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139)雄关古道话可渡

作者:沈光勇 云上毕节 2022-03-30


少年时爱去可渡,徒步数小时,翻山越岭,且歌且行,下了华家岩,过了黑泥坡,沉静在远山脚下的土村便是可渡。踏上这片厚重的土地,不仅可以演绎和感受历史,还可以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沿途,山民粗犷豪放的歌声随处可闻:

(男):

久不唱歌忘记歌,久不打鱼忘记河。

久不提笔难写字,久不恋妹脸皮薄。

(女):

久不吹箫忘记箫,久不过河忘记桥。

久不提针忘记线,久不见哥心头焦。

(男):

好久没走这方来,这方姑娘好身材。

柳叶眉毛瓜子脸,好像仙女下凡来。

(女):

要吃辣子下辣秧,要吃鲤鱼来盘江。

要观美景来可渡,要恋好女来这方。


声调悠扬缠绵、歌词泼辣、情感如炽。

▲可渡关址

记忆中的可渡,白云苍狗,沟壑山川,旧桥古迹,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满土街,路边还有地方特色小吃,想起来总是很亲切,甚至稍怀敬畏。这种亲切和敬畏,来自儿时来来去去徒步重复好几回的赶场乡路,源自蹲坐在古驿道边嘴衔旱烟袋,歇息侃天的老者们慢慢对可渡滔滔不绝的生动讲述。


一、可渡桥,一个地名的缘起


相传,可渡以前叫船边,与牛栏江畔迎江村的船边街子遥相呼应。远古时,有执着的踏勘者在荆棘密布的北盘江畔顺流寻至可渡河岸,问摆渡先民:“可渡吗?”答:“可渡!”


这一问一答终得“可渡”之名,并沿用至今。


又说,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入滇征战返程之际,正遇河水猛涨,咆哮而下,挡住了部队的归途。探子一批批派出去,沿河探寻,终于有人回报:“前面河水猛涨,但有舟楫可渡。”欣然间,诸葛丞相羽扇轻摇道:“可渡就好。”于是,这里的河,桥,一方水土一方人,都深深的烙上了“可渡”的印痕,也饱含了后世对一代名相的尊重与凭吊。


可渡河畔的南关门


可渡河水流湍急、浪花滔滔。可渡桥如一道飞虹,横卧在可渡河上。相传,清初,曲靖文官赵勋臣年少时沿古驿道来到可渡河边,时逢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沿河上下无处逾越。赵勋臣心急如焚,昂首朝天发誓:“苍天在上,若明日水落,吾能过河,按期上京赶考,为官后定建桥供万民使用,万万虔诚。”次日,雨停水小,赵勋臣终于得过此河。赵勋臣为官后,命其子“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总司令赵越”修建可渡桥,普度众生,了却弘愿。有桥碑立于可渡古桥南为记,碑容横书“普济”,正文正书“可渡桥”三个大字。款首两行小字:“前清守备御即补千总赵瑞麟经理 中将二等文虎章广东虎门总司令赵越独建”,款尾一行小字“民国六年三月朔五日立”。岁久日深,已残。


二、古驿道,厚重史实的演绎


站在制高点鸟瞰可渡,雄关盘踞,河流蜿蜒,古道隐约。一条古驿道从头道河入南关门,穿过旧城,而后成“之”字形盘山直上战坡,沿线留下南关门、炮台、烽火台、巡检署遗址、驿丞署遗址、汛防外委署和诸葛亮征南时留下的诸葛大营、傅友德攻克可渡的得胜坡,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众多寺庙和戏楼、马店,以及可渡河岸诸多摩崖石刻,如“山高水长、水流云在”,“飞虹竚鹤”、“紫竹林”、“鹫岭”、“披云岩”、“云山石路”等文物古迹。


遥想当年,庄蹻开滇、汉习楼船、诸葛挥师、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明皇设关,可渡终成中原“入滇第一关”,号称“秦道明关,滇黔锁钥”,“扼滇洱之咽喉”。“盘江西绕七星关,可渡河边万仞山”,可渡河两岸悬崖绝壁,明清时期,可渡关驻兵把守,南岸垒营盘、建烽火台、修炮塔,北岸依托翠屏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这里是战略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除忽必烈“革囊渡江”走滇西外,蜀汉诸葛亮、明代傅友德、清代鄂尔泰都是经可渡入滇,并在此发生多次惨烈之战,留下围仗、奶仗、绷仗等与战争事件息息相关的古地名。


