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烛(杜课747期)
全文共 245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暗夜之烛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1年前那场惊天暴行,夺取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也给世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我们会以此告诫世人:“不要忘却”。
而对于那些在悲惨的血色岁月里试图救赎死难者的英雄们,对那些在那暗夜中闪耀着的人道主义光辉,我们更要提醒自己:“永远记住”。
● 约翰·拉贝
南京市车水马龙的广州路与中山路交汇处的“小粉桥1号”,有一座不起眼、布满爬山虎的二层灰色小洋楼。楼前矗立着一尊半身人物塑像,塑像底座上镌刻着一个外国名字——约翰·拉贝。
1908年,26岁的拉贝受西门子中国公司之聘,开始在中国经商。
1938年9月,当时的德国大使馆接到了日军司令部告诫“外国人尽快离开南京”的通知,西门子公司上海总部也建议拉贝离开南京,但拉贝却没有服从。
“今天,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东道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富人们逃走了,穷人们不得不留下来,他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们没有钱逃走,他们不是正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危险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救一些人吧?假如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呢?”
拉贝先生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的国际委员会主席,他将自己在小粉桥1号的住宅作为难民收容所,保护了600多名难民。
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组成的南京安全区先后庇护、救助了25万名难民,同时,他们也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
“我听不下去他们的苦苦哀求,于是我把两扇大门全打开,把想进来的人全放了进来。”
约翰·拉贝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大量日军屠杀照片等重要的资料,几乎每天都在百忙之中整理出一份日军暴行的记录汇编,交给日本大使馆,让其转告日本军方,以示抗议,希望停止这无休止的恐怖屠杀。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希望,日军能够根据有关战俘的战争法律规定,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给予这些放下武器的士兵宽大处理”。
1938年的新年,收容所的难民们在约翰·拉贝宅邸的院子里排队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的大红绸布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你拯救了千万不幸之人,助人于危难之中。”
《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 明妮·魏特琳
1912年明妮·魏特琳受美国基督会差会派遣到中国。当时中国社会仍停留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阶段,女子教育尚在沉睡之中。魏特琳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安徽合肥创办了三青女子中学。
在此期间,她取了中文名:华群,意为“融入华人群众中,为中华群众服务”。正如她名字中的寓意一样,自踏上中国的那一刻起,魏特琳的命运就与中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18年,魏特琳收到了一封来自金陵女子大学的邀请书。魏特琳经过几番思考,接受了聘请。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南京阴云笼罩,往日宁静、祥和的校园也被紧张与不安的空气所取代。金陵女子大学大部分教职员先后撤往四川成都,魏特琳自愿与该学院教职员组成留守委员会,任代理院长。
8月16日,美国大使馆下令所有美国妇女和儿童撤离南京,但魏特琳以工作为由拒绝了。
9月,美国大使馆最后一次下令撤退,并警告:“再不撤离,以后我们将无法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魏特琳在大使馆出示的“无论如何也不离宁”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她第4次郑重拒绝使馆要她离开南京的要求。“我认为我不能走⋯⋯就像在危险之中男人不应弃船而去,女人也不应丢弃她的孩子一样”。
选择留下,就意味着危险与牺牲。此时的魏特琳,像一名即将征战的女战士,迎着风暴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魏特琳率先倡议并与15个国际友人自发组织起由德国人拉贝先生担任主席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主动提出将学校作为难民安全中心。
在那段血雨腥风黑暗无光的日子里,魏特琳白天为难民忙碌奔波,夜晚以笔为书,冒着生命危险,留下了50多万字的《魏特琳日记》。
1940年,由于长期劳累及强烈精神刺激,魏特琳罹患严重抑郁症,不得不被迫返美治疗,1941年5月14日,在离开金女大一周年的日子里,她打开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张纯如
2004年,一位名为张纯如的美籍华裔作家在车内开枪自杀,引来无数人的痛惜。她短暂又炽热的一生里,升腾着纯粹又灿烂的灵魂。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她的父亲母亲都是大学老师,在张纯如的童年记忆中,家人总是在外说英语,回到家就讲中文,这让她从小就对大洋彼岸的中国充满好奇。
母亲常常给她讲过去的事情,那些战争年代中人民的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命如飘蓬。大学时,张纯如拿到了新闻系学士学位,之后又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写作硕士。而她也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热爱的写作,去记录下故土曾经发生的历史。
1994年在加州的一个会议上,她偶然间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的影展,那些触目惊心的黑白照片像一把沉重的铁锤,敲打在她的心上,她觉得必须做点什么。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档案馆,张纯如一头扎进了庞杂无序的史料之中,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试图通过挖掘背后的故事,向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
1995年的夏天,26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重新整理大屠杀相关资料,并深入采访幸存者,她用影像,用文字,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空缺。
“在美国,人们对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几乎家喻户晓,而对当年日军在南京进行的那场残暴的大屠杀却知之甚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她始终相信:遗忘,就是第二次杀戮。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在美国出版,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张纯如每天与南京大屠杀那段残忍血腥的历史为伴。成书之后,日本右翼势力对她进行报复和骚扰,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尽管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但为了唤起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张纯如还是带着她的作品四处奔走呼号。
2004年,深受抑郁症折磨的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时年36岁。她在遗言中说:“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说,“忘记历史的人将重蹈历史覆辙”,这也是张纯如生前最喜欢的座右铭。
南京大屠杀于她而言,是生命与使命的连接,是与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故去的人们的连接,也是与今天仍在活着的我们的连接。
2017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华裔省议员黄素梅提出的,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今天,12月13日,我们要记住那历史上黑暗的两周,但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那些手提生命之灯,为我们而奔波、而呼号、而牺牲的人。
勿忘国殇,编辑寄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读者朋友们可以在留言区内献花祭奠,以表哀思。哀悼这三位义士以及所有在这场浩劫中陨落的生命。
参考资料:
[1] 永忆金陵殇,纪念魏特琳女士. 南师新媒体团 [EB/OL].
[2] 张纯如:她照亮了黑暗,却也被黑暗吞噬. 读者[J].
[3]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在世界历史上为何受冷遇. 澎湃新闻 [EB/OL].
[4] “南京大屠杀中的洋菩萨”—约翰拉贝. 郭志义 [EB/OL].
[5] 南京大屠杀罪恶的见证者约翰拉贝. 历史集 [EB/OL].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精选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夜谈王国维|陈寅恪九章|秋瑾岂是关巧红|民国“毒舌”|斯文|大夫吴孟超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狗年,我要祝你什么呢?
文字:赵举报|我们就是那少数人|论沉默|读诗三境界|戊戌一百二十年祭|哈哈!“旅行者”类型学|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天下何处无夜叉|毕业说什么?|士的表达|真理|网络幸存者|谈“怂”|互联网绝不会是“平等”的|如何做个社会人?|交友箴言|杜骏飞:七夕|管得最少的政府——读梭罗|九戒|“共情”与反“共情”|不读莫言|乌尔班尼的牺牲|看看你的洛阳铲|记者节的终结|邻里如何决定了你|自卑课
关注: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王菊现象学|耿直的招聘|谈“迷信”|谈官威|奥普拉说什么?|叮!你有一道作文题|如何理解俞飞鸿?|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娘则国家娘?|杀死一只啄木鸟|九谈拼多多|为了忘却的记忆|乡野咪蒙|传媒与第一课|公共青年|消失的冰冰|不论贾与胡|为什么是胡锡进|范长江的生与死|忘得干干净净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上弦月|击鼓传花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韩雪
责编|江珊 王之涵
标星+置顶杜课▼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