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人间丨余祥明:这些段子“空了吹”啊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余祥明,1953年生于四川。初中69级毕业,1971年插队落户。1973年入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英语,1977年留校任教。先后在广州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英国华威大学学习。一直在高校任教,2013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退休。现居广州。


原题

 宁生不死!还有精神!




作者:余祥明


文革时期,物资生活贫困,精神生活枯燥。除了几个样板戏,就是多年反复播放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后期稍微松动点,电影品种多一些,但也就是 “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这几句顺口溜虽然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精神生活确实单调无趣,难以谈得上丰富多彩。

上班经常不正常,政治学习乏味,但是总得找点事做,聊聊天,说说话,打发无聊吧?反正民间不乏段子高手,或许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或许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加油添醋;或就地取材,信手拈来,即兴发挥,现炒现卖。反正大家寻个开心快乐!

于是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市井小民流行的段子,或荤,或素,或雅,或俗;或借古讽今,或含沙射影,或针砭时弊,或仅过过嘴巴瘾,以发泄过剩的荷尔蒙。反正也无人寻根问底,问个究竟,争辩真伪,分清是非,辩个输赢。

所以,这些段子是“空了吹”啊,哪里听了哪里丢啊,当不得真哈!(巴蜀方言:空了吹,拼音是kòng lē chuí,是指没有时间来和别人吹牛皮或者聊天,或不想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来讲一些认为毫无意义的话[托词]。亦可指认为对方说的话没有意义,表示不赞同。——查自百度)

1 人才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儿时,听老人们常讲,解放前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即未婚男女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做主,很多新郎新娘洞房花烛夜才第一次见面,婚姻不满意,一辈子不幸福,发生过许多悲剧。


“嘴巴两块皮,边说就边移。” 不少媒婆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巧言善辩,让当事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户人家的儿子到了谈婚论嫁之年。媒婆上门介绍一女子家境好,而且“人才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儿子很满意,父母很高兴,因为那时“三寸金莲”还是大家赞赏的。谁知新娘子娶进门后,大家发现她满脸麻子,斜眼塌鼻,一双没有缠过的大脚,还有点微瘸。一家人气愤无比,找到媒婆兴师问罪。谁知媒婆却振振有词,“新娘子的情况,我先与你们讲清楚了的嘛:人才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你们心甘情愿的嘛!”


新郎及父母只有自认倒霉。

2 横起睡

一个人住旅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要乘火车出远门。登记时,他请服务员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叫醒他,那时很多人没有手表。

服务员也还负责,在后面写下备注,提示夜班服务员叫醒。夜班服务员早上五点时,就在值班室喊,“能起瑞,五点了。能起瑞,五点了。”然后继续打瞌睡。

该旅客紧张失眠,三四点才睡着,正鼾,没有醒。其他旅客被吵醒,听成“能起睡”,心想 ,这个旅馆才怪吔,啷个五点钟要横(neng)起睡哟?(四川部分地区土音,横,读音neng,例:这个床要横(neng)起放,不要竖起放。)不管,各人睡各人的!

外地顾客醒来一看已经八点,无人叫醒他,误了火车。他气急败坏,去责怪服务员。服务员也糊涂了,你还没走,五点钟,我喊了你的名字的嘛吗,能起瑞!顾客一听,差点晕倒在地,我不叫能起瑞,我叫熊起端!原来白班服务员的字迹比较潦草,夜班服务员文化程度不高,认不出来就随意喊,故闹出这种笑话!

3  “不经戴呀,那我买两个”

攀枝花建设初期,叫渡口市。简陋的市中心百货大楼妇女用品柜台有一个年轻女服务员,长得身材高挑,五官精致,气质高雅。但是从来冷若冰霜,没有笑脸。周围工厂的很多年轻小伙都喜欢她,但是此服务员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高傲得很。她站的又是妇女用品柜台,故没有人敢上前搭话,只有送她“冷美人”之称。

一天,几个年轻爱慕者打赌,谁敢上去与她搭话,而且还能逗她笑的话,大家一个月的烟票,买成中华烟给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长得端正,貌似庄重的伙计说,我去!你们看到,我肯定逗她笑!

