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荒诞程度有时候
展览选择了200余幅摄影作品,用独特的构图、靓丽的光影、鲜明的色彩,为长江两岸留下了那历史的、生活的、时代的一瞬间。这里有长江两岸的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城市乡村,长桥大道,古迹新城;高楼幢幢入云,远村炊烟袅袅;湖上渔船升国旗,山间马帮响铃声;东湖秋色红,高峡平湖阔;麋鹿洲上奔,江鸥漫天飞;金丝猴行走深山,长江豚戏水碧波;西塞山看大江东去,大九湖腾九派云烟;旷世工程壮三峡,华中名城大武汉;高科技居光谷远扬威名,军运会振大国万里雄风……这些摄影作品是摄影人用镜头捕捉长江的美丽、丰富、神奇。在这些美丽、丰富、神奇之中,蕴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长江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精神——永不停息,不舍昼夜,奔腾向前。点击 展讯 了解更多。
1979年,首届“星星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东侧的小公园举行。值此40周年之际,即将在OCAT研究中心举办的 “星星1979” 展将首次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再现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这一开创性事件。此次展览由巫鸿及容思玉(Holly Roussell)策展,聚焦首届“星星美展”,呈现大量有关的珍贵文献资料,还原其起源和经过。策展人通过回溯“星星”的展览史,带领观众重新发掘“星星”的故事。此次展览特别聚焦于1979年的首届“星星”户外展,将展出150余份原始文献、纪实照片、出版物及影片,并将重构该展的展览现场。学界对1980和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及行为给与了相当的关注,但深入讨论“星星”的丰富历史的写作却还不多。基于新近整理和发布的大量原始文献资料,此次OCAT研究中心举办的文献展,将是对中国和全球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伴同展览的出版物将详细记述首届“星星美展”,涵盖其时代背景、内容、展出形式、筹备经过以及资料纪录等各方面,并将收录数篇相关研究文章和珍贵文献资料。就了解“星星”和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史而言,这本图录将会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资源。点击 展讯 了解更多。
时间:2019年12月20日 - 2020年4月12日这次展出的100幅摄影作品是从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开始,反映了我国铁路五、六十年代至党的十八大以来70年的建设、运输、改革和发展历程的图片。图片真实的记录了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是铁路发展的影像记录,同时也反映了铁路摄影家和全国摄影人爬山涉水、不辞辛劳拍摄铁路建设的宏大场景,以及他们在千里铁道线上追逐列车光影,深入铁路建设和运输一线,贴近一线职工,捕捉职工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摄影人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铁路摄影人对铁路的情怀以及刻苦勤奋的创作欲望。
以下为部分展出作品
1984年6月,南宁至防城港铁路工地宿营车上。刚参加工作的黄官友弹起了心爱的吉他,如今他已经是中铁二局深圳公司地铁工程项目的施工队队长。
1985年5月,淄博团市委授予541/2次张东线庄户列车“共青团号”列车。该列车经过的中途小站站台长度不够,列车员在帮助后面不靠站台车厢的旅客下车。
1993年,金城江车站职工推着水车到站台为旅客送开水。
2017年11月,为确保广州至湛江高铁的通车,结束湛江不通高铁的历史,建设工人们正在日夜紧张施工。时间:2019年12月11日-12月28日
地点: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这些从李伟坤几十年影像积累结集的一小部分影像,诠释着珠海的城市变迁,叙述着珠海百姓的生活故事。展览旨在庆祝即将于2020年迎来的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唤起大家对珠海的共同记忆。李伟坤镜头中的珠海,是他舍身处地对这个城市生活的直观化记录,是他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之余对于生活本身的细致观看。“30年来,可以说我是特区的建设者、见证者和传播者,通过照片诠释着珠海的城市变迁和叙述百姓的故事,影像让我们共同唤起珠海记忆!”李伟坤说。
设立在公共场所的磁卡电话 . 1993
男人也去发廊烫发.1997
若无旁人.1996
为顾客点唱流行歌曲.1996
摄影家周国献从2008年开始关注武汉遗产保护问题,随后以《大武汉》为题有计划地拍摄武汉的工业遗产。他的镜头下,既有创立于中国近代工业奠基之初的汉阳铁厂,也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火热建设潮流中开办的“武”字头重工企业;有荒草萋萋的停工车间,也有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更有被人们以各种方式重新唤醒的老工业建筑——她们以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崭新的面貌再度融入城市生活。
旧厂房与新面貌一同呈现,城市的过去与现实互为观照。十年,摄影师通过他的镜头,既留下了武汉工业发展历史再难重现的影像记录,也展现了当下城市发展的进程。
时间:2019年12月15日--2020年1月1日
地点:江汉关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
(汉口沿江大道129号)
