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黎里一日行 (陈志强)
江苏黎里一日行
作者:陈志强
已连续几天阴雨天了 ,难得老天露出了笑脸。1月20日阳光和煦, 是一个外出的好时光。早晨9点我们青浦老年骑游队9人在队长周筱凤的率领下,乘坐地铁17号线去江苏吴江黎里古镇。在17号线终点站东方绿洲站下车后,我们走到地铁站对面的公交车站等候去黎里的班车。
东方绿洲地铁站对面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车站
这是个新建的车站。去年冬天我来过东方绿洲,,还没有这个车站,可见这车站是近几个月才建立的。车站里班车的车身上写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车。这个车站的建立,通过17号线,将江苏吴江区的各个乡镇和上海市区连接在一起,听说17号线目前正在向苏州方向延伸,一旦开通,吴江人民很方便地进出大上海。未来这些毗邻上海的地区被划入上海也未可知。
开往黎里的是示范区2路车。每小时发一班车,从东方绿州站到黎里共5站路,分别是沪青平公路培爱路,318汾湖大道,318芦墟大桥东,浦北路口,终点站黎里旅游集散中心。票价5元。2路车经过的汾湖是个风光很美丽的地方。芦墟是个很小但又是个典型的安静的乡民过着缓慢生活节奏的江苏乡村小镇,这里有许多过去年代生活的痕迹,我10多年前骑自行车去过几次,是个很容易让人怀旧的地方。示范区5路车开往西塘。也是大约每小时发一班车。从东方绿洲站到西塘共7站,票价10元。西塘古镇是个能和青浦朱家角相媲美的水乡小镇。白天过于喧闹,晚上河上的夜景很美丽。
黎里小镇,河面上荡漾着古桥倒影,美得宛如一幅水彩画
10点整坐上了去黎里的班车,车行45分钟,到达黎里旅游集散中心。我10多年前骑自行车来过黎里,今天旧地重游。黎里还是我以前来看到过的那个静静的江南乡村小镇吗。黎里镇被一条河隔为两半,我还记得那条河,和河岸边的柳亚子故居。走进小镇,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民居映入眼帘,屋顶上相连的马头墙,遮风挡雨的廊棚,古石桥,古驳岸,各式弄堂,宁静安详的小镇风光,因为临近过年,河两边的店铺排列悬挂着大红灯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村妇在河埠的石阶上洗涤衣物
我站在岸边仔细看小河石壁,当年来黎里,我发现河边石壁上攀附着许许多多的大螺蛳,我很奇异为何当地人不把这些螺蛳拿去下酒菜。但我看见河对面停着一条装满粪便的船,我就明白为何当地人不吃这条河里的螺蛳了。现在河边的石壁上见不到螺蛳,这反而证明了这条河的河水干净了。河边有两个农妇在洗衣服。
我又来到了柳亚子的故居。柳亚子是毛泽东的老友,民主人士,爱国诗人。此人恃才傲物,建国前写诗要官,《七律 感事呈毛主席》,诗的最后一句“分湖便是子陵滩”中的分湖就是本文中提到的汾湖,春秋时期是吴越两国 的分界湖。子陵滩在浙江桐庐富春江边,是东汉初年严子陵隐居的地方。诗中柳亚子怨尤甚重,要做泛舟汾湖钓寒江的严子陵。
10多年后再访柳亚子故居
毛主席写了《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开导规劝柳亚子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诗中最出名的一句便是“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主席的这首七律对仗工整,引经据典,一向为我所喜爱。建国后柳亚子就任人民政府中央委员。
黎里的廊棚。遮风挡雨的作用相当于广东的骑楼。
走在黎里的石板路上,一边是沿街店铺,不时地走进连接店铺和市河的廊棚,不时地经过各式弄堂。一边是宁静流淌,泛着涟漪的河流和横跨在河上的古朴的石桥。黎里人家依水而居,过着悠闲自在的慢节奏生活,古镇里除了我们,古镇里没有几个游客在走动,没有周庄,朱家角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没有西塘,同里的嘈杂喧闹。我们喜欢闲情逸致,这里正是我们想要来的地方。虽是冬阳,恍惚间我们好象已感受到了早春的来临,黎里古镇在静宜的阳光下,古朴淡雅,宁静温婉,朦胧闲适,恬静幽美的景色,令人心醉不已,时间也仿佛定格于此。
青浦老年骑游队9人在黎里五星级大酒店
已是中午时分,我们走出黎里老镇,到黎里新镇的五星级大酒店满江红大酒店用餐。在酒店二楼就座后,服务员为每人端上热茶。队员华医生一本正经地问服务员:“这绿茶水收费吗?”年轻的女服务员回答:“不收费。”“那我们喝完了茶水后可以走吗?”服务员第一次听到有顾客这样问,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华医生还不肯罢休,又问服务员:“还有什么免费的一起拿上来”,我们一起大笑,服务员也知道我们是和她开玩笑了,绷着的脸也露出了笑容。拿了一包牙签给华医生,说:“这个是免费的”。周队长是饭店的点菜专家,点了11个菜,总共才480元。大家直喊便宜。虽说是五星级酒店,但当地消费水平低,酒店价格不能和上海酒店比。吃饭前周队长就对大家说清,今天的中饭,由队员老唐买单。
我和老唐在黎里公园
我和孙老师在黎里公园
这次出行非常顺利。源于队委领导老刘提前一天坐17号线转示范区车到黎里实地勘察,我们出行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在黎里镇,队员孙老师为大家摄影,使我的这篇文章有了可用的照片。回去的路上我向孙老师老唐提议,下次一起去芦墟。
我和周队长在黎里古石桥下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品荐读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3---记上海赴黑龙江插队知青萍子(陈志强)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4---记上海赴云南知青黄家驰 (陈志强)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5】记上海赴云南知青——月心(陈志强)
本文 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