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 | 树才:接受诗人在现代生活中朴素的命运

陈曦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2-12-25

7月10日,苏州博物馆举办“凤凰诗歌之夜”,邀集了欧阳江河、韩东、胡弦、张执浩、余秀华等中国诗坛有影响力的诗人。诗人、法语诗歌翻译家树才担纲主持,为这场诗歌活动增添了一份“国际范儿”。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至今,树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诗歌老战士”了。对诗歌,对翻译,他有着精微而深透的识见。对诗坛上争论不休的诸如“口语诗”“技艺”“介入”等问题,他的批评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这些年,做过外交官的树才,经常担当各种中外诗歌交流活动的组织、翻译或主持工作。他常常看到,是故交、也是论敌的诗人们,打破圈子聚在一起,朗诵各自的诗歌。在诗歌普遍缺乏现实收益、越来越小众化的时代,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般山头林立、旗帜飘扬的景象,已不再有。诗人们过着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接受了现代生活中朴素的命运,他觉得,这样的诗人和诗歌生态,反而是比较正常的。


陈 曦 / 文

刘 畅 / 摄




 __01

树才,原名陈树才,浙江奉化人,四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是小学校长,整日忙里忙外,无暇督促他读书。高考败了四次,第五次,他继续进考场,竟奇迹般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普通话都不会讲呢,却要从零开始学法语了。我的英语考分完全靠死记硬背,典型的高分低能。”树才说。


从浙江农村来到北京,学习压力很大,“一边学法语,一边学说普通话”,不过,眼界也一下子打开了。八十年代是诗歌风起云涌的时代,北岛、顾城、舒婷等朦胧诗人正活跃在舞台上,一大批更年轻的“校园诗人”,遍布在全国各个高校,狂飙突进式的写作热情席卷整个诗坛。在北外,树才读到欧阳江河的长诗《悬棺》,为之震惊:“我没见过他的人,但他的诗已经传到了我们校园”。中学时期,他就自发写过一些诗,但那不算数,来到北京,碰到这么多写诗的朋友,他才觉得真正游弋在诗歌的大海。


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诗社,树才和同学们组建了一个叫TEST(英文“尝试”之意)的文学社,音译过来就是“泰思”,并创办刊物,自任主编。文学社每年都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前来参加的大学生能把大礼堂坐满,树才也开始跟北岛、芒克、多多等朦胧诗老大哥们交往。


当时“朦胧诗”在社会上受排斥,有人写文章批评他们的诗“看不懂”,是“令人气闷的朦胧”,但大学生热捧他们,认为他们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于是,年轻的大学生诗人跟着老大哥一起成长,在诗歌意识和诗学观念上,一下子甩掉了以前的传统,把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声音看作是最重要的诗歌任务。


他们也更在乎诗歌的技艺,意识到写诗不仅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这跟当时国外的诗歌和理论被猛烈地介绍到国内有关。树才学习法语,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大二开始,他很偶然地接触到了法国现代诗人彼埃尔•勒韦尔迪的作品。树才沉浸在艰难的阅读中,好在勒韦尔迪的诗语言简单,但意味很深。这种阅读原文的方式帮助他理解了诗歌的现代性,也使他对一个现代诗人写作和生活之间的那种悲怆关系,领悟得比同代人要更早一些。


“时代的浪漫和激情,让诗人们认为写诗可以是一种职业,可以一夜之间成名。当然这是一个错觉。现代诗人是不能依靠诗歌谋得生活的。我在那个时候就知道,诗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内在身份,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可以成为诗人。”有了这一番“觉悟”,树才相信,还是得学好法语,没准是他今后生活的依托。


诗人 ,翻译家 树才



 __02

虽然一直写诗、译诗,大学毕业后,树才并没有选择那些跟写作接近的职业,而是去了外经贸部的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做援外工作。这样法语就派上了用场,1987年大学毕业,1988年1月,他就有机会出国了。


