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上海各区二模作文范文汇编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各区作文汇编


2019上海徐汇区二模作文范文(12 篇)

2019上海宝山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黄浦区二模作文范文(10篇)

2019上海普陀区二模作文范文(4篇)

2019上海长宁、嘉定区二模作文范文(8篇)

2019上海虹口区二模作文范文(4篇)

2019上海崇明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松江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奉贤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9上海浦东区二模作文范文(7篇)

2019上海杨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9上海金山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青浦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闵行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静安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6上海一模杨浦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徐汇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长宁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普陀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松江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青浦区作文范文(1篇)

2016上海一模闵行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浦东新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黄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宝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金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3篇)

2016年长宁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2016年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2016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6篇)

2016年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6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6长宁、宝山、嘉定、青浦二模作文范文(9篇)

2016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6年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  范文(2篇)

2016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5上海一模宝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崇明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静安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黄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金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1篇)

2015上海一模青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浦东区作文范文(1篇)

2015上海一模徐汇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松江区一模范文(2篇)

2015上海杨浦区一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长宁区一模作文范文(2篇)

 2015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5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3篇)

2015上海市杨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市普陀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市浦东新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市闵行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市黄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年徐汇、松江、金山三区联考作文(4篇)

2015上海虹口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奉贤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年上海二模静安、宝山、青浦联考作文


 长宁区

材料: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毕加索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了毕加索。”

 

学生作文:

我终成了我

毕加索画作来沪展出期间,有份报刊这样评价每一幅作品:“非常有毕加索的风格。”简单的一句话让我笑了几年,觉得那是编辑词穷。

而今再次念起这句“废话”,有不禁深以为是,最终,毕加索没有成为目前口中的将军或教皇,他走上了画画的道路——我们固然可以以为他冠名印象派大师。但毕加索终成了毕加索,我终成了我,我是谁?是什么?最终会成为什么?回答这类问题时,人们往往会惯性地用固有既定的事实经验来草率地下定义,预言或是决定自己或是他人命运走向。

正如毕加索的母亲骄傲地发现自己儿子的潜质,“便以当兵便成为将军”来形容他一样,这是人们惯有模式化思维,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大多数家庭相信男孩最好的命运便是成为工程师:女孩则是成为医生。《三个傻瓜》中法汉与拉诸的命运也在出生的那一刻便被宣布:“我的儿子将来一定是个工程师!”然而最终,法汉在毕业后,在看似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倾尽所有勇气向父母坦言,去追寻自己摄影师的梦想。拉诸则在面试官面前选择保留自己“断了两条腿”才得来的尘世与勇气而非公司职位——这也是为何最终他被选择。最终,毕加索在经历了战乱贫穷无人赏识后,终于成为了毕加索。

我总是听见一群人在耳边嘶声力竭地呐喊:“我!”“成为我!”并非易事,从来都不是。法汉与拉诸对抗的是整个已成定式的社会,他们便是时代里兴起的变数。所有曾穷困潦倒最终坚持自我而胜出的艺术家对抗的是人类社会的偏见与狭隘,是巨大的惯性与虚荣。若安吉丽娜·朱莉随风而动,听信他人的话去整容,她又怎能成为而今的她?这群抗拒的生命,他们认识自己,至少他们知道“我就是我。”

苏格拉底说:人应该认识自己。梁漱溟临终前说:人应该认识自己,克里斯那穆提穷其一生呼吁:唤醒自己,发现自己!这并非是教人去执着于内心自私,并非教人局限于个人视角,这是教我们认识生而为人的齐与不齐,同与不同,叫我们追寻并实现自己的“毕加索风格”

想到迈年来备受欢迎吹捧的MBTI性格测试,人们似乎对于基于网络数据库分析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有人试图了解自己而有人却当做了算命工具。我是INTP,知觉型,思想家。多少诸如此类的宣言,果壳网,支护,都从理论和事实上分析这项测试的可信度。除去网络版本并不十分可靠不说,对于人们“迷信”的态度,有人说:大可不必。

大可不必用成千上万的人统一数据来为自己最终定型,大可不必假“哲学家、科学家”名号为自己的未来标榜;大可不必依赖并深信所有的看似尘埃落定一锤定音。

你是你,一个理应独立理应自在的灵魂,一个有能力发觉真如探穷真我的灵魂。我就是,永远不是将军,永远不是教皇,而毕加索是比较,当兵出家作画,终究是毕加索。

鸟飞如鸟,鱼行似鱼,而我终成了我。

 

成为自己

毕加索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 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了毕加索。”

那么我们呢? 是当兵,出家后,最终成为母亲以至他人眼中那个最优秀的将军或者教皇; 亦或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

我们应当成为自己。

他人眼中,医者治病救人,医者天下心,不可谓不优秀,可是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 他人眼中,哈佛是精英的天堂,可是乔布斯毅然退学创立了苹果(公司); 他人眼中,为官光耀门楣,可是陶渊明最终辞官归隐。并非从医为官不好,只是人各有志,我们没有必要费尽心机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最好的存在。就像毕加索最后成为了毕加索,我们最后不该按照別人的意图,别人的价值观而成为别的什么。我就是我。

十二年前一个台湾的汽水广告是这么说的: 人生就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我希望,这件“美好的事”,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所选择的。

人生本就是场浪费,再伟大的人终有一天也会雁过水无痕般地离开这个并不会因你而停止转动的世界。史册上记载的生平对他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已然逝去。对一个人有意义的,是他如何存在了一生。是他如何成为自己,以自己的名义存在了一生。

对自己而言,我们要遵从内心,依心而动,不为外物或他人所扰,要成为自己; 可我们每个人是自己的同时,也都是别人的“他人”。父亲母亲们总会以各式各样的理由与要求束缚孩子,很多时候是由于自己的缺憾而要想孩子来弥补。可是孩子并不是你自己,他也是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遗憾或许未必可以被弥补,但是造成孩子的另一种遗憾是必然的。而这也不仅仅是父母的行为,更多的打着为他人着想的旗号的“善良”的人们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不要束缚他人,也不要被他人所束缚。每个人的人生之所以不同,不正是因为我们可以任凭自己的心挥雀,“浪费”我们的人生,在我们自以为美好的事物上吗?

他人可以建议,我们也可以倾听,但命运始终要握在自己的掌心。因为最终是我们自己的成败,是我们自己的悲喜。甜酸苦辣由自己品尝,无关他人。

我不愿当兵,我不愿出家,我甚至不愿画画。

因为我要成为这世间独一无的自己。

 

成为自己的导演

人生如同一场不知结局的长篇电影,或许有时有人在电影中加入了轻描淡写的一笔,却给结局造成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与其将自己的人生交予他人去描绘,倒不如做自己的导演,创作一个不凡人生。

毕加索曾说: “小时候我妈对我说,如果你要当兵,你最终会成为一个将军;如果你要出家,你最终会成为教皇。结果我去画画,成为的毕加索。”也许,母亲的话对毕加索在职业选择总有些许影响,然而还是毕加索坚持做自己人生的导演,才成就了这样一个享誉全球的绘画大师,成为了漫天繁星中一轮明亮的月。

将军,教皇,这些都是毕加索母亲的美好期许,她希望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将毕加索塑造成漫天繁星中的一颗,为他绘制完美人生。若她果真得偿所愿,世间不过多了个难以为人熟知的将军或教皇罢了,纵使在世时无比风光,百年之后便只如“飞鸿踏雪泥”般随风而逝。相反,毕加索坚持自导自演人生的电影,成就了宏大的画坛传奇。

当然,不仅毕加索一人,大凡历史有所成就的伟人都掌握着自己的人生之笔,泼墨泼彩地绘出属于自我的人生。张大千面对师古人还是师自然的导论,毅然跳离争斗不休的画坛,在黄山漫漫的戈壁中做自己的导演,成就了新的绘画高峰;鲁迅在家人的期许下赴日学医,然而面对国人精神的麻木,他拿起了手中的笔,书写出救国的壮丽诗篇。他们都曾受到外物的役使,却选择了勇敢地挣脱束缚,他们不愿成为“将军”“教皇”,他们追求的是另一个清宁的人生境界,为理想而奋斗。

诚然,历史一次次为人们验证了做自己的人生导演的优越性。而如今不少家长仍前赴后继地将一个个前途光明的“毕加索”雕塑成他们所渴望的“将军”“教皇”。他们声称着如今教育与就业形势的严峻,逼迫着自己的孩子沿着他们绘制好的人生轨道行进。受人摆布的孩子们最终被雕造成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木偶,为成为“将军”和“教皇”奉献一生。这样的结局或许正符合父母的期许,可难道不是摧毁了孩子的一生吗?