摄影师范顺赞携装置作品《清目》(2014-2015)、《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2011)与新疆摄影师马海伦镜头下的“故乡时尚”组成这个展览《万有引力与虹》。在《清目》中,通过投影仪打出的一幅幅恐怖生命图景,以及摆了一圈的碎镜与零星相片,让观者看见自身与他人的残像。《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通过黑白摄影,范顺赞拍下梦想家们,再进行后期着色,后期着色的腮红让他们的笑意都有些醺醺然,表现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和微妙关系。对比范顺赞的亦真亦幻,新疆摄影师马海伦镜头下的“故乡时尚”是实打实地活色生姿,红是又鲜又浓的红,绿是浓得要滴下来的绿,蓝要蓝得发紫,而阳光又把一切事物都镀上一层灼目的金黄,一切风景都这样明亮,亮的坦坦荡荡。
这是一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跨年摄影艺术大展。“新影像·不止所见”手机影像艺术展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艺术体验,以富于创造力的方式,呈现近百件由华为手机拍摄的影像作品。参展者中不乏蜚声国际的大师,也不乏影像创作领域的中坚力量,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参展者中还有众多遍布全球各地的非专业人士,他们或许是医生、政府职员,或许是金融工作者、工厂管理员,他们的作品令人惊叹,预示着“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展览将以“像素迷宫”、“重返未来”、“硅基简史”、“东局子礼堂”、“荧光花园”、“白昼俱乐部”、“露天影院”等单元组成。与普通艺术展的驻足观赏体验不同,本次华为手机影像艺术展让每位参观者不再满足于观赏,而是开始从见证者变为记录着,甚至创作者。
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月4日
地点:上海西岸艺术中心
展览由我多年来收集的350张1976至1989年间中国各地摄影展览的请柬和门票构成。这十四年间的摄影展览,大多发生于北京、 上海、广州、南京等少数几个大中城市,尤以北京的为主。其中相当多的,到今天已无任何信息可考,为时间所湮没。我所选择的这一时间阶段,虽然历时不长,却经历了从文革末期为政治服务、意识形态化的摄影展览,到改革开放以后,跟随新的社会思潮而来的对西方摄影家的引介,再到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本土摄影群体的涌现——这每一时期背景鲜明却又十分完整连贯的过程。凝视这些当年展览的见证物,不仅其名称、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自身所携带的信息指向社会秩序的支配,设计与制作工艺本身亦关联到相关产业及其审美的流变。更为重要的是经由这些物件所标记、参与到其中的人们的命运。文/葛磊
时间:2019年12月14日至2020年3月14日这是“地形学”项目第三回展览“未完成”。本次展览源自一部未完成的城市规划方案,即1929年编定的《首都计划》(下文简称《计划》)。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立即着手打造新国都,将欧美的城市规划理念及市政建设经验引入,改造这座古老的南方首都,希望以此为示范,让整个国家和国民迅速摩登起来。1928年,国民政府邀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全面主持对新都的规划。计划在1929年编定完成后,断续实施,最后于1949年废止。《计划》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方案,它不仅奠定了南京当代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和属性,也涉及了这个新兴的民族国家对于“现代性”的渴望与想象。展览从这部方案出发,邀请十余位艺术家就此展开创作和漫游,并搜集了一批关于《计划》的重要历史文献,让艺术作品(包括绘画、装置、文本、影像与工作坊等)与这些老的书信、手稿、纪录片、照片、地图互为注解,让艺术家对于历史的体验/想象/写作与象征着历史本身的“物证”交错排列在展厅的空间中。除了追问中国早期现代性的起源与细节,展览还试图去传达一种关于现代性的混杂,一种关于现代中国在其自身的演进道路上不同(有时甚至是水火不容)势力、立场、态度和性情的扭打和交织,进而讨论中国现代性进程(这个过程直至现在)的复杂性及其绵延。点击 介绍 了解更多。
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5月17日
地点:四方当代美术馆
照片中,杨中天的两个妹妹流淌着孩子们真实的情绪。作品不仅是兄妹之间的温情,从中也可以看到生活的刺痛。作为兄长,杨中天记录了时间流逝,女孩的青春期即将来临,从女孩蜕变为少女。杨中天说,把妹妹的生活以哥哥的角度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缘于对两个妹妹纯粹的感情,也期待多年以后,两个妹妹观看照片的时候,从中能够抓到一些无以言表的思绪以及平淡的过往中的不平凡。
时间: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2月9日
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大平台301
展览集合了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 1945-)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推出的主要作品。此次展览共展出44件呈现芭芭拉·克鲁格创作世界的作品,均衡囊括大型装置、影像等丰富多样的创作类型。芭芭拉·克鲁格在40余年里坚持丰富的创作类型以及独创性的创作形式,本次展览是一次能够深入了解该艺术家的绝佳机会。芭芭拉·克鲁格,美国概念主义艺术家,其结合文字与图像艺术的广告形式作品广为人知。通过引人注目的象征性字体和简洁强烈的讯息,表达对同时代社会的机制和大众媒体中权利、欲望、消费主义、性别、阶级问题的批判。她的作品对形成普遍观念、信念、固有观念等思想根源的框架提出质疑,引导观众进行自主思考。
时间:2019年6月27日至12月29日
地点:龙山爱茉莉太平洋美术馆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