▲可渡河畔的古戏楼


可渡古驿道先秦时为“蜀身毒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以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贵州、云南两省界河——可渡河的源头(聂宗荣 摄)


秦时,孝文王派蜀郡守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同时,在“蜀身毒道”的基础上进行拓宽修建,从成都沿岷江至僰县(今四川宜宾),称为“僰道”。秦朝统一全国后,又派常鞍在“僰道”的基础上将道路延伸修筑到味县(今曲靖),“诸此国颇置吏焉”。因道宽五尺,故称为“五尺道”。


西汉武帝时,派唐蒙在“五尺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略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柯江”,平头兰,灭南越,封夜郎王。《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举国降,诸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隋唐时,因这条道路经过石门(今昭通盐津豆沙关)而被称为“石门道”并进一步拓修,从曲靖经昆明、祥云至大理,过永昌,出缅印。


▲可渡河畔的古炮台


至元、明、清三朝,中央王朝在这条驿道上设置邮传、驿站等设施,使其功能更加完备,这条道路也被习惯性地称为“古驿道”。《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友德城乌撒,群蛮不定期争,奋击破之,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又克可渡河,降东川、乌蒙、芒部诸蛮”。“明入滇之初,即设置驿传,征发当地居民开筑道路,以六十里为一驿,置马数十匹,马头十余名,委派驿丞管理,驿马亭铺,均为邮传而设,地当道路要冲,明于府州县司之外,设巡检司,为分设的治所,而且自京师达郡县,皆立卫所,并在险要之处设关,以卫军驻守,大都与驿、堡和巡检司同设”。《威宁志稿》载:“可渡桥城,在河北,傅友德筑,方围里许,东、南、西、北设把总一员,汛兵三十四名”。据《功垂万世》碑载,明洪武年间程复初将军征南时在这里落户,改乌撒卫为可渡,并扩建可渡城。


▲春到马摆河(夸都段) 


在可渡村东的可渡河边,有李将军夫妇墓一座,墓上部为封土堆,高约1.6米,下部周围用石块垒砌。碑带座,用沙石雕成,仅以青石雕成的飞檐和立柱作卷拱。该墓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为明封镇国李将军及夫人卯氏之墓。虽是合墓,碑文却是“明封镇国李将军夫人卯氏淑贞之墓。明万历年立。”李文龙,字见田,一作砚田,彝族,明朝贵州乌撒卫(今贵州威宁县一带)人,明封镇国将军乌撒卫指挥。工诗赋,擅书法,所到之处,往往咏诗题名,凤冈县“夜郎古甸”、“活水源头”和威宁县“双霞洞”等多处摩崖石刻,均为彝人李文龙题字。卯淑贞,李将军夫人卯氏,一代英武女子。明朝皇帝朱元璋征南时,李将军战死,夫人卯淑贞从闺帷中走了出来,坐在了指挥椅上,一边为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喂奶,一边指挥战斗。战斗酣急之时她将孩子护在胸前披挂上阵,最后血洒疆场。其飒爽英姿和过人胆魄与她的慈母情怀在可渡河的天地间交织成一曲空前的绝响。


可渡河畔的李将军墓


走进可渡,一望无尽的磅礴乌蒙山散发出淡淡的光芒,一条嵌满马蹄印的古道已逾千年,仿佛时时旌旗呐喊,风雨飘摇,如今终可沉寂于山民的安居乐业,留下的只是千古的悲壮惨烈和金戈铁马的记忆。


三、接官亭,千古功名尘与土


峰回路转,沿着古驿道找寻,可渡古城就在眼前了。村口有可渡关,高高的城墙,古老的城堡,壮观而雄伟。随着视线的接近,一座小木桥横在河心,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人在桥上穿行。古道顺河边的山坡缓缓上来,仿佛看见当年的封疆大吏、七品芝麻褪了官帽,脱了官袍,手牵倦马,气喘吁吁在这荒丘古道找寻歇息之所。


