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邹渠:读书,迷失中的选择

2017-07-24 邹渠 新三届

        

        老编的话: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新三届大学生即77、78、79级通常被视为一个群体,聚集了“文革”十年被耽误的人才。新三届以平均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特辟“卌年”和“校园”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作者近影


        邹渠,高级记者。1954年7月出生,四川省渠县人。1960年9月进入渠县城关一小学习,1966年考入渠县第二中学。1969年初中毕业后因年龄不够未下乡。靠一纸高度近视的病残证明留城,浪迹社会。当过苦力,修过路;干过糖厂工人,搞过森林普查;在文化单位混过,在工商部门呆过;后又成民办教师。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哲学系,1982年8月毕业到四川日报报到。爬30多年格子,2014年退休。


 

岁月如同袅袅消失的青烟,回首它时,常常只剩下轮廓依稀。有一幕却终身难忘:1977年恢复高考,包括自己在内的无数青年迎来人生巨大转折。


 中学学生证


闻所未闻的69级


1966年夏,我小学毕业。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这年夏天。


文革开始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热闹非凡。各地“红卫兵”的大串联已经开始,进京接受毛主席他老人家检阅。


全国大部分学校停止招生,闭塞的川东达县地区(现在的达州市)仍死水一潭,许多人不知道外面已天翻地覆。整个达县地区如期进行小升初考试,这在四川省也是不多的。


我考入渠县二中,县城里一个仅有初中部的公立中学。我们这个年级叫初69级,全省全国大部分地区没听说过的69级。


9月一进校,就感受到了文革气息,学校黑板报上,副统帅林彪称毛主席是“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大论赫然醒目。学生们在校方组织下隔三岔五上街游行,欢呼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开展。


刚进校20多天,9月下旬,学校接到全体师生到农村劳动的指示。事后才知道,外面的大中学校都造起反来,达县地委怕学生闹事,把本地区的全体中学师生赶到乡下,以防患于未然。


这20多天的劳动非常辛苦。十二三岁的我们天天下地翻苕藤,那个腰疼得像断了似的。住在当地村民家里,几个人挤一床,房东做啥我们吃啥。虽辛苦,没怨言。


国庆过后没几天,当大家正在地里劳动,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回学校啰!野火似的文革正烧红中国天空,小小的达县地区再也挡不住这滔天狂潮,只好把各县下放到农村劳动的师生们召回。


此后几年,造反、派仗、武斗,恐惧和惊悚一个接一个,我们也在这迷乱和狂暴中成长起来。

上山下乡再无法上学,几位同学约到旧时的学校内,拍下几张校园照片,以续自己的校园梦。

 

开打人生第一工


1968年底,传来毛老人家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按照当时的文件规定,初中高中毕业生都要下乡。我们69级的初中生,虽然只正经读过20多天书,也算毕业了。


下乡吧!同学。渠县知青下乡安置地就在本县,有乡下亲戚朋友的自己联系,没有的统一分配。


同班的同学基本都下乡了,我却莫名其妙地留在城里:按当时规定,当知青要年满16周岁,而我距这道坎还差半年,暂缓。


半年一晃就到,父亲给我联系了下乡的地点:青龙乡。到城关镇去办相关手续,问有关干部,回答是,学生下乡的临时办事机构撤销,无人管这事,就在家里呆着吧。


好吧,呆着就呆着。谁想这一呆,竟永远与知青无缘。


在家里养鸡,养鸭,甚至还养过一头小猪。


时间在无聊中过去。1971年3月,渠县临巴溪镇要建华蓥山电厂,需一大批民工,特来渠县城招工。闲着没事的我报名了,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打工生涯。


工地就在临巴溪镇旁边的大堡寨山上。荒草丛生,乱石遍地。住的工棚就是牛圈:把牛赶到一边,腾出点空间用竹子搭架,铺上稻草。狭小的空间挤了几十个人,空气中充满牛粪味,天未亮,牛儿就“吽吽”地叫起来……一段时间后,我们才搬到牛毛毡搭建的工棚里。工棚夏天像火炉,冬天像冰窟。


开石、修路、打地基,这就是我们要干的活。五磅、八磅重的铁锤,一下要轮上几十下;在没路的山坡上抬运几百斤重的条石,4个人、两副杠,两人肩头相互依靠,“嘿左嘿左”向前挪动。


