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崇奉道教 唐明皇对道教的迷信 主要宗派 经书编纂 重玄哲学 炼丹养生方术 符箓…术 隐逸道士《道教史话》道教的兴盛
碧霞元君 元代壁画
1唐朝为何崇奉道教 ▎2唐明皇对道教的迷信 ▎3 隋唐道教的主要宗派 ▎4 隋唐道教的经书编纂 ▎5 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 ▎6 道教的炼丹养生方术 ▎7 道教的符箓斋醮法术 ▎8 唐末五代的隐逸道士《道教史话》道教的兴盛
1 唐朝为何崇奉道教
2 唐明皇对道教的迷信
3 隋唐道教的主要宗派
4 隋唐道教的经书编纂
5 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
6 道教的炼丹养生方术
7 道教的符箓斋醮法术
8 唐末五代的隐逸道士
三 道教的兴盛
1唐朝为何崇奉道教
道教自东汉创立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至唐代进入了兴盛时期。唐初,道教被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位。道士的社会地位在唐代显著提高,人数不断增长,宫观遍布全国。道教的经典图书也日益增多,并汇编成《道藏》。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被皇帝召请入宫,询问政事,讲道说法。他们对道教思想教义和修持方术,科仪制度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道教的这些发展,都是与当时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分不开的。唐朝统治者为何对道教的发展特别重视和扶持呢?这是由于道教的斋醮法事可以为统治者祈福禳灾,祷告天下太平;道教的炼丹和养生方术,可以满足帝王贵族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道家清静寡欲、与世无争的思想,可以为某些官场失意的官僚文人提供精神安慰和寄托。但是除了上述原因外,唐朝统治者,特别是皇室对道教的尊崇和扶持,还有其特殊的政治需要,即利用道教为李氏皇族的统治制造合法根据。
隋唐之际,魏晋以来盛行的门阀士族统治已趋衰落,但其社会地位和影响还很大。唐朝皇族原本出身于北朝鲜卑军户,并非名门望族。当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起兵争夺天下之时,为了抬高其门第,争取上层贵族的支持,便利用道教祖师老子姓李的巧合,尊奉老子为唐王室的祖先,宣称自己是神仙后裔,借此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这时有一些道教上层人物,为了争取新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也在各处制造“老君显灵”,降授“符命”的宗教神话和谶语,以迎合李唐王室的政治需要。
传说早在隋炀帝大业七年(611),陕西楼观的道教宗师歧晖已经预言“天道将改”。告诉弟子们:“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进军关中。歧晖即以楼观的粮草物资供给唐军,派遣观中道士八十余人去蒲津关迎接李渊,又在楼观为唐军进攻隋都长安设醮祈福。李渊对楼观道士“应接圣君”的行动大为嘉赏,诏授歧晖为紫金光禄大夫,敕令新修楼观屋宇,赐给庄田。武德三年(620),唐高祖李渊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观祭祀老君,召见歧晖等楼观道士,宣称:“朕之远祖亲来降此,朕为社稷主,岂可无兴建乎!”于是降诏改楼观之名为“宗圣观”,赐给白米二百石、帛一千匹以供使用。从此,楼观在唐代一直是北方著名的道教大丛林,教团兴盛超过北周和隋代。
还有一个故事,传说李渊在隋朝末年曾获得太上老君的“符命”,告知:“汝将必得天下”。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起兵向关中进军,在山西霍邑遭遇隋将宋老生阻击。当时正值阴雨连绵,军粮运送困难,李渊欲回师太原,因李世民力谏而止。据说这时有一白衣老父来到军门,自称为霍山神使(一说为太上老君使者),来见唐皇帝,告知:“八月雨止,路出霍邑东南,吾当济师。”后来李渊果然在八月引兵直趋霍邑,斩杀宋老生,打开了进军关中的道路。
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出兵讨伐山西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据说当时有晋州百姓吉善行,在浮山县羊角山遇见一老叟乘白马,对吉善行说:“为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年。”这位白马老叟据说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唐高祖李渊听信了吉善行的报告,在羊角山立庙祭祀宗祖太上老君,改浮山县名为神山县。此后李唐王室与老子李耳的祖孙关系正式确定,各地相继修建老子庙。李渊多次去拜谒老子,以示崇敬。武德八年,唐高祖下诏宣布三教次序,以道教最先,儒教次之,佛教最后。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也曾得到道教的帮助。据说李世民出兵河南消灭洛阳军阀王世充,途中与房玄龄微服私访道教上清派宗师王远知。王远知对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后来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以法琳为首的佛教徒支持太子,而王远知等道教徒则拥戴秦王。唐初,佛道二教为争地位先后而斗争激烈。李世民上台后,特意在茅山为王远知建一所太平观,以示崇敬。他还在佛道斗争中偏袒道教。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下诏贬佛崇道。诏书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老子),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学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就是说:唐朝的祖先是柱下史老子,道教对唐朝夺取天下有功,所以道士女冠的地位应在和尚尼姑之前,以显示朝廷对道教的尊崇。
唐高宗时,继续执行尊祖崇道的政策。乾封元年(666),高宗巡幸安徽毫州老君庙,下诏追封老君“太上玄元皇帝”尊号,令天下各州皆置道观一所,各度道士七人。仪凤三年(678),又下诏以《道德经》为上经,作为国家科举考试的正式科目,列于《论语》等儒家经典之前,贡举人皆须兼习。同年又下令道士隶属于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宗正寺,班位在诸王之次。这样,道教不仅成为唐朝的国家宗教,而且是皇室家族的宗教。此后,在太后武则天当政时,曾一度压制道教,将佛教列于道教之先,废除贡举人学习老子《道德经》的规定。韦皇后掌权时,也曾扶持佛教。但是从整个唐代看来,道教在多数时间都受到皇室的尊奉,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总之,唐朝统治者尊崇老子,编造皇权神授的政治神话,以道教势力抑制佛教的发展,是充分利用道教为政治服务的专制王朝。
2唐明皇对道教的迷信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713~755),是唐朝最繁荣强盛的时代。由于他的大力扶持,唐代道教的发展在此期间也达到了高潮。
