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颐|晚清:时代呼唤着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

雷颐 槛外记 2023-11-30
雷颐: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1985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近代史研究》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经典与人文》《雷颐自选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被延误的现代化》《萨特》《图中日月》《历史的裂缝》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摘自《历史的裂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洋务运动进行了近四十年后,光绪二十五年九月初二,慈禧召见盛宣怀,问了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如“时事艰难,外国人欺我太甚,如何是好”?“练兵总要筹饷,如何是好”?


当盛说到“臣迭次奉旨经手所办铁路、矿务、轮船、电线、铁厂、银行以及学堂,多想要详细奏明”时,慈禧突然发问:“何谓学堂?”


这一问,肯定是让盛宣怀意想不到,也打乱了他的思路,回答的言辞就有点慌乱:“是教习洋务之学堂,曾经奏过在天津、上海两处开办的。”


盛宣怀于1895年、1897年先后创办了天津大学堂和南洋公学,都是经过朝廷批准的;这一年中国人自办的学堂已有175所,遍布于全国。而大清帝国的最高决策人、主持了洋务近四十年的慈禧,竟然还不知道“学堂”是什么东西!


此事见于盛宣怀当天的《奏对自记》,当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盛宣怀绝没有胆量也没有必要无中生有地把谣言造到慈禧头上去。


虽然洋务派所办的大事都要慈禧点头,但军机处拟的那些“上谕”并不能真正代表慈禧本人的观点,更不能代表慈禧对洋务的认识水平。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三期《光绪帝朱批述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第一手史料。


从光绪六年起,小皇帝开始学习在臣下的奏折上写批示,三年内留下了几十件朱批。


因为这是练习性质,有少数几件是慈禧在后面又亲笔作了朱批,但一般观点基本相同,只是语气分寸不同。


唯有一件两人的观点不同,而这一件朱批便让慈禧露出了本相。


光绪八年三月初六,直隶总督李鸿章奏《为招商在上海试办机器织布局》折,小皇帝通篇用朱笔断句,批示道:“机器织布事属创举,织成则天下受其利,不成则商民受其累,且贻笑于外国矣!尔其选妥员,觅巧匠,竭力经营之,至优给年限、宽免厘税,乃办成后之事,此时毋庸议及也。”


此时光绪只有十一二岁,虽然是孩子学着说“官话”,态度却很鲜明,是支持中还寄以期盼。


慈禧在其后又加批示,自然是重视此事,却不是支持,而是怀疑和反对:


蚕桑为天下本务,机器织布害女工者也,洋布既不能禁,奈何从而效之乎?此事当审慎。


此处慈禧的口吻,和那些顽固派攻击铁路、机器“夺小民生计”的论调完全一样,流露出传统小农对机械化大生产的恐惧。


这种思潮,正是引进新的生产力的巨大阻力。



在此以前,《上海机器织布局招商集股章程》已刊载于光绪六年九月初十至十二日的《申报》,其中有一段话似乎是预先说给慈禧听的:


或谓纺织本系女红,恐夺小民之利。不知洋布进口以后,其利早已暗夺。本局专织洋布,是所分者外洋之利,而非小民之利。且厂局既开,需用男女工作有增无减,于近地小民生计不无少裨。事理灼然,无足疑者。


关于慈禧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或认为她是顽固派的首脑,或认为她在洋务、顽固两派之间搞平衡,也有的论文说慈禧“实际上是洋务运动的指挥者、决策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首领”。


时至光绪八年,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创办民用工业也叫喊了好几年,慈禧仍然死抱着这样陈旧保守的观念,远远落在时代的后面,也落在洋务实践的后面。


其实,上海织布局从1878年开始筹办,至此集商股、购机器、开工建厂等前期工作已初步就绪,生米基本做成了熟饭;李鸿章此时上奏不过是要朝廷确认十年专利和税收优惠而已。


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修建唐胥铁路、续建开平铁路等,以及后来的张之洞建铁厂,都是先斩后奏,报告朝廷只是补办一个手续。


有的论者强调“这些大型军民用洋务企业都经过了慈禧的亲自批准,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和基础”,以此证明她对洋务运动的领导作用,不免有些牵强。


洋务运动实质上是一个封建国家企图实现早期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必然是困难重重、步履维艰。


它要求有一个远见卓识、雄才大略的决策层来领导,以坚定的信念、过人的胆识、顽强的毅力去冲破阻力。



然而,时代呼唤着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


慈禧二十六岁时以小皇帝生母的特殊身份,登上了大清帝国权力的顶峰,与洋务运动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虽然批准、支持过洋务派提出的一些新措施,但大多是借风使舵、顺水推舟,从来不曾主动提出过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变革祖宗的成法,基本上是凌驾于洋务派和顽固派之上利用矛盾操纵驾驭。


纵观其一生,在立光绪、戊戌政变、利用义和团、立宣统等重大关键决策上,一贯是以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为其终极目的,既不顾国家利益,也不顾清王朝的安危存亡。


