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现场」是品牌星球新推出的栏目,旨在记录品牌现场真实分享的内容,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品牌对市场、消费者等方面的洞察和判断,从中也能一窥每一家品牌的个性。品牌星球很早就关注到了 OATLY,在 2019 年就对它进行了报道《为什么一个北欧的燕麦奶会被冠上环保斗士、咖啡新宠这样的称号?》。彼时 OATLY 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鲜少有国内消费者知道 OATLY 这一品牌,燕麦饮也还算是一个陌生的品类。
而到了 2021 年,故事就完全不同了。5 月,OATLY 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成为了「全球燕麦饮第一股」。过去近三年的时间,不仅 OATLY 火了,它也带动了国内燕麦饮品品类市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中国。OATLY 在其上市路演的文件里,专门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其中国市场的地位——「品类开创者(Category Creator)」。这次在由 Simba Events 主办的 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OATLY 的亚洲区总裁 David Zhang 分享了 OATLY 初入中国市场时的经历:燕麦饮市场教育不够、品类认知缺乏,导致他们在进入渠道的时候,不知道该把 OATLY 放在哪一个类目中。OATLY 意识到,其自身的命运和品类市场的发展有着深深的联系。所以从 2018 年起,OATLY 在中国做了很多市场和品类教育的事,例如联合天猫发起「植物蛋白饮联盟」,或是通过咖啡馆的策略来间接教育市场。正如 David 在论坛中分享到的,品牌就像一只苹果,而品类就像是苹果树,如果没有苹果树,苹果是无法长期生存下去的。今天分享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品牌星球认为 OATLY 是一家值得关注的品牌,及所处的植物基品类也是正在上升的行业。我们很明显能感受到,从 2019 年起,国内的燕麦饮品牌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其次,OATLY 在燕麦饮之外也是一家非常有创意的品牌。燕麦饮品更多是其一个重要的品类和市场策略的体现,而 OATLY 本身的定位是一家可持续发展公司。关于在亚洲市场的发展,David Zhang 表示,在亚洲会有「1+2+1」的未来计划,一是除中国以外,在亚洲新加坡建设一个工厂;二是在国内将有两个生产基地(其中一家位于安徽),三是在建立一个亚太创新研发中心。分享 | OATLY 亚洲区总裁 David Zhang以下为演讲的节选精华
现在很多人称 OATLY 为网红,是一夜成为爆款。就这一观点,我想分享一下 OATLY 的历史。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准备和积累的。并不是说天上掉馅饼,OATLY 的历史将近有 58 年,是接近一个甲子,是三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第一位是创始人的导师,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教授,首先是他发现了全球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当时他预测北欧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达到 3%—5%,所以特别关注这一问题。随后就是 OATLY 的创始人 Rickard Öste 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基于燕麦发明了酶解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OATLY 专利酶技术。针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他用专利酶做了一系列燕麦基的产品,这是 OATLY 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我现在的老板,也是全球的 CEO Toni Petersson,他在 2013 年加入 OATLY 后,随后针对消费者、公司未来的使命和社会痛点重新做了品牌重塑。品牌重塑后 OATLY 定义了核心价值观和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定义了以「创意」为核心的传播手段和一系列的品牌故事,也确定了我们的定位、消费人群。整个商业定位重新完成后,OATLY 再次 Go-to-Market(进入市场),先是在北欧推起植物基的风潮,然后再流行到北美。2018 年初,品牌来到中国,三年多感谢大家的支持,OATLY 在中国的打法与北欧完全不一样,但一样得到了好的成功,这是 OATLY 的历史。OATLY 在 2018 年初产品进来以后,我们一开始其实遭遇了滑铁卢,我们刚开始把产品放到 Ole' 超市里,发现购买人群稀少、且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牌子。我把产品送给朋友,朋友就说这是什么东西?说我连这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怎么敢消费。然后还有朋友说 David,你这是卖「洋豆浆」,你还是做点高大上的事情。2018 年初,我的老板带团队到中国进行了考察,我带他去了 Ole'、City Super 等精品超市和一些咖啡馆。结果考察完,当天晚上他对我说,认为在中国推出 OATLY 产品的时机还没到。我很不解,问他说为什么?他说我去到超市看,不知道把 OATLY 究竟是应该放在在牛奶区、饮料区、早餐区还是食品区,他问我 OATLY 到底属于哪里,他认为中国市场上还没有这样的 Category(品类)。我说没有这样的概念反而是更大的机会,最终说服他在中国销售产品。随后我们观察到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存在两个主要区别:第一个区别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品类,如果说我们自己去教育这个品类,要花很多钱和很长的时间;第二个是 OATLY 的产品当时是基于北欧设计的,对中国本地口味来说不完全有针对性,所以我们选择了咖啡场景。随后在 2018 年上半年,我们推出「三个一」聚焦策略——一个城市、一个市场和一个产品。「一个城市」我们就是聚焦「上海」,一个市场指的是聚焦在「咖啡市场」。一个产品就是 OATLY的「Barista(咖啡大师燕麦饮)」。随后我带着团队跑了一年,选了小三代精品咖啡这个市场,当时我们是剑走偏锋,一年走下来拿下了 4000 多家独立精品咖啡馆,然后 OATLY 和其独特的理念,以及燕麦饮这个品类在独立精品咖啡馆中兴起。可以说,中国和欧洲、美国地区的打法都是不一样的。