唐玄宗继承唐朝开国后尊祖崇道的传统,对皇室祖先太上老君尊崇备至。在开元三年撰写的《玄元皇帝赞》中宣称:“万教之祖,号曰玄元,东训尼父(孔子),西化金仙(佛祖)。”又诏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每年设醮祭祀,再次肯定道教地位在儒、佛之上,纠正武则天称帝时崇佛抑道的政策。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月,唐明皇托称自己夜来假寐,梦见玄元皇帝真容,告曰:“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与汝在兴庆宫相见。”梦醒后,玄宗即令道门威仪萧元格等人寻访。据说在周至县楼观附近的终南山中果然掘得老君玉像,与玄宗所梦者无异,于是被迎置于兴庆宫中。这件事轰动京城,文武百官纷纷上表庆贺,称颂老君降灵托梦,镇我皇家,大吉大福,值得万民同庆。玄宗乃于当年五月下诏,图写玄元真容,分送诸州开元观安置。自此之后,各处奏言老君显灵及天降祥瑞者层出不穷。
次年(742)正月,京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奏称:遇见玄元皇帝降于丹凤门外,以“天下太平,圣寿无疆”之言传告皇上,并告知在桃林县关令尹喜故宅旁有“灵宝符”。玄宗派遣使者寻得灵宝符,乃于京城大宁坊建玄元皇帝新庙,亲自前往祭祀。群臣上表请改年号为“天宝”,大赦天下,以应天降祥瑞。又改称西京及毫州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洛阳)玄元庙为太微宫,其余各州之庙称紫极宫,各度道士二十一人,并赐庄园及奴婢。天宝二年,追尊玄元皇帝之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老君之父号曰“先天太上皇”,母益寿氏号曰“先天太后”。次年三月,敕两京及天下诸州开元观,用金铜铸造玄元等身像一躯。又命工人从太白山采玉石琢为玄元像,高二丈许,置于太清宫。又以白石作玄宗圣容,侍立于玄元像右侧。天宝八年,玄宗亲谒太清宫,册封圣祖玄元皇帝新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二年,玄宗再次朝献于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对老子的尊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唐明皇不仅尊崇太上老君,而且对道教其他祖师和真人也倍加殊荣。天宝七年,下诏褒奖张天师、杨羲、许谧、许翙、陶弘景等人。册封张天师为太师,陶弘景为太保,令有司审定其子孙在世者,将有封植以嗣真。又令天下道教宫观名山置天坛祠宇,每处度道士五人,并取近山百姓三十户蠲免租税差役,永供洒扫。诸郡有自古得道升仙者之处,每处度道士二人或三人,永修香火。对茅山紫阳观、太平观、崇玄观等道观,更蠲免百姓二百户或一百户租税差役,长充修葺洒扫。
唐玄宗还特别优待礼遇在世道教宗师,多次召见高级道士,请问道法,拜官赐物,为之敕建宫观。其中对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吴筠、李含光等人尤为厚待。天宝七年三月,玄宗亲自于大同殿接受上清派经书符篆,遥拜茅山李含光为师,赐号玄静先生,并赐法衣一袭。著名道士张果被玄宗召入宫中,询问神仙方药之事,甚至想让公主嫁给张果。玄宗还宠信擅长符篆及变化法术的著名道士叶法善。据说他与叶在长安元宵节观灯,赞叹灯景壮丽无比。叶法善说西凉府灯景与长安不相上下,让玄宗闭目,施展法术,顷刻腾空而起,迅即去凉州观灯而还。又有一年八月中秋,玄宗与叶法善同游月宫,默记月中仙乐,制作《霓裳羽衣曲》。二人自月宫回返,途经潞州上空,叶法善请玄宗以玉笛奏曲,曲毕,投钱于城中。数日后潞州官员奏称有天乐临城,兼得金钱。这些故事当然是道教徒编造的神话,但唐明皇对道士礼敬尊崇也是事实。由于皇上尊礼,道士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当时有许多公主嫔妃纷纷入道为女冠,接受道教称号。如唐明皇两个妹妹入道,号称金仙、玉真公主。杨贵妃也曾被度为太真宫女道士,号曰太真。还有不少王公大臣纷纷捐舍宅第为道观,对玄宗崇道活动推波助澜,“表贺无虚月”。
唐玄宗还大力提倡与道教有关的各项文化事业。他即位之初便命令太清宫主史崇玄及昭文馆、崇文馆诸学士修撰《一切道经音义》150卷。开元年间又发使搜访道教经书,纂修成《道藏》。他特别重视《老子》书中以清静无为之道治国理身的思想。开元年间,亲自注解《道德经》,颁示公卿士庶及道士僧侣,诏令天下士庶皆须家藏《老子》书,两京及各州道观都将御注《道德经》刻成碑文。开元二十五年开始设置“玄学博士”之职,二十九年又令两京及各州置“崇玄学”,内收生徒,学习《道德经》及《庄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书,参加科举考试。天宝元年,诏封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通玄真人,列子号冲虚真人,庚桑子号洞灵真人,四子所著书皆称真经。次年,改崇玄学为崇玄馆,内置学士、直学士、大学士等教官。大学士由宰相担任,总领两京及诸州道观。道教音乐也受玄宗重视,开元年间命司马承祯制作《玄真道曲》,李会元制《大罗天曲》,贺知章作《紫清上圣道曲》。玄宗还亲自制作了《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曲》、《降真招仙之曲》、《紫微送仙曲》等道教舞曲,于太清宫演奏。
唐明皇执政初期,励精图治,尚能有所作为。开元末至天宝年间,渐渐怠倦政事,纵情声色,信任奸佞,国事趋于衰乱。这也正是他狂热迷信道教的高潮时期。玄宗崇奉道教,原想借助玄元圣祖的神威,保佑“天下太平,圣寿无疆”。然而事与愿违,正当唐朝君臣忙于庆贺圣祖显灵之时,“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西逃。他在途中还迷信道教,声称在利州(今四川广元)益昌县岭上看见老君乘白鹿而过,显示收安禄山之兆。他让四川道士设醮祈祷,请求玄元皇帝保佑早日平息叛乱,回返长安。当然这只是他一相情愿的妄想而已。
道教在安史之乱中遭受到沉重打击,经典被焚,宫观名山被侵占。虽然玄宗以后的唐朝皇帝,如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僖宗等人仍继续尊祖崇道,迷信仙术,但是中晚唐时代的道教如同唐朝的国运一样,再也无法恢复到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况了。
3 隋唐道教的主要宗派
茅山上清派是隋唐影响最大的道派。该派在陶弘景之后,相继出现了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李含光、薛季昌等学识广博的宗师。他们受到皇室的尊崇,常召请问道,赐给钱财衣物,在茅山等地为其敕建宫观。从而使上清派名声远播,广传于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和普通民众之中,徒众遍及全国,道馆仙坛遍布各大名山。这些宗师还著书立说,弘扬上清教义教理和修持法决。其中最著名的学者当数潘师正的弟子司马承祯和吴筠二人。司马承祯(647~735),字紫微,号天台白云子,河南温县人。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他的著作主要有《天隐子》、《坐忘论》、《服气精义论》等。将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思想与上清派存神服气的养生仙术结合,阐明兼修心神和形气的修持方法。吴筠(?~778),字贞节,号宗玄先生,是李白的朋友。他的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形神可固论》、《神仙可学论》等。以道家元气生成论思想论述心性修养与炼形成仙的关系,提出“形神双修”,神仙可学的思想,对道教哲学从重玄学向内丹学的转变,有承前启后之功。
