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宋代文学 绪 论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
——▲以上内容非正文▲——
◎袁行霈版◎
绪 论
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
一、古文运动。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
(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
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五、宋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社会。
(一)宋文学作品,尤其被视为正统的诗文,反映社会、干预政治是最重要主题。
(二)继承杜甫、白居易等传统,描写民瘼或抨击时弊成为整个文坛的创作倾向。虽缺少名篇,但普遍程度高。
(三)社会政治功能加强使宋诗文具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个体抒情意味。
六、上述历史背景对宋代文学的另一个影响——诗文中议论成分加强。
(一)奏议文总数多,单篇奏议篇幅扩展。
(二)不宜说理的题材如亭台记类,也多有议论。
(三)影响:
1.大量出现在诗歌中,会削弱诗歌抒情功能,如理学家诗歌往往变成押韵语录;
2.适度议论为诗歌开辟新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如王安石咏史诗和苏轼哲理诗;
3.宋诗所以有重意倾向,议论成分增强是重要因素。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内忧外患的局面和忧患意识,影响:
一.少歌功颂德,多反映现实;二.表达个人抱负时拘谨收敛。
三.爱国主题的高扬。
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一.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对宋人文化性的格影响:
(一)整合传统处世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互相排挤。
(二)采取新型生活态度:
1.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强,结盟结党得到普遍认同。
2.认为个人努力和贡献是传统或阶层中一部分,应受到理性和道德制约。
3.个体意识倾向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二.审美情趣转变。
(一)佛教:
1.禅宗是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派,尤其慧能创南宗禅,经南岳、青原一二传后,更将禅味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
2.以内心顿悟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
(二)儒学。弘扬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结合的传统,更重视内心道德修养。
(三)认为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非小节,应体现在内心而非外表。
(四)审美态度世俗化;认为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主体是否具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高雅还是凡俗。
三.审美情趣转变促成宋文学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二、宋朝财政措施是用物质享受笼络官员,使纵情享乐之风盛行。
三、宋文人社会责任感和个性自由的整合的人生态度: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用词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情愫;诗文述志,词娱情。
四、词是宋代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也促进了词的繁荣和发展。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古文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整合风格的变化古文的普及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 斜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辽金诗文的成就
一、宋文:
(一)吸取唐古文经验教训,欧阳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为主要文体,又反对追求古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
(二)散文文体的多样化趋势。
1.欧、苏等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的长处,构筑古文节奏韵律之美;
2.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改造,创造出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
3.出现独具一格的笔记文,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三)功能:
1.散文具议论、叙事、抒情3种主要功能。宋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完善,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
2.欧、苏为代表的作家更注意三种功能融合,加强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如欧阳修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
(四)风格丰富多采。
1.整体倾向平易畅达、简洁明快,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境界。
2.朝着更加自然、文从字顺、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
二、宋诗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诗歌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始自杜甫,中唐韩、白、孟、贾及晚唐皮、罗隐等有所发展。
(二)诗中发议论始自杜、韩,晚唐杜、李诗中屡见不鲜,宋后成为普遍风气。
(三)宋人对唐诗最初学习模仿。之后创新:
1.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料,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
2.抒情主人公更多是普通人。
3.平易近人但缺乏唐诗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
(四)宋诗创新以唐诗为参照对象。梅尧臣平淡,王安石精致,苏轼畅达,黄庭坚瘦硬,陈师道朴拙,杨万里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整体性风格—平淡为美。“平淡”是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
(五)唐宋诗差异。
1.严羽批评宋诗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
2.近代:“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或谓:“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3.宋诗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温和内敛,不如唐诗热烈、外扬;
4.宋诗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色泽丰美;
5.宋诗长处在于思理,是对生活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三、宋词。
(一)地位提高,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
(二)流派众多,名家辈出。
(三)总体成就:
1.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词的过片、句读、字声等方面建立了严格规范。
2.题材和风格。开拓表现领域:晚唐五代词多风格柔婉的艳词,宋词人继承并改造之,创作出大量抒情意味更浓的爱情词;经苏、辛等人努力,题材范围几乎达到与五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3.艺术风格争奇斗艳,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相竞。
~●~●~●~●~●~●~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76 《左传》(十五 、十六)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09 同义词辨析08 引申义与假借义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服饰与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课程说明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大历诗风
杜甫
辞赋、骈文与散文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东汉文人诗
先秦文学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