可渡河畔的接官亭

接官亭,就在半山腰上,一座飞檐翘角的石基亭子。坐在石凳上,便感受了当年官吏们的情怀与忧乐。


于是,这样一个小亭,便成了人文意义上的滇水黔山的分界点,大小官吏过了这里,一番迎来送往的交接与寒暄,功名者便各奔了前程,共同演绎和见证古驿道曾经辉煌的历史。清余昭《可渡河憩亭》:“每到分缰处,山川定郁盘;况当河道险,崖峡激奔湍。”  


▲可渡关南关门

四、可渡八景,跨越千年的飞歌


站在翠屏岩上放眼眺望,南边群峰逶迤,松柏繁茂;北边壁立千仞,险峻巍峨。奇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交织起来,构成“桃溪泛锦、翠屏积雪、飞虹竚鹤、诸葛大营、雪花盖顶、苦竹盘根、葆圆洞天、乌龙钻箐”八景,造就一衣带水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高水长,水流云在”石刻

(一)桃溪泛锦


翠屏岩东百米,顺弯曲的“之”字形古驿道向上攀登,路左有一片摩崖石刻,相传徐霞客题:“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桃花流水,出自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据说,民国初年,时任广东虎门总督之赵越,出资在可渡河上建可渡石桥,主持者命村民备石,不知何人便在此石刻之上开洞凿石,随即被有识之士制止,使这幅石刻得以保存下来,如今摩崖上还留下深深的石楔子洞眼。再前行,站在石桥上,“桃溪泛锦”便在眼前了,当地百姓称之“清水沟”或“桃花溪”。


▲桃溪泛锦


《威宁县志》载:“溪流曲邃,石油渣岈,兼有飞泉成瀑布状。”此沟左侧半岩30米处的岩石上有一新月形的山洞,岩洞上面,悬崖峭壁间,一股清泉从地层深处涌出,从不间断地奔流着,形成天然瀑布。水流从崖头跌落,风将瀑布吹散成小水珠,如满天雪花飞舞,飞珠溅玉,与月形的岩洞相衬,形成“飞泉喷雪”之态。《威宁县志》载:“明指挥李文龙遍植桃花,构亭其上,公余宴会于此。”泉落沟中,成为小溪,每逢春天,两侧山坡上的桃花盛开时节,春风把桃花吹落在沟水中,水塘里形成“花在水上漂,水在花中游”的美景。小桥流水,古道南风,恍若人间仙境,美其名“桃溪泛锦”。


名士、火腿大王浦在庭游毕此景有感而诗赞曰:“仙景留何处,宛温水月宫;蟠桃栽哪里?花片泛溪中。夹岸无红树,寻源有钓公;我疑斯间底,怕与武陵通?”


▲可渡河古桥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拨贡邹之峄题《十月再游桃花溪》诗:“木落山空此再游,探奇敢惮入山幽。岩头霜净藤萝月,水底星月霹雳洲。世事过时皆是幻,吴生老此又焉求。不辞努力攀援上,直到灵源最尽头。”现代人张怀礼题诗:“桃花与我暂分缘,胜景依然止无边。疲倦虚虚石上躺,逸神爽爽梦催眠。岩头降下龙宫女,间底按摩世外男。待得春风芳玉体,再来胜景赏红颜。”


(二)翠屏积雪


“可渡山水堪一绝,万丈悬崖如刀切”,翠屏岩在可渡河北岸,当地百姓叫老白岩,西东绵延15里,为砂岩。翠屏崖是可渡关的天然屏障,万仞悬崖岩面笔直,岩上长满灌木丛,灌木藤蔓把这处岩石遮住,白色的砂岩在枝叶间微露羞容,像白雪堆在树枝上。绿白分明,有土的地方灌木丛郁郁葱葱,无土的岩石洁白如雪,互相掩映,好一幅充满印象意味的大写意人文山水画,显得十分壮观,过往客人为此而惊叹叫绝。

▲翠屏积雪


有诗赞道:“瑞雪西山积,千秋满翠屏。履冰栖署殿,烟雾霭雪亭。仰止银花白,遥看草色青。世人皆醉赏,我且独为醒。”


