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味道|虎年话虎,湖州有过老虎出没吗?
全文3602字,阅读约15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蔡忍冬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有道是“虎王藏深山”,而浅山也是虎迹犹存。明代大臣都穆乃金石学家与藏书家,某年应约从姑苏来湖,游城南道场山,记曰:“上山六百步,经啸月亭故址,又上四百余步,有老屋三楹,傍曰‘伏虎道场’洪武初郡太守襄阳楚岳笔也。盖此由自晋多虎,郡志谓唐有僧如纳者,过山中坐磐石上,虎伏其侧,三宿不去,纳遂结庵居之,人因名其处曰伏虎岩,楚公之题榜者此也。”
话说唐中和年间,如纳禅师问禅长安,南归湖州,途经道场山时遇村民说起:“这山里多有老虎出没。”禅师立马拄杖登山并搭建茅庐坐禅,猛虎见状竟匍匐于磐石听经,三天三夜不伤禅身,于是,伏虎禅师的名号便广为传扬,遂成浙北禅林的开山之祖。
湖州山水清远,以道场最为有名,云峰胜景,虎迹祈年。据志载,古时有伏虎岩、伏虎台、虎跑泉、伏虎亭、啸月亭诸景。伏虎岩今位于藏经楼东侧峰半山腰的一处岩洞,传为如纳圣迹,具伏虎岩题壁,有明臣董份携友人登伏虎台咏诗为证。伏虎岩附近原有爱山、啸月二亭,今啸月亭移至大雄宝殿西侧。
如今,由前山登道场,过光皓亭便两道分叉,东为盘山车路,西为东坡故道。某年深秋时节,枯叶淹没陡峭的山道,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伏虎关,秋叶悄然潜入鞋内,身后群峰忽尔环绕,仰面即见伏虎亭。此亭重修于千禧年前后,八柱巨亭内立伏虎禅师造像碑,由书法家曹寿槐、周立中分别题写楹联。其中,书画家吴寿谷的隶书联句引人注目:“岩前风来虎听法,亭中雨至客瞻佛。”
吴寿谷画虎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西阳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丁泾塘两侧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村里有座三孔石梁老桥,东西走向横跨村河,排柱尚遗武康石旧构,桥面铺清代花岗岩,桥身薜荔攀爬,桥栏村人晾被。湖州双林一带民间的罗汉信仰较为盛行,据推断桥侧旧有罗汉堂故名,细看农家门牌果然是“罗汉里”。
明代规定四品以上官员的墓前石仪中有石虎一对,清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墓前石仪中有石虎一对。相对于石人而言,石兽更易保存下来。湖地自宋以来留存的石虎,有武康紫石也有青白湖石,有高大威猛也有萌态可掬。
散落在民间的石虎,还有立于墙角的石敢当或山海镇,一般都是对着路口或桥口,充当镇宅辟邪之物。笔者收藏有民间生活使用的虎形石器,立面雕刻着三只老虎抱团成圈,中间凿洞穿底,原来这是插“节节高”的石座。何为“节节高”?就是保留部分毛竹枝杈的高竿,通常都是成对而立,两头可横架竹竿以晾衣服或晒腊味。
2008年,湖城人民路开启拓宽改造工程,太和坊前恰好是古运粮河旧址,西侧的石帮岸依稀可见。我从工程车的车轮下“抢”到半块碗底碎片,起身观底,系四字堂名款“正义堂制”,精瘦有力、浑然一体。翻过来再看不禁大喜,康熙民窑青花“吊睛白额大虫”跃入眼帘,虎视眈眈、虎尾甩动,虎身花纹与崖边松针的笔法取中锋劲利的“钉头鼠尾”描;青花色料明净清朗且层次分明,正义堂画虎凛然正气,真是名副其实,体现出当年窑工极高的绘画水准。
湖城人民路西侧的同岑路中段,系创办于1926年的开明戏院旧址,初以邀名角演京剧为主,后兼营电影放映。1931年1月为扭转剧院颓势,重金请来武生泰斗盖叫天莅湖献演《头本西游记》,除机关布景外,连真骆驼都被牵来台上串演,一时万人空巷,极为轰动。不过盖叫天的代表作《武松打虎》倒是没敢上真老虎,而是由下手穿连身衣扮作虎形配演,主配双方需身手默契,扮演老虎者也不能过于示弱,而要以虎威来反衬武松的英勇,盖叫天也因此传下“江南活武松”的美誉。1955年彩色戏曲片《盖叫天的舞台艺术》在湖州人民电影院放映,当年“盖艺员”在开明戏院的演出盛况,再次成为老戏迷们茶余饭后吹牛的谈资。