父母的人生阅历丰富,能够为孩子指明人生的方向固然无错,然而与其用这种机械化的培养方式,何不如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言“文章我自甘堕落,不觅封侯但觅诗”呢?封侯的渴望怎么会比一个自导自演,自己向往的人生更有价值?每个人都能成为毕加索,只要你懂得坚持本心、不役于物。

去做自己的导演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去拍摄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杨浦区

材料:

近来网上有一个流行语:晒书单。

一档娱乐节目捧红了音乐诗人李健和机智救场的主持人汪涵。节目播出后,网民要求他们晒出各自的书单。

李健:喜欢纯文学类作品,喜欢回忆录,偏爱冷门读物。

汪涵:我所有的语言灵感来自书本。

链接:

李健书单:

《哈扎尔辞典》(融世界三大宗教史料传说于一身)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被称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李商隐诗选》

汪涵书单:

《西方哲学史》、《瓦尔登湖》、《城市画报》(杂志)、《木心作品系列》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学生作文:

                  让文学回归

    一档娱乐节目捧红了音乐诗人李健和机智救场的主持人汪涵。节目播出后,网民们要求他们晒出各自的书单。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分别列出的书单中没有“心灵鸡汤”,也没有“一百天速成系列”,而是一批恐怕早已淡出大众视野的文学作品。书单给出后,又有几人会去深读? 受众们不过怀着好奇被满足后的心理感慨几句果然文化素养很高啊! 仅此而已。毕竟,娱乐才是当今大众的主要兴趣。如果不是因为娱乐,文学,还有什么理由登上新闻版面?

然而,我们断不能忘了文学,在当今娱乐至上、浮躁无比的社会,文学渴望回归。尤其是那些经典、富有哲理的严肃文学,而不是网民们喜间乐见的轻佻、媚俗的一些文字,那不是文学,那仍是一种娱乐。

现代人沉溺于脂粉气、喧嚣无比的感官享受,褪去之后,大都像王朔笔下的橡皮人,麻木无痛,没有血肉没有灵魂。而文学足以唤起“橡皮人们”心中对于美的一丝感受。如果没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怎会有“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浮光掠影、动人心魄的回首; 如果没有《安娜。卡列尼娜》,又怎会有音乐诗人吟唱贝加尔湖畔的相遇? 如果没有这类文学作品,人类单纯、美好的情感将在哪里宜泄、流传? 它们指向的审美趣味,足以涤荡一个现代人疲惫、劳苦、庸俗不堪的灵魂,让生命复归于单纯。它们优美的语言,字字珠玑的智慧亦足以击中神经。

王安忆曾说,人的所有痛苦都来自内心,所有的痛苦只不过是内心对外界的折射,而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内心的时候是最孤独的,因为别人无法提供任何帮助。我以为,文学是人类给自己内心开的一剂良药。文学实质上书写了人类全部苦难,在心灵深处将人类沟通起来,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孤军作战。它也许无法就我们现在的处境指出一条明路,但它让我们知道对于内心中如同洪水猛兽般的灾难,看,我们不是孤独的。在我们阅读《哈姆雷特》的时候,是否感到自己就是上着铁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呢? 在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方能鼓起勇气,和全人类一起去面对,哪怕这内心的作战是多么艰苦卓绝。

中国如今,亟需要静下心来思考,静下心来阅读,也许就会少一些利益的机器,也许就会少一些失控的心灵?

不如适时地让文学回归。不只是留给大众娱乐的工具。

 

                读书,由追捧走向常态

一档娱乐节目,捧红了两位喜爱读书的演艺人士,继而把读书,这个在当今社会里颇有些受冷落的词推入公众视野,受到追捧。这看似是一场有些偶然的娱乐事件,实则,是读书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受到重视,并由意识到追捧走向常态化的良好开端。

在娱乐产业的繁荣发展趋向饱和,较为单一和浮于表面的艺术形式逐渐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今天,受众对公众人物的人文素养有了更高的期待,各行各业亦对从业人士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书,不再是游离于现实意义之外的、小众化、无意义的精神追求与个人行为,它正在逐渐成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重视。当然,并非是因为行业的发展才赋予了读书提高职业素养的能力,而是行业的发展已到了让更多人意识到并重视读书的作用的程度。李健、汪涵两位喜爱读书的演艺人士大放异彩并受到追捧,便是明证。

而借此契机,我们亦可回望各行各业天空中灿烂的明星,追索他们璀璨光华背后书本所给予的力量: 爱因斯坦挚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散文; 毛泽东饱读诗书,脚踏壮丽山河,手书华彩诗篇: 张国荣能够大段背诵莎翁选段,甚至会阅读法文原著……其实读书在人身上潜移默作用早已成就无数大师,只不过未曾得到更大范围的重视与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李健与汪涵的受到追捧,是良好开端,也仅仅是个开端。读书的现实意义,也许受到了重视,却远非实践,更遑论常态化。从李健的书单中便可窥得一斑:按李健所言,他偏爱冷门读物,然而当我们看向书名,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安娜卡列尼·娜》,几乎都是经典文学的殿堂里我们耳热能详的名字。由此观之,从仅仅是“书单”的热捧,到阅读量的提升,远非一日之功。经典由“冷门”走向大众,读书由追捧走向常态,亦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这段路,需要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从业人士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普通观众共同的努力,才能走到理想的终点。

而作为我们年轻人,在最需要读书的年纪遇上“读书新纪元”的开端,是我们的幸运,亦是我们的责任。愿始于涓涓细流,即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也中能成为书之海洋里的弄潮儿,时代浪尖上的掌舵者。

 

知行合一

《我是歌手》这一舞台将李健的智慧冷静与汪涵的成熟稳重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让网民们“晒书单”的要求显得不难理解:希望学习与借鉴他们修身的方式.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有涵养的人必定爱好阅读、得益于阅读,这个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知的道理。

那么,反观二人的书单,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李健的书单中涵盖了宗教传说、数部纯文学作品和一本诗选;汪涵的书单中则囊括了哲学类作品、杂志和文学作品。仔细推敲,满打满算,我认为二则书单中只有一条规律:没有规律。

必须承认二人读书范围涉猎之广,然而读书以修身养性,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看着朱德庸漫画津津有味之人,也可以对《牛棚杂忆》中季羡林的坦率与勇敢肃然起敬;花一个星期斟读完《西方哲学史》的学术大叔,何尝不可热爱书报亭中的《城市画报》、《萌芽》和《男人装》?北大校长蔡孑民先生引以为特点的“春风化雨,兼容并包”,启示后人读书不在于读什么,而在于怎么读。将书中精髓春风化雨般融入自己的心灵,相与为一,方能兼容并包、有容乃大。

为防止个人修身养性的片面化、绝对化,“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须得相辅相成。没有真情实感不是亲身去体会得来的,相反的,没有用身体去丈量过世界,他人所书的志向和感觉你又何曾能真正明白?毛姆不将书本带上旅途,却在漫漫长路上翻开了一本更广阔的画卷。陶潜深知自己无法为五斗米折腰,历经黑暗,选择带着那颗入世之心放乎山水,为后人所铭记。在这条知与行的路途上,他们最终能找到自己的道路,知行合一,心中的热火方能永不熄灭。

知行合一,是读书应用于现实的客观要求,是真正读进心里、读懂了的表现。随着自身知识领域的圆不断扩大,与未知事物的接触面也就越广,能保持知行合一的态度,也是内在不断渊博的前提和动力。