(三)飞虹竚鹤


“飞虹竚鹤”位于可渡河北岸,在翠屏岩半山腰处,字体笔法浑然重厚,书风多变,四字亦行亦楷亦隶,却又相互统一,相得益彰,刻工精细,有较高书法价值,无落款无年月不知何人手笔。古人观景,情由心生,得名的原因有动景也有静景。一为动景,诗人来此恰逢雨后河畔有彩虹,两岸河边有丹顶鹤驻足停留觅食。一为静景,写可渡河南北两岸的山川。北岸翠屏岩从西向东绵延就像彩虹架在北盘江上,南岸群山起伏,以安蛋坡为主峰向西向东各为一支鹤的翅膀,营盘坡、诸葛大营像鹤身,狮子头、得胜坡相连至大桥,像鹤的头和嘴,炮台的山梁至船边像鹤脚,整体一看恰似仙鹤驻落可渡河畔。


▲可渡古炮台


翠屏岩崖脚的“飞虹竚鹤”和半壁上的“山高水长,水流云在”摩崖石刻,更是记述着一段人间至真情谊。史载,明嘉靖状元,一代才子杨慎被贬云南永昌郡,曾三次取道可渡关回四川新都省亲,一次与曾经任过四川左参政的宣威御使缪文龙相遇,两人相见恨晚,诗酒盘桓,寄情山水,甚是难舍。深为奸臣掌权,小人当道,才华无处施展的杨状元更觉人间真情弥足珍贵,取古人“高山流水”之意,在翠屏岩上留下了“山高水长,水流云在”八个大字,记叙他们亘古不变的友谊。看滔滔可渡河滚滚东去,触景生情,缪文龙也留下了“飞虹竚鹤”四个大字。


有诗赞曰:“铁画银钩神鬼惊,矗天拔地力千均。箭横虎啸将军志,笔落兔奔丞相情。水环九曲飘日月,山高百丈定乾坤。金戈羽扇今安在,飞虹竚鹤可渡春”。


▲枯柳清泉


(四)诸葛大营


诸葛大营位于可渡河北岸,有一山头居高临下,周围长五百米左右,传说是诸葛亮领兵驻扎于此。据史载,蜀汉后主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成都出发南征,抵僰道(今宜宾)后,诸葛亮遣老将军马忠率东路军入牂牁平定朱褒,令庲降都督(驻今毕节)李恢就地组成中路军入益州郡对付雍闿。西路为主力,诸葛亮亲率“自安上(今屏山)由水路如越巂”。可见,从可渡进军的是中路军李恢,这里的诸葛大营实为李恢大军的营地。三军会师曲靖七擒孟获后史书记述:“班师回朝,取道滇东北”。在《大定府志》、《威宁县志》中也有相关的记述,诸葛亮回师时确实走的是这条路线。因它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明清时期又有古人留言、留诗记述,诸葛大营的地名至今仍在沿用。当地人传说这里原是土城墙,现在已不复存在,但这里确实可称军事要地。


▲可渡驿站遗址


张光贵题《诸葛大营》:“丞相当年众所崇,名言至论悯丹忠。而今区画成荒垒,应识英雄泪眼空。三顾英雄祀典崇,桥头风雨泣弧忠。平蛮已见无穷策,只有吞吴恨未终。”


(五)苦竹盘根


此景位于可渡旧城西城门外的古驿道上,是当年古驿道的必经之地。这里有个大石头,远看像和尚头,60年代前石头的根部长满芦苇围住石头,后来由于人为破坏,如今只剩下一些弱小的芦苇了。所称的苦竹盘根就是芦苇将石头的根部缠绕。这个石头很有些派头,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男女小孩来拜祭它,带着供品、香火、纸钱祭奠以后,当地多以石头为名,石宝、石玉、石财、石妹、石花、石睿、石兰等都是这个石头的干儿子、干女儿。


▲“苦竹盘根”景点


(六)雪花盖顶


“雪花盖顶”实是“翠屏积雪”的景中之景。岩上寸土不生,笔直且向前倾,生于岩端上面有一些氧化的白色沙粒,风一吹便从高处落下来,因而景名为“雪花盖顶”,它与“翠屏积雪”构成一体,又独为八景之一。


▲驿道——旧城段


清朝文官吴三宝诗赞:“屏列桥西翠色绕,岩花落尽雪花飘;幽岩不附春风热,几度经春雪未消。”


