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笔谈 | 评“脱不花的建议”(一):论批评(总第92期)
评“脱不花的建议”(一)关于面对批评
文 / 杜骏飞 教授
今天,我在创投圈工作的学生转来“脱不花关于工作与成长的121条具体建议”一文,说自1月16日开始,脱不花老师每天在朋友圈匿名更新锤子便签,犀利好读,一时纸贵,并自叙“不能同意更多”。欣然读后,不能尽然同意,为说明于学生,遂笔谈如下:
关于面对批评
脱不花的建议 01. 没有人对被批评感到高兴。如果有,TA撒谎。
>>>> 杜骏飞评 01:
在这里,脱不花没有为批评一词下定义。写箴言,可以省去定义;但是真正的讨论,只能从定义开始。
在汉语里,批评是一个有渐变光谱的多义性词汇,按我理解,它可以同时指向六个维度:讨论;修正;质询;归咎;叱责;否定。这个光谱的前端接近于讨论,而后端接近于批判,显然,这里有六个不尽相同的沟通旨趣:
讨论是朴素地、在同一主题下加入个人意见;修正是针对批评对象的不足或缺失予以修复和匡正;质询是带有归咎倾向和问责假设的问询;归咎是基于某一因果判断的指责;叱责是带有情绪宣泄色彩的责骂;而否定则是具有终极宣示意义的取消与颠覆。
我注意到,脱不花在后文中,把“评论”和“批评”分开了,大约在她的界定里,批评主要是负面的那一部分。但实际上,我们通常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区分一个批评是什么维度?何况,更多的批评是参杂着各种维度。这时候,我们所能依赖的只能是正确的批评观和更进一步的辨析力了。
在学术批评的语境里,批评大多是指上述六个维度里的前三者,它们基本上对应于英文的criticism(这个词意涵广泛,释义是:批评,批判;鉴定,审定,考证,校勘;苛求)和comment(评论;注释;意见;说明),当然,还有review(评论,检验,复查)。因此,才会有“建设性的批评”(constructive criticism)这类说法,以及论文或报告的写作者要为批评(评审、修改)付费这类传统。
而在我们的日常话语里,基于自身的语言学特质,人们时常会不经意或故意不精确地使用“批评”一词,以指代不同的批评内涵;近世以来关于批评、批判的不良政治斗争传统,也使得很多国人对“批评”有着不健康的敏感;加之千百年身处差序格局下的社会文化、等级体系下的教育文化(包括家庭教育),又常常使得我们不能对批评抱有对称、平等和理性的观念。
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会怎样为一个批评做定性呢?你的态度,通常取决于三个变量:A. 你对该批评主题的理解;B. 批评者的表述(不是动机。——从哲学上说,动机是不可揣测的);C. 批评的语境。
此外,在你的批评与被批评的生涯里,这三个变量在你身上的发展,你所曾得到的教育,构成了关于“批评”的训练;它融汇进你的先天气质或自然禀赋,会构成另外一个高高在上的决定因素,我们把它设为O:你看待任何外部批评的价值观或系统观念。
所以,你对待批评的态度,是一个关于对批评定性的函数,由上述三个自变量A、B、C构成,而以O为个性常数。
解析一下这个定义方程:
面对同样的批评,不同的被批评者可能给出不同的定性,也因此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应对”;
要表达同样的批评意见,不同的批评者可能给出不同的叙事、修辞,也因此,被批评者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应对”;
同样的批评者,表达同样的批评意见,但在不同的批评语境中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意义与效能,也因此,被批评者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和不同的“应对”。
由此,世上有了千姿百态的批评,有了千姿百态的批评者,也有了千姿百态的对批评的应对。
这里,我们需要考虑清楚的是:
对待所有批评应该采取一成不变的应对吗?答曰:显然不是,这取决于你对批评的定性,而后者取决于A、B和C。
哪些类型的批评是值得尊重和非常值得积极面对的?答曰:评论、修正和一部分正当的质询。这些批评本质上是帮助,一个人在意识到受帮助时,是应该对被批评感到高兴的。如果不会,那么他需要改善心理。
存在正面情绪的批评吗?答曰:看来是的。按照A、B和C的自变量设定,如果在一个善意的语境里,一个批评者以批评表达有益的内容(评论,修正),并做出了富有善意的表达,那么,这个批评会被被批评者认定为是正面而积极的。一个人在受到这种善意有价值的批评时,是会对被批评感到高兴的。如果不会,那么他还需要情感训练。
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负面而消极的批评,是否也总会令人不悦?答曰:不完全是。这取决于O,亦即你关于批评的价值观,O是你调和内心冲突的鼎鼐,所谓境由心生,指的是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你完全意识到每个人的表达水平不一,容易形成你对批评的定性判断上的偏差;你也完全意识到每个批评场景都会迁移你对批评本身乃至批评者的认识;你还意识到,不是在每个议题上,你都足够无可指责,而那些警告、教训、批判,对你的未来历程而言弥足珍贵。这就是你的“得道”时刻。此时此刻,你是会对被批评感到高兴的,至少是喜忧参半的。如果不会,那么,你还需要哲学修炼。
