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学史 隋唐部分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2](314120068)、古代汉语文学QQ群[1](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以上内容非正文——







◎袁行霈版◎



第四编 隋唐部分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词于初盛唐始创作→中唐基本建立→晚唐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基本知识。

(一)兴起的因素。

1.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

2.与酒令著辞有关。饮宴娱乐风气培育了酒令艺术,歌舞化酒令则近于或成了词。“令”词名目多;酒令在翻新中设计出的令格,成了词的某些体式或修辞特点。

(二)词最初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音乐起主要决定作用;词在唐五代时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区别: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这些特点由“排比声谱填词,其入乐之辞”(胡震亨《唐音癸签》)造成;最根本发生原理在于以辞配乐,是诗与乐在隋唐以新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

(三)诗乐结合的传统。

1.汉魏乐府一般先有歌辞,后以音乐相配,所配的是清商乐。

2.唐五代词先有乐,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

(1)沈括指出三类音乐:雅乐、清乐、宴(燕)乐。

①雅乐属周秦古乐系统,与俗乐相对,用于郊庙祭享。

②清乐在汉魏有平调、清调、瑟调,称相和三调,或清商三调(即宫调、商调、角调)→清商乐与吴歌、西声结合,在长江流域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南朝音乐主体→随南北政治统一,成为隋唐七部、九部或十部乐中的一部。

③广义可属清乐系统的南方音乐与胡乐、中原音乐交融,为唐俗乐总称的燕乐。

(2)燕乐起于北朝→统称胡乐的边地及境外音乐传入内地。胡乐的特点:

①以琵琶为主要伴奏乐器,形成繁复曲折的曲调,同时配有鼓类与板类节奏乐器。

②中原音乐与胡乐融合渗透,形成包含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外族乐等多种因素、有歌有舞的隋唐燕乐。

③鲜明的时代风格,适合广大地域和多种场合,以俗乐姿态,适合日常娱乐需要。

(3)配合燕乐演唱歌辞除长短句形式的歌辞外,还有齐言的声诗。

①前者依乐制辞,后者选诗配乐,两者并行于世。

②一部分声诗在演唱中,为与乐曲更好配合,杂以和声、泛声等成分,后来被填成实字,即可能演变成长短句词调。

(4)曲调成为词调是有条件的,主要是短小轻便的杂曲小唱。

①其产生与唐教坊有关。隋有入词曲调产生→唐所传主要为太常曲和教坊曲。太常曲是太常寺下属大乐署的供奉曲,为朝廷正乐;太常曲少数转为词调。

②教坊曲大量转变为词调。开元2年玄宗置左右教坊,教俗乐,成为女乐和俗乐集中地;创制新曲,汇集并传播民间和地方乐曲。教坊为代表的俗乐机构,及以教坊妓为代表的歌舞艺人,在曲调创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四)发展历程:隋到初盛唐作品有限,呈偶发、散在状态→中唐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从事填词,从偶发走向自觉。

1.刘禹锡《忆江南》:“依《忆江南》曲拍为句。”依一定曲调的曲拍制作文辞,自觉把诗词区分,有了词的创作意识和操作规范。

2.元稹《乐府古题序》:韵文有“由乐以定词”与“选词以配乐”两大类,声诗与词并行,证明刘禹锡“以曲拍为句”是从词创作中概括出来,足以作为词体成立和“曲子词”创作自觉的标志。

3.“因声以度词”“以曲拍为句”,是依曲谱制作文辞,与后世据谱填词不同:

(1)由于曲谱失传或后世难通,只好以前代文人词作范本创作。

(2)学者将前代同调词集中比勘,总结每一调在形式、格律方面要求,制出词谱。

(3)词的制作便演变为依词谱填词。

(4)词由融诗乐歌舞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转变单纯文学意义的抒情诗体。

二、敦煌词曲。

(一)基本知识:

1.作者范围广泛,多下层,时间大抵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

2.最重要抄卷《云谣集杂曲子》,收词30首,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

3.词调除《内家娇》外,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有录,有慢词也有联章体。

4.创作早期性与作者成分民间性,具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

(二)词与诗题材内容上:诗歌界域宽广,词多言闺情风月。

1.敦煌词虽多写男女情,但有更广泛取材。如写晚唐动乱局面(《酒泉子》)写坚守敦煌,威镇荒服边将(《菩萨蛮》)写商人逐利的不同境况(《长相思》)。

2.妓女题材也具未曾有的侧面。如“莫攀我”(《望江南》)不愿受损害、受凌辱的呼喊,说明在取材上还未和民歌或诗歌划界。

(三)体制上粗备型体,未完全成熟。

1.字数不定,韵脚不拘,平仄通押,兼押方音,常用衬字等,说明词格宽,声辞相配要求不严,用韵方法简单,处草创阶段。

2.所咏内容一般与词调大致相符,这种“咏调名”现象属早期词调初创时特征。

3.造意遣词存民间词素朴风格,富生活气息。如:枕前发尽千般愿(《菩萨蛮》)。

4.作者来源复杂,各篇体制成熟程度不同,思想到表现上的工拙、精粗、文野、差异大:拙朴是其本色,不少作品也讲究词藻华饰,甚至文白、纤巧朴拙,并见一篇中。

5.相当部分作品重心向抒情、市井化,甚至艳情化发展。《云谣集》中表现突出。

三、盛唐和中唐诗人的尝试。

(一)张志和。首唱作《渔父》五首。

(二)韦应物和戴叔伦《调笑令》反映边塞景象。

(三)元和后作词文人更多。白居易、刘禹锡。如二人唱和的《忆江南》。

刘禹锡《忆江南》已不再咏调名本意;女性和闺阁气质突出,意境更加词化。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一、《花间集》。

(一)后蜀赵崇祚于广政3年(940)编成《花间集》10卷。

(二)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温庭筠、皇甫松晚唐,孙光宪仕于荆南,和凝仕于后晋,其馀仕于西蜀。

(三)最早的文人词总集。集中代表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进一步确立。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性质,奠定词体发展基础。

(四)欧阳炯《花间集序》:

1.在淫靡风气下创作,写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缛采轻艳,绮靡温馥,把视野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女性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内心生活;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虽写宫女幽怨等,中心是男女情爱。

3.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衣剪叶,夺春艳以争鲜”(《花间集序》)。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脂粉气。

二、 花间派鼻祖,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温庭筠。

(一)把词同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结合。

(二)风格不单一。

1.有境界阔大的描写,如“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菩萨蛮》);

2.清新疏朗甚至通俗明快之作,如《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3.主人公活动范围基本不出闺阁,多秾艳细腻,绵密隐约。《菩萨蛮》(小山重迭)。不表现抒情性,而表现于感官刺激;用密集而艳丽的词藻,描写女性及其居处环境,具装饰性特征,内在的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深隐含蓄。

三、西蜀韦庄。

(一)温韦擅诗,韦受白居易影响较深,温远绍齐梁、近师李贺。

(二)婉媚、柔丽、轻艳的,如“红楼别夜堪惆怅”(《菩萨蛮》其一)。

(三)温韦比较:

1. 温词客观描绘,虽时或寓沦落失意的苦闷,却非常隐约,只唤起深美的联想;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清疏的笔法和显直明朗的抒情—特色。

2.温词意象迭出,一两句能包含多层意蕴;韦词一首词围绕一件事。

3.温词绵密,韦词疏朗;温词雕饰,韦词自然。如《女冠子》(四月十七)。

(四)韦词抒情又具有深婉低回之致。“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如《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

四、《花间集》其它作家有的在题材上有所扩大。如欧阳炯、李珣对南疆的描写,二人(《南乡子》)。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一、南唐文化修养较高,艺术趣味也相应雅一些。

