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联对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建议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3-07-08


2020年10月23日,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CNCC2020”论坛的23家高校与科研单位发起记录计算机历史,计算机历史进课堂的活动。

2006年,纪念计算机事业50周年时,一批计算机界的16位前辈就提出了为中国计算机教育史立项研究的建议,可惜未能实现。

1957年6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第一班毕业合影


从1956年开始,到80年代中期,历经30年的时间,几乎全国所有大学都设置了各不相同的计算机和计算数学专业,至少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有些重点大学已经成立了计算机系,但是各校的校史公开记录一般都只有专业成立时间和负责人,第一批创业教师和第一班毕业学生。只有极少数学校的回忆中,开列了当初的课程。

开办计算机、计算数学专业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但是不同领域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要设置相应的培养目标,设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且落实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立。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实习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建立实习的类别与提纲;组织教学必需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刊,并选择讲授教师与助教,还有课程的作业、实验与考试,这一切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和资深教师研究确定,也是当前需要努力研究的内容。

当然,由于中国高等学校之前没有计算机专业,也没有这方面的教师。在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计算机教育是从苏联的帮助开始的。

中国科学院为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组成了计算技术考察团,1956年9月11日飞抵莫斯科,这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第二次访苏,访问目的明确、具体,包括如何建立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计算机生产制造、管理干部培养等,还包括在高等学校设立计算技术专业等。

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院士在最后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1.建立上百人的计算技术研究机构。

2.干部培养,五年到十年以后,计算数学专业每年要有200到300个毕业生,计算机制造专业每年要有500到600个毕业生。

(1)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研究生,立即开始学会计算机的技术。

(2)立即抽出数学工作者、无线电和电子学工程师(学机械的要一两人),各两组,每组10到25人,程度最低是大学生,最要紧的是头脑好。

(3)派两组中学毕业生,每组25到30人,一组到莫斯科大学学计算数学,另一组到莫斯科动力学院学计算机制造,在三年到四年内学完,学生俄文要好。

(4)在中国国内立即要有40到100人改行,请苏联专家来中国短期讲学。

(5)中国大学立即建立计算数学和计算机制造专业,可请苏联专家来中国。

(6)参考书和教科书,苏联有的使用苏联的,英美的也可以用。

列别捷夫总结:可分三步走,先向中国提供新型计算机,培养使用和制造的干部。工作要有创造精神并自力更生。离开莫斯科回国,代表团明确了发展方向,增加了自信心,大约三至五年的建所计划和初期工作至此都安排有序。

(*引自张柏春《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根据苏联的经验,中国第一批设置计算机专业的院校有: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通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上世纪50-60年代创办计算机专业院校,查询工作进行中,资料另行整理,欢迎大家提供原始材料与建议)。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建立60周年座谈会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50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西







15


441-B




\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鸿




105

 


怀



50

CCF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南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60-80



, 


 



CCF20

1041-5



创业者:恭祝许孔时先生九十寿辰(二)

150

M-3




包云岗:积极参与CCF的志愿者


50-

鸿

鸿

鸿



纪念计算机事业的开创者郑守淇先生


DJS100

DJS-220

70


寻找张志浩

别捷夫——我在成电的日子


503

仿

100

鸿







1957



CCF

-

哪些人在关注计算机历史?(地域篇)


电报从人工通信到信息网络

出发前去瞻仰曲阜师大保存的103机

曲阜:对话60年前的计算机

新华社照片库和计算机老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