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观点 | 哪里有什么网络文学?我们还是谈谈文学本身吧,从遥远的地方俯瞰今天(总第96期)

2017-02-23 杜骏飞等 杜课
网络何以文学

文 |杜骏飞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总有人请我谈谈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的问题。坦率的说,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网络”作家,也不知道“网络”何以文学

 

出于职业原因,我不时遇到网络作家的这个概念,有时,也在网上看见他们在文学,甚至还在开会时邂逅他们本人——一些在如果网上会多少显得有些虚幻的现实中的普通人。所以有时我会想:是不是我们搞错了,把在网上写字的人当作一种作家的类型了?——你知道,那是不应该的,就像我们不该说在业余时间写作的人就是“业余作家”一样。

 

我们所听闻的第一代“网络作家”大约也是第一代网民,设身处地,你可以领会他们当年那些文学狂热的来由:每个人对网络的惊艳;来自春衫年少的文学激情;对注意力的渴求。

 


惊艳,那是不用说的。所有网上的过来人都必定有那样的阶段,只是爱好有所区别:他会写文学,我会逛知乎,你会成为下载狂,如此而已。但是,过来了,也就过来了,所以有一天你才忽然对泡网不敢兴趣了,而依靠网络成名的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之属也忽然与网络没关系了。

 

那么,文学激情哪里去了?对网络文学的鼓噪,曾在2000年前后第一次登顶,识者都知道那其中有多少来自商业的冲动

 

但商业是冰冷的;要维持文学的温热,网络写手们还需要一些天分。2000年前后在网络上“成名”的网络作家不少,如果考虑到网络传播的小众性,那么用成千上万来形容并非过分。17年过去了,又有17个成千上万过去了,但是被网络这个激流沉淀下来、安置在文学的河床上的作家们,能有几人?


自然,网络代有人才出(带着他们新的激情),问题是:他们能够各领风骚多少天?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他们能否领风骚是由谁决定的?网络吗?显然不是——最终似乎还是文学。这就是关键所在。所以我以为:从来没有什么网络作家,只有使用网络的作家,以及使用网络的非作家。

 

你会问,那么,那些使用网络的非作家为何继续在文学?这就是那第三个问题了:网络写作似乎有一个现实之中无法达到的可能——你会轻易得到他人的某种注意力。当你置身于互联网传播的早期,你会发现,你对注意力的渴求还是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因为那是一个网络信息和网络明星双重短缺的市场阶段。正像1980年代,中国人狂热的造星,仅仅只需要一个作品或者一次露面,你就成为了影星、歌星、笑星(无疑,还有作家)。而现在就不同了,打开报纸,你会发现渴望“成星”的艺人们必须付出无数努力才能得到一点关注。因为他们现在来到了一个饱和的市场。网络作家也是一样。

 


那些早期成名的网络作家,大部分是在之前写作于网上的文学青年,换言之——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他们占据了“印遗效应”的便利。但是,现在就不同了。当越来越多的网络青年、文学青年如醉如痴的扑向网络文学,并且以为那是成名成家的终南捷径和不二法门时,他们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世界上并没有网络文学。即使把所有网络作家装筐,不分新旧的评说,你也能发现真正在文学评价上起作用的,还是文学的水准和作为作家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6年前的热潮中,也有太多的“写手”在“网络文学”的机会中颗粒无收;在很多年以后,也还会有真正的作家在网络的一片混乱嘈杂的噪音之外能够发出嘹亮的声音。

 

第二件事,即使你希望得到他人对你的文学的注意,也是愈来愈艰难了。自然,如果你只是希望别人注意你(而未必是文学),那就容易一些了。不过以这么低的标准来说——也就是说仅从人气看,我倒是觉得凤姐之流不错,可惜了,凤姐不肯文学。

 

当然,也还是有成功者。在这个碎片化的后现代,你总是会有自己的一小撮追随者,从而“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作为一个极小概率事件,你还可能获得巨大的市场成功;现如今称霸网络的,多是一些言情、穿越、玄幻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以迎合大众为初衷,获得规模庞大的粉丝群,有些成为了所谓“IP”,甚至要去华尔街敲钟。但,它们中到底有多少人多少作品能摆脱速朽的命运呢?还真不知道。


我们说好了是谈文学,对吧?