二、冯延巳,字正中,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

(一)虽以相思离别、花柳风情为题材,但不侧重写女子容貌服饰,也不限于具体情节,而是着力表现人物的心境意绪,造成多方面启示与联想。如《谒金门》(风乍起)。

(二)有些只表达一种心境:谁道闲情抛掷久?(《鹊踏枝》)

(三)由环境遭遇及思想性格造成的心境,提供广阔想象空间。王国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人间词话》)且影响到晏殊、欧阳修等。

三、李璟:忧患意识比冯延巳更深:菡萏香销翠叶残(《浣溪沙》)

四.李煜,字重光。虽题材内容前后期不同,但一贯特点是“真”: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较少有理性节制。后期词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也不加掩饰,如《玉楼春》(晓妆初了明肌雪)。本色和真情性:

(一)用血泪写出亡国破家不幸;

(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

(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亡国后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把遭遇泛化,获得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如《虞美人》《浪淘沙》。

五、南唐词境界较开阔又有深厚缠绵的情致。如冯延巳《鹊踏枝》。




——以下内容非正文——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集 王力主编)

一简对多繁汉字表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视频部分——
北大课堂(部分)
76 《左传》(十五 、十六)
74 《左传》(十三、十四)72 《左传》(十一、十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全集)
通假字与同源字(全集)
古汉语常用字典、辞书、虚词(全集)古汉语常用语法、修辞(全集)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全集)北大课堂| 齐晋鞌之战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17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二)16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一)15 怎样判断入声字14 古文标点的要诀13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辨析12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11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09 同义词辨析08 引申义与假借义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武汉大学| 说文解字
导论
“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人身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动物类基础字形讲析
植物与庄稼类基础字形讲析
自然界基础字形讲析
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服饰与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全集)《中国通史》100集

北师课堂|古代文学史
19 《荀子》
18 《庄子》的艺术成就
17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6 《孟子》
15 《老子》
14 《墨子》
13 《论语》
12 诸子散文概说
11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10 《战国策》的内容
9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2)
8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1)
7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6 诗经的艺术成就
5 《诗经》的内容(二)
4 《诗经》的内容(一)
3 古代文学史
2 原始歌谣与神话
1 《春秋》与《国语》

国学精品课|《左传》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重谋守信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小霸
《左传》 导读

北大课堂| 《孟子》精读
孟子的生命历程
课程说明


中国文学史
隋唐部分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大历诗风
杜甫
李白
盛唐的诗人群体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小说
辞赋、骈文与散文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辞赋
两汉乐府诗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齐晋鞌之战与华不注山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五)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一)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八)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



原典
《左传》 10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09 子鱼论战
《左传》 08 晋国骊姬之乱
《左传》 07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06 齐桓公伐楚
《左传》 05 曹刿论战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03 石碏大义灭亲
《左传》 02 周郑交质
《左传》 01 郑伯克段于鄢
《诗经》 08 召南 小星
《诗经》 07 召南 摽有梅
《诗经》 06 周南 汉广
《诗经》 05 周南 芣苢
《诗经》 04 周南 桃夭
《诗经》 03 周南 卷耳
《诗经》 02 周南 葛覃
《诗经》 01 周南 关雎





中国古典文献学
16 《四库全书》
15 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4 《永乐大典》
13 胡应麟与辨伪学
12 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 宋四大书
10 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9 唐代佛经翻译
08 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7 魏晋图书编纂
06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5 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04 汉代文献学成就
03 孔子文献学成就
02 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01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考试】(部分)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九)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八)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七)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六)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五)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四)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全集)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纪录片
纪录片| 《楚国八百年》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6集 劫难
第5集 歧途
第4集 称霸
第3集 受挫
第2集 觉醒
第1集 初生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记忆入声字的方法

国学经典| 增广贤文 (珍藏版)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欢迎加入QQ群    
古代汉语文学[1]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QQ群:314120068)


QQ群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古代汉语文学[2]:31412006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古代汉语文学[1]:93320103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