唐代上清派的本山仍在茅山,但在司马承祯之后,他的两个弟子李含光和薛季昌各自传授,在晚唐五代形成两个上清支派。李含光→韦景昭→黄洞元→孙智明→吴法通这一支,相继为茅山宗师。而薛季昌→田虚应→冯惟良→应夷节、叶藏质、左元泽,这一支派的道师多居住天台、衡岳、仙都、青城山等地,号称天台宗。应夷节的弟子杜光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晚年居四川青城山,著述多达三百余卷,大多为斋醮科仪著作,是南朝陆修静之后整理研究道教斋醮仪式贡献最多的宗师。叶藏质和左元泽的弟子闾丘方远,也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居浙江钱塘,有《灵宝大纲钞》、《太平经钞》等书传世。他的弟子聂师道,兼承茅山宗师吴法通。至此,天台、茅山二宗的传承复归于一。总之,无论从宗门传承或学术贡献来看,上清派都是隋唐最兴盛的道派。关中楼观道也是隋唐重要道派。唐高宗时楼观宗师尹文操(622~688),出任京师昊天观主,兼知宗圣观(即楼观)事。他曾奉敕编撰《玄元皇帝圣记》十卷,宣扬老子历代降世显灵的神话。高宗终日观览,不离御案。安史之乱和唐末五代战乱后,楼观道都衰而复兴,传承不绝。直至金元之际,楼观因战祸而遭焚毁。后由全真道宗师尹志平等人修复,遂归并于全真道。
北帝派是唐代道士邓紫阳创立的道派,以江西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为活动中心。开元年间,邓紫阳曾应诏入京,深得唐玄宗尊崇,随侍左右。死后归葬麻姑山,玄宗为之建观于麻姑山,御书仙灵观额。度其弟邓思明为道士,其侄邓德诚续修香火。由于统治者扶持,麻姑山北帝教团在邓紫阳之后发展很快。该派以邓氏家族传承为主,兼传异姓弟子。邓紫阳从子邓延康(773~859)颇有道术,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3),他曾住持京都龙兴观,与王公贵族交往密切,信徒众多。直至唐末五代,北帝派仍传续不绝,在道门中影响广被。邓氏后裔邓启霞曾为茅山的道门威仪,其弟子王栖霞、邓栖一等人,皆显重于时,分布茅山、麻姑山、庐山、金陵等地。到了宋代,北帝派与其他道派合流。
据《三洞修道仪》等书介绍,北帝派世代传承《天蓬经》及北帝剑法,其徒众称“上清北帝太玄弟子”。修习的经箓法术有《天蓬经》、《伏魔经》、《北帝箓》、《北帝禁咒经》、《北帝雷公法》、《北帝三部符》、《酆都要录》等。其道法兼融上清、正一两派,既讲诵经存神,静思服气,又以符咒法术召遣神鬼,为人消灾疗病,因此被称作“明威上清之道”。
镇元派是唐代道士翟法言创立的道派,主要流传于荆蜀之间沿江地区。翟法言(715~836),字乾佑,夔州云安(今四川云阳)人。早年学天师道符咒法术,自称在峡江中遇天尊授以《灵宝素灵真符》。又往忠州平都山(今四川酆都)师事宋冲元,得到《镇元策灵书》。善以符咒法术考召鬼神,治病禳怪,号称“天师”。唐玄宗天宝年间曾应诏入京,代宗时复至长安,因法术灵验,赐号通灵大师。其弟子有舒虚寂,舒传向道荣,向传任可居,皆活动于巴蜀。任可居卒于唐昭宗大顺年间(890~891),其后传承不明。
镇元派属天师道支派,徒众称“太玄部正一弟子”,世代传习《镇元策灵书》。该书假托出自魏晋道士葛玄、葛洪,其内容有上清派踏罡步斗,祷祀北极诸星,通灵禳灾之术,也有早期天师道治病驱鬼的符咒法术。据舒虚寂说:“镇元之道,乘大魁,履北极,视瑶光,蹑丹元,倚灵田,蹈开阳,运元纲,握天枢,执持六气,指挥万灵,外可以召神,内可以延生。”唐末上清派道士杜光庭访问平都山仙都观,找到翟乾佑所传《灵宝素灵真符》三卷,编入《道藏》。其内容也是天师道“录召万灵,役使百鬼”的符咒法术。可见镇元道法大致与北帝派相似,也是上清与天师道法结合的符箓道派。
孝道派是唐代新兴道派。早在南北朝时期,江西洪州(今南昌)等地方,已出现崇奉东晋道士许逊、吴猛及其弟子的民间信仰,称作“孝道”。隋唐之际,洪州西山等地已有奉许逊为祖师的道团及宫观殿堂,民间流传许真君能降灵救灾的神话。唐高宗时,著名道士胡惠超(?~703)来西山隐居,修复西山游帷观。他自称吴、许二君尝授其道法,能檄召神灵,驱奋雷雨。唐高宗、武后召之入京,问道除妖,赐号洞真先生。后请辞还山,炼丹修道,施符禳灾,人皆师事之。他居山近三十年,使孝道派成为有影响的教团。中晚唐时代,该派在江西继续传播。据《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说:从东晋许真君飞升后,至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其子孙递代相承,四乡百姓常聚会于游帷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升坛进表,祈福禳灾。又据《仙鉴后集》载:唐文宗时,每年中秋许真君升仙之日,吴蜀楚越之人不远千里,来至西山游帷观,设斋醮以祈福。“时钟陵(南昌)人万数,车马喧阗,士女栉比,连臂踏歌。”可见香火之盛。
隋唐孝道派传习的经书有《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孝道传》等。信奉日月斗三真孝王及许逊、吴猛等传派祖师。其教义融合儒释道三教,倡言修道行孝,报答父母恩德,宣称:“至孝修道,修孝道也。道在至孝,不孝非道也。”其修持法术有诵经持诫,外丹烧炼及符咒驱邪术。这些教义对宋元时期兴起的道教净明派,有直接影响。
隋唐道教的宗派实际不止上述各派。在遍布全国各地城镇山林的宫观道院中,还有许多道团教派或散居的道士在活动。限于篇幅,不再详细介绍。
4 隋唐道教的经书编纂
隋唐时期是道教全面繁荣的时代。经典、教义、方术、科仪等方面都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对道教经典的搜集和整理编纂,颇有成就。
道教典籍的渊源,可追溯到其创立之前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至西汉的道家和神仙家著作有47种,1198卷(篇)。与道教有关的阴阳家、墨家、兵家和杂家著作,以及数术类、方技类著作,更多达200余种,约4000卷(篇)。这些古籍大多已经失传,留下来的少数典籍,如《老子》、《庄子》、《淮南子》、《墨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书,后来都被当作道教的典籍,收入《道藏》之中。
东汉时期道教孕育形成,出现了一些早期道教经书。如《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等。魏晋时期,道教经书典籍逐渐增多。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将其师郑隐收藏的道书著录于《抱朴子·遐览篇》。这是现存最早专门著录道书的目录。该篇著录的道教经书有204种,679卷;符篆56种,620卷;合计260种,1299卷。但葛洪著录的这些道教古籍,后来大多也失传了。
东晋南北朝时期,《上清经》、《灵宝经》、《三皇经》、《正一法文》等大批重要经典相继问世。这些经书在传抄流布过程中,因某些道士伪造滥传而真伪混淆。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搜集整理道书,考订源流,校刊真伪。宋明帝太始七年(471),他奉敕编撰《三洞经书目录》进献。共著录道教经书及药方、符图1228卷,其中1090卷己经传世,另有138卷“犹隐天宫未出”。继陆修静之后,又有南朝梁道士孟法师撰《玉纬七部经书目》,陶弘景撰《隐居经目》,著录当时存在的道书。梁朝学者阮孝绪编写的《七录》,亦著录当时道书的卷数,共计425种,1138卷。
在北朝方面,周武帝对道书的整理颇为重视。天和五年(570),京师玄都观道士编撰《玄都经目》进献,宣称道经、传记、符图、道论共有6363卷,但其中有目录和书本的仅为2040卷(包括诸子书及杂书884卷),另外4323卷则是虚数,因此实际存在的道书只有1156卷。周武帝曾召请华山道士王延入京,令他校理三洞经图,缄藏于京师通道观。他还亲自主持编纂了最早的大型道教类书《无上秘要》,分类摘录汉魏六朝的道教典籍。隋朝编撰了《道书总目》四卷。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道书有经戒、服饵、房中、符篆四部,总计377种,1216卷魏晋南北朝的道书整理工作,主要是编撰道书目录,对已有的经书考订源流真伪,分类著录,但还没有汇编成《道藏》。所谓《道藏》,是指汇集和收藏所有道教典籍的大丛书。据现代学者考证,《道藏》的形成大约在唐高宗、武后时期,当时又称《一切道经》。这与唐代佛教《大藏经》亦称《一切经》的情形相似。唐玄宗即位之初,曾敕令编撰《一切道经音义》百余卷,对京师《道藏》内经书二千余卷注音解义。
