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名像是外文音译?

瓯南生 语言服务
2024-09-04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激烈的诸侯争霸和璀璨的思想火花,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忽视的璀璨篇章。当我们翻开这段历史的书页会发现,这一时期许多历史人物的名字似乎与我们熟悉的中文命名习惯大相径庭,它们或古怪难解,或音节组合奇异,甚至给人以几分外文音译的错觉。这是为什么呢?一起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 答主:瓯南生
种种迹象表明,真的就是音译。
我们会发现这些情况大多都集中在远离中原的南方国家,那时候他们的方言发音与各国通用的「国际语言」夏言大有不同,被戏称为「鴃舌鸟语」,这里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古越语《越人歌》的音译版和意译版。
音译版: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
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
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意译版: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感受到了吧?古越语和古汉语根本就是两种发音,甚至连字数都没办法对上。连专门研究楚辞且通晓各类南方语言的西汉学者刘向,都需要提供更多的汉字才能翻译得出古越语的意思。我也尝试用现在的温州话去念音译版,也请教过绍兴的朋友, 但怎么都没法完全念通顺。

我将《越人歌》「双译对照」设计在我历史小说封底上(书法:若木),可以对比下每句的字数。

而且《越人歌》是春秋时期越人爱慕楚国王子,却苦于语言不通,才通过音律表达爱意。同在南方的邻国之间尚且如此,更别说南北语言差异了。
楚国、吴国、越国的一些人名,写成文字之后往往不是代表具体意思,单纯只是为了代表楚语、吴语、越语的发音。
在不同的史料或出土文物铭文中,同一人物的名字往往用不同写法,但发音却又相近,以下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楚国令尹斗子文,原名「斗榖於菟」。这一人名能明确是音译,榖是乳、於菟是老虎,直译就是「小奶虎」。因为身为私生子的他,被母亲丢弃后曾被老虎奶过,所以一开始取了这么个名。
楚国将领昭滑,也写成召滑、邵滑、悼滑。郭沫若先生曾提出「越王勾践剑」上的人名疑为「越王邵滑」,那么邵滑攻灭越国后,可能曾被楚怀王暂时封为越王或自称越王。若事实如此,这也就合理解释了为何产自浙江的剑,会出土于楚国范围内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江陵望山一号墓。
楚国将领、天文学家唐昧,也写成唐眜、唐蔑。当然,清代的《史记志疑》也有提出将领唐昧和天文学家唐眜,不是同一个人。
楚国将领淖齿,也写成卓齿、踔齿、悼齿。
楚国将领、第一任滇王庄蹻,也写成庄峤、庄豪、企足。也有人认为楚怀王时的叛将庄蹻和楚顷襄王时去往滇地建国称王的庄蹻,不是同一个人。
吴王馀祭,也写成余祭。
吴王夷昧,也写成余昧、夷末。
吴王阖闾,也写成阖庐、光。「阖闾」和「阖庐」在古吴语中,读快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光」。类似的情况,王国维
先生也提出过「匈奴」读快就是「胡」,二者本质上可能都是为了表达同一读音。
越王勾践,也写成句践、菼执、鸠浅。湖北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的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或识别为「鸿浅」,总之大多学者认为就是「勾践」的另一种音译。但前面也有提到,郭沫若先生也怀疑过会是「邵滑」二字。
湖北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

个人感觉「鸠浅」或「鸿浅」才是越国官方定的正规写法,因为越人崇尚对鸟类的图腾崇拜。《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称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吴越春秋》记录越国王室会有「鸟禽呼」的行为,宁波博物院藏的象征越国王权的铜钺上也有「羽人竞渡」的图案,浙江省博物馆藏「伎乐铜屋模型」的屋顶也立着一大尾鸠,都可以相互印证。
浙江省博物馆藏「伎乐铜屋模型」

