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杨壮:企业里过度加班毫无意义,要通过防范大企业垄断给予创业者生存空间

徐小奇 王珍 搜狐智库
2024-08-23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115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题)
本期嘉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前院长 杨壮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海外的投资表现日益活跃,一大批企业已经具备走向世界的能力。但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常面临本土政策挑战和压力。为什么国产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战胜外资品牌,可在海外市场却举步维艰?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搜狐商学院》特别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前院长杨壮。杨壮指出,始于2010年的海外并购浪潮,导致很多企业都往外走。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企业可以买到很多国外的便宜资产。

杨壮指出,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数量及金额达到顶峰,但从盈利角度看,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成功的比例不超过30%,换言之,70%的企业都出现问题。

杨壮说,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有国企、央企、民企。有些企业出去有点是为了扩展市场,有些是为了增加盈利,有些是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些企业战略比较清晰,比如福耀玻璃。“曹德旺到美国开展业务,是因为美国的运营成本比中国低,比如税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前院长 杨壮

很多企业想当然地认为,国外的环境、法律等与国内相同,对投资国家所在的行业竞争对手、竞争产品、当地的法律文化、市场几乎没有研究,商业行为往往依赖于第三方。然而第三方做事相对粗糙,不会真正告诉企业陷阱所在,很容易出现问题。

杨壮举例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时,认真研究了美国各个州的优惠政策、法律条文、税收政策,也将日本政策的变化研究的十分透彻。此外,青岛啤酒在出海过程中,也曾找当地的犹太人帮忙进行市场开发,最后证明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针对国际化人才与培养这一话题,杨壮认为,国际化人才要懂得中国人与外国人谈判的技巧,因为中国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国外完全不一样。如果用中国人的方式与外国人交流和谈判,会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杨壮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考量。除了有效沟通,了解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同样重要。

他举例索尼在美国立足的故事。日本的盛田昭夫在1960年50年代将索尼收音机卖往美国时,美国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准备全部买断,但盛田昭夫想在美国建厂。为了建厂,他将总部移到美国,并且开始学吃美国饭,上美国课,交美国朋友,真正掌握了美国文化和沟通技巧,使得索尼很快在美国立足。

因此,杨壮认为战略目标的定位、人才的储备、运作前可行性报告的研究,以及到海外后对当地文化、法律熟悉的程度,最终都会决定企业在海外能否持续发展。

搜狐财经996,大小周里的这些加班文化的存在,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是否真的能提高企业效率与竞争力?

杨壮: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是创新企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家永远不分上班、下班、睡觉、吃饭,在创业初期时,996、007这种加班现象很自然。在当今适者生存、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不实行996、007企业可能无法生存。

第二,加班代表了一种文化。企业文化中存在互相攀比的现象,也叫羊群效应。一个人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空间,自己工作做完后,别人不走他也不会走,上级不走他也不走,这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文化形成,大家都不愿意下班,主要眼睛都在看着第一把手。所以,第一把手的文化表现十分的重要。

第三,加班与企业的行业性质有很大关系。能为企业增值的加班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加班过度,没有给企业带来很大价值,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部分企业有猝死的情况。如果企业不善待员工,为了某一个短期的目标伤害员工身心,最后会出现问题。

是否真的能提高企业效率与竞争力,取决于企业、行业和产品。比如律师、财会师,如果今天有任务必须完成就一定要加班,但不能成为常态。90后、00后不愿意过加班生活,如果加班文化成为常态,他们就会马上离开。因为他们希望工作和生活有所平衡。

疫情期间,比亚迪需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制造几亿个口罩,供给国外、国内疫情严重的地区,这种生产单位一定是三班倒。所以如果企业的时间对于企业未来以及竞争力都有重大影响,就一定要加班。企业领导应让员工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加班更好。

搜狐财经: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应该进行哪些战略调整?
杨壮:海外的并购浪潮开始于2010年,很多中国企业都往外走。原因是国内企业的并购机会不如国外好,另外人民币升值后,中国企业可以买到很多国外的便宜资产。