子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我对汪涵和李健的看法。水到深处一片寂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书单只是一张纸,反复揉搓也无法到达这般境界。知行合一,在人生的旅途上自己摸索,才能寻得出路。

 

 普陀

材料: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的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学生作文:

                                          超越“巨人”,一路向前    

人类历史上从不缺少“巨人”。他们往往因为在某一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被人们普遍视作永远的丰碑,受尽尊重和仰望。然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唯一不变的只有“不断地变”,当巨人成为不可动摇的僵化神话,那么丰碑就变成了路障,唯有突破、超越才能转动历史的齿轮。当我们匍匐于地,看到的是不可凌越;当我们历经艰辛地站于巨人之肩,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更能看得更远,继续前行。

对于巨人这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庞然大物,吹捧盲从是易,质疑突破是难。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契约论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霍布斯在“君权神授”的政治宣扬中用“契约”反对禁锢,这是他对于那个时代的突破。五十年后,洛克发展了契约,用立宪与分权给予了封建致命一击,他不仅突破了时代,甚至超越了彼时已广为接受的霍布斯宣扬君主专制的理论,而卢梭更是直接把社会契约发展为人民主权,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民主共和。即使是在同一个方向,同一条道路上,先贤的丰碑也有可能具有着瑕疵和局限,不要害怕质疑,不断地突破才能前进。

然而质疑和突破是建立在独立的思考与深入的了解之上的,也许这也就可以解释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大部分人只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崇敬和敬仰是一种省力而安全的做法。附和不需要艰苦的思考,与大众保持一致又可以避免成为秀于林的树,而表达崇敬更可以体现出自己的谦卑和高贵,何乐不为?于是即使沦为平庸也在所不惜。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也幸而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有不屈的灵魂,他们会对巨人深究,对“真理”诘问,甚至重走一遍先贤之路。于是他们得以在心灵上与巨人相接近,也因为挑战权威而受到的嘲讽而更深刻地与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当最终登上了巨人的肩膀,看着远方的太阳跳跃出海平面,他一定会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为自己,为巨人,也为真理。即使最终他超越了巨人,乃至推翻了巨人,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崇敬与感恩的——这才是真正的敬仰:在平等的地方与你进行心的交流,用独立的思考与不屈的抗争超越,突破,前进,继续开拓那片光荣的荆棘路。

当巨人化作丰碑,他就被永远定格在了那里,然而路漫漫兮,我们仍将前行。你的膝盖生来不是为了下跪而是为了前进;你的头颅生来不是为了低头,乃至磕头,而是为了思考。不要让丰碑沦为路障,一路前进吧,超越,突破!

 

                                                 不忘“拜倒”之心     

对于巨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而更多的人则是拜倒在巨人的脚下。

巨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高远而无法达到的,巨人或许是时代洪流中的伟人或许是前人的科学成就,巨人是难以逾越的,但对少数人来说,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比巨人更高的成就,或在巨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造出改良蒸汽机,推动蒸汽时代进一步发展;两位青年科学家,在普勒休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继续试验,最终获诺贝尔奖。他们站在前人的科研结果之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拜倒在巨人脚下,他们没有取得比巨人更高远的成果,于是他们献上了自己的崇敬之心,向巨人的成功表达由衷的钦佩。

我们崇敬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我们钦佩在百般阻挠下发明LED灯管的中村修二;我们敬仰为黑人全心全意奉献的黑人之父,阿尔伯特.史怀哲。我们拜倒,因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或许是在经历了无数次企图超越的失败后,我们发现站在他们肩膀上的可能性渺茫,于是我们知难而退,变挑战为拜倒。

然而当下,我们不再敬仰巨人,当代人内心的“拜倒”意识正逐渐消失。某个人一有什么成就,大家就过去批判,仿佛自己若少踩了几脚便吃了什么亏似的。他们缺乏拜倒意识,过分高估自己。如《谁是最可怜的人》中所谈到的孔子被人随意揉捏,时而背负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劣迹,时而承载儒家思想的全部辉煌。巨人于人们而言只是无关轻重的“物件”。那站在巨人脚下的人们虽然是“形体”上的矮子,但却是“内心”上的巨人,如此看来丧失拜倒之心的他们不久之后或许会说出“儿子踩老子”的论断来。

“拜倒”意识固然重要,但不会敬仰,单纯作出拜倒姿势的行为并不可取。他们可能是一群不敢于进取而倒在巨人脚下纳凉的庸碌无为者,在他们心中从来没有产生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目标。

我想,带有钦佩的拜倒,带有突破的前进之心是当今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自大高傲的心灵巨人,亦不是躺倒放弃的行动矮人。

常存拜于巨人脚下的拜倒意识,常怀站于巨人肩上的超越之心。

 

 

                 浦东新区

材料: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学生作文:

 

秉一颗知畏的心

勇气,不是一往无前的莽撞,不是“幼儿不识虎”的无畏,而是秉一颗知畏的心去做无畏的事。

什么都不畏惧,义无反顾地去做某件事情的人。我敬他们是条汉子。可是,热血过后,激情褪去,他们又是否能承受他们头脑一热之后所产生的后果呢!当然是不能的,他们未曾在做之前考虑过风险,也必将不能忍受后果来得那么突然,来得那么气势汹汹。

凡真正无畏的人,必是秉着一颗知畏的心。海瑞不是不知道判“甘草阁老”徐三阶子死刑,他将从此不再安身,但是,为民请命一直是他的信仰。张居正不是不知道推行变法是多么艰难。但是他无畏地做了,“一条鞭法”地推行创造了万历盛景。李河君不是不知道推行清洁能源的路有多难走。但是,他道一句:“创新本就是累的事。”坚持发展清洁能源十几年。今天,他一举超越马云,成为了内地新首富。

知畏的人们,他们知道自己将所遇到的骇浪将有多高。在浪打来之前,他们早已有应对之策了。盲目无畏,在风浪袭来时,除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还能怎样。最后的最后,让浪携带着透心的凉,使你的无畏降温。你的无畏终究变成了无尽的懊恼。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做事不思前想后,或许是有那么些磨叽之感,可思虑在前,行动在后,终不至于方寸大乱。“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是因为早已了然于胸,而后才能敏于行。

畏自然之力,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额尔古纳河右岸》虽是迟子建的一部中篇小说,但是却能够感受到他对六七十年代人们过度开发大兴安岭那种伤怀,游猎民族不得不迁移之殇;畏他国之力,才能不固步自封,清王朝的没落和现代中国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畏圣人之言才能懂得礼仪道德,不逾矩。

知畏、懂畏。要懂畏何?何畏?怪力乱谈决非是值得敬畏,折服的。

知畏不是畏畏缩缩,不敢直抒己见,知畏不是迈不开变革的脚步,知畏不是一味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王用汲的直谏,胡应嘉作为言官的敢说,都是知畏后的无畏。

不畏惧一切的心态,那不是无畏,更不是勇气,仅仅是莽撞。知畏而后无畏。

秉一颗知畏的心做无畏的事。坐看云卷时,窗外杨柳依依。我可能不知你知畏、无畏过何事,但我感谢你知畏得那样无畏。

 

何谓勇气

何谓勇气?