我还意识到一点,当时的中国市场没有燕麦「奶」这样的品类,只能做小一点的生意。但要想品类和品牌起来,必须要做品类。我意识到品牌就像一只苹果,而品类就像是苹果树,如果没有苹果树,苹果是无法长期生存下去的。所以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也感谢 FBIF 给予了一些机会,我们一直和同行在推广这个品类。后来正好遇到植物基、植物肉的市场风潮,也带动了中国品类的发展。2020 年的 FBIF 会议上,OATLY 联合植物肉、植物蛋和植物奶——当时称这是植物界的「三驾马车」,一起把植物基的品类冲出来。感谢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发布了行业的白皮书,随后阿里巴巴开拓了平台,共同成立了中国植物基联盟,包括乳品的公司也加入进来。在行业共同的推动下,到 2020 年四季度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一品类起来了。2021 年初 2 月和 3 月的时候,有人告诉我,2 月份注册燕麦饮品的公司,一个月超过了 200 多家,他说这一品类真正到了风口。这也是中国和全球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剑走偏锋走了咖啡馆,然后再去做品类,与行业共同推动植物基,然后这才有了 OATLY 后来的 IPO。
OATLY 在 2013 年,品牌重塑后提出了三大核心价值观:第一个是营养健康、第二个是公开与透明,第三是可持续发展。这三大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初心,这里面提到了可持续发展。创始人 Tony 在两年前反复和我说,OATLY 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我们不是一家卖产品的公司,也不是卖创意的广告公司,我们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我们要让可持续发展实现到我们每一个链条上,以及我们 Value Chain(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第一,身体和健康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这是物理层面上,你要有好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确保你的身体是健康的;第二个是将它放在精神层面,就是你的精神是需要可持续发展,心智需要可持续发展。正能量、酷、炫等元素,这些精神激励让你个人、家庭,你所在的组织、公司和整个社会能够正能量满满,这是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是地球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可持续发展是 OATLY 在中国和亚洲,我们一系列践行的活动和行为。在 2020 年四季度,我们注意到疫情下聋哑人找工作很难,很难融入社会。OATLY 在 2020 年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尚未盈利的情况下,我们赞助了将近 100 位的聋哑人咖啡师,除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所以说到商业向善,第一是回到初心;同时商业向善的情况下,要有对环境、对地球很好的生意模式。商业向善并非公益,公益是你有足够的钱去做,但商业向善是你的商业模式、商业基因和初心里就该融入进去。
OATLY 在 2013 年完成自己的品牌重塑以后,我们有一个「Change Book」,提到我们要变成一家创意型的公司,当时在瑞典我们员工还并不多,但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是做创意的。我们理解新消费者的方式,我们是以大家接受的、好玩的、酷、炫、潮的方式和年轻人沟通。其次,我们认为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善念——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 OATLY 在整体定义核心价值观后,我们以很有趣的方法,让每位消费者真正地意识到 OATLY 所代表的可持续发展、营养健康的理念与他自己心目中的某一块善念吻合,让每位消费者在 OATLY 找到他自己。消费者喜欢 OATLY,并不是因为 OATLY,而是因为他喜欢他自己。OATLY 是承载新生活方式的载体,燕麦「奶」也是这样的载体。第三 OATLY 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一个食品饮品和咖啡场景,所以 2021 年年初我们一直讲很多场景,万物皆可 OATLY,在消费者各个场景里都可以找到 OATLY 能够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很多人将 OATLY 理解成为一种咖啡场景,实际远远不是。我们未来想要把 OATLY 变成一种精神,一种可持续发展、商业向善的理念,这样它才会长久存在。BrandStar 读者交流群主要用于交流品牌创新、DTC 和新消费品牌相关的话题,重点在于分享、交流和资源对接,后台回复「入群」即可获取入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