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顾彬:我最后决定,把被我遗弃的孩子们从抽屉里拯救出来|纯粹新书

顾彬 纯粹Pura 2022-08-19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德国汉学家顾彬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前言
文/[德]顾彬  译/海娆
大概在1970年夏天,我把以前所写的大部分诗作编撰在一起,取名“房间里的男人”。(写作的)年份能保证,但季节不能。我把它们自费出版,大概印了四百册,送了少数给朋友,其余的放在一只纸箱里,好像是搁在赖纳的阁楼。后来的情况就记不得了。
最早的一首诗应该是第七十三首,它最晚写于1964年。第十八首也相似,内容源于我第一次参观罗马。第十四首也许写于在维也纳学习期间,我于1968年夏季开始在那里学日语和现代中文。第二十五首写于同年8月,写作地点应该是赖纳。在搬家去柏林(1977年)之前,我主要生活在埃姆斯河畔和明斯特地区。第二十二首诗是我迄今唯一一次游览芬兰(1968年8月)的收获,第十九首反映了我第一次在日本的生活(1969年7月到9月)。1967年夏天我在美利坚合众国,第二十四首就是基于那时对肯塔基州大自然的体验。其他的,我就只记得第二十三首的写作地点:南蒂洛尔的拉纳,大约是1970年5月,那里盛开的鲜花让我着迷。
诗集中旧的排列只有秩序还保留着,原始框架被取消了。那本诗集是这样设计的:“由沃夫冈·顾彬编辑出版、介绍和注释。”那段很长的前言,今天看来不再合适,因此这次出版被删掉,只留下地点,埃姆斯河畔的萨尔茨贝格村,时间是1970年圣灵降临节。
“81”这个数字需要说明一下,它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我那时不仅受到道教影响,也受到《易经》影响。作品中很多关于变易的想象和表达,并非偶然,而是我当时的世界观受到儒学家孟子的政治思想影响的结果。诗中间的说教语气也源于此,或者受到狄奥多·阿多诺的影响。所有提及的著作和人物都是我在波鸿鲁尔大学时期所接触的。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作者:[德]顾彬  著  海娆  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2022-04
我对这些五十年前的诗作的处理是小心翼翼的。尽管我早已不喜欢“心”这个词,但我仍然在这里和那里用到它。别的我就想不起了。此外我插入了标点,删除了笨拙的短语,替换了不合适的词。
如果有人从今天的角度问我这些诗的价值,我会说:它们为我那时和现在的发展提供了答案。那时我在波鸿,仍然受到现代拉丁朦胧诗派、中国古代哲学及中国中世纪古典诗歌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能把深藏文件夹四十多年的文学作品付梓出版,得归功于杨炼和瓦尔特·费林格尔。前者是中国诗人,后者是德语出版人,他们让我在整理和修改诗稿时,对我那时的诗学和美学进行了思考。为此我非常感谢他们,因为我惊异地发现,即使在几十年以后的今天,人们仍然能从一些说教的底色之外,读出一些新的诗意,对此我绝对深信不疑。
顾彬 2014年6月于北京外国语学院
(本文选自《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顾彬著,海娆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4月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节选)
文/[德]顾彬  译/海娆
从桂林到阳朔的船上
水在河面行,而非天空下。此路于船轻松,于山沉重,未磨之刀,切不开羊皮纸。
天空把云囚禁了三天,如身体之于心。彼此皆不安,但别离之前毫无征兆。
(1985年3月16日)
香港喜来登酒店的中国小姐
她也是实然和应然[1]的统一。出生于纸箱或棚屋,怀着注定要挨饿者的希望,最后拥有了梦想,却隐去了真名和出身。
能拥有今天,她感谢从她的生命中摄取活力的人们。
从九龙看香港[2]
比如夜里的九龙,进入纸醉金迷和归化之夜。人们披裹麻袋,藏身纸箱。有脚跨过,唯你独尊。
但在清晨,楼宇层叠冲天,香港,在雨雾中沉寂。石头和雨滴恍若在美中握手言欢。
这里曾经的诗人,很想分配这些场地,把自然给水泥,水泥给自然。
但我们早知道,自然比人造之作厉害。它最终会掩盖,那些让人难受的东西。

