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羞耻课(杜课622期)

杜骏飞 杜课 2019-04-29

羞耻课

杜骏飞



1


从心理学视角看,羞耻感属于“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而其属性,则偏向于自我责罚,或自我制裁。


我们大致可以认为,羞耻感是人的“超我”在以价值尺度——例如内在良知、社会道德,对自己作审问和批评。自然,它的前提是:人,首先要能自我评判。


黑格尔说,“具有羞耻之心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孟子也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他们二位,对“生而为人”的评价都不低。


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道德良心,也不是所有人都愿以价值尺度来评估自我。这两道甄选人格的栅栏,把缺乏自省的怯懦者挡在外面,也把“知耻者”与“不知耻者”明晰地区别开来。


简言之,能做一个知耻者,已经很不容易。也许,这就是儒家认为“知耻近乎勇”的主因



2


羞耻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有人认为它是自卑,甚或是自卑情结里的核心情感。很明显,你感觉自卑时,也时常会体会到羞耻。

 

也有人定义它为痛苦。社会学家Brené Brown认为,羞耻感是一种相信自己有缺陷,因而不值得爱和归属的强烈痛苦感受。她说,羞耻感经常在我们脑海中指指点点,重复这两句话:(1)你不够好!(2)你以为你是谁?


如果真是这样,羞耻感将只会是一种难堪体验。其难堪程度,当能吓阻一个有羞耻心的人进入这种情感。


要知道,这些自卑和痛苦可是难以摆脱的,正像我们听到外界的贬低和辱骂,总会难以释怀。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荣格断言,羞耻感是“灵魂的沼泽(the swampland of the soul)”。


那么,有多少人在这一片沼泽前望而却步,又有多少人在这痛苦中难以自拔呢?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有多少人会因此不敢葆有羞耻感?


但实际上,在道德上,我们仍然珍视羞耻,在行为上,我们仍然尊重羞耻。


因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羞耻感,不完全是对我们的情感惩罚,而是会作为一个警号,不断出现在文明人的内心,它会告诉人:你不可以这样;如果那样,就太羞耻了。


羞耻感还有一个更积极的效用:催人自省、促人向上。

 

因为羞耻感产生于期望(无论是内部或外部的期望)与现实间的落差。因此,它大可给出一个方向,建立一个尺度,以帮助人调节自我意识、协调社会关系,直至改造行动逻辑。


我们可以积极地认为:羞耻感是荣誉感的反面镜像,它指引我们自省,促使我们日渐成为“体面人”。


羞耻感与荣誉感是相对的,你感受得到荣誉感,才会感受得到羞耻感中的那种“不荣誉感”;反过来说,你有过羞耻感,才会有欲望得到荣誉感以作“对冲”。



3


《菊与刀》作者、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耻感”系依靠外部的强制来行善。


——她如此定义,是为了将耻感(shame)与基督教传统中的“罪感”(guilt)相对举。


“罪感”,是一种内疚意识或负罪心。本尼迪克特认为,“罪感文化”里的人们按照心中的绝对道德命令生活,一旦犯错,即使别人毫无察觉,也会痛苦自责。而“耻感文化”中的人——以日本为例,是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只有当被发现时才有羞耻感,但如果失去外来强制力,人便会尝试瞒天过海。


她对日本式“耻感文化”的判断,可能也受到了日本战争表现的启发。的确,在战争期间,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虽然激烈而慷慨(譬如以剖腹来承担责任),但其实内心深处并没有恒定的德行标准,简单说,就是没有“道义”可言。


本尼迪克特的这番理论很盛行。不过,我觉得,她对日本耻感文化的界定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古典文明。


你看,在中国人的传统中,“知耻之心”就不是外部制约,而恰恰是充满自省力的文化力量。


首先,儒家强调“耻”是道德的基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管子也说:“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次,“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甚至完全对应于人内心的道德意识。《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人,用刑罚来约束人,人民就只求免罪而不会有羞耻心;用道德来治理人,用礼教来约束人,人民就会有羞耻心且乐于归顺。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的羞耻心,更多地是出自自我修养、自我教化,而与外界的律令之间,关系不大。什么样的人堪称是士呢?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所谓“行己有耻”,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就这三点而言,士在精神深处的耻感,恰恰接近于西方人所说的“罪感”。——唯一的遗憾是,这古典的德行,时常被今天的国人所忘怀。



4


人,生活在世俗的大地上,难免有事物令他羞耻。


没有羞耻感的人无法自省,无法升华自己的思想;而过度的羞耻感,则会使他深陷泥沼,难以前行。


一个真正有内心力量的人,会正确地持有羞耻,一如他会诚恳地面对现实。陆九渊说,“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


每一个不曾羞耻的灵魂,都将在荣光前死去,每一个懂得羞耻的凡人,都有望超凡入圣。


尼采曾说:“自由的保证是对自己不再感到羞耻。”


而我想说的是:只有羞耻能使我们抵达“自由人”的内心。



参考资料:

[1] Brené Brown.如果你被羞耻感淹没,TED[EB/OL].

[2] 百度百科[EB/OL].

[3] 丘浓.羞耻感与自卑感,360个人图书馆[EB/OL].

[4] 杨峻岭.对几个与耻感相近、相关概念的厘清与辨析[J].河北学刊,2010(3).

[5] 翟学伟.耻感与面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J]社会学研究,2016(1).

[6] 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7] 其他:“知乎”等知识社区[EB/OL].




【通知】杜课小助手之前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很多粉丝未能及时进群,现在异常已修复。请想进群的粉丝重新扫码添加小助手。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听歌 | 苏菲 · 珊曼妮的歌与人生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夜谈王国维陈寅恪九章秋瑾岂是关巧红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狗年,我要祝你什么呢?


文字: 慕容复的梦我们就是那少数人论沉默读诗三境界戊戌一百二十年祭哈哈!“旅行者”类型学中学的《1984》|大学笑话集这一课,讲崔永元吧谈“内卷人”“中才之人”生存守则我们如何去说服人民?杜骏飞:送别同学们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天下何处无夜叉毕业说什么?士的表达真理网络幸存者谈“怂”互联网绝不会是“平等”的


关注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王菊现象学耿直的招聘谈“迷信”谈官威奥普拉说什么?|叮!你有一道作文题如何理解俞飞鸿?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娘则国家娘?|杀死一只啄木鸟九谈拼多多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心如

责编|江珊 王之涵


标星+置顶杜课▼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