 

所以,不谈网络文学也罢,还是直接谈谈文学本身吧。不是现在,而是要穿越三生三世,从很久以前和很久以后,认真地俯瞰今天。


就说这些吧。


背景补充

我国的“网络文学”最早是从台湾开始的。自1995年BBS论坛在台湾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网络写手在BBS上发布自己的网络小说。1997年底,蔡智恒开始在网上发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许多年轻人因为蔡智恒的这部作品第一次接触到网络小说,并就此开始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介而改变了自己一贯的阅读和写作模式。网络小说藉此迎来了它的第一波阅读狂潮。


伴随着《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的网络小说创作狂潮,“榕树下”(全称“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举办了第一届网络文学大赛。在这届比赛中,后来被人们称为网络小说“三驾马车”的宁财神、李寻欢和邢育森横空出世。


宁财神出版的网络小说有《缘分的天空》、《假装纯情》等,李寻欢出版的代表作有《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一线情缘》等,邢育森的出版作品有《活得像个人样》、《极乐世界下水道》等。


除了“三驾马车”之外,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作家还有慕容雪村、安妮宝贝等。慕容雪村的成名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至今仍是网络小说中的经典之一;而安妮宝贝是一位从网络小说萌芽时期出名一直活跃至今的作家,她的代表作有《告别薇安》、《彼岸花》等。2000年6月,榕树下网站又与漓江出版社合作,出版了《99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进一步推动网络小说出版事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小说的作者和读者群都急剧增加,网络小说网站也不断增多。除了最初的榕树下之外,陆续又涌现出一些享有盛名的网络文学原创网站,如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文学网、红袖添香,幻剑书盟等。网络小说的类型也越来越多。由开山之作言情类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展为言情、都市、玄幻、穿越、同人、盗墓、历史、职场等10余种分类。比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蝴蝶蓝的《全职高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等。受众和写作群体本身都日益庞大,分类愈加精细,网络小说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百度百科以及知乎


读后感

文 | MOMI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网络运用之便捷和用户之广泛给网络小说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生存土壤,各大网络小说论坛纷纷拔地而起,网络小说家人数激增。随着大IP时代的来临,使网络小说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2011年的《步步惊心》《甄嬛传》《倾世皇妃》三部网络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使人眼前一亮,创造了优秀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使得更多的网络小说井喷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向我们。网络文学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数量的增多并不代表质量的上乘,文学中的大众性和娱乐性在网络文学中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娱乐性,网络文学中的娱乐性,更多的是用庸俗媚俗的内容进行填充,读者无法从中得到身心的抚慰,这时候的文学不再是精神的食粮,而是零食,可有可无。


看到杜老师的这篇文章之时,赶巧唐七抄袭事件也在网络上如火如荼的发酵。唐七的抄袭事件,应从她的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始,小说本身就有抄袭嫌疑,改编拍成的电视剧更是饱受争议和诟病,即使有杨幂和赵又廷这种流量担当,也无法避免这部电视剧口碑扑街。人们隔着屏幕,在虚拟的世界里自由的进行创作,大大增加了对文学原创性的伤害。


参差不齐的“网络文学”在取悦大众的同时也消磨掉了文学本身应该具有的美感和价值,忽略了文学应该具有的反应大众现实的作用。希望未来的文学创作可以更加严肃和理性,让文学重回纯粹。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 爱的选择 | 书单 |

失去 |  “诚” |研究生 | 职场 | 谈阅读  ( 1 ) (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 催婚 |

闲话PX | 面试 | 大屠杀 | 提问 | 友情 | 新闻理想 |

阅读到解释 | 亲子关系 | 粉丝(1、2) | (3、4)|(5、6)单身大学规划投资自己吃瓜群众恋爱准则 | 师生关系爱的能力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娱乐新闻】|

【路的禅】(1)(2)(3) | (4)【读诗】(1)(2)【游东湖记】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

【网络写作】(1)|(2)|(3)|(4)微博七宗罪【理解新媒介】泛媒介新媒介即人结构即内容虚拟即存在 | 【微博掐架定律】(1)(2)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 | 感恩节 | 新年 | 莎翁情诗【评“脱不花的建议”】批评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