野蛮人来临: 汉学何去何从?作者: [德]顾彬  著   曹卫东  王祖哲  等 译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


十一月的北京
对于旅居异乡者,本埠的一切都来自梦中:介于枇杷和柿子间的脸,除了颜色,无所寻觅。
北京德国使馆的圣诞宴会
1.
每个人都像从冥府冒出,为了在年终之前,再活一次。
2.
荷尔德林,这来自童年的名字,夹杂在人们的谈笑中直到吃喝结束。
北京紫竹园咖啡馆
仍有几座新桥,冬日阳光下水凝成冰,天空的塔和树,不值一提。
据说,苏州在此这样建成:
乾隆当年下江南。那里一如往昔,人美,水秀。月下的笛声和山上的鲜花,让世界飘然坠入梦乡。
那就以梦挡风,阻止沙尘入肺,桥相连,水相依。一条苏州的街巷就此形成。人们可在那里巧笑,商贩可在那里经营。
百年之梦落地生根,百年之战由此引发。
今天我们知道,没有必要南园北迁。
在这里的太阳和火炉之间,两腿交叉,双手把杯,看附近的厂区:
门下无非是女工们笑声爽朗。
注释:
[1]:实然和应然,康德的哲学概念。[2]此诗借用了阿多诺的审美观:资本主义下的艺术会自我满足,并通过其美丽掩盖社会矛盾。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封面展开图
(本文选自《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顾彬著,海娆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4月)

延伸阅读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跋

有关早期诗作的说明
文/[德]顾彬  译/海娆
在我的生活中,总是令人惊异地出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瞬间,以致我从不相信偶然。当然,教会的坚信课也一再发生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末,也许60年代初,我在萨尔茨贝格,一个埃姆斯河边的天主教村庄,听人说起“天意”。附近村庄的贝克尔牧师告诉我们几个福音派归正教会社区的孩子,《圣经》里没有“偶然”一词,一切早已在上帝手中。那一两年里,我们每周一下午,在人民学校的教室里相聚。我在转学到同样是天主教地区的赖纳迪翁石安努文理中学之前,曾于1955年到1956年在那里上过课。与之毗邻的墓园很小,我没想到,大约二十年后,我母亲(1923—1977)和祖母(1889—1977)会在那里相邻而葬。萨尔茨贝格,我写作开始的地方,至今仍然与我相连,仅仅上坟一事,就催促我每年一次回程。
一切都自然而然。最后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是与现居柏林和伦敦的中国诗人杨炼所进行的一次朗读之旅,它给了我理由,让我敢于触碰几十年来未曾触碰的我年轻时的作品。在2014年1月末2月初,我们在各地文学之家和孔子学院向热心听众介绍了杨炼的诗集《同心圆》。诗集大约一年前由汉斯出版社出版,它充满折磨的翻译花了我三年时间,有些烦恼我曾经谈及。在斯图加特和杜塞尔多夫之间,我们共同走过了七座城市。多数坐火车,少数坐飞机。在必须逗留之处,无论是火车站大厅、机场候机室,还是火车车厢里;也无论是站是坐,诗人都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有时放在膝盖上,有时就搁在手臂上,不一定非在桌上不可。他看起来很积极地在写作。我问他在忙什么,他解释说,他刚为中国一家出版社编撰好他的文集。八卷本,也许十卷。因此他必须阅读每一卷,如果有印刷错误,就修改。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长城

在他神秘工作的时候,他总是自嘲。他最喜欢用“太幼稚”来形容他某一时期的写作:太不成熟,太孩子气,太天真!这让我惊讶,因为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作品,就是我不仅翻译,也很欣赏的那些作品。难道我过去的选择错了吗?但搞文学的人都知道,你不能太相信作家关于自己的言论,低估和高估在写作这一行是常事。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出版那些他不再看好的文本。我还隐约记得约阿横·沙托依乌斯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放在地窖里的东西,就别再去碰它。他的意思是,过去写的东西或草稿,也许曾被有意无意搁放一边,以为还会捡起来的,都该永远待在那里。因此我过去将近二十年里也这样。难道有什么不对吗?我突然不再确信了。于是我想明确地知道,杨炼为什么要编辑再版那些今天让他在我面前会发笑的旧作?他的回答于我差不多就是一次真正的挑战:作为一个作家,你有义务将你的成长记录下来。如果喜欢我作品的读者只知道那些被我认为好的作品,由于缺少背景,却不能正确评估它们,整个人生,整个写作,全部作品,一切都成了凭空而来。

