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峰客访谈」吉凯医药CEO袁纪军:善用临床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转化医学

峰客访谈 峰客访谈 2020-09-03


袁纪军认为,吉凯医药的核心竞争力是和临床的对接,“正是因为有了吉凯近18年临床资源的沉淀,我们才能把自己从众多生物技术公司中区分出来。”


吉凯基因2002年就在张江药谷平台孵化器扎根并成长起来,已建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前研究再到临床研究的完整研究开发体系,形成独一无二的转化医学系统。吉凯医药是吉凯基因旗下的生物医药公司,创立于2016年,专注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等全新药物的研发。


近日,医麦客《峰客访谈》记者采访了吉凯医药首席执行官(CEO)袁纪军博士,以求对吉凯医药有更多的了解。他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就职于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负责药物筛选生物模型的建立,主导或参与了包括PD-1抗体在内的多个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工作。


01 用丰富的临床资源,推动转化医学


吉凯医药的目标是针对中国高发少药的疾病,开发出病人能够用得起、用得好的药物,袁纪军认为这是一个全面、长期的开发过程。目前吉凯医药遵循着这条道路,和临床医生充分合作,发挥出相对于欧美国家临床资源丰富、临床样本众多的优势,从临床角度入手,开发出针对中国高发少药疾病的治疗产品。



袁纪军认为,吉凯医药的核心竞争力是和临床的对接,“正是因为有了吉凯近18年临床资源的沉淀,我们才能把自己从众多生物技术公司中区分出来。”


吉凯医药在成立的4年时间内,已经与多位院士以及数十位主任级临床专家进行合作。这些专家对临床疾病都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通过和他们合作,该公司整个研发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而是真正的把基础研发和临床需求联系起来,使他们的工作更贴近临床、更有价值。


在接受医麦客《峰客访谈》记者采访时,袁纪军说:“我们认为任何治疗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从解决临床问题出发,只有能够切实解决临床问题的产品才能真正让病人获益。现在我们抗体开发项目的立项都会有临床样本的靶点验证环节,通过在临床样本上对靶点进行验证,可以对靶点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更充分的了解,对后期产品的临床开发方向也有更好的把握。”


除了抗体药物,临床资源在新兴产品的开发中的优势更加明显,譬如细胞治疗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


例如,袁纪军提到,该公司正在和一家三甲医院就一个全新的TCR-T细胞治疗产品进行合作开发。这是针对肿瘤特异抗原的一个TCR-T细胞治疗产品,他们是从病人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出发,成功找到了抗原特异的TCR-T。他说:“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资源,这是完全没有办法做到的。


据悉,吉凯医药目前已建立起了一个包括9个细胞治疗药物、8个抗体药物的研发管线,并与多名领域带头人签署了长期的深度合作协议。


吉凯医药的研发管线

02 立项原则离不开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生物创新药的方向非常多,有围绕传统靶点进行抗体药物(单抗与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治疗等的开发,也有选择非常创新的靶点,也有策略差异,例如First in class和Fast follow。


吉凯医药的管线制定有什么侧重点?


袁纪军相信,每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的立足点,如果缺乏这个,企业就很难在这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很多初创企业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而吉凯医药凭借的是在临床资源上的优势,这些都会是大型药企寻求合作的关键点。


吉凯医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充分结合临床资源、开发中国高发少药疾病药物的新药研发公司。因此在每个项目立项的时候,该公司“都会考虑这个项目能不能结合我们的临床优势,能不能使我们相对于其他公司在药物开发早期具备更明显的优势。”


2019年,吉凯医药成功对接了一家很有实力的抗体药物企业,把CLDN18.2项目以转让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了后期的开发合作。袁纪军透露,这个项目其实当初很多公司都在考虑,但是由于靶点的一些特殊性,大家都有一定的顾虑。


当时,吉凯医药就利用临床资源的优势,在中国很多胃癌和胰腺癌肿瘤样本中验证了该靶点的真实性,在抗体研发后期,也充分在样本上验证了其抗体对肿瘤的识别能力。这些证据让该项目相对于同靶点其他项目凸显了更多的优势。目前,吉凯医药正在开发CD73抗体,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都用到了临床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样本,确保抗体不仅在分子层面能够对靶点进行抑制,同时在实际病人样本中也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袁纪军认为,这些研究给项目的后期开发也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人才储备也是吉凯医药的信心来源。据了解,目前吉凯医药有50多位员工,主要分为研发和GMP生产两部分。研发的同事都是拥有多年药物开发经验的研究人员,包括多位海归博士,分别在跨国药企和国内的本土药企中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GMP生产负责人是一位在日本药企工作十多年、具有丰富GMP生产管理经验的专家,而负责生产的同事相对更加年轻,更有活力。


03 商业授权或合作开发将是常态


早前吉凯医药的部分有竞争力的管线成功与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取得合作,医麦客《峰客访谈》记者问道,这样的模式是否是今后的常态吗,商业授权过程有什么难点和不确定性?