关于面对批评
脱不花的建议 02. 面对批评,得体的第一反应是“不急于解释,不反唇相讥”。
面对批评,“不急于解释,不反唇相讥”确实已是得体了。不过,我以为,合理的第一反应应该不是自省外在表现,而是要运用知识来理解批评的意涵,运用理性来辨识批评的逻辑,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你与批评及批评者的关联。这种由内而外的修炼,实为人生窍要。基于上文讨论,可作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意识到自己是因为被批评而受益时,那么,请感到高兴。
如果还感受到了足够多的善意,那么,请表示感谢,并且,真心体会感谢之情。
如果确实是在面对那些看上去负面而消极的批评,那么,请思考一下你对该批评的定性判断是否会有偏差,思考一下是否是因为当前的批评场景迁移了你对批评本身乃至批评者的认识,也要思考一下你是否真的已经足够无可指责。
如果在这些环节,你是训练有素的,那么你在面对批评时所呈现的平静、微笑,以及善意、理性、逻辑的沟通,都会是自然而然的生发,而旁观者会认同为教养和境界使然。
反之,如果在这些环节,你还在努力提高学习中,被批评时,难免就会感到思想的艰于呼吸,甚至困惑、沮丧也油然而生,也就是说,只有在理性的“带宽”不足时,你才需要强作镇定,花费时间去思考应对之道,并且在得出结论之前严于装扮、维持“得体”。
当然,等而下之的应对则是急于解释,反唇相讥,这是自尊心脆弱的表现,也是因理性匮乏、对批评的理解产生了严重谬误所致。
关于面对批评
脱不花的建议 03. 每天,或者最长每周养成习惯,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麻烦用最重的形容词想一遍,诚实的对待自己。当被批评时,会觉得一切还在掌握之中。
赞同。自孔子至王阳明曾国藩,圣贤大多葆有每日三省乎己的美德,这是他们在人格、道德、技艺上能够精进的主因。
不过,三省吾身不需要刻意“用最重的形容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修养态度,毕竟,一个人的终极领悟是在于“自知之明”,亦即:能够恰如其分地理解、辨析、评论自己。
关于面对批评
脱不花的建议 04. 很多批评的发生是因为误会。所以,首先建立情感层面的信任,其次澄清事实,然后才是消除误会。这三步能解决大部分因批评带来的关系问题。
>>>> 杜骏飞评 04:
这里有一个元问题:人的批评是从哪里来的?
确实,很多批评的发生是因为误会;不过,以我之见,更多的批评的发生,是因为视角的差别、视阈的局限。简言之,人人都是不圆满的,因之,所有的言说都是不充分的,故此才有批评,也才需要批评,也才常常对批评难以适从。
其中,视角的差别可以用透视原理说明:在视觉测量上,透视遵循着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逻辑,画面的基准透视角度可以分为三种:平视、仰视和俯视。 而在生活中,人们对于任何一个目标的观测,其视角则林林总总,常无一致。“盲人摸象”的故事,“各执一端”的逻辑,原理正在于此。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同时站在一个物体的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和侧面,自然,在面对一个复杂事实或抽象问题时,也难得有人同时能看到它们的所有方面;此外,即使看到的比常人更多,也未必能谈论或说明更多。
这是人们彼此之间会产生批评的第一个原因。
“视阈”,也称视野。是视线聚焦观察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医学上认为,单眼的视阈大约是166度,在两眼中间有124度的中心区域,双眼的视景在这个范围内重叠,形成有深度感觉的视景。
人眼睛的垂直视阈约120度左右,以视平线为准,向上59度,向下70度,一般视线位于向下10度的位置,在视平线至向下30度的范围为比较舒服的视阈。
这里,我们以科学术语的界定,模拟说明了人在特定视角下,其视阈仍然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体现在:在生物条件下,任何人的视阈都是有确定边界的;任何人的视野都有深度感觉区和非深度区,有舒适区和非舒适区;双眼视阈大于单眼视阈,通过仪器的视阈有别于裸眼视阈。此外,科学界还告诉我们,人对各种颜色的视阈大小也不同,绿色视阈最小,红色较大,蓝色更大,白色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感受不同波长光线的锥体细胞比较集中于视网膜中心。
