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杰:追逐图像的人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中国当代摄影视野丛书
《追逐图像的人》
海杰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2.08
ISBN:978-7-5514-3957-2
序 言
文 | 海 杰
举个例子。十二年前,我采访张晓的时候,他拍摄了《他们》,用的是过期胶卷,彼时,为数不少的摄影师都沉迷于过期胶卷产生的神奇魅力。当时,摄影的树杈并不多。但到了今天,这个定义已经没法涵盖张晓的所有创作了。2009年,摄影师张晓完成了其成名作《海岸线》的大部分作品,并且凭借该作品获得了当年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而2018年,艺术家张晓打破了《海岸线》的经典摄影属性,将其在印刷厂印刷前测试生成的交叠图像进行利用,形成了由《海岸线》不同的作品叠加和错位生成的奇幻图像《海市蜃楼》,这既是他勇气的体现,也是他对于图像新的认识。从摄影师到艺术家的身份定位转变,不仅仅是张晓的改变,而且是图像媒介在扩展其中的议题和边界。
大多数摄影师还没有从“游民摄影”碎片化的、一路捡拾的离散图像里回过神来,就不得不面对新媒介和它所带来的新的图像功能。
边界,变成了一个被频繁使用的词。在各大摄影节和专业的摄影机构中,由图像装置、影像、文字、声音、文献构成的新的摄影展览在不断暗示着摄影的边界。诸多摄影奖项颁给了使用多种媒介创作的艺术家。
摄影面临着各种裂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摄影展览形成了自己新的展厅政治,即立体化和动态化的呈现成为必要。产生的结果就是,部分展览多角度展示了摄影及其各种逻辑和权力的使用,而大部分展览最后变成了展示材料的竞演。
这种焦虑不仅仅存在于艺术创作者身上,同时也淹没了处于社交平台的那些活跃的社交单元。
追逐,几乎变成了一个时代的动作和态势。“追逐图像的人”有两层含义:一种是图像作为债主,命令我们上传,我们是疲于奔命的生产者;另一种,图像变成了美艳的诱饵,引诱我们投身其中,并且献出全部时间。
△《追逐图像的人》图书内页
今天,图像的社交属性以及其中的权力增量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刷屏的本质是劳作,愉悦的背后是时间的苦役。2018年,我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在南艺美术馆联合策划的大型摄影展“刷屏/ 劳作”中集中展示了这种机制。图像作为真实网民的线上代理人,已经让生产者背上了沉重的时间债务。
罗兰·巴特说,神话就是让意义变成形式,他认为这是一种劫掠。当下的图像也成为了新的神话种群和样式。
时至今日,媒介的多样性不应成为摄影焦虑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在动态影像、装置等媒介里,也出现了很多展示摄影生产和运行的逻辑和机制,也就是说,思考摄影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摄影的媒介和手段之中。但摄影师们的旧梦还没结束,对于摄影媒介本体性的坚守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于新的媒介和议题的理解。这一点,从2020年董钧和我发起的第二届1839摄影奖获得大奖的作品引发的争论中就可以看见两种巨大的分野。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每个人都在面临着一种“算法游牧”,这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大数据的算法讨好并塑造着我们,我们是算法放牧的羊群。牧羊人早就有,只是现在遁形了,变成了无形之手,让我们以为自由,并感到愉悦。事实上,草原变成了具有共同习性和趣味的社区团块和群落,没有了广场,我们只看得见牧羊人需要我们看见的。图像被技术识别,集中采集,并按群落发放。
因此,面对这种新的问题时,摄影如何介入,并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展示,是一个紧迫的话题。
△《追逐图像的人》图书内页
本书所有的文章贯穿了这十多年的摄影发展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些文章里,读者朋友应该能看出我的稚嫩与冲动,当然也有思考与探索。在这些文章里,我立足于摄影,并延展至其他当代艺术领域的观察分析,内容涉及对摄影现象、媒介、图像学、展览现场、策展观念、摄影个案与专题等方面的研究与梳理。这是我批评写作的个人脉络展示,也是对摄影新样貌及其语境的思考。
批评写作不单单是艺术家作品的解析文字,也是写作者智识和心性的外露,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和艺术家处于同样的命运之中,并和他们的作品一同前行和成长。我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借用我的朋友,艺术家嘎让的话来说,就是“风吹草动”:彼此是独立的个体,又保持着对话和互动。
我暂且搁置了对批评的有效性的焦虑,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试图看见作品肌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渴望意外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认同鲍德里亚的观点:“写作是一种奇怪的非人性的功能,反映着语言本身的非人性。作为家养物种的语言,通过写作又变成野生物种。”
谨以上面的文字来对本书的内容做一说明,这些文章多发表于各种刊物和平台,在此结集,希望能够呈现出我这些年的耙梳与表达,并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也期待看到批评意见,并与同仁共勉。
2021年3月11日写于燕郊
”
作者简介/ 海 杰