她精于叔嫂斗法、母子争权的小权术,而昧于国际形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绝对没有纵观世界大势和总揽全国大局的战略思考,更没有吸纳西方文明的内心愿望和魄力,她仍然是一个深谙帝王术的传统型的守旧的封建统治者。


光绪十五年,恭亲王奕䜣已离开政坛在家“养病”。


自1861年至1884年曾执掌军机处和总理衙门二十多年。


早期他是“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这一大政方针的制定者,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辛酉政变后,太后听政与亲王辅政共同掌权的“蜜月期”仅仅延续了三年,权力均衡的天平便发生了变化。


同治三年夏湘军攻下了南京,次年三月奕䜣便遭到罢斥的折辱,失去了议政王的称号,也失去了进取的锐气,权力的重心愈来愈向慈禧倾斜。


其间,慈禧纵容顽固派以抑制奕䜣,使洋务运动的进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奕䜣也日渐退缩,遇事不免模棱。


同治十三年因反对修圆明园,奕䜣再次受到罢斥的折辱,至同治死后慈禧立光绪为帝时,奕已经无力与之抗争。


光绪七年慈安暴亡后,慈禧一人专权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光绪十年,慈禧为了完全彻底地实现个人的专权,也为光绪亲政后继续垄断权力预作准备,乘中法战争之机突然将军机处大换班,把奕䜣赶下了政治舞台。


此后任用的醇王奕譞、礼王世铎、庆王奕劻,更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洋务运动的实践,从开始就是曾、左、李等地方督抚发动的。


这一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晚清政局中权力下移、外重内轻的新趋势。


为适应剿灭太平军、捻军的作战需要,清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让兵权、行政权、财权、人事任命权都集中在地方督抚的手中,削弱了中央的控制力,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因之,洋务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始终处于一种分散的、自发的、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


正如后来康有为所批评的:“如何筹饷、如何练兵、如何开军械局、如何开银行、如何铸钱币,皆听各省督抚之各自为谋,为者听之,不为者亦听之。”


由于清政府从来没有拿出一个统一的实施部署,也没有统筹全国的财力和资源、变革资源的配置方式,更没有制定统一的政策动员社会资源、激励新产业的发展,甚至也没有建立一个新的行政部门来负责协调管理经济发展事务。


这种以地方为主体的体制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产生许多问题:必然是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以督抚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往往是项目跟着人走,人亡政息,离开了左宗棠、沈葆桢,福州船政局就难以为继,左宗棠不做甘陕总督,兰州织呢局的锅炉坏了就没有人管;必然是上下左右的步调无法统一,各地互相扯皮,造成如李鸿章所哀叹的“朝令夕迁,早作晚辍”;也必然是各种活动孤立分散地进行,功能互不配套,难以形成效应。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清王朝还能撑多久?

曾国藩虽然是所谓“同治中兴”的头号功臣,但是在剿灭太平军的大功告成之后,他对清王朝的命运仍然是颇为悲观的。据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记载,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晚上,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聊天,忧心忡忡地说:
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则认为:
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大意是说,因为皇权的统治还很厉害,要不是核心先烂掉,还不会土崩瓦解。

按他的预计,将来的灾难,是中央政府先垮台,然后各地四分五裂。


大概就是五十年内的事。


最后,曾国藩无奈地说:“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害怕会亲眼看到清王朝覆灭。


那一段时间,曾国藩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在他的内心深处,有时祈求清朝至少还能保持半壁江山,不至于被推翻;有时听说恭亲王为人聪颖,慈禧遇事颇有“威断”,又让他萌生些许微茫的希望。


赵烈文则认为奕䜣“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慈禧的所谓威断反将使她更易受蒙蔽,如果没有体制性的根本变革,靠现在这样小修小补是无济于事的。


同治七年七月,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几天之内受到慈禧的四次召见。


他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清王朝的核心人物,也对王朝的内情和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彻底的失望:国家的颓败远远超过了他原来的预计,王朝内部根本没有力挽狂澜的人物。



同治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晚间,曾国藩与刚刚到来的赵烈文继续两年前的讨论,对慈禧、慈安、奕䜣、文祥、宝鋆、倭仁等,一一作了分析点评,结论是他们都不可能承担王朝中兴的重任。


他坦承对时局、朝政已经失望,不得不同意赵烈文两年前的论断: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本文摘自《历史的裂缝》雷颐,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变革走到某个阶段时,巨大的阻力就会出现。甲午战争前的晚清正是这一现象的注脚,在四十年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之后,大清国的改革开始出现停滞和倒退。

——民众越来越排外

随着洋教的传入,义和团、红灯照等民间团体纷纷兴起,捍卫本土文化和传统意识,“扶清灭洋”,清廷也觉得“民气可用”、“上下一心”。

——官府越来越自信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宗旨下,晚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富国强兵,练西洋式的军队,买了军舰,修了铁路,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自觉腰杆硬了起来,决心让英日德等列强看到大清的国力,最终在甲午年和庚子年两场战争中,大国梦被无情的击碎。