越王鹿郢(luying),也写成於睗(yushi)、鼫与(shiyu)、与夷(yuyi)、兴夷(xingyi)。这几个不同的称呼,有些像是后世史官把两个字抄反了导致的,假设是音译的那就是很容易抄反了。「与」和「兴」在古代的写法也很接近,分别是「與」和「興」,也有可能是抄错了。
再者来说,「郢」字是特指楚国都城而由楚人造出来的字,该地名原本是郧,因为有楚王入主才将里面的「贝」字改为「王」字,这个字只有一个意思。鹿郢一个越国王室成员,没什么特别的理由要特地取个楚名吧?所以很有可能,就是音译。
甚至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剑上,他的全名「者旨於睗」中的氏「者旨」(zhūjī),疑似是「诸暨」在战国时期的写法,那么现在仍在使用的诸暨(绍兴的县级市)这一地名都很有可能也是古越语的音译。

浙江省博物馆宣传册上对「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的介绍。

另外,鹿郢后代中有几任越王分别叫不寿、无余、无颛、无彊(强),这些不吉利的人名更有可能是楚国单方面使用的音译。而越国又是被楚国所灭的,越国最后的这段历史很有可能就是由楚国史官记录的。说白了这四个名字不就是短命鬼、没优点、不善良、小弱鸡么,谁没事给自己儿子取这名?更何况还是王族。
这种通过称呼来贬低敌人的情况在当时很常见,周人就自诩是中原人,用自己的文字将四方邻居分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四大类,按部落细分就更难听了,什么鬼方、犬戎、骊戎、荤粥、豲戎、猃狁、匈奴等等,在音译他族时将其描述成鬼怪、动物、奴隶。嗯,这大概是一种「传统缺德」。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无余之后的两任越王分别名为无颛、无彊,无视周礼的避讳制度,都用了同一个字。是单纯因为越国不讲究避讳,还是楚人有意这么音译?大概率会是后者。
类似的情况还有吴王馀祭有个侄子叫掩馀(吴王夷昧之子),吴王夫差有个叔叔叫夫概。
这也增加了现代考古界,对于识别吴越两国王家墓葬的主人,究竟对应哪些历史人物的难度,因为陪葬品铭文上的人名跟传世文献记载的人名并不一样。包括「越王勾践剑」的主人究竟是不是越王勾践,也已经争议了几十年。
所以周朝时南方国家的很多人名,还真就是音译,我们直接去理解字面意思当然会觉得奇怪。
而同时期,中原国家那些人的名、字就规范多了,比如郑寤生(郑庄公)、吕小白(齐桓公)、宋兹甫(宋襄公)、晋重耳(晋文公)、赵任好(秦穆公)、向胜、华豹、曹刿、孔丘、左丘明、端木赐、赵盾、赵武、孙武、晏婴、庄周等等,至少你能看得懂取名的喻意。
除了人名,吴越的地名往往也有疑似音译的,比如姑苏和姑胥、会稽和会计、禹杭(航)和余杭,都是通用的写法。

| 答主:追影者也
不用疑惑,就是音译(包含意译)。
不止「夫差」,包括他的父亲「阖闾」,祖父「诸樊」,都是如此。
这一家子本姓是「姬」,传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一脉。
吴王夫差是姑苏人(今江苏苏州),所用吴语是吴方言,苏州话为其典型代表。
(古吴语的形成深受当时苏州地区的本土百越族语言影响——古越语)
以「阖闾」和「夫差」为例:

阖闾的本名应该叫「姬光」,「阖闾」应为古越语的音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小光」。
夫差的本名资料太少无法确认,不过有学者考证:在古越语中,「夫差」是「男子汉」的意思。
总的说来,二人的名字有其古语意译,而今的叫法则是音译。
直白点说,古时候的发音和现在不同,那时候也都是方言,到现在基本都是直接音译。

再举两个例子:越王勾践和荆轲

勾践的本名应该叫「姒鸠浅」,「勾践」也是从「鸠浅」音译而来。
荆轲姓「姜」、氏为「庆」、名「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称荆轲同样是有音译(古时「荆」、「庆」音近)。

在先秦时代,人的姓、氏、名、字等等都要区分开来,在不同场合使用。
《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除了音译,那时的名字来源有很多含义。
再举几个例子:孔子不姓孔,屈原不姓屈,扁鹊更不姓扁。