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数量及金额达到顶峰,而2017年这一数据却急剧下滑。很多涉及高科技、军工、芯片等敏感领域的企业在海外会遇到很大挑战,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不能只看这几个行业。从盈利角度看,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成功的比例不超过30%。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战略定位及目标不清晰。企业为什么要到海外投资?为什么要到海外并购?为什么要到海外建立独资,建立合资,为什么要建厂?没有明确这些问题。

有些企业出去有点是为了扩展市场,有些是为了增加盈利,有些是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些企业战略比较清晰,比如福耀玻璃。曹德旺到美国开展业务,是因为美国的整个运营成本比中国低,比如税收。

第二,大部分企业想当然地认为,国外的环境、法律等与国内相同,对投资国家所在的行业竞争对手、竞争产品,当地的法律文化、市场几乎没有研究,商业行为往往依赖于第三方。然而第三方做事相对粗糙,不会真正告诉企业陷阱所在,很容易出现问题。之前有家国内企业旁边是美国军事机构,等并购完成后,军事机构却让其离开,亏损很大。尤其美国是联邦制,每一个州的文化、投资政策,包括税收政策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税收是0,有的地方税收很严格。

所在州有工会,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时,认真研究了美国各个州的优惠政策、法律条文、税收政策,也将日本政策的变化研究的十分透彻。比如美国田纳西州的法律规定,外来企业不必成立工会,而在加州,日本需要成立工会,非常复杂。于是日本企业就将日本管理模式带到田纳西州,经营得很好。

又比如青岛啤酒在出海过程中,找当地的犹太人帮忙进行市场开发。犹太商人用当地人做营销代理,最后证明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

第三,中国企业现在遇到的很大的挑战,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国际化人才要懂得中国人与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谈判的技巧。中国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国外完全不一样。比如美国人到中国来谈合作可以不吃饭,想尽快处理重大问题,但中国人不是这样。因此,如果用中国人的方式与外国人交流和谈判,会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日本的盛田昭夫,在1960年50年代将索尼收音机卖往美国。美国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准备全部买断,但盛田昭夫想在美国建厂。为了建厂,他将总部移到美国,并且开始学吃美国饭,上美国课,交美国朋友,在美国社会中,与美国方方面面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掌握了美国文化和沟通技巧,使得索尼很快在美国立足。

所以战略目标的定位,人才的储备,运作前可行性报告的研究,以及到海外后对当地文化、法律熟悉的程度,最终会决定企业在海外能否持续。

中国企业将来要去往一带一路的国家开展业务,可能是印度、巴基斯坦、坦桑尼亚、迪拜等,这些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很多企业到海外去之前只研究赚钱的商业模式,就会遇到很多人文和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企业要特别重视以上问题。

搜狐财经:您怎么看待社会信任或者社会文化对企业规模、员工管理尤其是企业继承的影响?什么才是决定企业高层继承计划的因素?
杨壮:中国的血缘关系、家庭关系,尤其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观念,真正地防碍了中国企业走出家族企业。在中国,血缘是信任的基础,人们无法信任家族以外的人。

过去20年中,变化最大的首先是汽车,其次是公路,最后是房地产。中国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阶层变化。这个巨大变化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社会到今天,我们取得了精神上的进步,财富上的进步,教育上的进步。但是在组织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和人之间没有建立信任。

过去30年,中国社会发生很大变化,对家族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受到最大挑战的是家族企业的掌门人。家族企业的掌门人要对自己原来的经营模式,还有未来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梳理。掌门人的态度尤为重要,他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他的孩子。

第二,传承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第三,企业家要思考如何建立好的经理人制度。很多民营企业家股份都在50%以上,认为企业收益私有。但王石就一直强调职业经理人的文化,招聘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还有任正非,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持有的股权上升到80%,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将股权降到2%多。华为没有上市,大部分股权都在内部,经营很稳定。

海外的情况,逐步可以交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这个企业上市,股份期话之后,企业的内在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之后,慢慢的他就由职业经理人进行控股。

还有一个是德国和日本的家族企业都是不上市的,因为上市就有一种可能性,别人把你都给买了,为了传承,它有很强的一条传承的制度和体系,比如罗斯查尔德把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

中国情况比较麻烦,职业经理人工作之后想当企业家,这点在中国涉及到制度设计问题,涉及到文化市场,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老板一定要有开放心态去真正的招聘比较好的职业经理人。

