便极为苏轼所欣赏,后者在《题张子野诗集后》评价道:“张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耳。”


除诗词创作外,张先还从事绘画,虽然无论是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仅《十咏图》一幅,但《十咏图》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充分流露出了宋人在临摹有限空间时展现的理趣哲思。张先将他的父亲张维所写的十首诗《太守马太爱会六老于南园》《庭鹤》《玉蝴蝶花》《孤帆》《宿清江小舍》《归燕》《闻砧》《宿后陈庄偶书》《送丁秀才赴举》《贫女》,有机地组合在只有一个视觉点为中心的画面汇总。如果抽掉画中的题诗,它仍然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有了题诗,则使自然风景的内容更加充实,而且增加了文学的可读性。张先采取这一手法,初衷是为了保存他父亲的文献,以传示子孙用作永久纪念,但在绘画艺术史上,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表现形式。


《十咏图》


张氏一族留存的史料稀少,张先祖父张任,生平事迹已无从考证。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张先父亲张维(956—1046)的事迹是南宋藏书家陈振孙重修《吴兴志》时详细考证出的:


  “少年好学,贫不能卒业,去而躬耕以为养。善教其子,至于有成。平居好诗,以吟咏自娱。浮游闾里,上下于溪湖山谷之间,遇物发兴,率然成章,不事雕琢之巧,采绘之华,而雅意自得。徜徉闲肆,往往与异时处士能诗者为辈。盖非无忧于中,无求于世,其言不能若是也。公不出仕,而以子封至正四品,亦可谓贵;不治职,而受禄养以终其身,亦可谓富;行年九十有一,可谓寿考。”


我们可以看到时代与环境对张维的影响,也可以在张维的史料中去设想张先的成长环境。贵族的时代在北宋已是落日余晖,科举制逐渐走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央,在宋初和平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躬耕田亩、青灯苦读的寒门士族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进入仕途。彼时以书院为载体的教育资源在民间逐渐发扬光大,也就孕育了更多书香门第。湖州地区清丽的山水,日渐繁荣的城镇生活,使得宋朝的读书人群体既能徜徉寄兴于江湖山水之间,也能流连谈笑于酒楼茶肆之中。宋朝在政治上对士大夫群体优厚的礼遇更使他们这一批人成为了后世文人所欣羡的时代幸运儿。和父亲张维一样,张先也热爱着拥有“白蘋洲”、享有“水晶宫”美誉的故乡湖州,他描摹与回忆湖州的词有《偷声木兰花》《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玉树后庭花·上元》《醉落魄·吴兴莘老席上》《苕溪》等十几首,尤其像《倾杯·吴兴》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浮玉”“五亭”“画桥”“琼楼”“茶山”等实指名胜,今天人们依然可以根据词作注释,在湖州追寻宋人张先的游踪。

费新我书张先词《惜琼花·汀蘋白》
 


今天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在想象宋朝韵致时,必然会热切地联想北宋初期开辟的太平岁月,会联想到整个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后“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好风光,会联想到一群满腹诗书经纶的士大夫相伴宴饮、酬唱于亭台楼阁或江河山川之中,充分展现儒家微笑面对生活时展现出的从容而享受的精神余裕。张先可以说是彼时富于这种可贵精神余裕的代表人物之一:进入仕途的张先经常流连于馆阁楼台、莺歌燕舞之间,在相对固定的士大夫朋友圈中雅集酬唱,张先正是在“眼前不见市朝事,耳畔惟闻风水声”的悠闲生活中不断研磨精进自己的诗词创作。

张先生前已然蜚声文坛,宋人陈正敏在《遁斋闲览》中记载了张先与宋祁的相遇逸闻:

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警策也。


宋代《古今诗话》也记载了张先初次拜谒欧阳修时的情景,欧阳修当时就上前迎接了这位文坛前辈:“好!‘云破月来花弄影’,恨相见之晚也。” 北宋前期文人士大夫的旨趣与交游在这两则逸闻中可见一斑。

江南素来清雅,其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历代文人雅士在此间的相互酬唱,士人的佳句与逸闻不断积淀形成共振,使得环太湖地区成为后来者心向往之的江南。湖州在宋代的地位举足轻重,文化上更堪称有宋一代词人的会客厅,张先作为久居湖州的东道主,词作多有应和酬唱,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前六客词》。《嘉泰吴兴志》卷十三宫室篇中记载的六客堂便是宋人雅集的一个标志:

在湖州府郡圃中。熙宁中,知州事李常作《六客词》。元佑中,知州事张询复为六客之集,作《六客词》,序曰:昔李公择为此郡,张子野、刘孝叔在焉,而杨元素、苏子瞻、陈令举过之,会于碧澜堂。子野作《六客词》传于四方。今仆守是郡,子瞻与曹子方、刘景文、苏伯固、张秉道来过,与仆为六。而向之六客,独子瞻在,复继前作。子野为《前六客词》,子瞻为《后六客词》,与赓和篇并刻墨妙亭。后人歆艳,遂以名堂。