开元年间,又由官方组织编修《道藏》,收入道书3744卷。一说唐玄宗御制《琼纲经目》,著录道经5700卷(或作7300卷)。天宝七年(748),唐玄宗又诏令将官修的《一切道经》分送天下诸道,由诸道采访使监督下属缮写,并亲劝持诵。
唐代编修的《道藏》,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将全部道书分为“三洞”和“四辅”七大部类。三洞即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四辅即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其中“三洞”各部又细分为12小类,即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录、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三洞共计36类。因此道教典籍又被称作“三洞真经”、“七部经书”或“三十六部经”。
上述分类体例,是在南北朝时期道士编撰道书目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般认为陆修静是这一体例的始创者。“三洞四辅”所著录的经书,是汉魏六朝相继问世的七部重要道书。据唐初道士孟安排《道教义枢》解释:三洞经书是道教的主经。洞真部为《上清经》,是玉清境洞真教主所出;洞玄部为《灵宝经》,是上清境洞玄教主所出;洞神部为《三皇经》,是太清境洞神教主所出。三洞之外又有四部辅助经典。《太清经》辅洞神部,即炼丹服药类经书;《太平经》辅洞玄部,即于吉所传的《太平经》;《太玄经》辅洞真部,是指《道德经》及其注解之书:《正一法文》则指天师道的经戒法篆,是辅助三洞各部的经书。按道教规定,修持不同经戒法篆的道士,各有不同的称号,并可获得不同的结果。这样,道教学者从神学上对各部经书的源出及其相互关系加以解释,形成了道教特有的经学体系。
唐代道教经书的抄写和收藏方法已颇为完善。据唐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记载,当时道经的书写规格有12种:一金简刻文、二银版篆字、三平石携书、四木上作字、五素书、六漆书、七金字、八银字、九竹简、十壁书、十一纸书、十二叶书。道经的收藏方法分为两种,一是将三洞四辅道经作一“总藏”,二是将七部道经各作一“别藏”。关于作“藏”的方法,该书中说:“凡造经藏,皆外漆,内装沉檀,或表里纯漆,或内外宝装,或表里彩画,或名木纯素,各在一时,大小多少并随力办。或作上下七重,或三重,并别三间或七间,安三洞四辅,使相区别。门上皆置锁钥,左右画金刚神王。悉须作台安(放),不得直尔顿地。”除上述经书抄写和经藏制作方法外,《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对经书的装裹,经函、经橱、经架的制造规格,以及传授或诵习经书的仪轨、经堂设置等,也都有规定。
中晚唐时期,由于天宝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末农民起义,以及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使《道藏》经书屡遭焚毁或流亡散佚。当时幸有道士申甫、神隐子、杜光庭、暨齐物等人陆续收集余烬,拾遗补阙,才使《道藏》未在战乱中完全散亡。杜光庭在唐末黄巢大乱之后,漂寓成都,历时数年而搜得新旧道经三千余卷。五代吴越王钱镠所建的天台山桐柏宫,亦收藏道经二百函。
唐代编修的《道藏》已经失传。现存明代编修的《道藏》中,虽保留部分汉魏六朝至隋唐五代的道书,但仍有不少缺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道士王圆箓在甘肃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大批古代经卷抄本。其中有道经抄本五百余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书,道教经书、科仪、类书、论著、诗歌、变文等。这些道书的抄写年代大多在南北朝末至安史之乱爆发前,正是《道藏》开始形成和编纂的时代。有些抄本的后记提到敦煌道士入京抄写《一切道经》。可见它们是唐代《道藏》的残存抄本。敦煌道经中有多半抄本内容不见于现存明《道藏》。包括一些重要的早期道经,如《老子化胡经》、《老子想尔注》、《太平经目录》、《无上秘要目录》、《大道通玄要》、《叶静能诗》等。这些经书对研究南北朝隋唐道教历史和经典教义有重要价值。
5 隋唐道教的重玄哲学
南北朝隋唐时代,道教的教义理论有重大发展。当时流行的道教哲学思想,被现代学者称作“重玄之学”。这是继魏晋玄学之后,老庄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魏晋之际,在士族官僚和学者中兴起研究老庄著作的“玄学”思潮。他们通过探讨有无、本末、体用关系等哲学问题,企图调和名教(儒家伦理秩序)与自然(道家人生理想)之间的矛盾。既要肯定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又要为玄学名士逃避名教拘束,放任自然,追求精神超越的生活找到理论根据。东晋时期,有些佛教学者受玄学思潮影响,也借用老庄思想和术语解释佛教《般若经》宣扬的色空理论。例如东晋名僧支道林提出“即色是空”说,就以老子所说道体“玄之又玄”(重玄),庄子所说“物物者无物”(齐物),来解释《般若经》思想。相传支道林与东晋士族学者孙绰交往甚密。孙绰之侄孙登擅长辨析名理,撰《老子集注》二卷,首先引用“重玄”观念解释老子思想,是为后来道教重玄学之滥觞当玄学名士及佛僧热衷研习老庄哲学之时,魏晋道教徒则多从事符篆科教和炼丹养生活动,能发展老庄思想者甚为罕见。东晋道教学者葛洪还批评老庄不谈神仙长生,其书语多空泛,“永无至言”。及至南北朝时,佛道之间常发生激烈争辩。佛教徒在辩论中贬斥道教经书浅陋,教义既缺少理趣,方术亦近乎巫觋。道士们受此刺激,不得不重视经教体系及哲学理论之建构。于是他们明托神授,暗仿佛经,编造出大批杂糅佛学词旨的道教经书;同时又纷纷注疏老庄,兼融佛道二教义理,建构道教哲学理论。南北朝道士顾欢、宋文明、孟智周、陶弘景、臧玄静、韦处玄、诸柔等,皆撰有注解老庄的著作。
隋唐时期,道教义学进一步发展。隋朝在京都长安设玄都观,集合义学道士研究三教之学。唐朝皇室尊崇道教,奖励研究老庄思想。因此隋唐道士纷纷注老解庄,或编造经书,发挥重玄义理。当时探讨重玄学的主要学者及其著作,有隋道士刘进喜、李仲卿合撰的《本际经》;唐道士黎兴、方长合撰的《海空经》;成玄英、李荣等人注解老庄的著作:王玄览《玄珠录》、通玄先生《道体论》、司马承祯《坐忘论》、吴筠《玄纲论》、佚名氏《三论玄旨》,以及《清静经》、《内观经》等大批经典。总之,重玄学肇始于南北朝,兴盛于隋唐,是当时最重要的道教哲学理论。
重玄学说的主要特点,是融合佛道二教思想,对道体有无、形神关系、性命修炼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指导信徒修仙证道,安定身心,解脱生死烦恼,悟入重玄境界。归纳起来,重玄学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有无双遣的道体论。
对“道”的认识和解释,是道家哲学的首要论题。《老子》书首先提出:道既是常有,又是常无: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家对老子之道有不同的解释。贵无派的王弼认为道体是“无”,天下万物是“有”,无与有是本与末的关系。因此治国修身都应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有派的裴頠则认为老子所说的道,
虽然“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无只是说道体无形无名,而非真无,作为万物本体的道,是比万物更真实存在的“全有”。郭象的“独化论”综合贵无、崇有二说,认为无不在有之外,就在有之中。