        我想,若勇气仅仅等同于无所畏惧,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迎来头破血流的失败?在我看来,或许勇气是游走于无所畏惧与有所畏惧之间的一种智慧。

       勇气的基础是不畏惧——之于生活,之于未来。他要求我们有一颗坚定向前的心,并用坚定的步伐踏过生命里突如其来的繁华与荒芜。这一路,或顺风,或逆风。勇者们往往相信成功之路不是最短的捷径,也并非苟且之道。七堇年说:“生活给我展现了无数张面孔,我选择最疼痛的一张去触摸”。无所畏惧莫过于此。郁达夫、布鲁诺孔子这样的勇士更是抛弃了短暂沉重的自由,换来永恒闪耀的真理。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勇气。

       而有的时候,在自诩幸福美满的人群中审视并且畏惧黑暗,更是难得的勇气。我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罪”,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其本因在于“无知“。因为缺乏对于黑暗的认知和畏惧,其结果也可能是被人们赞颂的“勇气”,也可能是在灵魂与肉体上的彻底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后则极可能丧失虎口;同样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正是源于对西方力量的“无所畏惧”和“无知”,才导致中国长久地陷入深渊和苦难。由此看来,畏惧应是一种了解,一种触碰。

      畏惧是为了更好的战胜。真正的勇士,心中深藏着对恶、对暗、对强的畏惧,这种畏惧往往转变成了他们沸腾的动力。安妮弗兰克在她的日记中透露出对人性。对纳粹的畏惧,然而在这畏惧之中她学会了洞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勇敢,成为世界上永存的一块疼痛的喜悦。同样的,波德莱尔出于对社会底层一切罪恶的恐惧,他深入思索探求,挖掘出所有令人畏惧的事物,为就是曝光他们,战胜他们。这样的人,我们难道不该赞叹他们真正的勇气?

      然而反观今日,我们收到流行文化熏陶,勇气在我们身上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我们或进行着“无脑英雄式的横冲直撞,或萎缩计较着踏出每一步,或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与思考。殊不知,因为畏惧人性的黑暗,鲁迅拿起笔与社会作斗争,因为畏惧西方的强大,李鸿章发起洋务运动;因为畏惧雾霾,柴静拿起摄像机选择斗争。这一切的一切,无疑是我们应该敬佩的、学习的。

      何谓勇气?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两者的并行,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

 

 

                    怀畏惧之心,无畏前行

     畏惧一切,人会害怕痛苦而止步不前,无畏一切,人又终将会因鲁莽行事而一败涂地。欧里德说“我勇敢地怀着畏惧之心探寻这个世界。”勇气与畏惧皆不可缺,敬畏于真理、本心,而无畏于痛苦磨难,我们才能坚定前行。

      然而,真正做到畏于本真并非容易。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大家,他满腹经纶,四改《中国哲学通史》,却在文革期间大受争议,面对批判与政治压力,他违心地批了“孔”,违心地进行了“自我反省”,即便饱受争议,但我认为在那段文化混乱的动荡年代,对权力、对大众的畏惧让冯友兰摆脱了敬畏原有的本真,或许,这才有了他晚年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而三修、四修哲学通史的忏悔。

      以此,再关注于傅雷、老舍等大师在文革中自杀,冯友兰的忏悔显得如此真挚,这不仅是对自我本能无畏与权力的忏悔,更是对那些能为所谓真理献出生命的抗争者的尊重。

      那些真正能做到畏于本真的人或许在他们的内心,早已无畏于痛苦磨难。敬于真理本心,便是他们对真理信念的贯彻与追求。常书鸿无畏于困苦条件身赴敦煌,倾其精力守护壁画国粹;梁思成无畏战争艰辛,四处奔波记存建筑精髓;梅兰芳、盖叫天能够在一次次的伤痛折磨中重新演绎一场场精彩的戏剧。正如孟子所说:困难是他所厌恶的,但他所厌恶的有比苦难更加重要的事物,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够毫不犹豫地奔向他们的归宿。

      当下,人们说青年人缺少了无畏的勇气而碌碌无为。而我认为,我们所缺少的是敬畏之心,是敬畏真理、敬畏我们梦想念想,没有这样的敬畏,又何来勇气去无畏痛苦和磨难呢?

      所以,怀敬畏之心,无畏地前行。我们可能终将无法成为如先前伟人那样能为真理献出生命的人,但为梦想献出我们的无畏的勇气,又何尝不可呢?

 闵行

 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庄子说,从事物大的方面来看它的大,那么天下万物都是大的;从事物小的方面来看它的小,那么万物都是小的。

学生作文:

                           大小皆宜

庄子说,从事物大的方向来看它的大,那么天下万物都是大的,从事物小的方面来看它的小,那么万物都是小的。

  不由得想起河伯望洋问若时的叹息。即使是浩瀚无垠的海洋,“天下之水莫大于之”,而比之于天地,却又“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不过是太仓一粟。

  当我们从事物大的一方面来审视,那么万事万物实则都有其宏大姿态。于自然生灵,蚂蚁是何等渺小,但在它们的小小一隅,亦存在着一个宏大的王国,各类蚁种有着明确的分工,无异于健全的人类社会,甚至于能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于我们自身,虽不过是上亿人口中微不足道的一员,但只要怀着宏愿不断发奋向前,亦可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宏大灿烂的生活图景。我们每一个“小”的成功,实则是心智“大”的提升。因此,当我们俯下身去,细细体味每一件生活轶事,便自可见其伟大的一面——看似无足轻重,却亦如草木之于繁阴,川流之于湖海,是多么不可或缺。

  而当我们立足于事物小的一面时,亦能见得万事万物的微小,庄子垂钓于濮水之上,他虽选择了隐逸,却已淡然高洁的操守和富有智慧的哲思,向我们展现了他生命的卓越能量和伟大之处。然而,将他置于诸子百家的众说纷纭中,道家思想的超脱独立,也只是为这斑斓的文化长卷增添了一抹亮色;再将它置于中国思想史的漫长发展之中,《逍遥游》中的瑰丽想象,也只是这历史长河中溅起的一朵至美浪花。在后人的继承和发展之中,老庄哲学亦得到了更丰富的诠释,正如苏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当我们仰起头远观事物的全局时,也见得它的渺小之处。

  既然事物因我们的视角不同而既存乎大,又存乎小,我们便万不能顾此失彼。大小皆宜,方成其妙。

  面对人生,我们既不可拘泥于大的视角,仅见其漫长和理想的遥不可期,也不可执拗于小的视角,浸淫于生活的琐碎之中,因蝇营狗苟与盲目操劳而使生活干涩。从大处宏观的审视生活的全貌,是为人生扁舟点一盏梦想的明灯,使我们不至于偏离航向,从小处见得生活的细腻,是将宏大理想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处,并尽其至善至美。人生并无绝对的大小之分,若我们能辩证的看待,便能成得圆满人生。

  大小皆宜,方成其妙,让我们从生活之“小”成就人生之“大”。

 

     大小决定成败

庄子曾说,从事物大的方面来看他的大,那么天下万物都是大的;反之,世间万物都是小的。大亦或是小,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大还是小,往往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走向。因此,选择从大的方面,还是从小的方面看待事物,牵连着最后的成败结果,更需要我们去细细斟酌。

细节上的小错误,从大的方面去看,更能引起人的警觉,为人敲响警钟,规避更大的错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些微小的疏漏通常并不引人注目,却能关键到影响大局成败。若我们一味强调这些错误的小,难免会再次犯错,因此,我们要从更大的方面看待这些小错误,从而达到警醒效果。美国的挑战号航天飞机的发射事故震惊了全世界,可经过调查发现,造成悲剧的并不是什么大故障,只是一个个的O型,O型环虽小,可最终却夺去了宇航员的生命,细节的疏漏导致了无可挽回的悲剧。因此,再小的错误也值得我们从大的方面去看待,这确保了整体的成功。

生活中的大挫折,从小的方面去看,便能增添人的信心,让人有勇气去面对更大的挑战。挫折是难免的,但远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事实上,挫折带来的负面效果主要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就好像是影子一样,负面效果随着恐惧情绪而增加,想要克服挫折,就不应该过分地在意挫折,从小的方面看待挫折,你会觉得生活中的磨难也不过如此。霍金在人生最好的年岁里被病魔禁锢在了轮椅上,在常人看来,疾病无疑会毁了她他的一生,然而面对挫折,霍金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人……霍金从小的方面淡化了挫折,从而感悟到了更多生活的美好,克服种种困难,在研究与生活的道路上走了下去,从小的方面看待挫折,这确保了最终的成功。