熙宁七年(1074)九月,八十五岁的张先与李常、刘述、杨绘、苏轼、陈舜俞君六人相会湖州,张先在霅溪席上作《定风波令》,词云“尽道贤人聚吴分,借问,也应旁有老人星”,众人一同漫游至松江垂虹亭,于人生暮年依然风流潇洒。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词概》一文中引用张先的这首词来说明“词贵得本地风光”,并称赞道:“是时,子野年八十五,而坐客皆一时名人,意确切而语自然,洵非易到。”值得一提的是,张先是词史上最早大量运用题序的文人,近人夏承焘根据张先在这首《定风波令》前明确标注“霅溪席上,同会者六人……”的题序,比较苏轼在七年之后的回忆,认定这首词创作于湖州而非松江。

从张先长寿而健康的一生所构建的庞大交际网中来看,富有魅力的年轻女性不仅仅是词人所热衷描摹的对象,她们也积极参与了词的演绎乃至创作。像张先在词作中题赠的龙靓、胡楚草等杭州名妓,在陈师道《后山诗话》中有详细记载,她们巧妙地利用自身身体的流动性,在上流男性关系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她们是词这一富于音乐性文体的爱好者、演绎者与传播者,本身也是彼时能与男性文人进行精神交流的边缘诗人群体。正如张先《次韵请明日西湖》所描绘的“江湖一处逢嘉月,溟海同时得巨鳌。白水更随春雨长,青云不及画楼高”,词所产生的环境是那么富有声色。女性在文人的家庭内部也参与了词的传播,张先的《碧牡丹·晏同叔出姬》中回忆称赞晏殊的侍儿“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能够演绎晏殊创作的新词,实际上每次张先到晏府作客时,晏殊也会让侍儿歌唱张先的词作,足见词在北宋文人娱乐方式中的地位。
 


从张先留存后世的词作内容来看,在真正意义上的太平世道中,也在晚唐五代对女性唯美、相思恋情的描摹与士大夫于庭院中对着花月景色抒情感怀的文学传统中,张先用他一生的时间用诗词描摹自己所处的生活,在实践中拓宽了词的意境,以独特朦胧与声色构成了自身词的特质。后世对张先词推崇的代表是清代人陈廷焯,他在《白雨斋词话》中充分肯定了张先词作承前启后的价值:

“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益令我思子野不置。”


张子野词目录

这里的“转移”主要是词的体制上,张先既工小令,又工慢词:他的小令富于韵致,声色顿开,情深意古,在宋初文坛独具一格。他与柳永一样在慢词的道路上创新,不像柳永那样极尽铺叙展演成为宋词体制转变的标志,但张先的慢词融合了其深厚的小令功夫,兼具慢词的篇幅与小令的古韵,按照张先的实际创作量来推断,他的慢词应该可以与柳永匹敌。

张先词作最出名的是他的小令,他不像温庭筠一样追求对女性极其细致的描摹,更多是师法韦庄去捕捉对象的气韵风神。他不会费尽周折地进行全面刻画,而擅长用局部的、动态的特写去捕捉对象的美感,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他的笔法是飘忽纵意,一任所之的。张先词作在当时就闻名遐迩,宋人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记:“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坠轻絮无影’,世称颂之,号张三影。”因张先写“影”的词甚多,即便是宋人对“张三影”这一称号所指代的三句词句都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但公认《天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为最,有宋祁赠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欧阳修相见恨晚的佳话。另外,按《古今诗话》记载,张先也以诗词描摹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被人传颂为“张三中”。


“云破月来花弄影”


对没有实体的“情”的描摹表现是词的特性,比兴与虚实结合等诗歌创作手法引入到词的创作中对文人来说并不难,所谓“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多少是源于词这一文体对男女恋情、相思之苦描述的传统中继承强化的结果。张先对“情”的描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最浅层的描写是直接在词作中正面地点出词中人的“情”,比如“有个多情立画桥”、“流水尽,情无尽”、“是妾此时离恨、尽呼伊”,其中多引用口语,使得词作灵动活泼,富有生气;另一种则更具有文人创作传统,融情于景,虚实相生,“情”被扩展为一种完全融于文字描绘的画面之中的一种情绪,读者唯有积极地进入作者创造的词境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张先不惜工笔绘制的画面中那种朦胧与声色之美。譬如《天仙子》下阕: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刻画意境推敲起来或许确实如陈廷焯所言规格狭隘,描写的情境多为一个人于庭院或者楼阁这样有限空间内所见所闻所感,但他对于远与近、动与静、光与影、常与变、主与客、虚与实等的对立刻画非常巧妙,周遭无声胜有声的景致实质围绕的是人心微妙的波澜,而这一层波动又对应于外界景色随着时间再次变化的可能性。“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使得读者的注意力被作者紧紧抓住,使人短暂忘却了身陷人世间有限的庭院之中,而在跟随作者屏息凝神观看月华映照的墙面上随风拂动的花影,抬起头来望见天上无限远处常在的明月与时刻变动的云,感受到一种超绝于自身存在的理趣。这一句最妙的还是在“花弄影”的“弄”字,实际上应该是风在吹动花,使得月光映照下的影子不断扰动,“花”与“影”被构建了虚拟的主客关系,而事实上造成这种真实而朦胧感觉的源头是读者自身持有的感官。整体上词的美学特征符合了儒家“素以为绚”的品味,通过微观而具体景致的动态感,造成了“声色大开”的词境,丰富的理趣也悄然浸润了张先的小令。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王燕婷编辑:童冯雯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山水清远摄于长兴县泗安镇南太湖号拍客:黎子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