顾彬唐诗九讲作者:[德]顾彬  著  吴娇  编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0-12
于是我突然想到自己的“早期作品”,它们自1985年就躺在波恩的“地窖”里,再没被我动过。如同天意,而非偶然,和杨炼在维也纳的朗诵会前,我认识了出版人瓦尔特·费林格尔硕士。尽管我没有作品给他,他仍然令我惊讶地想了解我。我承认,当时除了我的早期作品,因为上面提及的原因让我有所怀疑,我并没有其他尚未出版的作品可以示人。一连串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最后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应该继续听所有诗人的柏林朋友约阿横·沙托依乌斯的,还是更应该听杨炼的?难道奥斯卡·帕斯提奥和马丁·海德格尔不应该是我很好的前车之鉴么?出生罗马尼亚的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认为,即使他写的斯大林颂歌,也属于他的全集;而来自布莱高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最后将他的“黑本子”也愚蠢地出版了。难道我没在“文革”期间写过这样或那样可疑的诗吗?难道法兰克福学派没在20世纪70年代对我产生政治影响,并在我逗留北京期间(1974—1975)发展成“我知道一切”的症状?我真的该屈服于八棵葩出版社老板瓦尔特·费林格尔的诱惑吗?当我在维也纳大学新校区,喝着我心爱的维特林尔葡萄酒,与人谈话时,我决定冒险,并随即在2014年2月开始寻找我的诗歌“遗物”。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在我搬离柏林时都寻到了安全的栖身之地,即使不情愿长久被尘埃和蜘蛛网保护起来。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作者:  [德]顾彬  著   张冰烨  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9

在将近四十年后的今天,我该如何预测公众挑剔的眼睛呢?对此,我为每本诗集写了前言,以做些解释。我一直在写作,但在2000年前几乎没有出版作品。“一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除了少数例外,我如此长久未出版作品?默默无闻,甚至包括我那些出版名目:当我把在文学杂志如《乡音》或《科技时代的语言》上发表的诗歌和散文,全部列入名册,我早年在诗集如《高中生诗集》或者《我们》中发表的作品,依然无人知晓。
当我还是高中毕业班学生时,我在一次大会上听过马丁·布伯尔的一首诗,题目叫《你》。我模仿它写了一首,就好像我没有读过它那样,或许是改写。我的版本发表在校刊《论坛》上。其他的诗歌或散文也在那上面发表,其中一篇用的笔名阿斯特·艾希腾布悉。但它们都不应该在此出版!那次大会应该是以人为主题,于1963年在波恩附近圣奥古斯丁的圣言会举行,或者在巴登·俄恩豪森,和新教神学者古斯达伟·门西林一起。不管怎样,那以后不久,我成了圣言会成员出版的《真理》杂志一名活跃的编辑。那是一本面向青年作者的杂志。我审评别人的文章,很遗憾,带着固执和傲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圣奥古斯丁是年轻写作者每年聚会的地方。我们在那里朗读并评价彼此的作品。我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著名记者和文人。

德国与中国:历史中的相遇作者: [德]顾彬  著  李雪涛  张欣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4