进了百货大楼,其他人远远站着,小伙子径自走到冷美人的柜台前。平时基本都是女顾客关顾的柜台,今天居然有年轻男士光顾,冷美人也有点吃惊,只瞟了一眼,不理他。

小伙子喊,“服务员,服务员。”

冷美人懒洋洋地走过来,问“啥子事?”

“我买东西。” 小伙子态度谦恭。

“这是妇女用品专柜。你买啥子?” 冷美人有点嘲讽地问。

“那个是口罩哈,我买一个。” 小伙子指着窗橱的商品。

“那个不是得口罩。”冷美人心里暗笑,面无表情地答道。

“不是得口罩哇,那是啥子?”小伙子一副吃惊的样子。

“是月经带。”冷美人觉得好笑,语气温和一点。

“唉,不经戴呀。不怕,不经戴,那,我买两个!” 小伙子脸上堆笑,盯着姑娘的眼睛。

此时,冷美人再也忍不住,喷的一声笑起来,又连忙用双手捂住嘴巴止不住的笑,断断续续地说,“不.....不......不是得,不是得口罩,是女同志用的月经带!”

4 “偷的钱,交出来!”

一天清早,一队群众专政指挥部队员在居委会主任的带领下敲打一家人的门,“开门,开门!”

丈夫边穿衣服边答应,“来了,啥子事?清早八晨的!”

门一下子被推开,一群人戴红袖章的人拥进来,嘴里嚷着,“交出来,交出来!快点交出来!”

两口子一头雾水,“交,交啥子?!不晓得你们说的啥子!”

“你还装傻嗦?偷的钱!快点交出来,不然我们要搜了哟!”

“啥子?偷钱?哪个砍脑壳的乱说哟?”

这时居委会的积极分子,隔壁邻居站出来,大声说,“昨天晚上你两口子不是在数钱吗?”

“你,你打胡乱说!”

“啥子,我打胡乱说?!你婆娘不是喊你角角er拿开,数了一千多元嘛?”

“好啊,你个狗日的,偷听我们哪?!老子打死你!”

群众专政指挥部队员也搞糊涂了,哪有偷儿那么理直气壮的,连忙将两口子分别询问。问清楚后,真实情况令大家肚皮都笑爆了。原来两口子晚上无聊,丈夫是麻哥,妻子开玩笑,说丈夫是“万多人”(一些人对脸上有麻子的人的篾称)。丈夫说哪有那么多,有那么多钱就好了!

妻子说你把脚脚er(四川话“角” 和“脚”同音,都读“jiuo")拿开,我来数。一个一元哈!一元,两元......

邻居在隔壁听得断断续续,不清楚,只听到“钱.....角角er......元,哎呀,一千多,好多......”,就以为别人两口子在数偷来的钱,一大早就去报案了!

5 有抄手,我命就不要了!

我们老家有些山区人说话,口音很重,经常被人模仿,甚至编排段子来嘲笑奚落。

一个农民赶场,到面馆吃面。文革中,要先买牌子。他拿出钱和好不容易和别人换的粮票,说买碗命(面)。走到窗口端面,突然看见案板上有包好的抄手(馄饨),他连忙转身到售票处,说,“哎呀,今天有抄手,我面(命)就不要了!好久没有沾过荤了!请给我换一下!”

6 裙子兜李子

文革中,旗袍裙子、烫发卷发、大裤脚小裤脚都属于封资修,被禁止,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有些年轻人没有见过女同志穿裙子,编点段子 “过嘴巴瘾”,美其名曰:配合批判封资修。

一个中年妇女下班后,经过路边小摊,喜欢顺便买点蔬菜水果回家。那时,也没有购物袋、塑料袋之说,草绳捆上,顺手就带回家。有时手拿不完,图方便就用裙子兜住,反正穿了长筒丝袜或裤子的。回到家,丈夫责怪她不文明,遭别个说(方言,别个即别人,他人;说,即议论,批评)说。她不以为然,路又不远,我穿了长袜子的,关别个屁事?

