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党建友:风吹麦浪吹来丰收希望,踏实黄牛耕耘为民之路
校友名片
党建友,男,1972年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2000级农药学理学硕士毕业生,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临汾市高层次人才,山西省科协科学传播专家。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坐标东经111.3度,北纬36.04度。这里的天地很奇特,被白色和黄色占满了大部分视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吹过,一株株棉花和小麦在风中晃动,为这座环山的城市送去今年丰收的芬芳。
这里是“麦棉之乡”,山西省临汾市,党建友先生躬耕二十余年的地方。
深入小麦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成为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和研究生导师后,党建友
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了科研管理工作:每天八点上班,给研究生安排任务,再处理社会服务部工作、财务工作等管理工作……可是,一旦埋首于垒砌如小山的公文文件太久,渴望奔走在田间的双脚便会不自觉地抗议——党建友的心中,那五百亩的实验田是割舍不下的,一定要到田里去走走,心才安。
因此,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两三天,党建友戴上草帽,深入田间地头,或科研,或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这句话,是党建友刚到小麦研究所时一位老专家送给他的。守望着田间,党建友心头会泛起别样的熟悉。
一、时代激荡中的抉择
初生牛犊出乡关,不学真知誓不还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郭兰英老师甜美的歌声,透过收音机传唱进了山西的家家户户,传唱进了党建友童年生活的小山村——听收音机,是他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家里孩子多,党建友的两个哥哥纷纷通过读书走出了小山村,成为了当时非常“稀罕”的大学生。
毕业于武汉地质大学的三哥每次回家,总会给党建友讲起外面的世界。听闻了收音机传来的各种讯息和哥哥口中那广阔无垠的世界,一颗信念的种子在党建友心中发芽。
“走出小山村,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出世,为农,这就是党建友的坚定信念。
1997年,是一个在转折中激荡的年代。当年香港回归,当江泽民书记宣布升国旗时,全校大学生守在收音机前的欢呼沸腾了党建友心中的热血:站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走过了独木桥的“天之骄子”要为国家开始做贡献了。那时候的大学生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后要先花一年到乡下去实践。而在走访乡间的一年里,党建友发现农民对农业知识的渴望甚至都不是他所学的那点本科知识能够满足的。农民们地里刨食的景象,勾起了党建友对于八零年代的回忆,包产到户后,粮食总产量超过万斤。父亲在公社戴上大红花时的欣喜,兄弟们的欢笑声,都给党建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究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
“我得读研究生,而且一定要是农业的。抱着这样的理想,奔走在田间的党建友心中的读研目标愈发坚定——要读,就要读最好的农业大学。
三年的魂牵梦萦,终于让党建友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
二、农大学堂中的成长
黄牛耕耘踏实作业,创新方案技惊四座
“农大的美化做得真好,是特别安静美丽的学校”。当提起对农大的印象时,党建友这样回忆。
宏伟美观的主楼,高大的银杏树,无一不给党建友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对农大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美丽的。”党建友先生非常认真地对我说。
农大导师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对党建友要求自然也高,要求他每周都要汇报自己的工作。虽然导师很严厉,但是党建友非常敬佩这些农大的老师,并向科研里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力求学到真知识。
其中,最令党建友印象深刻的是应用化学系的李老师,他回忆起当时老师教导他的细节:必须要天天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实验室卫生都不搞好,研究怎么能做好?”党建友至今还能记得这句话,这句话里面蕴含的科研人员的求真、踏实精神,让党建友受用至今。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党建友恪守着一个字“干”。他就像一头年轻的牛犊,在农药系领域里反复犁地耕作,直到地上多出了两条深深的犁痕——毕业时,党建友就已经发表了两篇论文。
答辩的时候,党建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在蜜蜂点药的过程中,应当降温到16摄氏度让蜜蜂处于麻醉的状态,此时点药对蜜蜂的伤害就最小。这个方案让老师眼前一亮,并评价这就是目前最好的方案。而这一方案的威力甚至延续到了党建友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某天,一位清华大学的老师专程打电话来询问他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整个通话过程持续了半个小时。
在那个通信工具比较简陋的年代,半个小时的通话足以证明这一方案的权威性、大胆性。
虽然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科研上,可党建友也不曾荒废课余时间。周末,几辆自行车从西区驶出,党建友和同学们约好去看看大好河山,在锻炼中开阔了眼界;大三的一个学期,党建友和同学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前往山西汾阳市,在田间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将实验室里的知识教授给农民。
我问了一个稍微有点尖锐的问题:“那么,您认为本专业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谁更重要呢?”党建友先生沉默了一阵。
他告诉我,专业学习固然重要,社会实践也不能落下。何况,学习的东西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所以,二者其实是一个东西。
这次采访没有见面,但是我一边记着笔记,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头辛勤劳作的黄牛形象。这头黄牛,为后来的农大学子犁出了一条名为“踏实肯干”的精神道路,蜿蜒于万里云天之下,远近都能看见。
三、小麦农田中的磨砺
从日常习惯中发现细节,从黄土实践中得出真知
开展小麦“冬水前移”技术培训
科研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尤其是当它将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的时候。经历了在农大的科研生活,党建友是这样想的。因此,在“双向选择”的分配工作年代,他选择了山西小麦研究所,回到家乡的土地上。
临汾、运城也有着“麦棉之乡”的美称,然而小麦产量却始终比较低,每亩只有350~400公斤左右。尤其是当地推行“玉米秸秆还田”政策后,大量的秸秆沉积在土地里,导致土壤的耕作层较玄虚,小麦根系无法亲密接触土壤。而这样的小麦抗寒抗旱能力会比较差,一旦过不了冬春冻害就会造成大幅减产。因此百姓宁愿集中焚烧玉米秸秆,也不愿还田。
党建友虽然初来乍到,但在农大的科研生活已经让他适应了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的习惯。面对减产的困境,党建友和团队一起潜心研究,力求在不增加农民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增产。
在反复的实践中,党建友团队注意到了当地农民的一个生活习惯:冬浇。农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一直到晚上结了一层薄冰的时候才会浇水。冬浇并没有错,但是它却没有起到增产的效果,会不会是时间的原因呢?