因为马丁·布伯尔,我开始了写作。这个犹太哲学家并不是唯一对我产生影响的人。第二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是罗曼语言文学家雨果·弗里德里希。1964年秋天我在策勒皇宫花园的椅子上,读到那本后来译成中文的《现代诗结构》的前言。斯特凡·马拉美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想成功,应该为抽屉默默写作二十年。很久以来,这促成了我不同方式的沉默:我写作,但不发表。充其量,我自费出版我的作品,给与我境况一样的人阅读,或者去当时流行的中学和大学的朗读会上读,和汉堡的亚历克山大·施密茨以及明斯特的米歇尔·本克一起。他们一个受到埃兹拉·庞德的影响,一个受到哥特弗瑞德·本的影响。我呢?我迷恋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现代诗人的作品,如同我在雨果·弗里德里希介绍的作品中遇见它们那样。我尤其痴迷圣约翰·萡尔斯,其结果是创作了“蓝诗”,即在蓝色的纸笺上用黑墨水写成的诗。它们不用逻辑连贯,全部直接来源于法国赞美诗风格的灵感。不合逻辑是它们的原则,但我后来狡猾地把它们差不多全都毁了。当时芭芭拉·布鲁恩·苏尔特·韦斯林(生于1946年)手里还有些,在她赖纳的公寓里。她把它们借给我复制,并请我随后归还。但我没有复制,而是毁掉了它们,为此我感到抱歉。也许最后还剩一首,名叫《爱情之歌》,在《论坛》中。我毁掉的那些作品,不仅是芭芭拉认为的我最好的诗,还有些别的人也这么看,但我自己从不这样认为。
“蓝诗”并不是我迄今为止唯一否定的作品。如上所述,在早年出版的刊物中还有一些诗作,这次同样较少被收入。我并不完全赞同杨炼的话,有时更趋向严厉的约阿横·沙托依乌斯。

中国往事作者: [德] 顾彬  著   朱谅谅 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4

我真的只沉默了二十年吗?大概有三十年吧,写作的困境伴随着我。在1985年到1988年之间我只写了少量诗歌,1988年到1994年之间我甚至一首没写。但我翻译了许多中文作品,从1991年开始写散文。为什么从2000年开始,我突然每两年就会出版新书,每本超过100页,以至于一些好心人如北岛必须警告我,我写得太多太快了。我的回答总是同样的话:如果我死了,就不能再写了。我必须现在就做想做的一切。为什么?
1998年,我远离那些我喜欢的作品,它们曾让我作为读者热情高涨,但作为作家,它们最后却限制了我的创作。我的意思是,比如,乔治·特阿克尔和卡尔·科俄洛的东西,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我在写完《房间里的男人》(1970年)和《猴子构造》(1971年)之后,更加偏爱短小的形式,所有语义上的枝蔓被彻底删除。这涉及意象,涉及经常出现在诗歌最后的单个意象,中国中世纪美学在此产生了作用,诗歌中的特定句子被少量或者似乎是古典词汇所限制,却足以隐藏作者的意图。《动荡的安宁》是这种类型的最后诠释。
自从1994年我重新找到我的诗歌语言之后,1998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的第四个孩子在1994年出生。从死亡中诞生,如理查德·瓦格纳戏里所说。四年后我在麦迪逊,从2月到4月做客座讲师。我的写字桌在一幢老房子里,由樱桃木制成。我的诗变长了,充满莫明其妙的叙述。梁秉堃(梁斌军)后来不厌其烦地声称,我是通过他才成为诗人,意思是通过对他的作品的翻译。这不一定对。但事实是,他让我接触到后现代主义,于是我总是发现更多理由,对所有生存的偶然进行思考,而较少费心去质疑天意。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作者: [德]顾彬 著  范劲 等  译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也许是我那时的工作让我最后决定,把被我遗弃的“孩子们”从抽屉里拯救出来。在1995年到1999年之间,我不知怎么就写完一本新诗集。那期间我年年带着中国诗人在全德国跑,居然到处都有面对兴致勃勃听众朗读的可能,尤其是我翻译的作品。约阿横·沙托依乌斯几年前在柏林除评论之外还说过,我必须把一些东西放进抽屉,那之后,“语言文学之家”的负责人卡琳·亨帛尔-索思,于1999年秋天请我打开我的诗歌保险箱,让她阅读。随后,她为我在她的“家”里举办了一场朗读会。让我吃惊的是,我成功了,听众出人意料地多,并轻松接受了我的尝试。这位德语老师又找到一家出版社,就在我莱茵河边的新家乡。就这样,我的第一本诗集《旧绝望的新歌》(2000年),在文学之家朗读会的陪伴下,正式出版了。出版人斯特凡·韦德勒赞助我到第三本作品《影子舞者》(2004年),因为卖得不好,如他抱怨,我必须寻找别的出版社来替换他。迄今为止,人们更愿意读我的翻译,或学术著作,而非文学作品。作为翻译和学者,你不必也去写作,这话大家耳熟能详。至少在德语国家如此。