大小的取舍,时刻细细斟酌,才能让人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处理事务,迎接最后的成功。庄子从小的方面看待名利,看生死,达到了超然脱俗的高度;孔子从大的方面看礼仪,看人仁德,成为了万世之表。我们虽然不是圣人,但践行圣人的处世之道终究也会有所裨益,学会辨别选择何时从大的方面,何时从小的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项羽不重小节,从小的方面看待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结果饮恨该垓下;贪官污吏从大的方面看待个人利益不知收敛,难逃法律制裁。由此看来孰大孰小需要我们正确地判断,周密的斟酌,这不仅确保了我们处事的成功更是为人的成功。

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如何抉择判断,庄子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但是显然,放大自己的错误,减小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细细斟酌大小的选择,这是让我们最接近成功的道路。

 

                          黄浦区

材料: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谈谈你的感悟或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  

 

 

学生作文:

血脉相连,永不消失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时间的潮水中激荡、洗涤,拨开时间的面纱,它们总与这个民族的精神紧紧相连。

        岛屿矗立在海上,看似与大陆遥遥相望,然而当海水退去,它们与大陆却是紧紧相连。我们中国的京剧与国画如同两座海里的岛屿,在时间的潮水中遥遥相望去,却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紧紧相连。抛开国画的色彩与构图,画的背后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豁达使我们为之动容;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指向中华文化中盼礼义廉耻,这些道德底线警示我们做一个正义的人。起源时间不同的两样文化在时间的潮水中历久弥新,拨开时间的面纱,这两座岛屿与我们中华的精神紧紧相连,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善意地提醒我们为人的准则与淡泊的心境,给予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      

除此,当时间成为一个海洋,我们与千百年前的古人也像是两座岛屿,潮水之下总是紧紧相连。《兰亭集序》中春和景明之时修禊事也是他们祈福的方式;清明节祭祀先祖是我们的表达追思的方式,踏青是对自然的欣赏与敬畏。这两座不同的岛屿,在潮水之下与中华文化中对神灵的敬重、对未来的期望,对自然的敬畏紧紧相连。生命总是因不同的思想而变得绚烂,而生命的起源却只有一个。漫漫时间的潮水中,有幸拥有一个血脉相连的牵挂是如此幸福。纵然岛屿分布在大陆的四面八方,能够在潮水之下与其紧紧相连便是一份安定。

 然而,随着时间潮水的奔腾不息,随着海水一次又一次的撞击,岛屿会与大陆的连接越来越被弱化吗?与大陆失连的岛屿会变得孤寂而漂泊。因此,维护这种血脉之链显得十分重要。值得高兴的是,政府给民众安排了传统节日的假期,深化民族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对国粹的学习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任由海水如何拍打,岛屿与大陆在潮水退去之时总能看到它们是紧紧相连的。任由时间的潮水如何流逝,生生不息的文化总与民族精神躲紧相连。

      远方矗立的岛屿,不是寂寞的。潮水之下与大陆紧紧相连;千古流传的文化不是孤单的,在时间潮水的验证下与中华精神紧紧相连,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一起生生不息:血脉相连,永不消失。   

 

不忘“陆地”,不忘其根

独立,似乎已成为如今的年轻人最为主要的追求。多少青少年将独立看作出取得“自由”通向社会的大门;又有多少父母认为独立是孩子成熟的标志。然而,我们真的能够独立吗?

答案是显然的。那些自认独立的人,就如同矗立在海上的岛屿,而当海水消退之时,他们发现自己始终与“家”这块大陆紧紧相连。

人是不能离了根的,放下对“独立”的追求,而多想想自己与之相连的“大陆”,或许才是更合适的选择。

不幸的是,现在有着越来越多的人想当那孤独的岛屿。最为常见的一个例子便是出国留学。自以为去了国外就能脱离父母的控制而独立,就能干自己想干的事。但到头来却发现“独”是独了,“立”却没有立起来。这种未能融入当地而又缺少亲人依靠的孤独感摧毁了多少游学海外的游子,而那些看似已然适应异国生活的人的心中又藏了多少乡愁呢? 恐怕他们与古时的游子心境多少有相同之处吧!

更大的悲剧还发生于那些想要脱离社会、与世隔绝的人。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想法,找一处穷乡僻壤,自诩为“隐士”。这何尝不是一种可笑的想法。即使是隐士如陶渊明,也多少与社会有所交集。而当今士人又真能有竹林七贤那样的气魄吗?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句话的正确性已经被不断的事实所验证。社会就是那块陆地,而人即为岛屿,即使离得再远,两者都是相连的。倘若连接真的断裂,那便不叫岛屿,而是一块随波漂流的巨石罢了。

同样之景也发生在文学上。想要创造出特立独行的文字,却忽视了中华五千年文学历史这块广阔的陆地,那又何谈成功呢?

  当然,与想要脱离“陆地”相比,只会一味地依附于陆地也不值得提倡。倘若不思自强而安逸地享受“陆地”所提供的一切便利,那其只能永远是集合的一部分,只会被人忽视与不齿。

然独立为岛屿的同时不忘根本,时刻铭记那块陆地,才能使岛的长久屹立。若能这样,余光中恐怕也不会发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感叹了吧。

 

 

孤独之岛屿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这句话揭示的不仅仅是每个人为人处世之道,更是现代社会该如何对待那些孤独的岛屿的反思。

      岛屿之所以能矗立于海上而不被摧垮,究其本质是有大陆之力的帮助。合抱之树,生于毫末,孤独的岛屿,也是浩瀚苍穹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隅,借助大地之无穷,毅然屹立在海面上。绾合了大陆的根基作用和自身的标新立异,岛屿成为了海面上独树一帜的标杆。

      如贾平凹所言:因为弱者居多,于是造就了芸芸众生。对于那些强者而言,正如同岛屿一般,主动地与弱者进行分别,赢立于海上高地。孤独的岛屿并非一种与众人不同的怪异性格,而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独特自我的展现。李叔同参透尘世之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于喧嚣的市麈,在年仅三十九岁之时,选择出家。似锦繁华的夜背后;处处有寂寞的信徒。为了直进至人生高地,避开平庸的大陆,做一座沉浸于静谧之中的岛屿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岛屿终究是与大陆心手相连的,但它们望着无边茫然的大海,认为与大陆相隔甚远,'最终致使了它们的殒落。余秋雨曾经感叹道: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俨然是独直于平庸大陆的一座岛屿,然而在朦胧诗热潮的冲刷下,他的孤独无人能会。直到那股热潮逐渐褪去温度,人们重新审视起他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只可惜为时已晚,才俊已逝……面对已然发生的海子事件,作为大陆的我们是否应当反恩?

      如若成不了那傲然直立的孤岛,是否应多给予他们一些人文关怀?是否应早些让他们明白,在他们身后仍有芸芸众生在支持着他们?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社会上甚至还存在着借众人之力达到人生顶峰后却不再对社会心存感激,反而忘恩负义之人。正如严歌苓《审丑》中小臭儿一角,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心智灾难,更有严重的道德失范倾向。

      踽踽独行于茫茫海水之上,与大陆隔海相望,做一座孤独之岛屿,实现独特个性的形成与事实自我的发现;但倘若做不了孤岛,为了培出一朵花,不妨做会枯的腐草,实现岛屿与陆地的共同生长。

 

 

2015年徐汇、松江、金山三区联考作文

材料:

 

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

 

学生作文:

认清自身的局限

物无完物,人无完人。大地长远无垠,但却没有银河那般广阔无际;大海浩瀚渺远,但却不能代表整个世界的深度与宽度。故每个人认知都不会是全面的,所以局限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你是否认清自身的局限,继而承认它,改善它。

正如材料中所言:“生活中,人们大都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个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所以,盲目地相信自己,有的便是蒙蔽自身的愚昧,还有的便是离真相越来越远的距离。只有认清自身局限,方能战胜认知片面。