袁纪军坦言,吉凯医药目前规模还不大,无论从经济实力和人员配备上都还不具备独立将项目推到后期的能力,所以通过商业授权或合作开发的形式和其他企业共同开发项目会是目前的一个常态。


吉凯医药目前对与药企的合作模式持开放态度,可以进行项目授权、项目整体转让以及项目的合作开发,甚至是联合成立项目公司等。宗旨是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合作伙伴,用最有利于项目推进的合作模式,以最快的速度把项目推上临床,让病人尽快从公司的研究成果中获益。


另外,项目的合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涉及到项目本身的质量,还有合作双方各自的优势,双方对项目开发目标的统一等等。袁纪军也说到,作为初创公司,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还是有很大挑战的。因此,该公司现在也在积极寻找商务拓展专家,并通过像医麦客这样的知名平台来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04 直面问题,对未来充满信心


袁纪军说:“作为初创企业,我们时时刻刻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公司的生存压力。但我们还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解决各种问题。我相信吉凯医药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我们一定能够在新药领域做出我们的贡献。”


他认为,目前国内的新药研发氛围非常好,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都有政策大力扶持,众多大型制药公司也在新药方向进行大量的投入,新兴的生物技术企业更是发展迅猛。虽然目前有一些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对中国在新药方向上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


05 关于吉凯医药


吉凯医药聚焦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抗体药物等全新药物的开发,致力于与临床医生共同将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科学研究进行转化,开发解决临床迫切需求的治疗产品。吉凯医药目前已建立起了一个包括9个细胞治疗药物、8个抗体药物的研发管线,并与多名领域带头人签署了长期的深度合作协议。

通过众多临床专家的共同参与,吉凯医药具有其他生物公司所不具备的药物开发优势。吉凯医药拥有广泛的项目来源,在成立至今的2年半时间内,已经接触了包括数位院士在内的不同临床专家的高质量科研项目超过50个,并有多个项目进入了后续合作开发阶段。吉凯医药通过与临床专家的合作,共同承担了多个国家和地方的重点专项项目,共同促进项目的实施及后续成果的转化。吉凯医药拥有的最大的优势是项目的高成功率,通过临床专家的积极参与,吉凯医药拥有大量的样本资源,在项目早期就引入了临床样本资源作为项目的验证点;同时在药物开发过程中通过研究者发起的早期临床研究可以第一时间在临床看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生物标记物,为后期项目推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吉凯医药立志运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结合广泛的临床资源,开发出针对中国高发癌种的特异新药,帮助中国肿瘤病人提高生存率,改善中国肿瘤病人的生活。


《峰客浅析》往期报道企业荣昌生物(上) (下)丨 康希诺生物复星医药艾棣维欣亘喜生物创胜集团南京传奇百济神州药明巨诺滨会生物淂晖医药君实生物复宏汉霖康方生物多禧生物天广实卡替生物索元生物瑞博生物荃信生物迈威生物复诺健生物丨 再鼎医药和铂医药祐和医药
《峰客访谈》往期报道企业

宜明细胞 | 博雅控股 | 邦耀生物 | 赛默飞 | GE医疗 | 博雅辑因 | 岸迈生物 | 科医联创 | 金斯瑞 | 普瑞金 | 恒润达生 | 解放军总医院 | 赛诺生 | 复星凯特 | 澳斯康 | 亦诺微 | 昭衍生物 | 中盛溯源 | 贝赛尔特 | 斯微生物 | 科济生物 | 颐昂生物 | 恒润达生 | 复宏汉霖 | 默克生命科学 | 科望医药 | 和元上海 | 和铂医药 | 苏桥生物 | 非同生物 | 艺妙神州 | 尚健生物 | 翰思生物 | 华大吉诺因 | 西比曼 | Applied StemCell | 华龛生物 | 方恩医药 | 天士力创世杰 | 马璟博士 | Clindata | 霍德生物 | 艾尔普 | 精诚医药 | 三启生物 | 睿健医药 | 燃石医学 | 生基医药 | 南京生命健康科技大会 | 健顺生物 | 甫康健康科技 | 西部战区总医院 | 亿腾景昂辉大基因艾赛、诺康得T-cure | 联宁生物 | 康众生物安健成都美杰赛尔爱康得 | 北恒生物 | 华夏英泰



“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