德国汉学家顾
在中文国家得以传播多亏翻译,翻译得精彩才更容易有读者和买家,让我轻松卖掉至少300本书,那是每个德语诗人心目中不让出版社蒙受经济损失的数目。是的,我甚至远远超过了出版方的指标。原因很简单:文人在中国,不管是不是教授,什么都可以做。他甚至有义务,以多种艺术形式同时发声。如果我既想画画或者写书法,那里没有人会抱怨,只有在德国才会感到尴尬。但别的却合适:通过学术我获得课题,通过翻译检验我的德语。当我作为翻译应该获奖,为什么没人问,为何我的翻译有读者?难道我的语言凭空而来?或者自2000年以后,就不在我的日常写作中被打磨发光?
瓦尔特·费林格尔看得很远。他看见了我没敢看到的:我的文学作品有一个正在成长的中文市场。因此他请中国作家德惠·布朗(笔名海娆)翻译我的作品,她的翻译让她位于法兰克福郊外的新故乡成为一处新的德语诗家园。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迄今为止,除我之外,还没有一个活着的德语诗人出版中文诗集。相反,我的同事和我已经翻译出版了数十位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并让其在德国深受欢迎。

顾彬诗选作者: [德] 顾彬  著   莫光华  贺骥  林克  译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8

感谢出版人和译者,我很高兴,因为他们的支持,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出版人允许我,可以追忆最后写作的五十年,并认为我长期的沉默是对的。海娆的翻译也迫使我,对我大部分很复杂的德语进行思考,并去面对那些由于时间久远而变得陌生甚至难懂的语言上的变异。这期间我阅读自己,如我读者中的一员。
在编撰这组青春诗作时,我只进行了少量修改,主要是句子排列,和少数我至今仍然眷恋的旧的拼写法。我看重视觉美。日期注解,尽管现在我感到陌生,一般还保留着,因为它们于我是一座返回遥远过去的桥。我没能总是记住当时的很多背景,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私人的。但总的来说,诗中的“我”不是我。“我”只是一个人物形象,对读者讲述读者。
德语是一种很难的语言。尽管在每天清晨付出极大努力——我主要在早晨5:00—7:00写作——但我几乎没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大师。韦德勒出版社的安格丽卡·森格尔和现在在上海同济大学工作的马海默,是我不可企及的德语专家。当然,多年以来,他们不是唯一用惊人的语言天赋影响了我的人。我还得感谢其他人,他们终生为语言奋斗,并让我分享他们的成果。
顾彬
2014年5月1日于北京外国语学院

德国汉学家顾彬在“神的故乡鹰在言语:陪海子母亲读诗”音乐诗会上朗诵


沃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中文名顾彬,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汕头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编著有德文汉学/亚洲学期刊《袖珍汉学》《东方·方向》,主要译著和作品有六卷本《鲁迅选集》,十卷本《中国文学史》,十卷本《中国古代思想家丛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他为中国和欧洲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外交人才、汉学专家。因其在学术研究、翻译及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曾获多种奖项,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德国翻译界最高奖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
(本文选自《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顾彬著,海娆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4月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作者:[德]顾彬   著  海娆  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出版时间:2022-04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铁与绸

张炜   著


《铁与绸》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诗人作家张炜的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西方《荷马史诗》、歌德《浮士德》、艾略特《荒原》等诗歌传统为基础,跨越春秋战国史直至当下的历史时空,以东夷研究史为切入点,以齐国历史文化为支点,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铁血柔情为情感线索,充分调动历史文化史实、一千多年历史变迁和作者历史文化研究等全部精神资源和写作技巧,高难度地构筑了一个以巨大历史时空为载体的精品力作。




火焰上的辩词

吉狄马加  著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 爱情意识流

王鼎钧  著


本书精选王鼎钧散文、小说等十七篇,围绕爱情这一主题,作者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洞明世事的双眼,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体悟融为一炉,结合当下社会人际交往尤其男女交往的现实,用感性而睿智的笔,以不说教的姿态,淋漓尽致地揭示爱情的真谛。散文以及小说中有许多描写甚有诗笔词意,贯通古今中外,引经据典,酣畅淋漓,恣意汪洋,真是一汪爱情意识流。作者对恋爱这一人间美事,看清看透,并夹杂着对当代青年人的倾羡赞叹之情,与开明开导之意。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