南北朝隋唐的重玄学者在解释《老子》时,认为无论肯定道体是有或是无,都是执著偏见。应该有无双遣,“既不滞于有,亦不滞于无”,而持非有非无的“中道观”;进而执中无中,“不滞于不滞”,将遣除偏执的念头也除去,这才是老子所说“玄之又玄”的本意。玄之又玄就是重玄。所以《本际经》说:“正观之人前空诸有,于有无著;次遣于空,空心亦净,乃曰兼忘。如是行者,于空于有,无所滞著,名之曰玄:又遣此玄,都无所得,故名重玄,众妙之门。”
重玄学者借用佛教中观宗和三论宗对“真如实相”的论证方法,宣称道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有无不定;道体是空,而不与空同;道无所不在,而所在非道;道为万物之妙本,而万物实无本可本;道与物不一不异,而一而异;“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用即道物,体即物道”。这些话听起来就像绕口令,其实质是以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辩证逻辑,来说明道体“超言绝象”,非有非无的性质。唯有遣除分别有无、色空的主观想法,方可悟得道体,达到自我与道相通的重玄境界。
第二 众生有道性论。
重玄学者受南北朝隋唐佛教讨论“佛性”问题的影响,也探讨了“道性”问题。所谓“道性”,指一切众生禀赋于道,与道同一的真心本性。重玄家认为:道既非无有,亦非无无,而是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妙有真无”。这个妙有真无即是道性。《海空经》说:“道性之理,自为妙无,以渊寂故,以应感故。若以住于渊寂之地观于诸有,则见无相:若以住于应感之地观于诸有,则见有相。”这就是说:从道体虚寂清静的本质来看,道性是无:从道能感应万物变化的功能来看,道性是有。道体无形而有用,非物而能应物:道遍在一切,故一切众生皆含道性。道性与众生之性非一非异,是一亦是二。王玄览《玄珠录》说:“众生禀道生,众生非是道;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道与众生之关系,犹如用印在泥上印字,泥中无数字,而本印字不减;多泥中字与本印字同,而多泥并非本印。正因为道与众生既相同又有不同,所以众生应该修道才能得道,并且能够修道而得道。该书还认为:道性与众生性都是虚无假名,若要契入重玄,须得二者兼忘。“道性众生性,二性俱不见,以其不见故,能与至玄同。”
隋唐重玄学还吸取佛教心性说,提出道性就是众生清静空寂的真心本性。众生的心性得自道体,本来清静澄明,具足一切功德智慧,但为后天尘缘迷惑染蔽,以致心动神驰,与道隔断。若能方便修行,断诸烦恼,清除污垢,恢复本心,则能复归于道。《太上老君内观经》说:“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司马承祯《坐忘论》也说:“原其心体,以道为本,但因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若净除心垢,开神识本,名曰修道。”
第三 观行坐忘的修道方法。
所谓重玄之道,不仅指非有非无的道体和众生本具的清静道性,更是指导道教徒悟道修心的方法。重玄学者吸取大乘佛教的“观行”方法,作为破除执著妄念,契入重玄的门径。所谓观行,又称内观或定观,是指用非无非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身心境物,澄心定念,以期悟得真道。隋唐时出现许多指导内观修行的经典。例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分析世人身心不能常保清静的原因,是受情欲扰乱牵累,能澄心遣欲则心神自然清静。澄心遣欲的要诀是以重玄之道来观想身心境物,既要遣除以物我为实有的俗见,又要遣除执持“空无”的见解;使自心既不滞于有,又不滞于无;既不执著于境物,又能与物常应常静,此之谓常清静。能达到如此境界者,方可悟入真道。
王玄览《玄珠录》对观心定心的论述更近于佛教。他认为:“心生则法灭”,修心者应该常以无心为心,使心无生无灭。其修心要诀为:“莫令心不住,莫令住无心,于中无抑制,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他还指出:求心喻如剥芭蕉,剥至无皮无心处,便是大一(真心)。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则吸取庄子所说“斋心坐忘”为悟道登真方法。其坐忘修心的要诀在收心摄念,使心念不起,“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俱遣”。具体修行程序分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阶段。在最后阶段,修道者可达到形神虚融,与道合一,超越生死变灭的境界。
从以上简述可以知道:隋唐重玄学是融合佛道思想,兼具道体论、心性论和修心悟道方法的宗教哲学体系。这一学说的出现,使道家老庄哲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为后来道教内丹心性修炼提供了理论依据。
6 道教的炼丹养生方术
隋唐时代道教的繁荣,不仅表现在建立完善的经典和教义体系,而且各种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方术也有很大发展。道教的长生术杂而多端,概括起来则不外乎外服丹药,内炼形神两大类。
服药炼丹术渊源于古代主张服食长生之药的神仙方士,早在战国秦汉之际已经出现。他们希望借助药物的神力来强固自身,祛病延年,以至于长生不死。道士们服食的“仙药”,有草木药,也有金石药。草木药主要有胡麻、大枣、茯苓、松脂、地黄、五味子、天门冬、黄精花、白术、甘菊,以及各种菌科植物(如灵芝草)等。用这些草木药配制的丸散膏汤,服用后的确有治病补身之功效。由于道士们长期入山采食“仙药”,使他们对许多药物的产地、性状、主治疾病,以及采集配制和服用药物的方法都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际知识和经验。因此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道士,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都精通医药本草之学,留下重要的医药著作。
金石药是人工炼制的金丹,又称外丹。西汉时已出现炼丹作金的记载。此后经魏伯阳、葛洪、陶弘景等历代道士的发展,炼丹术渐趋成熟。到了隋唐,炼丹术的发展达到极盛。出现了青霞子、张果、陈少微等著名炼丹家,大批炼丹专著纷纷问世。通过炼丹实践,人们对某些物质(如丹砂、铅汞、黄金、硫黄、硝石、砒霜等)的化学性质有更多的认识。制造炉鼎器具的工艺技术也不断改进。还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例如火药的发明,据说就是道士用疏黄、硝石合炼时无意中发现的。因此炼丹术被认为是近代化学实验的先驱,它为人类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炼丹家所追求的服食成仙,毕竟只是虚妄的宗教幻想。含有铅汞成分的丹药,服用后只会加速人的死亡。唐代帝王贵族迷信道教,服丹成风,因此中毒而死的人也最多。唐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都因服长生药而毙命。官僚文人以烧丹服药为时尚,因此也有不少人送命。唐朝文学家韩愈曾撰写一篇《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文中以自己亲眼所见七位官僚服丹毙命的实例,痛陈丹药之毒害。“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一真理终于为人们所认识。晚唐五代以后,随着道教内丹术的兴盛,以服食求仙为日标的外丹术渐趋衰落。以求财致富为目的的黄白术(点化假金银)在宋代继续流行一段时间,也趋于衰微。不过外丹术始终未曾断绝,明朝的嘉靖皇帝就迷信炼丹服药。