——上层越来越担心

一直以来,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然而,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动荡后,从太后到士绅都意识到西方传入的不仅是器物的繁荣,还有制度的影响。当不可变的“祖宗家法”遇到了大危机时,执政者更加倾向于走回头路。

而处在风口浪尖的清末改革派,知名学者雷颐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中揭示了他们的处境:既要维新,又要做事,还要自保,更要背锅。

晚清争议最大,但也最务实、最有手腕的人,当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莫属,他既能清醒的看到历史大趋势:学习西方和继续改革;又能现实的看到当时的小趋势:改革的艰难和危险。然而,就是在变革的困境下,他将圆熟老练的生存智慧用到了极致,洞察形势、权力与秘密的关系,并深入利用。

——既要维新,该抓权就抓权,能抗旨时就抗旨,能钻空子就钻孔子,对维新派明抓暗保。

——又要做事,遇到红灯绕路走,修铁路、架电线、派留学生……推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进程。

——还要自保,一面圣人言,一面厚黑术,等待下一次“倒逼变革”时机的到来。

雷颐老师是当代研究近代史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在其《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1900:中国切片》《帝国的覆灭》清末三部曲以及《不让岁月空流逝 | 雷颐读史笔记》中,对晚清覆灭史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逻辑,晚清改革派的生存处境,领导者在大动荡中的通权达变和权术手腕,都生动毕现,更是入骨三分的揭示了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权力秘密。

吴晓波:在我心目中,雷颐先生是国内清末史研究“第一人”。

读雷颐老师的著作,能深刻地体会到:读历史,也是读现实。以历史为镜,才能打破黑暗与迷途,烛照未来。先知书店深知雷颐作品价值,特别邀请雷颐老师为书友亲笔签名+钤印(4册全签),签名版数量不多,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历史的十字路口:欧洲民众正在呼唤希特勒
西安事变,原来如此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清教徒——美国强大背后的真正密码
卡夫卡诞辰140周年 |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信仰吗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张宏杰:沉重的“轻徭薄赋”——官僚系统为什么不断扩张
周国平:独处,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灵魂深度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周有光:要从世界来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深度好文)
给歌颂暗夜者以棒喝,让醒悟者不再孤独
张维迎: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王笛:一个人的读书生涯,就是一个逐渐走向世界的过程
野夫: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致命败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余下只有噪音:大音乐家马思聪,当年是怎么“润”出去的
奥威尔诞辰120周年 |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生前赫赫、身后寂寞——近代史上的“失踪者”
端午节之思: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何总想当国师
吴思:我们文化里最缺失的一课
突破看不见的限制:对审美的五大误解
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一个人的劫难,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
文明不会亡于衰落,只会亡于愚蠢
孩子的书架里,藏着他的未来
中国为什么没有马斯克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指鼠为鸭:为什么坏消息总是被掩盖
刘香成:那个时代,全世界关于中国的影像60%都是我拍的
王瑞芸:懂得了人心,也就懂得了艺术
好父亲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林贤治:时代的转折如“悬崖上的树”——苦难的见证,也是顺从的见证
最能看出一个人品味和修养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
苏格兰启蒙运动:奠定现代文明的四块基石
徐贲:常识的败坏,始于语言的败坏
胡适对国民党的五大批判
俞敏洪:陪伴孩子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杨小凯:英国人为何能跳出“革命与暴君”的历史魔咒
张鸣:阴谋论,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中国权力史:盛世是怎么终结的
你知道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吗
刘震云:我们这个民族不缺聪明人,缺笨人
雷颐: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国民党败走大陆,其实败在商场,而非战场
佛教:影响中国最深,也被误解最深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是否受过古希腊文明的启蒙,是一个现代国家落后与强大的分野
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 | 对亚当·斯密的三大误解,是经济危机的源头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秦制两千年: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张维迎:林毅夫的8点错误(酣畅淋漓!)
王家卫与《繁花》:花影不离身左右,千呼万唤始出来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传奇布列松:能说的,恰恰是不必说的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
张维迎:拒绝现代文明与市场逻辑,是大清挨揍的主要原因
葛兆光: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让人非常担心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翦商:周灭商之惊心动魄超乎想象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忍将功业苦苍生: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知识分子落后
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中国权力史——走不出的“党争”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六大启示
北大教授:这个世界,坏人已经联合起来了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被牺牲的“局部” :中国的“鱼米之乡”何以沦为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
君王好大喜功,后果有多严重?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恐慌,是控制人心最好的方式
梁胡之争:国家最大的敌人是愚昧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张宏杰:“利出一孔”,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万能”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我们是如何被宣传塑造的?
与屠刀为邻:现代世界最惨烈的大屠杀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我们亟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敦煌与故宫:中国文明的两大殿堂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活在“洪武时代”,为什么那么难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人无疵不可与交:别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人设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海子逝世34周年纪念 | 在海子的诗歌里,遇见一个春天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