那时的我们,十六七岁,沉重的巨石压得我们直不起腰。太累太苦,有时真想丢下活儿跑了,想到一月还有二三十元的工钱,也就忍下来,腰疼了,就拿个小瓶,上街打点酒,晚上在床上偷着喝。一次,我们这个民工连的指导员(省电建公司的一位干部)见大家抬大石太苦,便在大会上要求连长注意一下:“他们还要长身体”。我那个感动,至今记得。


第二次上山下乡开始了。可渠县城关镇(现渠江镇)的领导头头不知发了哪河水,定下一个土政策:在华蓥山电厂干活的城镇青少年,算支援三线建设,可以免下。


这可是好消息,那就继续在那里下苦力吧!


1972年夏,华蓥山电厂把我们这批民工解聘。回家后,知青生活的阴暗传闻不断,不想下乡了。找了个高度近视的理由,到医院办张病残证明,躲开了上山下乡。

作者(中)与同学在渠县二中。

 

难熬的蹉跎岁月


1973年春季,三汇镇的铁道兵川东水泥厂到渠城招临时工修路,我去了。


十八九岁,血气方刚的年龄,身体壮了,体力活难不住自己。身边有一批小兄弟,开始桀骜不驯的日子。


那时的我们除上班,就是爱打架,当然还有被打。干了大半年,又被裁减回家。


那时大批知青下了乡,为数不多的招工、招兵机会成了大家脱离农村的出路,而农村的乡镇村(那时叫公社、大队)干部,也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子女脱离农村进城寻找机会。


大学、中专开始招生。由于当时有名的“张铁生”事件,招生不进行文化考试,只由基层推荐。这些机会自然是各级有权势人手中的肥缺,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子弟、亲属送进大学、中专大门。知青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拉关系、走后门,以跳出“农门”。


开后门大行其道的岁月里,最痛苦的就是无权无势的底层百姓,尤其是我们这些未下乡的人:任何国企招工都没有我们的份,更不要说上学、招兵等机会。只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当“临八天”,回头还要受居委会那些文盲老头、老太的管教。


难熬的蹉跎岁月,根本不知岸在哪里。好在我有一帮爱读书的年青朋友。


父亲是中学教师,极喜欢买书,虽文革的“破四旧”,也将书暗暗保存了下来。在家无所事事的我将这些书拿来读读,对文学与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又结识了一些爱读书的朋友,大家相互交流书籍,在一起海阔天空谈论文学历史。


那个对文化极端仇视的极左时代,在一起读书交流是一种危险的事。渠县有几个年龄比我们大的青年,就因为爱在一起读书学习,被打成“地下俱乐部”被理麻。朋友们相互交流书籍,要悄悄地进行。


但丁、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契科夫、大小仲马、高尔基等走进视界,学习如饥似渴。一次自己梦回学校,醒来面对几乎不可能的现实,写下一句话:“如果我能上大学,世界是五彩的”。


制定学习计划,重点涉猎古典文学、历史领域书籍。同时,也慢慢学会了与居委会的大爷大妈打交道。


很多时候到县文化馆图书室看书。渐渐开放的图书馆很少有人问津,我却成为那里的常客。太史公的《史记》阅读,就是那个时候完成的。我又在文化馆干刻蜡板、印资料、办展览等活计。到渠江糖厂干过榨季工、到县林业局搞过全国森林普查。森林普查中,按照1/5000地形图,硬是用双脚把渠县南部地区走了个遍。

1979年春游新都桂湖公园。

 

代课教师到民办教师


1975年上半年,母亲所在的城关一小缺老师,不知怎么学校领导想到了我,叫去临时代课。当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竟说不出话。好在那是个糊弄人的年代,我把下面的小朋友们糊弄一阵算了。


1975年12月,渠县城关工商所(市管会)招聘临时工,我去应聘。这次应聘居然要笔试,结果通过,被录取。开始几天,自己戴个红袖套在街上驱赶那些摆摊卖菜的农民,干现在城管干的事。没几天,所长就叫我干另一件事,给市场交易代开发票,同时帮忙搞些案件调查。当时的工商所(市管会)负责打击贩卖粮票、布票一类的所谓投机倒把案,需要有文字功夫的人。难怪他们招聘时要笔试。


在城关工商所,我认识了在所里上班的渠县城关镇党委书记的妻子,她是一个好人,喜欢帮忙。我在所里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大家好评。