认清自身的局限,看到的是更清晰的前景,做出的是更正确的判断。如今,叱咤商界的阿里巴巴CEO马云被人们所传颂的或许是他把握先机的睿智,或许是他勇于创新的果敢,但我认为,其中首要的一点是他对自身局限的认识,不凭自己的意气而懂得考虑再三,听取那些来自世界精英的意见,才建起令人叹为观止的阿里巴巴帝国。庄子云:“自见者明。”所谓自见,即承认自身缺点、局限,做一个清醒的自知者。我们都知道,仅凭马云一人的智慧,要让阿里站得住脚跟那该有多难、多不易?所以,倘若没有认清自身局限,何来公司所做的一步步惊险却又正确的决定?倘若没有认清自身局限,何来在一次次的挑战面前剖析好形势,明亮内心与双眼?若没有他的认清自身局限,何来离成真相越来越近而最终拥获成功的喜悦?所以,成功不仅来自于努力、勇气、抑或做出明智的判断,关键还在于你是否懂的自见、自知、自醒,这是人生路上所应具备的基石。

从古至今,成功不止于时间,更不限于空间,凡能认清自身局限者无一不拥有更美好、更蔚蓝的“全景”,乃至天下。鲍叔公认清自身的局限,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辅佐公子小白治理齐国,因而包容曾经管仲射杀公子小白的恩怨而举荐管仲,最终得以齐国兵强力盛,荣登战国时大国之一。故“世人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之知人”,而他的知人善用归根于的便是他的认清自我。李世民懂得一个人的认知有限,所以,即使大臣的谏言要否决自己的抉择,但他毅然会考虑魏征的良言而使他的认知得到补充,继而使自己的决断有利于社会实际。认识到认知的局限,借用他人认知加以完善,进而得出更为理智的判断,终于使得他坐拥太平天下,尽享一世美名。

倘若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就好比是一叶障目,必将被所认知的一切蒙蔽了双眼;倘若不肯承认自身的局限,那么就好比是井底之蛙,抬头仰望的永远是一方不变的天空;倘若一意孤行定夺,那么就好比亲手关上了心灵的窗户,留给自己黑暗而找不到退路。所以,认清自身的局限,利人利己利世界。

学会承认、认清自身的局限,还自己一片更广阔的视野,拥一片更透彻明了的蓝天!

 

跳出圈外看圈内

前不久,某明星的一条裙子引发了全民对白金色与蓝黑色的讨论。我不禁感叹,如果他们可以跳出圈外,不被自己的一隅之见所束缚该多好!

主观认识往往不代表客观真相,因为我们身处圈内,无法跳到圈外去全面地认知一个事物。蚂蚁无法感知自己爬过的球面是有弧度的,正如处于三维中的我们没法感知更高维度的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主观认识,将其糅合、过滤、累加,才能得到无限接近于事实的判断。为什么在设计图中需要靠三视图来判断物体的形状而不是只要一个角度?就是为了以最少的主观来得到最精确的客观。这种行为在历史考古工作中尤为明显。中国人眼中的夏朝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但世界上不相信或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比比皆是。于是要还原夏朝的真实情况,我们不仅仅要听司马迁的话,也要进行实地勘察,更要考究甲骨文上的记载。最后通过多个事实才从科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人的认识带有先入为主的性质,因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恐怕谁也无法避免。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郭嘉会说他是明主,诸葛亮会说这是个老贼。他们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对相同的品质产生了不同的判定。但是,司马光“不带感情”的记载和易中天的奸雄论,他们受到的是认识广度的影响。一个为时代所限,坚持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挟天子还难说)是大逆不道,是强盗的行径。一个是身处思想自由信息量浩瀚的时代,综合了各类文献而得出的结论。不用多说就知道哪个更接近事实。

人类为什么要相互交流?因为我们要发展。回顾科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需要思想的火花去点燃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统一了牛顿的三大定律与微观量子论,而现在尚待证明的弦理论就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人们渴求世界的本初,所以相互交流,试图找出最正确的理论。既然做不到一击命中,那么我们就要更多发子弹来确保命中。

人类的本性造成了人性的弱点,人类的自负是阻隔了真相的一堵墙。不要再拘泥于自己的看法中了。跳出圈外,与他人一起分享观点,才能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

 

         承认局限以近真相
  两条长度完全不同的线段稍有不同的观测角度呈现在人们面前,百分之八十的人认定是一条线段长于另一条。这是一项著名的测试人类视角与大脑认知局限的实验。两条线段长度完全一致的真想因人所天生的认识局限而被人所忽视。
  生活中,也常有人一己认定的判断却与真相相去甚远。这,亦存在于人的认知局限之中。上帝创人之初九限定了每个个体独特的局限,这一局限既赋予每个个体最独一无二的视角,但同时也阻碍了个体看到最广阔的全景。然而局限本身并不可怕,因上帝设定局限的本意便在于促使人与人将每一款不同的视角碎片拼凑起来,以得全景。可怕在于忽视人认知的局限,才能使得个人从有限的视角里看出接近无限的真相。
  《金刚经》里总结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有限的,辗转于个人生活中,每当生活不顺风顺水时,人便凭借自己的一己之断,认定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但若是能够承认自己看到的生活是局限的,自己认定的判断并非准确,那才能接近真相,那便是: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所有苦难只不过《金刚金》中的那七点。人总以为自己的苦难销魂蚀骨,但在百川不停向前奔流、日月自然交替之中,没有什么个人的苦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在承认自己认识局限接近这一真相后,人的生活才有可能更广阔。
  对于真相的判断不仅仅局限于人生真相的判断,大可以扩充至更广义、更多领域的致力于对真相的接近。若非人开始承认自己的臆断是局限的,恐怕人类依旧处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混沌之中。人可能永远接受“燃素论”的迂腐理论,而无法发现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的反应才是物质燃烧产生热量的缘由。如此人类取得进化历程中土坯的例子不甚枚举,其根源皆源于人类不畏于承认自己的局限,通过客观的判断以及个体经验的交流以达到共同接近真相的渴求。
  局限是人无法回避的,但同时它也并非人所想的那般可怕,甚至,正是因为这每个个体间所固有的局限,才能推动人去无限地接近对真相的判断。也许上帝赋予个体认识局限的本意并非要阻碍人接近真相,而是希望人类能够看清自己拥有承认局限的勇气,从而在将个体之间的交流、贯通和共同努力中,以局限的视角拼出对真相最无限接近的全景。

     拼图
   你抬头看天,粗糙的边缘为你勾勒出一方天空,干净又清澈,你以为这就是一个世界,却被人笑称井底之蛙。自己眼中的世界却只是世界全景图中那样微小的一块拼图。可惜你不知自己眼界的局限,自然也就迷失在世界拼图中,远离真相。
   井底之蛙的悲,在于它既缺乏完整的认知又不自知,身处困境,亦无法跳离其中。而生活中,人们亦有井底之蛙的愚,更多了一份过分自信的傲。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出于自信,然而过度的自信却只会导致盲目,使人不知并不愿承认自己的局限。黑塞笔下的《德米安》中就塑造了一个彷徨的少年的形象。主角辛克莱少年时固执地向往至善的世界,相信自己对于善的执念是正确的判断。这份自信就像每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坚持自我一般,过分夸大了主观认识在客观世界中的比重。而辛克莱,幸运地拥有灵魂导师德米安,引领其正确地认识善恶,正确看到自我认识与世界的关系。对于我们亦是如此,即使没有灵魂导师,谦卑与敬畏之心正是我们漫游世界拼图的导引,使自己的判断契合世界,又丰富世界。
   然而,当敬畏确立了我们的方向,认清了自己的局限,接近真相的判断又源于个人的全局认识。社会学家勒庞提出了“乌合之众”一说,便道出当个人认识的碎片杂乱堆积之后,会造成的社会凌乱之状。即使承认了局限,若世界的拼图只是一味碎片堆积,如此的整体仍发挥不了部分的作用,只陷入乌合之众怪圈之中。唯有全局把握,方可在局部寻找整体的统一,揭开真相隐秘的面纱。
   可惜的是,少有人能正确处理好自我认识与世界全局的关系。莫不是汲汲于滚滚红尘随波逐流,抑或盲目自信,缺少清醒。实际上,我们本就是社会的成员,做世界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又有何妨?在相信自己判断的基础,揉以敬畏之心,笼以全局之观,做好世界的一块拼图。就像柴静在《穹顶之下》中说的,人会去做是因为心底有爱惜。当我们以爱惜之心,成为拼图一员,完善自身,方可拼出世界的壮阔、丰富、高远之境。
   你抬头望天,听见了鸟儿们的嘲笑。井底之蛙亦可不自怨自艾,囿于局限。终有一天,将有人带你上天,去看看世界拼图的每一部分,去重新成为全景图中非凡之一。