搜狐财经:传统的企业遇到了发展瓶颈,您认为如何才能打赢翻身仗?企业领导力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杨壮:国外一些国家建立了很多大企业,但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像一个卫星城,比如丰田下面有几万个丰田制造商,大企业没有把小企业吃掉,大企业带着小企业玩,但现在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大企业的存在导致小企业基本没戏,所以在中国企业必须大,不大的话就会被吃掉。

小企业怎么走?小企业前途在什么地方?这是美国欧洲一直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国家不断地产生反垄断的争议,因为一定要竞争。一个领域没有竞争,一定会出现问题。

我觉得未来企业的竞争性越强,老百姓越受益,政府在制定重大的政策管理,政策应该扶持企业,让这些企业或者创新创业者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这样社会才能走向正向的方向。

搜狐财经:数字经济和新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将会有哪些变化?员工的工作模式以及员工管理将有什么新特点?
杨壮:企业的领导者要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缺乏数字的支撑将很难竞争,因为互联网时代变化太快了。数字的积累不应该只掌握在几家大企业之中,中小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都应该有企业数据的分配。

最后就是数据涉及到的隐私,政府监管力度应该不断加大,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主管部门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政策想跟但是跟不上,因为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

搜狐财经:考虑到未来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企业需要做出哪些必要而急迫的调整?
杨壮: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企业要随着劳动力变化做出很多巨大调整,人口红利丢失导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成本急剧增加,那么降低劳动成本的方法有很多,企业可以考虑用AI技术代替劳动力的成本运算。

第二,企业应该变成轻装上阵,不能变成一个负担极重的企业,一些企业有些部门都是外包出去,外包实际也叫灵活用工,未来的灵活运用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有些行业一个工作是吃不饱的。尽管外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灵活用工的事情在中国是一个大趋势,因为这样做会让企业降低成本。

第三,灵活用工以后,一个公司里真正的契约公约越来越多,短期合同工越来越多,这种合同工是公司最需要的。还有一些企业裁员,但当真正把员工的供给削减掉以后,企业内部的和谐会出现问题,员工之间的合作会出现问题。

另外,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与学校以及工业协会、国家专家咨询机构进行行业转型,日本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值得中国学习,中国这方面还没有开始做,未来一定要做。

【往期推荐·经济学家】
周小川 | 周其仁 | 许小年 | 高培勇 | 朱民 | 林毅夫 | 黄奇帆 | 周延礼 | 朱光耀 | 海闻 | 姚洋 | 吴晓求 | 丁远 | 高西庆 | 常修泽 | 张军 | 贾康 | 温元凯 | 王忠民 | 宋敏 | 周皓 | 樊纲 | 李扬 | 史蒂夫·霍夫曼 | 赫尔曼·西蒙 | 曹远征 | 盛斌 | 刘克崮 | 刘守英 | 托马斯·皮凯蒂 | 刘小兵 | 董克用 | 汤敏 | 张中祥 | 何帆 | 李实 | 毛基业 | 秦虹 | 白重恩 | 薛澜 | 魏杰 | 毛振华 | 余永定 | 魏后凯 | 霍建国 | 周天勇 | 刘元春 | 甘犁 | 李玲 | 刘世锦 | 周黎安 | 迟福林 | 陈春花 | 李迅雷 | 刘尚希 | 王小鲁 | 斯蒂格利茨 | 黄益平 | 蔡鄂生 | 李铁 | 张承惠 | 管清友 | 谢国忠 | 肖金成 | 金刻羽 | 何亚非 | 郑新立 刘尚希 | 许善达 马晓河 | 陆铭 潘家华 | 安德鲁·迈克尔·斯宾塞
【往期推荐·企业家】
宋志平 | 刘永好 | 陈泽民 | 王均豪 | 胡葆森 | 沈国军 | 魏东 | 晏平 | 梁建章 | 章华妹 | 钱于军 | 朱建民 | 徐井宏 | 夏华 | 江南春 | 王静 | 刘京京 | 郑元豹 | 张建宏 | 马蔚华 | 傅军 | 艾路明 | 王耀 | 王小兰 | 王梓木 | 阎志 | 陈黎明 | 李东生 | 倪以理 朱明跃

-转载联系-

changyouyuan@sohu-inc.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搜狐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