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丨张涛:科技小院 助力成长
校
友
名
片
张涛,四川巴中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1级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四川农技小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青春岁月里,张涛时常思考着未来的轨迹……
一、触动
本科在四川农业大学求学期间,张涛有幸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这次经历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三暑假,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课题,旨在推广水稻覆膜技术。这个课题让他走进了真正的农田,亲身体验着农业的艰辛与挑战。在这次实践中,他结识了许多农民,听着他们的故事,他开始真正了解到农村的现状。现实,让张涛深感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多么重要。
于是,他决定将知识变成行动。通过推广水稻覆膜技术,农田的产量终于实现了增长。从知道这个专业有用,到真正走进农村,他感受到了自己能够为农民做些什么。这个过程,他称之为启蒙。从那时起,他认识到农民需要知识、技术的帮助,而他可以为他们作出贡献。
这次的社会实践,张涛获得了全校暑期社会实践特等奖,这份荣誉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的动力变得更加饱满,他明白,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大三、大四的时间里,张涛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专业排名的前茅。他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他想要用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的知识,来为农业作出贡献。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张涛深信,只要坚持不懈,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
二、科技小院·初步探索
在硕士阶段,张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并对科技小院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机会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大独特的教育理念。
开学前,他就开始着手了解广州小院的情况,那里专注于种植菠萝,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种植的技术和方法。这种与实际结合的教育方式,让他充分体验到了农业科技的魅力。随后,他又深入了解了广西小院,那里的主要任务是种植香蕉,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他逐渐理解,科技小院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平台。
这种深入实践的学习方式,让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明白,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科技小院为他提供了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平台,让他在探索农业科技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些实际的体验,张涛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志向。他不仅想要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他深信,科技小院模式的培养,将使他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和挑战。
他的导师是李晓林教授,这位导师的指导为他的学术道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硕士学习过程分为六个学期,每一个学期都是他不断探索的旅程。第一个学期,他在学校里积极投入学习,准备着未来的科研任务。而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他加入了科技小院的研究团队。这一决定让他更加贴近农业实际,与实际问题直接接触,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经验。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进展,还积极参与了农业实践。从第二学期开始,他就深入到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他认为,作为学农的学生,真正了解农业需要走进农田,与农民一同劳作,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他深信,国家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农业人才,这些人才必须要从一线深入实践中积累经验,然后汇总各自的经验,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他不仅深入掌握了专业知识,还通过实际实践,理解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一段硕士时光,让他在学术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涛校友在种植场劳作
张涛校友在开垦
三、科技小院·奋斗时光
在科技小院的实践学习中,张涛迎来了更多挑战和机遇。他来到了全国最大的香蕉种植园,这里已经引进了以色列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
初来乍到,他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刚刚入学,知识储备有限,他对作物的生长情况并不了解。种植过程中也充满了挑战,比如:如何确保品质良好,如何避免果皮裂开,以及如何在节省成本的同时保证产量。特别是以色列的种植技术刚刚引进,他对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技术感到迷茫。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曾感到担忧和彷徨。然而,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他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学会运用这些新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与企业工作人员建立起默契。作为学生,他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但最初双方之间的默契并没有建立起来。然而,他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沟通,逐渐打破了壁垒,与企业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整体上,他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策略来应对挑战,这些策略类似于马拉松比赛中的“追赶、追随、引领”。
首先,在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但他用自己的努力、投入以及与企业一同劳动的态度,赢得了企业的认可。他深刻理解到,要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因此,他决定追赶知识的进度。虽然他主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和知识,但在专业领域还有一段距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累积了足够的基础知识,进入了“追随”的阶段。他开始深入研究土壤样品的分析和香蕉的营养需求分析,这些都是他为了成为专业人士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他明白只有不断蓄势,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最终,他迈入了“引领”的阶段,真正成为能够改变生产实际情况的专业人士。他运用之前“追随”阶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企业提高效益做出了贡献。他通过调整有机肥配方和使用方式成功解决了香蕉土壤酸化问题,使香蕉生产得以保持健康。此外,他也在养分的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成果。
所收获的香蕉
他甘愿去从事那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比如清理堵住的管道,解决了鸡粪和水的混合肥料堵塞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他赢得了村民和企业员工的尊重和接纳。这一系列的追赶、追随和引领,让张涛在农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不仅展示了个人的专业素养,也证明了农大学生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他的经历如同一场马拉松,始终在追求卓越,为农业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举个实际例子来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一个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种植户用这个地方的灌溉水打药始终效果不好,即使用进口的药也防不住虫害。他带领团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就是灌溉水的pH值太高,直接使用降低了药效,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白醋来调酸,先将灌溉水的pH值从10降低到了5.5,再兑药使用。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他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问题,使用了国产农药,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例子展示了他的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他在农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他的经历可以用“从默默无闻,到储备和蓄势,再到创造和引领”来形容。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积极学习和累积知识的人,他不仅为产业带来了新的认知,还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将知识转化为实际效益。这个过程不仅令人敬佩,更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努力,就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段实践学习的经历让张涛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使命。他不仅在技术应用方面有了突破,还学会了与企业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这一段经历成为他成长的重要一步。
四、科技小院·工作与意义
张涛的工作经历呈现出一脉相承的状态,从大三到研究生时期,再到现在的工作,始终围绕着科技小院的发展展开。他感到非常幸运,因为这一连串的经历环环相扣,是一个延续的过程。
在工作中,他有着坚定地信念。他认为作为学习农业的大学生,应当直接参与农业一线的生产。通过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他希望能够改变生产方式,为农业事业作出贡献。他坦言,他的工作确实对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给予了他巨大的满足感和内心的荣誉感。他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在农业领域发挥了作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荣誉。
谈及对科技小院的理解,张涛认为它涵盖了多种产业和不同的组织方式。他指出,科技小院能改变生产方式,推动科学种植,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他认为这种模式的意义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科技小院更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将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面向产业实际,提高成果转换率。他强调,科技小院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同的导向,可以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成为基础和应用的桥梁。此外,他认为科技小院对于科学研究也具有积极作用。他认为应用研究同样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可以以生产问题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这种研究具有不同的维度和方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张涛强调了科技小院的社会效益之大。他认为现代化农业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而科技小院正是支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他指出,科技小院培养的人才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五、对农大学子的期许
张涛认为大学时期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充实的心态,同时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和格局。他强调要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和抱负,不仅要追求卓越,更要有高远的目标。他鼓励大家保持不断拼搏的精神,不要轻易满足于现状,要敢于尝试新事物,保持积极的精气神,不论岗位高低都要为自己找到价值和意义。他特别强调要立足于所学专业,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要有自信和底气。他认为要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创造价值,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作出贡献。张涛还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视野,提高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服务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此外,他提到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张涛认为工作和生活都应该是快乐的,关键在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要积极乐观地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茫茫人海中,时光匆匆,我们曾在这片校园里,感受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深刻意蕴。在这个怀抱着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园里,你们正是明天的希望。在青春的舞台上,请将校训与校风融入心灵,唤起内心的火花,创造属于你们的传奇。让我们共同期待,你们必将成为茁壮成长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为世界献上自己的光芒。前路漫漫,愿你们踏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辉煌的未来!
新闻链接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刘宁:从中以楼到科技部再到蒋坝村,砥砺初心,见证成长
校友故事 | 王建忠、郑文静:你守望稻田,我守望你——农大伉俪的校友故事
作者:信电22级硕 齐彦宇
编辑:荆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