内炼养生术渊源于古代黄老派养生家。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精神形体的锻炼调养,使身心健旺,延年益寿。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体内的精、气、神,是维持生命存活的要素。凡人之所以有衰老病死,皆因精气神亏损枯竭之故。所以欲求长生者必须重视精气神的保养,锻炼精神形体。锻炼保养的方法很多,包括胎息行气、房中固精、存神守一以及导引、辟谷、按摩、沐浴、日常饮食起居禁忌等。炼养术在战国秦汉之际已相当流行,至魏晋南北朝发展成熟,成为道教最重要的修炼方术。葛洪、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养生家。隋唐时期炼养术达到鼎盛,出现了大批专门论述摄生养性理论及功法的著作。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张果、幻真先生等人,都对炼养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以下介绍几种主要养生术。
胎息行气 即后世所谓的气功,是调节呼吸,保存体内元气的养生方法。古代黄老家认为人禀天地之元气而生,有气则存,无气则死,所以养生者应该保存元气,使之不失。行气功法在道书中记述甚多,大要有吸服外气和胎息闭气两类。外息法即调节呼吸吐纳,使之轻柔和缓,均匀深长,吐故纳新,凝神静虑,渐至神气合一。隋唐道士用呼吸方法养生治病。司马承祯《服气疗病论》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四,皆生气也。”又说:“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四以解极。”类似说法也见于孙思邈《存神炼气铭》、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以及《黄庭遁甲缘身经》等道书。某些道书中还有以呼吸与意念相配合,吸食日月精气或天地五方精气以保养脏腑的功法。
内息法 又称胎息,其要领是闭气不息,保持人体自身固有的内气。道教认为用鼻口呼吸,使元气外泄,“泄而不止,劳用性命”。所以要尽量控制呼吸,使内气不失。葛洪《抱朴子内篇》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运用内气也可以攻治疾病。葛洪声称:胎息行气能防止疫气毒害侵袭,使人不饥不病。善行气者将内气嘘出,可使虎狼不起,使沸汤不热,寒水不冰,白刃刺之不入,甚至可为百里外之人嘘气治病。
导引术 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早在马王堆西汉墓中已发现有《导引图》。导引的意思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道教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肢体可以抗御衰老疾病。道士们模仿某些动物的动作姿势,创造了许多体操动作,引挽肢体,并配合按摩、叩齿、吞咽、呼吸等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食物消化,使人身体轻快,牙齿坚牢,耳目聪明。《云笈七籤》对隋唐道教的导引功法记载颇详。
房中术 也是古老的养生术,目的在于节欲固精。魏晋至隋唐时代流行的道教房中著作有《素女经》、《玄女经》、《洞玄子》、《玉房秘诀》、《洞真黄书》等。唐人孙思邈在其医药学名著《千金要方》中对古代房中术作了总结。这些道书大多认为男女性交是符合天地阴阳交感之道的自然生理现象,禁欲不施或纵欲多泄,都有损寿命。因此应该注意调节房事,节制欲望,爱精重施。要了解正确的性交方法和卫生知识,例如醉饱、劳累过度、喜怒忧惧过甚,以及大寒大暑、大风大雪之时,皆不宜性交。但是在房中术流传的过程中,被某些人发展成为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甚至侮辱妇女的淫秽手段,因此受到道教内外正直人士的严厉批评。
存神守一 也是早期道教的养生术。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在于精神与形体结合为一,但人之精神托空虚、喜清静,如果受到外界声色财货的诱惑,产生嗜欲贪念,使形劳神动,精神不安,离形而去,则生命危矣。因此欲求长生者,必须清心寡欲,使精神安定,与形体相抱为一。有些道教经典还受古代天人感应思想影响,认为人体内四肢九窍、五脏六腑等各部位都有神灵居住,它们与身体外面的神灵彼此相通。人若能思念存想这些神灵的名字,内视彻见身中诸神的形状、相貌、服饰、颜色等事,便能使之镇守体内,防御外界凶邪疾病侵袭。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上清道派尤其推崇存神术。在大批上清经书中,都有关于诵经存神的内容。上清道士存思的神灵不仅有身中之神,而且也思念外界天地神灵,认为思念外神可召引天神下降,入镇人体,以至接引修道者飞升上天,成仙成神。
以上介绍的几种道教方术,皆创始于古代黄老养生家,而集成于道教,在南北朝隋唐频为盛行。这些方术对于健身疗病确有较好的功效,但也夹杂非科学的宗教神秘内容。后来的道教将行气、房中、存思等方术加以综合改造,并借用外丹术语和理论予以解释,形成了内丹修炼术。
7 道教的符箓斋醮法术
道教方术杂而多端,既有追求长生成仙的炼丹、养生术,也有源于古代民间巫师术士的各种巫术,如画符念咒,跪拜首过,斋醮祈祷等等。修行这些巫术,旨在召神驱鬼,禳除妖邪侵害,祛病消灾。这类方术有较多宗教迷信内容,但是在医巫不分的古代,也被人们认为有治病卫生的功效。
符箓禁咒之术在早期民间道教中颇为流行,民间道士常用画符念咒、传授法篆等手段为人治病消灾。“符”的意思最初是符信。早在战国秦汉之际已经有竹使符、铜虎符,被用作君臣或官吏之间相互交往的信物,其功能类似后世使用的印章。相传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使人盗窃国王的“虎符”,调动魏国军队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史称“窃符救赵”。当时的“符”并没有为人治病或宗教神秘的意味。后来由于受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和谶纬迷信的影响,有些统治者或民间术士宣称“符”是表示天神命令的祥瑞之物,得到上天“符命”的人可以统治天下。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五斗米道等民间道团领袖,又以符文为人治病驱邪。道士们用笔墨或朱砂在黄纸或绢帛、木版上书写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宣称这是上天神文,世人依法吞服或佩带符文,或将符文贴于门窗家具上或埋入墓中,或投置山水,或于道坛焚烧符文,饮用符灰水,即可召神驱鬼,镇邪治病。
与符文配合使用的是咒语。所谓咒语即道士口中常念的三言或四言短语,少则数字,多则成百上千字。道教咒语源于中国上古时巫师的禁咒,后来又受佛教咒语或赞谒影响,因此多夹杂方言俚语和梵文译音。咒语的含义大多模糊晦涩,大意不外乎传达天神禁令,或者对天神申诉心愿。总之,画符念咒是道教神化文字语言功能,以达到治病禳灾的重要手段。
道教的符文咒语种类很多,长篇符咒或许多相关符咒拼凑起来,可以编成一篇经文或法箓。天师道的法箓中通常记录有诸天曹神官吏兵的名称、数额和职能,就像一本官府衙门的登记册。法箓中还有相关的符咒、戒令,以及天神教人诵经奉戒、施符念咒的文字。南北朝隋唐时代的道教徒一般都要拜师传授经文法箓,作为某人正式入道或迁升道职的凭证,不同等级或派系的道士所受经箓各有区别,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符箓道派。如天师道受正一法箓,灵宝派受灵宝经箓,上清派受上清大洞经箓。
符篆禁咒术自东汉创始后,魏晋南北朝得到大发展,至唐代基本形成符箓道派传承经戒法箓的制度和方法。隋唐时符咒法术非常盛行,出现大批符咒经书。这些道书的内容,除上述用符咒治病禳灾之术外,还有卜筮算命、观星望气、堪舆风角之术,以及造雾吐火、呼风唤雨、变化隐形、撒豆成兵等奇门法术。这些法术本是江湖术士或魔术师们擅长表演的拿手好戏,源于古代鬼谷子之流,但在隋唐时也被道教吸收。唐代道教北帝派及宋元时天心、太一、神霄、清微等新符箓道派,皆受这些法术影响。