扬之水  著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于青  著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以多镜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全面、立体地描绘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充满情趣的童年生活、孤独与艰辛的求学经历、学成回国后的生活与思想,其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对师友的深切追怀,留学时的传奇经历,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与赤子报国的磊落情怀,等等,构成了季羡林先生百年人生情感之路,展示了其广博精深的学养积淀和丰富、细腻而深沉的精神世界。





# 凤凰琴

刘醒龙   著


本书是由《凤凰琴》《村支书》《民歌与狼》《我们香港见》《城市眼影》五篇中篇小说构成的文集,既展现了乡村世界,如贫困乡村教育问题、乡村基层干部问题;又展现了城市世界,如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勾勒出社会世相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中《凤凰琴》描写了一群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

小说整体叙事严谨,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悬疑色彩,语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使人读之欲罢不能。



# 时间的颜色

冯秋子  著


本书是作者散文与绘画作品跨界融合之作合集,系“向度文丛”作品之一,包括《荒原》《老人和琴》《白音布朗山》《我跳舞,因为我悲伤》等27篇散文,及彩墨、水粉、丙烯、速写等作品36幅。内容既有关注蒙古高原历史与现实中人的生存状况,也有经年实践以人的方式舞蹈的深刻体验与揭示,还有描绘心力感知的塞北草原印象。作者如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悉心体验者和深入掘进而又节制克守的记录者,在其文学和绘画作品中,不轻易放弃追究事物的每一种重要根结和细节。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本书分为上下卷,分别有《师父》《父亲记》《从北大到南大》……二十一篇文章。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叙述与父亲、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阐述了对“人生江湖”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荆轲、宓子贱、卢承庆、李勉、椒树等古代传奇人物的解析,抒发了对传统江湖精神的奇异感喟;通过对李•米勒、朗西曼、赵元任、高二适、王澍、顾随、黄永玉、王世襄、李瑞清、海明威、方以智、李垂谊、马基雅维利、法斯宾德、何其芳、昌耀等人物身上江湖气质的描摹,传达出对“君子雄健、廓然大公”精神境界以及“鹰之轻盈、向死而生”的价值观的积极倡导。



# 百千万亿册书

黑陶 著


这是黑陶最新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按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的顺序,分为五个篇章: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内容包括:客观实录,主观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说,摘抄,诗歌,电影技巧,日记,民间传说,考证,学术短论,梦,神话,回忆录,对景写生,呓语,访谈,文学史补遗,新闻,旅行记,文献改编,等等。这些汉字,这些断片式的篇章,带着作者的体温,它们散漫、云游,又渐渐汇拢、聚集。这个独特的、由黑陶创造的汉字星系,期待在无限的宇宙中,与读者相遇。



回乡记

江子   著


作者江子出生于赣江以西,曾经出版过乡村主题专著《田园将芜》引起过较大反响,而这本《回乡记》就是《田园将芜》的续篇。《回乡记》以吉水赣江以西区域的历史与现实为研究对象,全面田野式考察农民进城、传统留存、异乡与故乡、出走与返回、新乡贤的责任与命运等,以图全息呈现一块经典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中国现在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期,这种变局,乡村的变迁是其标志。江西是农耕文明最有代表性的省份,通过书写新的历史节点江西乡村的常与变,可以解码当下中国。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   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在自然这边

哨兵  著


本诗集延续了诗人一贯的诗学追求和美学趣味,他以洪湖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他近距离地与洪湖的水鸟、水生植物、渐次消失的渔村、日益繁华的县城生活在一起,其诗歌散发着传统和现代杂糅的气息。诗集如同一部洪湖的风物志和心灵史,以鸟类和植物直接入诗,并通过灵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状物、叙述、抒情,诗人在行文之间通过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洪湖世界。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 中国米食