说起打虎还记起一则趣事。我辈当属红旗下的“树新风”一代,对许多历史典故都不甚了了,而京剧传统戏的唱词中用典极多,听不懂时只能听音。老旦戏《钓金龟》中,康氏列举二十四孝的故事教育小儿子:“大舜耕田为的是孝敬,王祥卧鱼、莱子斑衣、孟宗哭竹、杨香打虎这都是孝顺的儿孙……”其中的“杨香打虎”之音特别入耳,但由于不懂典故,我听成了“洋相大户”,其实,以前的戏曲艺人以文盲居多,从小学戏也是只知其音不知意。前些年弘扬传统文化,二十四孝的故事也顺势上墙,成为农村宣传向善教育的范本,当然这是在祛除封建糟粕之后的传扬。榜样往往是特例,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上世纪70年代,学校同学之间曾流行过收集旧“洋片”的风潮,即以前随香烟附赠的小画片,大多为成套印制,其中个别图案印数极少,以增加集藏的难度。烟画片的题材涉猎也是五花八门,非常广泛,有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封神、岳传等演义人物,有如临其境的戏曲场景,还有摩登时装美女照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旧时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故事。
笔者收藏的“搤虎救父”铁皮烟盒,盒面彩印的就是杨香打虎的故事:晋朝时,杨丰之女杨香,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懂事很早的杨香对父亲非常孝顺。14岁那年,杨香随同父亲去田里割稻,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扑向父亲,杨香见状猛地跳上前,用力卡住老虎的颈部,徒手搏虎将父亲救出虎口,其孝心和勇气令人赞叹并传扬后世。
彩印烟盒
相对于香烟纸画片,香烟铁皮盒存世更少,其收藏难度也就更大。估计这烟盒也是24只成套推出,更妙的是盒盖内还有存放同图烟画片的装置。以前稍微上点档次的烟民,都把香烟置于烟盒内,烟盒材质分银质、铝质、铁质、铅质等等,在敬烟时弹出盒盖让宾客自取,显得很是拉风有派,也比较文明卫生。
同岑路右转弯沿志成路北行到底,钱业会馆便出现在眼前。会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湖州钱庄业大佬的聚会地。如今馆内的玄坛宫供奉武财神赵公明,还展出湖州钱业史和早期银行史等。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黑面元帅骑黑虎,执金鞭与元宝,掌管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小财神。每逢农历正月初五,会馆都会举办接财神的仪式,寄托着人们期盼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
旧时,厅堂家具布置,正中称太师壁,是张挂中堂对联及先祖故影的庄重之地,下承天台几,置东瓶西镜,居中设座钟。太师椅也是必配之物。椅子的造型,大户双扶手,小户单靠背,但椅背板都非常注重,通常大户雕明八仙,小户刻暗八仙。笔者偶尔收藏椅背花板,也不在乎成单或成双,而是只取图案称心,比较偏好武将,这版赵公明骑虎便成为我的心爱之物。
武财神骑虎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时节,有“毒月毒日”之称,于是,民间就请出“山君”虎王来袪除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这“五毒”。端午当日,大人还要沾雄黄酒,在小孩头上划“王”字来辟邪,布老虎也是端午的应时玩具。清代的端午“驱邪降福”花钱,背饰“虎镇五毒”的图案,供人佩带祈福赏玩。
清代端午花钱
虎为阳物,可作孩童庇护神。将视野由城市移到村镇,在湖州吴兴织里镇上的童装博物馆内,陈列着许多民间童装珍品。自古民间以虎为造型的童装服饰很多,如虎头帽、虎头围嘴、虎头肚兜、虎头坎肩、虎头手套、虎头鞋等等。童帽一般用丝绸或棉布做成,有些还以银、铜等饰品点缀其上,有动物、花草、八仙、状元、文字等浮雕图案,被称作“帽珍”。
童帽上的吉语
今岁笔者恰逢本命年,又是耳顺之年,说虎藏“虎”、其乐融融。我辈自幼受红色文化浸润,也就是连环画与现代戏铸就的红色底蕴。从智取威虎山,到奇袭白虎团,可以说有这样的“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让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祝福壬寅虎年国泰民安!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戴若瑜编辑:童冯雯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梅园春晓
南太湖号拍客:黎子
投稿方式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