符箓派道士多为人做斋醮法事,俗称做“道场”。斋醮法事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既是道士自身传经授戒、日常修行的功课,也用于为帝王国主或世俗民众祈福禳灾,治病救度,超拔亡灵,祷告天神保佑家国太平安宁,死者亡灵升天成神。法事的名目种类繁多,加之道门内派系不同,南北地方风俗有异,因此道教的斋醮仪法极为复杂。大体上各种斋仪都有斋戒沐浴、设坛上供、焚香化符、诵经念咒、请神降临,或向天神上章启告、忏悔罪过、盟誓发愿、礼拜赞颂神灵等程序,最后复炉解坛。对斋堂神坛的设置,安排香烛灯火,分派人员职事,服饰、音乐、禹步等方面也有非常琐细的规定。
这一套复杂的仪法,是经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早在三张时代的五斗米道,已有一些简陋的斋法,如指教斋、涂炭斋等。这些斋法中保留有原始巫教的落后习俗。例如涂炭斋规定在露地立坛,安置栏格,斋人皆以黄泥涂额头,披发系着栏格,反手自缚,口中衔璧,覆卧于地,开两脚相去三尺,叩头忏谢。一次斋事要连续作三十六日,“科禁既重,积旬累月,负戴霜露,足冰首泥。时值阴雨,衣裳沾濡,劲风振厉,严寒切肌”。如此艰难痛苦的斋事,不仅常人难以忍受坚持,而且招致佛教徒或世俗学者的嘲笑批评。南北朝时期,寇谦之、陆修静等人对旧斋法加以改进,使道教斋仪由粗而精,渐趋完善。陆修静在总结前人斋仪的基础上,制定了“九等斋十二法”。包括上清斋、心斋、灵宝金篆斋、黄篆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涂炭斋等斋法。陆修静曾撰斋醮仪范百余卷,对各种斋法的科禁仪式,以及斋仪的目的和宗旨,都有较详的论述,成为后来道教斋仪的典范。
隋唐是道教科仪发展的兴盛时代,出现大批科仪著作。唐代道士张万福,对道教经戒法箓传授科仪继续充实改进。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搜集整理前代科仪,重新编纂删定,并新造了大批斋仪,使道教斋仪科范更为复杂完备。唐以后的道教仪法,深受杜光庭的影响。
道教所创的斋醮仪式,深得历代帝王的喜爱,他们经常召请道士建坛设醮,为封建国家及帝王贵族家人祈福禳灾。唐代皇室与道教关系密切,所以凡有国家庆典、皇室祖先忌日超度、皇帝或后妃公主寿诞庆贺,以及天旱时请神下雨、洪涝时请神放晴等事,皆有道士出场行醮做法。至于民间百姓请道士诵经驱鬼,消灾度亡,去宫观上香许愿,观看道教神仙祖师圣诞法会等活动,更为频繁。有些法会场面浩大,仪式隆重,因而耗费大量钱财人力。
道教斋醮仪式虽为宗教目的所创,但由于许多道士、文人的不断增饰,也加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例如撰写赞颂神灵的辞章和音乐舞蹈,对南北朝及唐宋时期诗词音乐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根据婆罗门舞曲改编的法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唐高宗、玄宗等人亲自撰写青词、章表,供道士祭献祈祷时使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竞相仿效,从而提高了道教文学的水平。
8 唐末五代的隐逸道士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衰退,中央政权被宦官把持,地方藩镇军阀割据叛乱,政局动荡不安。唐末黄巢起义的冲击,使唐朝的统治陷于土崩瓦解,由藩镇军阀割据,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四海辐裂,血火纷飞,政权更替频繁。在这极度动荡混乱的时代,许多道教宫观被毁,道士星散,经书零落,曾经兴盛显贵的官方正统道教受到沉重打击。
“五季之乱,避世宜多”。为了躲避战乱,在晚唐五代有许多文人儒士和失意的王公官吏隐遁山林,混迹市廛,“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有些人因喜好道教仙术,成为道士。这些人中,就有对后来道教发展影响甚大的钟离权、吕洞宾、陈抟等人物。
钟离权是五代后晋朝的一位将军。据说他曾奉旨征伐吐蕃,不幸打了败仗,独骑逃入山林。正在进退踌躇之际,忽遇一胡僧,引他去东华先生庄上。东华老人延之入庄,饮以麻姑仙酒,食以胡麻之饭,因谓之曰:“功名富贵,总是浮云;战事胜败,皆为气运。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瞬息即逝耳。将军何必苦恋功名,劳思俗虑?”钟离权闻听这番言语,顿释虎豹之雄心,化为鸾鹤之恬念,即拜老翁为师。老人以长生秘要,金丹火诀,青龙剑法授之。钟离权从此看破红尘,出家学道。据说有上仙王玄甫知其道术将成,乃降下仙班,授其长生秘术。后又遇华阳真人传太乙刀圭法,内丹火符,又在崆峒山石洞中得真仙秘诀,就此道成仙去,白日飞升。
吕洞宾的名声比钟离权更大。关于他行侠仗义、惩恶救善的神话传说,自北宋以来流传甚广,几乎家喻户晓,妇需皆知。据宋人杨忆《谈苑》所述,吕洞宾大概是唐末五代一位隐士,本名吕岩,出身河东儒门望族。另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吕洞宾曾自作传记,刻石于岳阳。自称为关中京兆人,唐末累举进士不第,因游华山,遇钟离权先生授以金丹大药之方。复遇苦竹真人传授道术,能驱役鬼神。大概吕洞宾的家世生平与当时许多文人儒士相同,因生逢乱世,功名无望而退居山林,清心寡欲,全性保生。其自作诗云:“闲来无事看青山,闷即街头货丹药”;“逍遥碧嶂青松下,坐看残花逐水流”。这种悠闲自在的隐士生活,正是历来道家所崇尚的人生境界。但是吕洞宾似乎还有欲图救世的心情未曾泯灭,所以常出游人间,以丹药济人,剑术除恶,留下许多行侠仗义、救世助人的佳话。据说吕洞宾之师钟离权道成飞升时,吕再拜曰:“岩之志异于先生,必先度尽天下众生,方上升未晚也。”可见其入世度人之古道热肠。
陈抟是与钟、吕齐名的隐逸道士。据《宋史·陈抟传》等书记载:陈转(?~989),字图南,号希夷先生,安徽毫州人(一说四川安岳人);早年熟读儒家经书,尝应考进士,因战乱未成,功名无望,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称遇孙君仿、麋皮处士二人,告知“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乃栖隐武当,服气辟谷。后晋天福年间(937~944),陈抟游历四川,从邛州天师观道士何昌一学习“锁鼻术”,能闭息飞精。后又入关中华山隐居,所习益精。以善睡著称于世,“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陈抟虽退居山林,练习睡功,但也未曾忘却济世治国;尝揽镜自照曰:“非仙而即帝”;又于寻仙觅真之际,寻求治国拨乱之道。后周世宗闻之,以为陈抟“必有奇方远略”,乃于显德三年(956)召陈抟入京,暗中考察其志向。据说陈抟关在房中酣睡一月不醒,又进献《对御歌》一首。其诗云:“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陈抟的嗜睡,既是仙家练习的胎息闭气功夫(亦称蛰龙法),又可韬光养晦。周世宗无法察出其真实意图,便放他回归华山,诏令地方长吏随时注意其动静。其实周世宗应该防备的并非山野隐士,而是其朝中掌握兵权的将领。就在陈转回山后不久,周世宗病逝,宋太祖赵匡胤随即发动陈桥兵变,废周自立。据说陈抟在路途中闻听宋太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
宋太宗时,陈抟两次应召入朝,入宫与太宗交谈。有一次太宗让宰相宋琪询问神仙方术,陈抟不但直言自己无方术可传,还指出白日升仙于世事无补,最好的修炼就是君臣同心同德,治理天下。又一次宋太宗向陈抟求问济世安民之术,陈抟索取纸笔书写“远近轻重”四字。帝不解其意,陈解释说:“远者远召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太宗听罢大悦。陈抟临出京时,太宗在便殿赐宴,诏宰臣赴宴赋诗,以宠其行。“由是海内无贤不肖,闻风而慕之,其愿操几杖以师事之者,不可胜数”。后来的道教徒称之为陈抟老祖。