孔子姓「子」、氏为「孔」、名「丘」,字「仲尼」,所以又叫「孔丘」「孔仲尼。在古代「子」是一种对成年的男性的尊称,「姓名+子」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某某老师」。(像孟子、墨子、孙子都是这个意思)
屈原姓「芈」、氏为「屈」、名「正则」、字「原」,所以又叫「屈正则」「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扁鹊姓「姬」、氏为「秦」、名「越人」,所以又叫「秦越人」。扁鹊得名于其当时居所蓬鹊山,也是当时一种尊称。
商鞅姓「姬」、氏为「公孙」、名「鞅」,所以又叫「公孙鞅」。他是卫国国君后代,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说到这,提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吕不韦姓姜,他是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本文来源:知乎日报



科普

科普 | 男导师的妻子叫“师母”,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科普 | 为什么可以说“我爸爸”“我妈妈”,却不能说“我狗”?科普 | “爸爸”称谓的演变史:不是每一个父亲都叫“爸爸”
科普 | 为什么世界大多数语言“妈妈”的发音都差不多?
科普 | 为什么大人和儿童交流总是喜欢叠词词?
科普 | “躺平”是什么梗?如何看待年轻人“躺平”的现象?科普 | 语言学专业学生心碎的十六个瞬间科普 | 语言学专业学生的25种“怪癖”,哪一个戳中了你?科普 | 25个让你意想不到的语言小知识科普 | 语言学家达成一致意见的83个问题
科普 | 只有语言学内行人才能看懂的11张图科普 | 如何向理工科男朋友介绍语言学专业是干啥的?科普 | 凡尔赛一下语言学那些“不明觉厉”的用处科普 | 招牌背后的语言学:为什么你会被招牌吸引?科普 | 如何用语言学知识分析“小偷偷偷偷东西”并对下联?网友的答案秀出了天际!科普 | 粤方言的“嘉禾望岗”为什么好听?
科普 | 最适合唱歌的语言是哪种?
科普 | 为什么很多人发完语音后要再听一遍?
科普 | “好哒”“好滴”,是礼貌还是“文字讨好”?

科普 | 费翔的“商务殷语”火了!这门魔性的语言是啥原理?

科普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翻译成CPC,而不是CCP?

科普 | 为什么“city不city”是一个“语法梗”?

科普 | 网络热梗“班味”是啥味儿?怎样可以“去班味”?

科普 | 最近经常刷到的“猫meme”究竟是什么梗?
科普 | “偷感很重”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科普 | “硬控”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科普 | “拿来吧你”是什么梗?让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最近刷屏的“显眼包”是什么梗?可不是eye pack哦!

科普 | “确诊式”文学是什么梗?网友:正式被确诊为浣碧

科普 | “尔滨”是什么梗?“哈尔滨”原本是什么意思?
科普 | “南方小土豆”是什么梗?是歧视、自嘲还是爱称?
科普 | “小砂糖橘”是什么梗,用英语怎么说?

科普 | “普通话羞耻症”是什么梗?

科普 | 到底能不能互祝“端午节快乐”?

科普 | “i人”“e人”“j人”“p人”分别是什么梗?
科普 | 飑线过境,一秒入夜!飑线究竟是啥,怎么读?
科普 | 语言学家解读《繁花》腔调:三代上海话“同中有异”
科普 |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思聪真的是舔狗吗?让我们用语言学分析一下

科普 |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yyds”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科普 | 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就是学语文的?语言学有何用武之地?科普 | 语言学等于学语言吗?为什么要学语言学?科普 | 为什么有的人更擅长学习多种语言?科普 | 为什么很多人总把“然后然后”挂在嘴边?
科普 |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吗?科普 | 为什么要学语言学?科普 | 如何阅读语言学论文?科普 | Hilpert: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科普 |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全览科普 | 汉语在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亲戚”?科普 | 哪种语言最难学?外媒做了个排名,高居榜首的是……

科普 | 为什么微信语音里自己的声音很难听?

科普 | 为什么其他国家大多用拼音文字而非方块字?

科普 | 为什么可以“水一篇论文”,而不能“菜一篇论文”?

科普 |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微信聊天时不爱用标点符号?

科普 | 为什么现在管谁都叫“老师”?

科普 | 为什么“狗”是一个形容词?

科普 |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在聊天时加上空括号?

