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赫玛托娃诗15首

俄罗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Ахматова,1889-1966)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员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出版的诗集有《黄昏》、《念珠》、《白色的云朵》、《车前草》)、《耶稣纪元》以及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
1889年6月23日,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出生于沙俄治下的乌克兰敖德萨,原姓戈连科;父亲安德烈是俄海军舰队的机械工程师,母亲英娜·斯托格瓦,曾是革命团体人民意志的成员,出身贵族,受过上层社会的传统教育。
1900年,随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的皇村。在当地中学就读,开始写诗。
1905年,父母离异后阿赫玛托娃随母亲移居耶夫帕托利亚,由母亲辅导在家自修中学高年级课程。次年开始寄居基辅亲戚家中,继续读书。
1907年,阿赫玛托娃从基辅符杜克列耶夫中学毕业,考入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父亲明令禁止女儿使用姓氏“戈连科”发表任何文学作品,所以取有鞑靼血统的外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作为笔名。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著名诗人古米廖夫结婚,与丈夫、曼德里施塔姆等人组建了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歌流派“阿克梅派”,并逐渐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黄昏》。同年儿子列夫出生。1914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念珠》。
1915年,写作《在海边》,与弗拉基米尔·希列依科结婚,后者试图通过焚烧诗稿来阻止其写诗。
1917年,正值十月革命前夕,诗集《白色的云朵》出版,俄国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知识分子都在自寻出路,因此并无反响;受到政治上的不理解和不接受,后与丈夫离婚。





1930 多 元 对 立 互 补 的 文 学 格 局


进入1930年代,中国复杂的政治版图及时局形势使社会氛围和文学主潮开始向政治化转变,逐步消解了五四形成的自由氛围。中国已经开始从“五四”开创的个性解放时代逐步转入社会解放的时代,西方现代都市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促使当时的知识分子认真地思考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在文学层面上,便是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的对立与互补,具体讲,便是左翼文学与“京派”、“海派”的对立与互补,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1930年代的基本文学格局。

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文学运动积极推行文学的大众化,明确提出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把文学当做“组织的革命的工具去使用”,主张新文学队伍也要按照阶级属性重新划线站队,以无产阶级的视角去表现文学与阶级的关系、文学与政治革命的关系。

“海派”文学兴起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漩涡中心,以表现都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为主,展现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的都市文明与消费快感以及都市消费文化附带的“文明病”。在艺术上,“海派”有较自觉的先锋意识,在“变”和“新”中寻求艺术的突破。

“京派”文学兴起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主要作家多是学院派与学者型的文人,他们明确反对文学政治化与商业化,主张维护文学的天然、独立与自由。创作上,现实主义的基调中融入古典主义的手法,多展现主观、个性的所见所闻。“京派”强调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以保证文学的独特个性。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展现“和谐”、“节制”、“恰当”的审美意识。

由此可见,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在某些方面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是它们又有特定的地域、受众和文学主张,是互补的。这种对立与互补既回应了时代的要求,又在一定的程度上纠正了单一文学类型的偏失,保证了文学的多样性,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健康自由发展,共同活跃在当时的中国文坛。



推荐阅读:

杜莱蒙德诗3首

贺拉斯诗7首

兰波诗13首

保罗·策兰诗8首

兰波诗3首

唐纳德·豪尔诗2首

保罗·策兰诗4首

保罗·策兰诗5首

保罗·策兰诗8首

狄兰·托马斯《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古今和歌集:物名歌

惠特曼诗13首

兰波诗11首

阿尔弗莱·克伦堡诗4首

D.H.劳伦斯诗13首

狄兰·托马斯诗11首

席勒诗4首

罗伯特·哈斯诗17首

亚历山大·蒲柏诗5首

乔纳森·斯威夫特《咏斯威夫特教长之死》

里尔克《我过的生活》

里尔克《睡前诉说》

里尔克《遮住双眼我也能看见你》

里尔克《我爱我生命中的晦冥时刻》

里尔克《旋转木马》

里尔克《我如此地害怕人言》

里尔克《时光俯下身躯,轻抚我》

里尔克《回忆》

里尔克《从没遇到的你》

里尔克《爱的歌曲》

里尔克《天鹅》

里尔克《瞪羚》

里尔克《音乐》

里尔克《罗马喷泉》

普希金诗15首

华兹华斯诗8首

弗朗西·耶麦诗12首

席勒诗52首

魏尔伦诗10首

安娜·阿赫玛托娃诗32首

万叶集Ⅰ

叶芝12首

爱伦·坡《赠海伦》

朗费罗《黎明》

歌德诗2首

蒲原有明诗2首

木下圭太郎《顾望》

立原道造诗3首

密尔诗8首

莱昂纳德·科恩诗12首

多萝西·李夫西诗3首

阿兰·格朗布瓦诗3首

丽娜·拉尼埃诗2首

欧文·雷顿诗2首

里尔克《影像之书》

里尔克《圣母生平》

安娜·埃贝尔诗2首

马克西莫维奇诗6首

爱斯基摩诗2首

阿米亥《人的一生》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塞内亚《致燕子》

马蒂诗10首

埃雷迪亚《流亡者之歌》

谢甫琴科诗3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11首

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

曼德尔施塔姆《贝壳》

曼德尔施塔姆诗42首


春至今朝燕 花时伴独啼 飞斜珠箔隔 语近画梁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