一天她下班洗了澡,忘了带换洗内衣裤。那就干脆别穿了,反正穿的裙子,别个又不晓得,回家再穿上吧。走到路边,看见新上市的李子又大又新鲜,一尝,汁多味甜。一冲动买了三四斤,没有购物袋,咋办?来,裙子兜起。边走边想,今天的李子安逸,回去吃个够。

突然,她觉得不对劲,不对,啷个那些人都朝我身上看,还指指点点?哎呀,她一下恍然大悟,羞得满脸通红,双手一放,李子撒满一地,自己蹲在地上......

(听多人讲过此段子,有不同版本:有女主人是未婚青年的,已婚少妇的。)

7 “放你妈的屁!” “爬你妈卖B!”

村里一读书人,平时喜欢背诵、自讴几句打油诗,顺口溜,比如,

春来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有雪,
收拾书箱待来年。

一天,他外出春游。走到一个小村落,小桥,流水,春风拂面,风景秀丽。转弯处,听见水流潺潺的声音,于是诗兴大发,张口就来一句,
”耳听水淅淅,”
“奴家在洗衣。”谁知有人在续下一句,而且声音软绵绵,娇滴滴。

读书人有些诧异,过来一看,一位妙龄少妇在溪边漂洗衣物。

“你是谁家女?” 读书人不由得问。
“我是秀才妻。”

读书人感叹,秀才的妻子人长得端正,声音好听,又会作诗,真好!回家路上念念不忘。

刚跨进家门,听到水流到桶里的响声,读书人不由自主地来一句,
“耳听水淅淅,”

“老娘在飙稀!”(飙稀,土话,拉肚子)”婆娘在吼。

“放你妈的屁!”读书人的好心情一下被搅乱,怒火冲天,冲口而出。

谁知婆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平时就是河东狮吼,本来今天人不就舒服,吃了馊稀饭,拉肚子难受,老公回来就骂,更是火冒三丈,你敢骑在老娘头上屙屎!马上一句粗口回敬老公,
“爬你妈卖B!"

8 “我看我自己的家伙,可以吧?”

一农村大爷进城办事,尿急找不到厕所。走到背街无人处,准备撒在墙角。刚解开裤带掏出家伙,不知从何处出现一个戴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妈,手里拿着一本罚款发票,嘴里嚷着,“随地大小便,罚款五毛!”

大爷一惊,连忙将家伙塞回,提起裤带,“啥事?”

居委会大妈说,“你随地小便,罚款五毛!”

大爷争辩,“我没有。”

这时逐渐有路人围观,居委会大妈理直气壮,“你撒了,拿钱来!”

大爷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我没有随地小便,你凭啥罚款?”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争吵起来。路人讨厌社会上以各种理由乱罚款的现象,多数人站在大爷一方,指责居委会大妈,要她指出地上的尿液,否则就是乱罚款。

地上当然没有尿液,居委会大妈振振有词地说,“我看见他掏出家伙,我才过来的。” 转身对大爷嚷道,“你不撒尿,你为啥掏家伙?”

大爷反应敏捷,理直气壮地说,“我掏出来自己看!没人的地方,我看自己的家伙,可以吧?!还不行哪?!”

说完,大爷昂首阔步,扬长而去。路人齐声喝彩,拍手叫好。居委会大妈理屈词穷,哑口无言,满脸通红,但无可奈何......

9 窝子油糕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期,主席林森因车祸去世。国民政府决定举办大型的祭奠仪式。仪式以呼口号结束。治丧委员会决定广泛寻找一位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有穿透力的男声来领呼口号。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街头巷尾,四处奔波,终于在重庆市区街头找到理想人物:街头摆摊卖现炸现卖窝子油糕的摊贩。他而立之年,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关键是多年在街头吆喝买油糕,练就一付好嗓子,确实符合各种条件: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有穿透力。

工作人员与他交谈,他也愿意,因此就教他口号。时间紧迫,只有两天时间训练了,小贩文化程度不高,口号记不住。工作人员变通,口号变短一点,到时提示口号,小贩跟着高呼就行。

祭奠大会在大校场如期举行,来宾很多,会场庄严肃穆。结束时由小贩带领大家高呼口号。小贩一上台,看见台下人山人海,台上高官群集,顿时十分紧张,面色苍白,说话打啰嗦。工作人员连忙安抚他,不要紧张。油糕小贩镇静下来,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带领大家振臂口号。前两句还不错。最后一句出了问题。

工作人员提示 “林森精神不死!”