我认为,上述科学原理,可以视为我们对于人类认识局限性的一系列隐喻。要而言之,你总是有可以看而不能见之处,总是有适于见和不适于见之处,总是有源于天性而选择见之处。然而,又有多少人对这些局限有所认识呢?所以,大部分的争端过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之从前更正确了,这确是人类沟通奇观,也是人生的先验缺陷之所在。小乘佛法里,把“我执”作为痛苦的根源,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更是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执是无明的同义语,后者又为烦恼之别称,是“不如实知见”之意。
这大约是人们彼此之间会产生批评的第二个原因。
此外,哲学上所说的“视域”(Horizont)概念,与此二者(视角、视阈)隐然相通。现象学以“视域”来揭示单个对象与作为这些对象之总和的世界之间的过渡关系:在德文中“视域”和“地平线”是同一个词,因此所谓“视域”就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但是,随着主体的运动,“视域”可以随意地延伸,诚如人航海旅行时,地平线对于他而言,渐为永不可及的边界。因此,“视域”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后者折射出人与未被感知的世界的深刻关系。
所以,哲学意义上的“视域”不仅仅与生理的“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为此,也有人把哲学上的视域译作“观场”:在这个意义上,感知、想象、直观、判断等等意识行为都属于"视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确实是在始终观看未知的世界,也确实是以思考来看着未知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些我们一直观看和思考的世界,始终对我们每一个主体葆有着未知。
这或许是人们彼此之间会产生批评的第三个原因。
关于面对批评
脱不花的建议 06. 对“评论”不理不睬,对“批评”高度重视。
不确。无论对“评论”和“批评”,都不必不理不睬,也不必过度紧张。如果一定要有所区分,那么正相反,对这里所说的“评论”和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应该高度重视,对这里所说的“批评”和诸如此类的负面情绪可以搁置一边。
谈到这里,你大概已经回想起那些闻过则喜的不朽故事了:廉颇负荆请罪;子产不毁乡校;邹忌讽齐王纳谏;李世民礼拜魏征,诸如此类。最动人的,或许是春秋时齐威王颁布的那道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这些不是虚构,而是真正的历史,也只有这些人类精进修行、止于至善的故事,能永载史册。
见字如面,书不尽言,暂写这些,改天续谈。
背景疏理
自今年1月16日开始,逻辑思维创始人、CEO脱不花开始每日在朋友圈匿名更新锤子便签,后被公号刊出,因为言语犀利受到好评,很多读者声称句句戳中痛点。该121条建议分为十个篇章,分别为:关于面对批评、关于单身生活、关于个人形象管理、关于重大选择、关于人际关系、关于命中贵人、关于压力管理、关于工作习惯、关于自我成长、关于机会和陷阱。
今天杜老师点评的即为第一个篇章:关于面对批评。
01. 没有人对被批评感到高兴。如果有,TA撒谎。
02. 面对批评,得体的第一反应是“不急于解释,不反唇相讥”。
03. 每天,或者最长每周养成习惯,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麻烦用最重的形容词想一遍,诚实的对待自己。当被批评时,会觉得一切还在掌握之中。
04. 很多批评的发生是因为误会。所以,首先建立情感层面的信任,其次澄清事实,然后才是消除误会。这三步能解决大部分因批评带来的关系问题。
05. 被批评时,思考的重点应该是“我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对不对”。
06. 对“评论”不理不睬,对“批评”高度重视。
07. 如果对批评有不同意见或者不明之处,直接问当事人的完整意见。别回避。
(该背景来自微信公众号插坐学院:关于工作与成长的121条具体建议)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 爱的选择 | 书单 |
失去 | “诚” |研究生 | 职场 | 谈阅读 ( 1 ) (2)(3)|
闲话PX | 面试 | 大屠杀 | 提问 | 友情 | 新闻理想 |
阅读到解释 | 亲子关系 | 粉丝(1、2) | (3、4)|(5、6)|单身|大学规划|投资自己|吃瓜群众|恋爱准则 | 师生关系
时事热评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特别关注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范德兰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