 

 虹口区

材料:

   从前,时光过得很慢;现在无论老少都在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从前,大家都说“慢”是行事的基础,“慢工出细活”、“慢火炖好汤”、“细嚼慢咽得健康”;现在,人们认为“快”是前进的动力,于是我们吃着速食,叫着快递,上网用光缆,手机换4G,高铁不断提速,飞机最好都是直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学生作文:

快还是慢

从前,人们觉得时光过得很慢是行事的基础。现在人们感叹时间快得太快,快是前进的动力。到底是该快该慢,仿佛成了当代社会一道不可回避的思考题。

有时候,我们当然需要快。一览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的进程,无人不感叹中国发展之快,我们深感落于人后所带来的痛苦,我们急需快速地汲取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经济,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快是代表一种积极进步,勇攀高峰的勇气。而且事实证明,我们在这种快节奏中,确实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那么就这么舍弃了慢,一味追求快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

现今,我国经济发走向新常态,这是因为我们发现快中存在的弊端,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让我们无法再承担这种快,我们开始积极的改变。而反观我们人本身儿否真正醒悟了呢?

为什么我们会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因为过于快速的人生可能让我们忽略生活中的细节,失去了生活的实感。你曾注意过上班路上刚出芽的嫩蕊吗? 你现在还有时间静下心来花几个小时看一本书吗? 你还有耐心静静地什么都不做,只是思考,回味吗? 如果都没有,你是失去了对生活的种从容。是的,慢是一种淡定从容,它让我们在浮世中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被车水马龙冲昏头脑。它让我们对生活更抱有一份独到的欣赏和感恩。如果你能在生活中某些时刻慢下来,你会更加快乐,更懂得人生的沉淀。

而在我看来,快与慢也不是绝对矛盾的对立体。就像快速阅读的基础是慢速阅读的大量积累一样,没有慢的过程哪里有快的飞跃。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当今追求的是快速而高效,而不是无谓纯粹的快。这就需慢下来,沉下心来做更多的基础性的工作,切勿操之过急,慢的积累,快的薄发,也许才是真谛。

而对于智者来说,他的人生应该是快慢结合的人生,他能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顺势而为,他们追求现代人快的物质,因为他们深知快是时代背景下对人类一种自然的要求,同时,他们更没有失去慢的生活,因为慢下来始终是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要求,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与尊重。他们巧妙地在人生中践行着快慢的微妙平衡,成为清醒的智者。

我们不必停止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忘记慢下来过自己的生活。

 

走马观花亦有感

当我们听闻老少们不断感叹“时间都去哪了”时,我们不免有些感同身受。试然,现代社会是相当快节奏的,我们常常要奔波在水泥丛林中,为了生计而操劳。在这样的生活中,许多人失去了对于生活的体验,渐渐变得如机械一样麻木了。

于是一种观点产生了一一人们变得麻木是因为生活节奏过快,如果慢下来人们便会“活过来”。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觉得不尽然。

当我们怀念从前那些“日才光过得很慢”的日子时,我们是否有想过那时还只是一个“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便已能养活自己的时代? 我们现在已有了更多的义务和更多的追求一一而它们大多是无法摆脱的。我很难想象一个人抛下家庭、抛下梦想,开始过那种闲适散漫的“慢生活”。这是一种对责任的背弃,而“追求慢”只是为之寻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现在社会早已不允许我们“慢”了。但反过来看,“快”就真的一定会“空”吗? 我不这么认为。

我们追求“慢”,其实也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人们总是觉得体验与效率是相互矛盾的,并通过自己平日两点一线的奔忙最后一无所感来确认之。其实体验完全可以在充分的效率下进行。鲁迅先生一生都在飞快地挥舞着手中的利器,向旧制度发出冷峻的抨击。时间不曾允许他停止战斗,可先生曾麻木过一丝一毫吗? ! 先生正是比任何人都要鲜活可爱,让人肃然起敬,先生的人生体验则更不必说了。

我们抱怨快节奏为我们带来的麻木,随后将之怪罪于“吃速食、叫快递、用4G、坐直航飞机”等不着边际的理由,这实在是很可笑的。归根结底这其中的原因还是我们缺少一颗

主动去感知生活的心。我们总是为了结果而快,于是便只注重这些越来越短过程中的那便捷,而忽略了这些过程中也是有值得回味的体验在的——纵然是那么短小了。

我曾读过一个同学将公共汽车窗户上一滴雨水从上沿滑落下沿的过程写成的一篇小文章。当时我便有一种想要落泪的感觉一一我竟然将这么多如此美好的“过程”丢弃在了角落,只是以为“快”便应当是无味的! 其实平日里的走马观花,只要有一颗生动去体验的心,一样能将花的美丽看得明晰,而自己奔向未來的脚步也将无所牵绊。

走马观花,也是能有感的。

 

                     奉贤

材料:
有人说:“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游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学生作文: 
                      生命的圆   
       人生有如一个圆,从生命伊始便已知道了结局。因此,生命的意义便在于这圆周上,享尽了这圆周上的旅途,才是生命的真谛。
       追名逐利,不如载云而归。起点与终点固然重要,但比不上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而生命的距离不应仅用长度衡量,我们更应在这有限的生命中扩宽生命的宽度。李健参加《我是歌手》,不仅矫正了歌手们拼高音、炫技巧的心态,而且他的不温不火、享受过程的心态让观众也平定下了那颗浮躁惯了的心。而他,亦没有像驿夫般赶音乐生涯的路程,反而放慢角度,沉淀自己。因此,所有一切对音乐的训练之于他而言并非为了某个里程碑似的成功,而是为了享受音乐的美好。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欲望多了,会使我们不由加紧步伐去追逐,却忽略了最本质的美好。不仅音乐如此,其实,任何事都是这样。
       生命是种修行,除了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还需要增加生命的厚度。有的人的一生轻如鸿毛;有的则重如泰山,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特蕾莎修女便有这生命的厚度,使之有限的生命却像一盏长明灯一般发光发亮。他尊崇基督教诲,终身奉行“三绝”,并给自己加了“一绝”——决不放弃。正是这种绝对的坚持,使她成为凡尘中的一道微光,照亮了黑暗的、塞满饿殍的平民窟,为千万穷人送去福音。正是她让我明白了我可以不信奉上帝,却要坚信上帝与我们永在。
       她的生命距离,让有些人本该短暂的生命距离得以延长,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上看到曙光。
       而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或许无能使自己丰厚,但我们在向人生目标靠齐,向人生终点迈进时,却可以慢下来,享受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惬意、赏自然界的物替更迭;而绝非只是在这人生旅途上只有一眨眼的风景,使最后的回忆只有不断赶路的辛劳。
       我始终相信,只要不把自己拘泥于一隅,不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冰冷的机器,不使自己的内心变成一块不会跳动的红色石头,那么我们总能在这短暂旅途上领略到美丽迷人的风景。只要偶尔地给自己些时间泡杯香茗,看本好书,专心地做一件想做的事,充分体会过程的美好,生命的宽度却终会显现。
        记住,生命只是一个圆,做个旅行家沿途欣赏吧,充满感激愉悦地去拥抱那个我们都已经知晓的终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驿夫与旅行家,实如道路上的两类人,前者追赶路程,后者沿途观赏起点与终点间的道阻且长。选择成为一位明智的旅行家,我们会得到更多……   
       读书的过程也是如此,正如《诗经》中所言,我们的起点是“蒹葭苍苍”的无知世间,我们的终点是“所谓伊人”的“修身养性”。而在“溯洄”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右”“跻”的崎岖。但若仅作为一位驿夫,只为功成名就,只为学历而读书,那我们便失去了“溯游”的过程与意义。所以,做一名旅行家吧,在水中,在书中,一点点积累与进取,浸泡在知识的养料中,才能充分吸收,才能充实起点与终点间的旅途。
       我们如何追求这“所谓伊人”呢,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我们不应因黄金而进屋,而要细细品味这屋主人所带给我们”建屋的感受“。好的作品,都是经历过,实践过笔下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的。作为旅行家的读者们,我们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不乏能体会到不同时代间、不同书所带来的体验吧!沿途经过陶渊明家门口,感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路过格利高尔的公寓,目睹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对底层人民变为甲虫后也被榨取利益的辛苦;看望杨绛在”接地气“的艰辛生活中,与老王的交流过程。我们怅然过,我们怜悯过,我们愤慨过,溯洄过程中的涟漪泛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
       诚然,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作为旅行家在自己的起点和终点中又行走过其他人的经历,从而丰富了自己,离读书的目的:修养身心、养吾浩然之气又近了一步,伊人的形象若隐若现。
        同在道路中的驿夫却企图为读书的目的地逼上一条近路。其实当下这样的人并不少,为了追赶路程,所谓在短时间里提高自己的知识。市面上一些“名家论” “书评”等作品的热潮兴起,一些徒有其表的知识分子大肆苦读这类被咀嚼多次后的评书,以借鉴他人的观点为读书人之荣是不可取的。在漫长道阻的过程中,此类驿夫型读书人自以为不费精力找到了伊人,却不知这水中宛在的伊人,只是一具形式上的空壳。
       只有在溯洄从之后,经历了道阻且长的旅行家方才知道,我们沿途观赏的风景,才是溯游从之后,宛在水中央、这终点处的伊人之真身。