汉声编辑室   编著


《中国米食》分为米粒篇和粿粉篇两部分,米粒篇以朴素的饭团、粽子为开端,进入到饭菜混合的炒、烩、蒸、煮饭类,兼及粥品、焦米和锅巴的运用,酒酿和酒糟类的做法和活用。粿粉篇中,由各省年糕说起,进而了解粿粉食物的变形。全书记录的食谱及附带的应用法,可做出两百多道精彩米食。

《中国米食》动员数十位名厨及精于各省米食的专家,十多名编辑进行摄影、绘图、记录和实验工作,使这本食谱达到生动明晰、人人得而上手的效果,在全球华人地区引起极大反响。



张爱玲五十讲(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版)是一部系统研究张爱玲之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家族、记忆与现实,叙事的哲学与形态,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文学史与经典化。作者注重学术史与论证逻辑,以张爱玲的作品以及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家庭背景等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研究了文字中的意象、服饰、色彩具有的象征意义等,得出张爱玲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一结论。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法] 奥图·德·萨代尔  著   刘婷 译


瓷器的海外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奥图·德·萨代尔是巴黎著名的收藏家,于1881年出版此书,书中对中国瓷器文化做了细致的考察,解释了诸多专业术语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瓷器的制作过程,瓷器的种类,瓷器上图画的特定主题。最重要的是,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瓷器在欧洲的传播与演化过程。此外,书中收录的欧洲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图片,是19世纪西方出版的第一册中国陶瓷收藏图录。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

[法] 白乐日 著  佘振华 译


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

[新加坡]陈靝沅 著   周睿 译


本书聚焦16世纪王九思、康海和李开先三位文官在远离官僚与政治舞台之后的退隐生涯,探求他们在悖理于当时文人士大夫正式写作文风的文艺创作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作“曲”这一边缘文类(包括剧曲和散曲)以寻求安慰和满足的具体情况。借助“文学场域”的理论,将“曲家圈子”作为散曲和剧曲研究的基本主体,可以很好地让我们了解曲在文人之间是如何创作、传播以及使用的,而这在研究单个作家时是难能一见的。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界限之书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界限之书》为埃德蒙·雅贝斯代表作之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未被怀疑之颠覆的小书”“对话之书”“旅程”“分享之书”。作为一部介于诗歌、散文、格言警句与哲学随笔之间的跨文体实验作品,本书是雅贝斯的沉思之作,也可看作他的自言自语。在形式上,文本属于断简残编型,思维跳脱、风格特异;在内容上,着眼于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索和探询,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洞见。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系列”的第十五卷,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卷。雅贝斯在书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何谓“异乡人”?二是我们对异乡人负有什么责任?他在作品中回顾了一个“异乡人”的一生(实际上是在回顾他自己的一生),并继续就流亡与荒漠、话语与沉默的主题进行思索和阐释。这是一部必不可少之相遇的书,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位异乡人的肖像,我曾在某天迷失了它的踪迹,然而,尽管本书是虚构的,但它仍有可能是我的肖像,而我却并不知晓。




我构筑我的家园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我构筑我的家园》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59年,收录了他自1943—1957年间创作的诗歌。雅贝斯的创作风格在法国诗坛独树一帜,其特有的以片段暗示总体的跳跃—抽象创作模式以及马赛克式的诗歌技巧,对20世纪的诗人和作家们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1987年,雅贝斯因其诗歌创作的成就而荣获法国国家诗歌大奖。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后现代诗歌以及对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使他成为了后现代话语中最为重要的关键人物之一,并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德] 保罗·策兰 著    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肖沃奇怪故事集

[法]利奥波德·肖沃  著    张惟 译


《肖沃奇怪故事集》是爸爸肖沃讲给儿子鲁诺的故事。肖沃讲述的故事构筑了一个怪物、奇异生物与动物的国度,既表达了亲情、爱情、道德以及各种关系的建造,又在表达荒诞的同时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瘀伤。他的作品寓言一样简短,诗意而平静,不露声色的批判,这是肖沃的典型风格。这些看似荒怪的故事,往往能比现实世界更能直达真实,引人深思。





纯粹好书


儿童粮仓”系列丨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冯秋子主编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汉声·松阳传家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彭程作品系列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仁慈江湖|黄梵·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