小贩接着张口喉咙就高呼 “宁生不死!”

看官,你可能会说,老兄,你写错了哟!是“林森”,不是“宁生”。没错,原来四川话(包括重庆话)鼻音、边音不分,前、后鼻音部分,平舌、卷舌音不分。

油糕小贩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从小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不高,就是一口重庆话。所以,重庆人嘴里喊的,耳朵听到的,“林森” 和 “宁生” 莫得啥子区别得。

台下一起高喊 “宁生不死!” 竟无人听出破绽。

提示口号的工作人员听见小贩喊错了,吓得半死,急得蹬脚,连忙小声提示“还有精神”。

“还有精神!”小贩再振臂高呼。

这时会场有人听到不对,叽叽喳喳,所以跟着喊的人不多。

工作人员更着急了,也乱了阵脚,语无伦次地对小贩说,“按,按,原来的喊.....”。

“窝子油糕!”小贩脱口而出。

这些段子均系文革中,街头巷尾,海阔天空,听别人所言。如有人追诉版权,恕无可奉告!

余祥明专列

一件短袖衬衣,半个月的工资

我们曾经用竹片刮屁屁

这么快就忘了?

超龄生,小学66级的特殊群体

余祥明:推荐上大学

我遭同队知青诬告

余祥明:从两毛旅店到星级宾馆

我们这一代的消费升级

“新三届”或“新三级”哪个更恰当?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在人间
李兴濂:1973:“考教授”闹剧
陈新华:夺妻之恶,
一个当代西门庆的荒诞风流
谢悦:一个花季女孩喝药自杀,
都是婚姻不自主惹的祸
朱健:“小哥”快跑

朱健:护工陈阿姨

朱健:小店,快挺不住了

李薇薇:“见字如面”往事,
那些发黄的旧书信
常驻海外的通讯变迁:
从远在天涯到急在眼前
蒋蓉:那些年代,夜晚有多黑
李锦:改革开放前山东农村有多穷?
周如福:那时候,乡下人的衣食住行
读懂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史宝良:破衣烂杉进北大,
寒门子弟的高光时刻
刘会军:复习高考期间的衣食住行
王骥:白衬衣,革命时代的青少年标配
将校呢,将校靴,白边懒汉及其它
刘武晶:我们从小光脚丫的日子
苏若男:高考体检我走烂一双新棉鞋
张先发:高考完了身无分文,
回家的路还有百里之遥
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尿素裤”:当年农村干部的小特权
刘克文:厂社挂钩,
我们还是饿肚皮的“好吃鬼”
陶正:每月24号家里粮食就吃光了
陈新民:买私粮补饥荒,
我的“投机倒把”往事
史铁桥:粮食够不够吃?够吃个鸡儿
景文:灾荒年口粮月均17斤,
忍饥受饿的日子真难捱
陈蔚:没饭吃啥都“去个毬”
熊代坤:粮食的记忆
吕贡呈:粮票不够的日子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冯印谱:以粮为纲 缺钱少粮
李振中:简陋工房里成家,
师傅求看大学证啥样
胡道轨:从恋爱到结婚,
70年代上海青工成家记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和四次搬家
刘福泉:骑一辆凤凰18自行车如在梦中
李其容:那辆女式单车,
右派爸爸买的,造反学生抢走了
蒋海新:徒步大串联,我的朝圣之旅
成广生:文革徒步串联,出双入对鸳鸯行
敖艾莉:一个女生的徒步“大串联”
张炜:翻越崇山,徒步两天去报考
李镇西:站在手扶拖拉机上去赶考
苏永生:供销社拖拉机送我进大学
秦晖:放弃本科补录,
搭手拖转飞机“赶考”研究生
哈晓斯:牛车吱呀中的插队纪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