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阳明是指由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组成的消化系统,胆的苦液、脾和胰的甜液、肝的酸液都能进入到肠胃中帮助消化,哪个功能出现了问题,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症状。太阳篇中的各种泻心汤是治疗胃炎的方剂,黄芩汤是治疗肠炎的方剂,大黄牡丹皮汤是治疗阑尾炎的方剂,吴茱萸汤是治疗呕吐的方剂,茵陈蒿汤是治疗急性肝炎的方剂,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热的方剂,这些病症都是胃肠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症状。但《伤寒论》阳明篇讨论的主要是胃肠被大便堵到的实证,处方分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煮药的方法以及造成全身发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一九四、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发汗脾约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利小便,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阳明病是从太阳证转过来的,病人原来是太阳病,服用桂枝汤或麻黄汤或葛根汤的剂量过大,津液发散太多,致使肠胃里面的津液耗失,大便干在里面,这是太阳阳明;原本就有大便堵在肠子里,就是正阳阳明,学习伤寒论的时候需要把胃当作肠来理解;少阳是三焦系统,水道出焉,如果小便利得太多,三焦有问题的话,也会造成胃中燥实。“利小便,胃中燥,大便难是也”,这就是少阳阳明。《伤寒论》中的阳明证,讨论的是被大便堵到肠中的实证。主要表现症状有:三、中脘痛而拒按:肚子痛,天枢穴拒按,代表大肠被大便堵到。四、阙上痛、印堂痛代表是阳明痛;两侧痛是少阳痛;后脑痛、项痛是太阳痛。附注:如果大便堵在小肠出来到大肠头这一部分,就是西医观念的阑尾炎,病人会有一个特殊现象:右腿会弓起来,因为这样做疼痛就会减轻。一九六、问曰:何缘转阳明病?答曰:太阳、少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小便利与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太阳证需要发汗治疗,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和解,会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发汗太过,小便太多,都会造成为胃肠中干燥,因而转属阳明。阳明篇中讨论的阳明证就是由于伤津液之后造成的大便难的症状。古文中“更衣”就是去厕所的意思,“不更衣”就是不大便的意思。一九七、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证的外证有: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证恶热,太阳证恶寒,这是阳明证和太阳证的区别点之一。太阳证的发热是翕翕发热、少阳证的发热是往来寒热,阳明证的发热是蒸蒸发热,这也是太阳证和阳明证的区别点之一,阳明证的发热程度要远远高于太阳证的发热。一九八、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虽“得之一日”,但此条辨的“一日”其实是一候,即7天的时间,代表疾病会传经,得了太阳表证后,过去一周的时间,即使不吃药,免疫力好的人也能够自愈。免疫力不好的人会有传经的可能,或者传入少阳,或者传入阳明。“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表示病邪进入到阳明,如果进入少阳,病人会有往来寒热的症状。一九九、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脾胃的五行属性为土,能消化任何东西,就像大自然的土地一样,承载万物,是万物所归,故而不会再传变。病邪进入到少阳,对应西医的淋巴系统的时候,病没治好,还会再深入到三阴的阶段;病邪进入到阳明,就表示不会再传变了。疾病不传遍不代表不需要治疗,“阳明无死症”,但得到阳明证,却不及时治疗的话,对身体依旧会有很大的影响。举例:便秘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人一生中时不时会有便秘的症状。虽然便秘不是死症,但很多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和便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本文为原创,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