海杰,从事独立策展和影像批评工作。受邀担任2011、2013“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委员会委员、评委;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学术主持;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初评委;第三届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学术主持;2016集美 X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人;第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终评评委;第六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瑞士Vontobel Art Collection“新凝视”奖(A New Gaze)亚洲区提名人;2019第11届三影堂摄影奖评委;2019首届金熊猫摄影奖评委;2019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评委;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奖”评委;2021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评委;2021丽水摄影节评委等国内外多个重要影展的评委及学术委员。
作为策展人,曾参与策划了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4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2015集美 X 阿尔勒国际摄影季、2017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8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首届AMNUA摄影展“刷屏/劳作”、2020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2021年南京美术馆“回首向来萧瑟处”“图像—关系:第三届1839摄影奖获奖作品展”等多个重要大型学术展览。
出版有《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2012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表态:与十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对话》(2013年6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屏幕生存: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切面》(2016年6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分层与合成:中国当代摄影的两个动作及其实践》(2020年5月,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等多部著作。
曾受聘担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为燕京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欧亚学院、歌德学院(北京)、成都A4美术馆、南艺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成都当代影像馆等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近40场学术讲座。
主持微信公众平台“海杰视界观”。亦是全球华语摄影奖项“1839摄影奖”联合发起人兼学术总监。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中国当代摄影视野丛书
《追逐图像的人》
海杰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2.08
ISBN:978-7-5514-3957-2
选编:陈一
编辑:陈一
往期推荐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杰夫·沃尔|罗伯特·卡帕|读懂摄影|今日摄影|竹内万里子|巫鸿|顾铮|布鲁斯·戴维森|中国艺术史|德军摄影|富岳三十六景|《写真》创刊号|佐内正史|汪滢滢|须田一政|静物摄影史|论摄影|策展人手册|沃尔夫冈·提尔曼斯|苏联建筑|葛亚琪③|广重的富士山|阿尔勒摄影书奖|私摄影 |家庭摄影|富嶽二百景|植田正治小传记|吴昭晨|杨达|颜长江|深濑昌久|威廉·克莱因|探索摄影之旅|丽丝·萨法提|摄影书收藏的入门指南|中原新一|富安隼久|如何编辑一本摄影书?|达腾腾②|葛亚琪②|托马斯·斯特鲁特|红玫瑰,黄雨滴|邢千里|斯蒂芬·肖尔|当代家庭影像|模仿|从文献到当代艺术|为什么是艺术摄影?|四分之一世纪的摄影|达腾腾|尾仲浩二②|214②|新闻摄影①|路易吉·吉里②|乔尔·迈耶罗维茨②|约瑟夫·寇德卡②|森山大道|贝歇夫妇|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玛丽·艾伦·马克|杉本博司|曹嘉伦|戴安·阿勃丝|维吉|美国摄影史|沃克·埃文斯|214|沢渡朔|吉行耕平|摄影美学|拾城|冯立②|冯立①|秋山亮二|盖瑞·温诺格兰德|ソノダノア|荣荣和映里|解海龙|浙江摄影出版社|王春帅|浙江当代摄影|王士杰|老安|蜷川实花|路易吉·吉里|薇薇安·迈尔|伯汀斯基|植田正治|欢岛|周仰|陈灿荣|观念艺术|庄学本|张侯权|尤达任|安迪·沃霍尔|李·弗里德兰德|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傅拥军|汪雪涯|蒂尔尼·吉伦|秋山亮二|王轶庶|徐小通|刘思麟|威廉·埃格尔斯顿|彼得·比亚洛布热斯基|山地俊辉|W·尤金·史密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徐盛哲|尴尬郑|傅尔得|马西莫·维塔利|盖少华|马克·鲍尔|严明|土门拳|山本昌男|吕楠|乔尔·迈耶罗维茨|匹兹堡项目|某|西蒙·罗伯茨|王兵|蒂姆·赫瑟林顿|木村伊兵卫|拉里·克拉克|布鲁斯·戴维森|约瑟夫·寇德卡|罗曼·贝扎克|Eric|托马斯·德沃扎克|刘昕|奥山由之|浅田政志|葛亚琪|张克纯|蔡东东|川内伦子|格利高里·克鲁德逊|中平卓马|亚历山德拉·桑吉内蒂|尾仲浩二|陈菠菜|王福春|庄喆|余海波|横浪修|安妮·戈拉兹|贝尔纳·弗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摄影书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1908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