唐末五代的著名道士,除钟离权、吕洞宾、陈抟之外,还有彭晓、施肩吾、刘海蟾、谭峭等人。他们活跃于江南、西蜀、中原、燕北诸地,对道教教义和方术的发展,特别是内丹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唐末五代,道教外丹术趋于衰落,内丹术起而代之。当时的隐逸道士纷纷吸收早期道教内炼形神、外服丹药之术,并融合儒家《易》学和佛教禅宗的修持理论,形成了具有较深哲理的内丹修炼功法。钟离权、吕洞宾二人,都以传习内丹术著称于世,被后来的宋元内丹家奉为祖师。陈抟在华山与吕洞宾为方外之友,也擅长内炼功法。据说他曾从麻衣道者和吕洞宾处得到《正易心法》和太极图、先天图,用儒家《易》学原理指导内丹修炼,其学说对宋元道教内丹学及儒家理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刘海蟾、施肩吾、谭峭、彭晓等人的著述也以内丹修炼为主,因此都被后人归于“钟吕金丹派”,亦即内丹道派的先驱人物。总之,唐末五代隐逸道士发起的内丹热潮,对宋元时期道教的发展和变革,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摘录自《道教史话》 作者:王卡
5寇谦之改造…… ▎6 茅山上清派的来历 ▎7《灵宝J》与灵宝派 ▎8 ……的来龙去脉《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3 魏晋神仙道教的兴起 ▎4 李家道与妖贼李弘《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1 《太平经》与太平道 ▎2 张tianshi创立五斗米道《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宋徽宗与神霄派 ▎林灵素与神霄派 ▎王文卿与神霄派 ▎张继先与神霄派《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第二章 神霄派形成期
叶法善与洞渊道法 ▎邓紫阳与北帝大法 ▎胡惠超与净明道法 ▎汪真君与神霄雷法《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第一章
第1章 3 天命·符命·印文·道符 ▎4 道符的形成《中国符咒文化研究》3
前言 ▎第1章 道符缘始 1、道符由来的传说《中国符咒文化研究》1
第二节 道教服食技术要素(上)《道教服食技术研究》第一章 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
第一节 道教服食技术本质《道教服食技术研究》第一章 道教服食技术本体论
道家故事:华山睡仙——陈抟老祖 ▎全真教主——王重阳 ▎太极宗师——张三丰
内丹与科学(炁 阳神 阴神 炉鼎 药物 火候 抗衰老 气功 带功报告)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 ▎月兔和蟾蜍 (霓裳羽衣曲 月兔捣药 兔崽子)
数术哲学与丹道的独创性(内丹 外丹 女丹 火候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梵天一如)
武夷山道士“不朽之身”调查 (羽化升仙 肉身不腐 仙蜕 炼丹)
世上本无鬼,装的人多了就有了鬼(一鬼杀死一鬼 ▎一鬼吓死一鬼 ▎一人识破“群鬼”)《中国古代异闻录》
第三章 炼丹成术《历史上的炼丹术》 附 吕祖点金术故事 二则
八仙掌故:侠骨丹心,游戏人间(下)《八仙》(狗咬吕洞宾 八仙过海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东坡访八仙)
关于列子:为什么《史记》不记列子?▎《庄子》是怎样描述列子的?
关于列子:历史上有没有列子其人?列子与现存《列子》有没有关系?
77 离明 ▎78 刘京 ▎79 清平吉 ▎80 灵寿光 ▎81 李根 ▎82 黄敬 ▎83 甘始《神仙传》
68涉正 ▎69皇化 ▎70北极子 ▎71李修 ▎72柳融 ▎73葛越 ▎74陈永伯 附增族 ▎75董仲君 ▎王仲都《神仙传》
62 尹轨 ▎63 介象 ▎64 苏仙公 ▎65 成仙公 ▎66 郭璞 ▎67 尹思《神仙传》
54 墨子 ▎55 孙博 ▎56 天门子 ▎ 57 玉子 ▎58 陈安世 附 权叔本《神仙传》
50 严清(严青)▎51 帛和 ▎52 东陵圣母 ▎53 葛玄《神仙传》
45 太玄女 ▎46 西河少女 ▎47 程伟妻 ▎48 麻姑 ▎49 樊夫人《神仙传》 (麻姑献寿 沧海桑田 东海扬尘)
41 王烈 ▎42 焦先 ▎43 孙登 ▎44 董奉《神仙传》
37 壶公 ▎38 蓟子训 ▎39 李少君 ▎40 孔元方 《神仙传》
32 泰山老父 ▎33 巫炎 ▎34 刘凭 ▎35 栾巴 ▎36 左慈 《神仙传》
26 赵瞿 ▎27 王遥 ▎28 李常在 ▎29 刘安《神仙传》
一 衣服、饰物辟邪 ▎二 饮食、便溺辟邪 《中国辟邪文化》第三章 衣、食、住、行辟邪
茅山故事:葛玄修道与茅山雷劈池的传说(《清静经》 东华帝君 金阙帝君 西王母 口耳相传 不记文字)
轩辕黄帝 ▎唐尧:中华文明始祖 ▎虞舜:贤德之君 ▎舜帝禅位 ▎大禹治水 ▎夏朝的起起落落 ▎…《史记中那些值得铭记的故事》
体真山人真诀语录 (下)附:体真山人汪东亭女丹诀一卷 ▎汪东亭论《灵源大道歌》
37 壶公 ▎38 蓟子训 ▎39 李少君 ▎40 孔元方 《神仙传》
自序:“一通百通治百病”《人体通补手册—丹道医学中的养命之术》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热烈庆祝圣.瑞金德.辛格诞辰七十六周年 !附:师父回印度达善视频 ▎2007年珍贵照片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情欲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1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义 印启弟子 印启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28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梵天 超梵天(Parbrahm)教导汇集(境域 灵境 宇宙)(2022年11月5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宇宙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X知 化身 神明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五个圣名 圣名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20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LH 教导汇集 3 (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Y识 至上Y识 Y念 念T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打坐 冥想 禅修 巴赞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上S S父 明S S人 古L 教导汇集 (2022年12月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物质 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 世界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10日整理)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