(七)葆圆洞天


可渡庙宇达15处之多,“葆圆洞天”是其中之一,俗称“张口洞”。位于旧城西城门外的岩端,洞分三层,上层供佛像,二层烧香拜佛,底层作寺庙的库房藏室之用,也可供人居住。寺内有佛像二十一尊,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洞内板壁上刻有“别有洞天”四大字,洞正门有楹联云:“宝配八景圆中圆,洞落群珠天外天。”建于明末清初,常年香火不断,最热闹的是三月三,有上万人云集此处。传说,清平西王吴三桂与陈圆圆曾在“葆圆洞天”凭栏远眺,观古道雄关风光,演绎人间风情,“冲冠一怒为红颜”也算圆了梦。当年,值吴宫鼎盛,吴王欲建行宫金殿于可渡,固守险阻,好在昆明做逍遥皇帝,有吴三桂宫殿遗址。后因吴王小女于此染疾身亡,咯血伤心之余,站在崖头,面对斜阳,拔箭开弓,落箭处便是葬女之地,人称“姑娘坟”。“撒豆成兵”并未如愿,金殿建设也因此事而移迁昆明。


▲葆圆洞天

“葆圆洞天”与千年古树构成一景,与万年大佛相称,是当地老百姓的风水树,长在险峻之处,枝繁叶茂,自下视之像月亮上的梭罗树。有诗赞曰:“一树挡四风,一庙镇九龙;年年风雨顺,滇黔贯长虹。”


(八)乌龙钻箐


在旧城东城门外的古驿道顶端云贵交界处,50年代前有茂密的树林,夏秋时节河谷里的大雾河罩散时都要从这里向天上散去,远看像一条灰黑色的卧龙从这里的树丛里钻过去,故名“乌龙钻箐”。


此地建有寺庙“观音堂”,也叫观音庙,每逢庙会,蜿蜒曲折的古驿道上,善男信女、香者游客络绎不绝。还设暂住亭,可供几十人歇息、乘凉、喝水。古往今来,过往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感慨的诗句。清朝文官朱光鼎题:“南望六诏于云表,北顾万里入君门。”


走进碑林,可见记载:“可渡,弹丸岩邑,南通六诏,北达三巴,东连金筑,行旅冠裳,络绎辐辏,孔道也”。“从来成大业者,必有大德,有实事者,必有实绩,功之所在乃德之所在也……”


▲可渡桥石碑


此外,这里还有“紫竹林”“鹫岭”“披云岩”“阿弥陀佛”等多处摩崖石刻。《大定府志》记述:“可渡河北岸半山有寺,寺中李道士沦茗款客,且言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重修,宣威贡生邹渭撰文勒石,题曰:暂住亭往来登蹑者劳顿之余迄可小憩,此中大有佳处。”


清道光年间任贵州大定知府的黄宅中《题暂住亭》诗云:“幽栖恰羡道人闲,卜筑丹崖碧嶂间。藓壁扪碑看姓字,茶烟扬榻憩禅关。亭如侯馆能留客,石似高僧不出山。且住为住忙底事,坐看飞鹤带运还。”


五、可渡,山水人文的沃土


走过可渡,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不断演绎,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个景点一个故事。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传奇故事、文物古迹,又怎能让一个熟知可渡的人,让一个叫“可渡”的地方淡忘在生命的衰老和流逝的岁月里呢?


▲居住在可渡河畔的布依族妇女(聂宗荣 摄)


可以说,无论是人文景观的古老与宁静,还是厚重历史的发展与传承,可渡都可凭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映衬出可渡作为由黔入滇第一雄关的底蕴,集人文山水之大成而造就一方沃土。


作者沈光勇简介


沈光勇,男,汉族,生于1981年4月,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金钟镇人,现任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新闻作品文字、图片、视频均有涉猎,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图若干。


任记者以来犹以图片见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旅游报》、《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黔中早报》、《贵州画报》、《非物质遗产》、《西部开发报》、《毕节日报》、《乌蒙新报》等国内报刊。


1997年9月考入威宁师范学校,2000年9月执教于金钟小学,2003年9月执教于金钟中学,2011年8月供职于威宁自治县委宣传部整治办,2013年7月调任《威宁日报》记者,2019年3月机构改革后任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习书法、篆刻,练散文、诗歌,主攻新闻、风光摄影,始乱终弃,唯新闻摄影略有小成。


文图/沈光勇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沈光勇拍摄

编   辑:吴   芳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