科普 | “-”“‒”“—”“——”“~”有哪些隐含区别?

科普 | 电影《周处除三害》中的“处”怎么读?

科普 | “牛轧糖”的“轧”到底读“gᔓzhá”还是“yà”?科普 | 车厘子的“J级”“JJ级”,“J”到底是哪个单词?科普 | GPT-4o中的“o”究竟是什么意思?科普 | “No.”并不是Number的缩写,而是这个词科普 | “别cue我”的cue在英语里到底是什么意思?科普 | 老外聊天时最后发的“X”是什么意思?理解错了很尴尬!
科普 |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
科普 | 麦当劳“McDonald's”前面的“Mc”是什么意思?
科普 | “中国龙”翻译成Dragon还是Loong?网友吵开了
科普 | “what's cooking”是啥意思?可不是问在做什么饭
科普 | Yeah、Yep、Yah、Yay、Ya有什么区别?
科普 | “年前冷静期”是什么梗?
科普 | 冲上热搜!“大学生德华”是什么梗?
科普 | iPhone为什么只有P大写?
科普 | 歪果仁常说的“ditto”是什么意思?不只是歌名哦!
科普 | 单词书上第一个词为啥总是abandon?
科普 | 热搜新梗“为i做e”“遇e则i”是什么意思?科普 | 不再emo!这届年轻人的新情绪emoha又是什么梗?
科普 | 大脑为什么要删除你两岁前的记忆?
科普 | 可以说“感谢聆听”“谢谢欣赏”吗?
科普 | 到底是“一摊水”还是“一滩水”?
科普 | 微信聊天要打句号吗?
科普 | 嗯?“嗯”的拼音竟然不是“en”?!科普 | “怂”不读“sóng”,“认怂”写错了?正确的读音和写法是啥?
科普 | 为什么是“冻成了狗”,而不是“冻成了猫”?
科普 | 想要表达真正开心地笑,得用几个“哈”?科普 | 我们分析了3447个地铁站,发现了中国城市地名的秘密科普 | 除了“六安”,还有哪些一读就错的地名?科普 | “街”:我国最奇特的一个字,3000年间都是一个读音科普 | 中国古代才女班昭的尊称“曹大家”,你真的会读吗?科普 | 中国最难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有你的家乡话吗?科普 | 中国最难读的地名在哪里?
科普 |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你的家乡属于第几档?科普 | 汉字到底有多少个?科普 | 为什么有些语言这么难学?科学家发现关键基因科普 | 儿童语言中的可爱语法科普 | 婴儿是天才的语言学习者科普 | 语言学家的迷惑例句:关于性别问题的严肃讨论科普 | 语言进化编年史:我们的语言如何进化,将来如何发展?科普 |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门外语?科普 | 英语专八相当于什么水平?科普 | 学习双语有什么好处?能让大脑更健康,更持久年轻!科普 | 脑洞大开!古汉语原来是这样发音的科普 | Mojito译成“莫吉托”是标准的中式翻译错误科普 | 惨绿少年、酒店猛狗……这些“令人喷饭”的词,居然都是成语科普 | 万万没想到,这些词居然来自方言科普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爆火!剧名为何这样翻译?科普 |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A爆了!这里的“A”是什么意思?科普 | 《红楼梦》中的生僻字词,你认识几个?科普 | 7-ELEVEn,n 为什么是小写?科普 | “PK”“VS”“K.O”分别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科普 |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0称为one love?科普 | 英文也是象形文字?万万没想到!科普 | 写公文时,为什么要用仿宋GB2312字体?
科普 | 第20届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IOL)中文版试题科普 | 为什么一看书就想睡觉,小视频却越刷越清醒?科普 | “仚屳屲冚”竟然是一个成语,它是什么意思呢?科普 | 我们好不容易记住的字,为啥就不那么念了?科普 | 东北话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
科普 |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有看字幕的习惯?
科普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张嘴就词穷?
科普 | 能不能别写那么多“进行”?
科普 | 刻在中国人DNA里的“中国红”,竟有这么多浪漫的名字!
科普 | 原来,“年”的别称有这么多!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20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ID: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语服君

微信号:yuyanfuwu2023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科普趣文


今天有“在看”我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服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