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随笔|微博掐架定律:一个关于网络社会心理机制的素描(一)(总第90期)
微博掐架定律(一)
互联网的“掐架”,距离人类理想讨论有多远?这一幅网络社会心理的众生相和流民图,你,能看得明白吗?
■文|杜骏飞1、分歧倍增定律: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那么,每一次掐架之后,分歧都将倍增。
2、镜像定律:那个喜欢与你掐架、且你也喜欢与他掐架的人(人群),通常与你(你们)颇为相似。
3、排斥第三方定律:掐架只会有正、反方;如果出现任何第三方,那么他将会同时被正反方误以为是对方。
4、题材因果定律:如果掐架的题材是老题材,掐架的结果仍会是老结果。
5、题材循环定律:如果掐架的题材是新题材,那么,掐架将使它回到老题材。
6、心境定律:如果你看见掐架,说明你需要掐架;如果你经常看见掐架,说明你喜欢掐架。
7、心境定律逆定律:如果你看不见掐架,那就没有掐架。
8、分贝定律:掐架双方中分贝更高的一方,通常更为不自信。
9、活跃度定律: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题T,掐架中发言最为活跃的参与者,通常对T的发言权最少。
10、分岔定律:对于一个给定的主题T,掐架都将会尽可能快的导向一系列与T无关的讨论。
读后感
文|张斌
如今,微博已经是各种信息和热点的聚集地,每时每刻都在不停更新热搜榜单,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这一切都成为微博掐架的温床。微博掐架在这个时代已经司空见惯,大v之间、普通网民之间,更有甚者,大v与普通网民之间也会掐架。作为掐架届的“翘楚”金星还有王思聪,一直以敢于在微博上“撕x能力”著称。他们在微博上的骂战,或引来粉丝的拥护,或引来网民一阵骂声,而这一切只会引起网民之间新一轮的掐架。
时至今日,微博掐架似乎只需要一个由头,便可让网民在网上拉开阵仗。而这些掐架的由头大都是关于明星绯闻、社会事件或国内国际新闻。而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就是明星绯闻,就如“王宝强离婚事件”一经曝出就迅速升至微博热搜榜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这个事件的激烈“讨论”,一时之间,马蓉的微博成了众矢之的。连带之前曝出出轨丑闻的明星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每一次新的热点事件的出现,都会让人们回想起之前的相似事件,而这也就是“梗”的来源。
很多网民对“掐架行为”喜闻乐见,大家乐于见到聚光灯背后的明星、所谓“内幕”等等。正是这种近乎病态的渴求助长了微博掐架,而这场掐架中的“中流砥柱”多半是“吃瓜群众”,他们对真相一知半解,通过各种添油加醋的小道消息来获取掐架所需要的理论依据。而缺乏事实支撑的言论自然要通过激烈的辩争来增加其可信度,这就导致了微博掐架愈演愈烈。
我们应该在网络世界中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在心中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文末分享一则故事,与君共勉: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注:本文中苏轼与佛印禅师的故事,来源于网络。背景梳理来源新浪博客,详情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1bd8a0102wets.html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 爱的选择 | 书单 |
失去 | “诚” |研究生 | 职场 | 谈阅读 ( 1 ) (2)(3)|
时事热评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特别关注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斌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