大胆提出假设后,党建友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实验。在反复试错和总结中,团队逐渐摸清楚了规律——正是时间的不恰当,导致冬浇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象,党建友团队提出了“冬水前移”的方案:将冬浇的时间提前即可。
正是这样简洁高效的做法,效果立竿见影。提前冬浇后,土壤不再玄虚,和小麦根系的接触更紧密了,使得小麦得以安全越冬,达成增产的目的。而“冬水前移”这一技术,不仅让党建友团队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成为了“确保全国夏粮丰收的十大技术”之一。
除此之外,党建友还谈起了在北方土地打破不施钾肥的惯例,率先做实验施钾肥,最终在临汾这一干热风多发的地带取得小麦增产等案例。每一件案例里,小麦都是主角。在党建友的回忆下,也正是金灿灿的麦浪,让亲眼目睹的农民都相信了他们,相信了农业科学知识的力量。
“那么,这是否也算乡村振兴的范畴呢?”我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角度。党建友对乡村振兴这一话题显得兴致勃勃,在一线的农业领域,乡村振兴更是他时时刻刻要接触的。
在不增加农民投入的情况下,让农民一亩地多收200块钱,这就是一种乡村振兴——让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碗要装中国粮。”研究好小麦育种,保卫粮食安全,这更是一种乡村振兴——倘若饭都吃不饱,何谈乡村振兴?
经济角度、政治角度,党建友作为科研人员,在乡村振兴这样的国家战略上也有独到的思考,这是农大对他三观塑造的一种体现:既上得来,也下得去。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需要的素质是什么?接地气,到人民中去。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坐实,诚实为本。这都是党建友的回答。
实在,还是实在。一个“实”字,跨越了党建友先生的整个访谈过程,从小时候目睹父辈的劳作,便立下学成后踏实教农民知识的理想;到大学时踏踏实实研究,毕业便发表了两篇论文;再到工作时更是泡在农田里,和农民面对面交流,用双手践行自己的信念,在土壤里刨出一份真知。
26年的风雨,他甘坐冷板凳,耐住寂寞,只集成了2~3项技术。而这样得出的技术,每一次都造福了人民,推动了乡村振兴。
这是一头黄牛,行走在田间,行走在丰收的麦浪中,所到之处,都有踏实留下的印痕。
四、农大精神的传承
专业知识在谆谆教诲中实现,为农精神在踏踏实实中践行。
与翼城县新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协议
时至今日,党建友仍然关注着农大的微信公众号,关注着母校的一举一动。
当年和他一起从山西到农大求学的同学,有的留校了,成为了“科技小院”创办者张福锁院士的助手,有的到了中国农科院,继续做着研究:谁又发现了新的微生物、谁又是农大玉米108的推行者……这些同伴们同样在农业的不同领域发光发热,所发出的光芒也激励着党建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听到消息的党建友兴奋不已,在他就读于农大时,科技小院的创始人张福锁院士就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使他受益匪浅。至今,张福锁院士还是党建友工作的榜样——解民生,治学问。
农大培育了党建友的三观、治学态度,在他看来这比专业课学到的更为重要。“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句校训,先是老师谆谆教诲,再是党建友和同学们身体力行,在祖国大地上谱写奋斗之歌,最后又将这样的精神潜移默化传授给自己的研究生——这,便是农大人的传承。
农大精神,还会出现在每一位像党建友一样说出“我与农大”故事的人的口中。
五、给母校和后辈的祝福
踏实黄牛树立田间模范,平民本色再创农大辉煌
党建友先生想送给后辈们两件礼物。
一,是“实在”。做学生要踏踏实实,用所学所想的东西去指导实践。这头“黄牛前辈”在前文的踏实耕作,已经比言语更能说明他的祝福。
二,是希望后辈们继续以农大精神为指针。在大学里,既要埋头赶路学习,也要抬头看看,规划人生目标,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下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更重要的是,那份珍贵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农大精神,要融在自己的血液里、骨髓里。
如今,党建友已经成为山西小麦研究所的副所长。他的资历、年龄都在慢慢累积,但是那份农大的精神激励着他继续接地气,继续在那五百亩实验田间观测小麦的成色、状态。
天地间,白色和黄色仍在临汾特有的热干风中轻轻摇动——棉花和小麦,在一代又一代像党建友先生的农学人的呵护下,静静守护着山西人民的幸福。他们,是黄牛,是当代神农。
愿中国农业大学继续在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目标上继续大踏步前进。
愿农大学子巨木成林,用青春在大地上踏实作业,将扎实学业化作一份平民本色,神农气韵。
作者:水产222 王驭骁
编辑:陈玥、荆彦婷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刘宁:从中以楼到科技部再到蒋坝村,砥砺初心,见证成长
校友故事 | 王建忠、郑文静:你守望稻田,我守望你——农大伉俪的校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