 

 

2015年静安、宝山、青浦联考作文

                  静安、宝山、青浦

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面对媒体各种动听诱人消息的轮番宣传,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为所动,还有人不仅自己不相信,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学生作文:

处于信息化下的我们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肯定的声音,也不是否定的声音,而需要的是一份思考。
   面对媒体信息的轮番传播,“欣然接受”“不为所动”甚至提醒别人“别太天真去相信”。你是哪一种?其实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去思考判断是非标准。
   望眼历史,让我想起一代圣人——孔子。孔子身处那个时代,当然不会有各种媒体的轮番宣传,孔子只是靠周游各国,用一言一行地宣扬自己的道德思想,我相信历史是相似的,上述三类人肯定也存在,然而让我敬佩的是当时“百家争鸣”的盛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这当中,各流派并不完全相互肯定或相互否定,而是在思考真正价值的意义。
   而处于现代信息化下的我们,为什么会有“欣然接受”“不为所动”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的现象盛行呢?我认为无非有三点原因。一是人们不想去思考。这不仅仅是一种惰性的问题。二是抱之以漠然的态度,认为事不关己。三是强势主义。盲目自负,恪守自己固有的观点还强施加于他人。而这三种原因的本质共同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缺乏一种接受信息与处理信息衔接的能力,而这是十分可悲的   
   熊培云曾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写道:“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报纸上,电脑上,手机上全是大量的信息……”的确,信息繁多加上主流媒体宣传,这也是一种客观的世事,但是如果我们不对信息加以判断,处理,一味地接受导致我们变成无脑思考的机器;一味不为所动会对所处的生活、时代热情骤减,成为“隔离人”;一味地否定不相信很有可能被另有企图的人利用成为棋子和工具,故有冷静全面的思考,对于处于信息化下的我们是十分有借鉴价值的。
   王开岭曾言:“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我们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希望信息化时代下,无论是媒体也好,还是公众也罢,请勿忘初衷,加强判断,思考前行!

 

知其本质,方能哓天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网络使消息能够更轻易、更方便地接近人类的日常生活。但过度的宣传却带来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带来这种不同的原因,无非都是个人和现实的选择,而我们所要做的并非是纯粹地接受和拒绝,也不是去提醒别人不要这么做。而是尊重事实,选择那些该听的去深入了解,那些夸张的过度修饰简单忽视,这才是相对合理的方法。

林徽因曾说过:“真正的宁静并不是避开车马喧市,而是在心灵修篱种菊,这才是真正的宁静。”我们在面对轮番宣传时,是否也应该让心灵沉静下来,去听听那些被光鲜外表下隐藏的真实。不是避开车马喧市,也不是拒绝相信一切。拒绝、不拒绝都是你自身的权利,然而若是被外物所牵引,没有自己的主张,那么人就是没有主见的,不过是空洞的躯壳罢了。

当我们能够更深入了解那些消息的内容,抽取主干之后,我们或许就会知晓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就好比朱塞佩所导演的《天堂电影院》中,有一句台词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看透问题的本质,生和死就好比是鱼和熊掌,也好比是真实和谎言,并非只有贤者有是心也。

然而,我们也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那些本应该告诉事实的媒介,却是在做一些属性转移的事?当今社会,是不是真的因为人的欲望而变了质?《论语》说“小人喻于利”,是否也该理解媒体真正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们个体没有改变媒体性质的权利,但是我们是否也该深思一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又能够挽救一些什么呢?

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所带来的毒剑,还是挺身抗击一切现实的苦难?是继续持有接受的态度,还是依然置身于事外,都源于你对于本心的选择。

圣心并非我们人人都具备,但是那份追求真相的好奇心,那份看透事物本质的慧眼,我们却可以修炼,可以从细小事物中一步一步地走出来,从而进一步达到圣心的境界,人的智慧,对于其主观判断和客观影响都具有深刻的影响,知其本质,我们才不会被虚假所蒙骗,也就能去感悟天下。

 

不为乱花迷人眼

信息时代媒体传播各色动听诱人消息轮番不绝,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为所动,还有不仅自己存疑还提醒别人“不要太天真”。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导致信息成为人们将生活的必需品,欣然接受者是想紧握时代脉搏却不免成了诱惑的俘虏,乱花迷眼而失明辨之慧眼。漠然不为所动者不受诱人香气役使,心澄如明镜,可却有与现世脱节的危险。最后一种人抵制诱惑的同时还保有一份警戒他人之心,可谁知他是否是消极抵制还将己所认为强加于他人呢?

由此可见,此上种种人所需都是一种面对诱人消息时明辨的能力,若是具备这种能力,选择接受或不会所动便都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揭开被遮蔽的双眼,以洞悉的目光审视事物,便可作出明智的抉择。“收秦关百二山河,其谋独远。”白云深处的张良看清时局所向,明澈内心所往,在刘邦大封群臣时辞出朝阁,不为功名利禄所诱,隐入修篁蔽日的山林。入世为雄出尘为仙,他是明眼人而选择“做自觉的神仙”。不像同时期的韩信因太过笃信而得了那般下场。相似地,在浊流中见清明的还有“独步当世”的蔡襄,他与张良不同,他选择了投身于造福一方百姓的事业,却又如张良一样澄明的是内心,是他作为一代封建文人的灼灼良知,可见面对诱人之物,人可欣然接受可不为所动,面对名闻利养的隐退面对八闽故土的热情,有明心见本质即明抉择。

历史的车轮行到当下,这道理更是世所需人所乏。“信仰危机”的出现可见大众的视线与心灵的盲目已到了一种境地,我们缺乏清醒的头脑因此无法遏制信息的肆虐,无论是接受抵制或是劝诫他人,在不经历深思明辨前的行为都无法阻止精神果实与品位质地的颓势,无法拯救真正洞彻的理智于动听诱人消息那传播明星式的丰腴红火。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士大夫屈原的人生状态,其中的“清醒”正是我们应对一切诱惑漫天传播的态度,我们时而接受,时而冷漠,时而为他人鸣警钟都应源于一个已明了的对事物的认知。以己之明去创造一个信息更真正的社会,减少虚伪揭下信息所谓“动听诱人”的面罩,人们将会从中大受裨益。

欣然接受,不为所动,劝诫警示,种种选择都因我们不为乱花迷人眼,心若洞彻行自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