1976年,政治漩涡波谲云诡,中国向何处去,整个社会都在不安与焦虑中等待。


这年7月,渠县城关民办学校要办高中,需教师。得到消息后,我找到镇党委书记的妻子,想她帮忙推荐,她答应了。当年8月,我进了这所学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学校派我任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同时兼任高中部的地理课。一个小学生,居然任教中学,也算一个怪事吧。


准考证,当时用第二版简化字(后废除),渠字下面没木了。

 

从守厕所到第一名


“四人帮”被粉碎,中国终于走上正轨。


1977年10月,高考制度被恢复,整个社会、人心沸腾。我也信心满满,想报名参加高考,可万万没想到,城关镇党委主管文教的杨姓副书记居然不准我参考,理由是我是“病残人员”,身体条件不允许。


那年,自己眼巴巴地看着参考的知青朋友们上考场。我们学校也是考场之一,学校分配了一个任务给我,守厕所,跟随上厕所的考生,防止他们作弊。


我知道得罪人了,我到这个学校任教没找主管的副书记,而是直接找了书记,这是一大忌。不管怎样,自己还是要力争,为下一场高考准备。


那个时候,教学开始正规,经常有上级的教学检查,一边要上课,一边要复习,得有个周全的计划。想一下自己没上过中学课程,理化一窍不通,数学还是小学底子,那就报文科,从最没底的数学抓起。自己白天教学,晚上复习,从小学数学的分数计算开始,用了4个月时间,完成了初、高中的数学课程。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复习政治、历史、地理,外语就免考吧。

作者在川大校园。


报名时间到了,我到城关镇报名。镇文教干事受那位杨副书记的指使,又要拒绝我,但我有底气,因当时省招办根据四川的实际情况,在川报上发了一个通知,明确规定留城的病残知青可参加高考。这位文教干事却说:“那是报纸,不是文件。”


真气人。回头我到文教局反映,还准备到省里上访。这次文教局主持了公道,说按省上规定执行,可参加高考。


石头终于落地。如期在夏天参加1978年高考。成绩下来:365分,在全县5000多名文科考生中名列第一,其中我的历史、地理均是92分;数学经4个月突击,得了46分。


1978年9月,我拿到了四川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


人生最具华彩的经历结束,生活翻开新的一页。 


2016年作者在柬埔寨吴哥。


本号获许可推送,图片由作者提供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郑忆石: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

林侃:求学之路跌宕起伏梦碎梦圆

袁晞: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明瑞玮: 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

邓天雄:我的高考一波三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蒋蓉: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

梁志全:那次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

梁志全:上山下乡与知青定律

吴畏:我的高考,1978

周伟林:复旦经济系77级校园生活掠影

陈小鹰:感恩那些帮我和没帮我的人

詹国枢: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翁大毛:难忘我的高考岁月

复旦数学系77级:在新世界门前

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班级”的老师们

李辉: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

复旦78级同学黄山巧遇邓小平

舒修: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前哨”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魏达志:艰辛的求学之路

魏景东:一张准考证带来的回忆

张宝林:1978年,唤醒沉睡的记者情结

陈卫:冬天的高考点燃我一生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吴晔:三天高考喝凉水几乎饿晕倒

王利明,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

雷颐:精神启蒙远未完成

周大伟: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高宽众:我考上了政法界“黄埔一期”

侯建刚: 歌乐山下的"西政78级神话"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宋家宏:高考,让我此生与书为伴

徐小平:生命中那盏明灯

周振华: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

小学毕业的四哥,

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

谢迪辉: 其实我们学的都是“屠龙术”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王俐:高考第一天我迟到15分钟

于泽俊:我的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

陈中惠:我推迟半年拿到报到通知书

李杜: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

陈海林:拿到录取通知书前一天,

我在杜甫草堂见到邓小平

段英贤: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

杨鹏程:跨越13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

周林林:老师押中了那年的高考作文题

赵凡:那年16岁,我跳级参加高考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陈海贤: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

张效雄: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

盖生:1978:入学记忆回放

他向邓小平建言恢复高考:

当年只是说了几句真话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上)

1978年入学的那拨大学生(下)

樊克宁:1977年恢复高考的来龙去脉

陈平原:说出你我的故事

1982版中国大学生

《那三届》:中国高考的记忆

李水山:"77级"自画像:

我们承载着时代精神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