树才说,那个时候,口语很差,但仗着年轻,又有老翻译带着,很快就练出来了。1990年,他就被派到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当外交官。这是个西非国家,首都达喀尔在非洲最西端,很多中国人甚至没听说过这个国家,但写诗的人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因为大诗人桑戈尔是这个国家的开国总统。


法国的不少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外交家。像克洛代尔、佩斯,他们是大诗人,也是外交家,都做过大使。拉美诗人聂鲁达和帕斯,也有过长期的外交官生涯。


树才认为,把诗人派到国外去做外交官,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诗人的民族意识强,加上他们有语言天赋,而谈判又需要灵感,让诗人去做外交官,他们能把民族文化个性中最优秀的部分带给其他民族。”


在塞内加尔,树才从外交官级别最低的“随员”做起,做到二等秘书。他总结说:“如果继续干下去的话,一等秘书、参赞、公使衔参赞,然后没准儿还会被任命为大使,那就是一种职业的外交生涯了。”但树才的性格,导致他最终回到诗歌。只有写诗这件事奇迹般干得挺长的,一直干到今天,而且看不出有撒手不干的意思。


从1987年大学毕业,直到2000年离开外经贸部,这14年,树才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非洲。在他看来,中国的援非方式是有独创性的。“别的国家给钱,我们给人给物。你缺什么,我给你建什么,从楼堂馆所到水坝农田。萨马兰奇赞扬中国为非洲体育事业做了大贡献,因为我们几乎给每一个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都建了体育场。这种援助特别得人心,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树才本人也做过“包工头”,指挥过援科特迪瓦国家剧场的建设工程。那是一个援外项目,持续了5年,投资2亿,树才在工地管了两年半,担任中国技术组副组长,直到主体工程完成、进入装修阶段才回国,所以很多建筑上的专门术语他都会说。


这些丰富的阅历,使树才充分感受到经济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主题——这已经不再是诗歌的年代了。“经济生活的主要模式就是交换,如果你没有可以交换的资本,那你在任何行业里面都是没有地位的。”


《树才诗选》

作者:  树才 
长江文艺出版社



 __03

过了十多年奔波忙碌的“经济生活”,树才觉得,诗歌的根扎进心里,还是舍不得拔出来,也真拔不出来。于是,他决心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去。“诗歌是一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外交纪律太严格,让我自由散漫的天性感到不舒服。”


2000年6月,树才正式调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工作。调工作之所以能成,是因为他一直在做诗歌翻译,译作大多数发表在外文所主办的《世界文学》杂志上,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恩师、翻译家郭宏安先生的鼎力推荐。


进入外文所后,树才一如既往地勤勉翻译,将勒韦尔迪、夏尔、博纳富瓦、雅各泰、佩斯、阿尔托、雅姆等法国大诗人的作品源源不断地介绍到汉语世界。为表彰他在中法两国当代诗歌交流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法国政府于2008年授予他“教育骑士勋章”。


树才的本职工作,是研究二十世纪法国诗歌和诗学,但他从来都认为,诗歌不是供“研究”的,而是供“感受”的。而感受诗歌的最好方式,就是写诗,所以他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写诗上。


“每天写一点,译一点,评一点,阅读一会儿,冥想一会儿,发呆一会儿。”他喜欢沉浸在一种冥想的心境中,精神上感觉到一种清净,一种集中,一种深入。“我以前的职业曾经是很忙碌的,节奏也很快,天天上下班,有一种身不由己的痛苦。我就是因为厌倦了这些收入不错的瞎忙碌,才下决心调进外文所的。”树才说。


在诗上跟他交往最多的是诗人莫非和车前子。“车前子是我接触到的诗人中心性最自由的。他好玩,也好玩,一玩就想玩痛快,不玩痛快就磨蹭着不回家。他好像什么都懂,因为他什么都不怵。”


1999年,诗坛爆发过著名的“盘峰论争”,在尖锐对立的“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外,树才和车前子、莫非一起,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这个诗歌理念。树才说,他的意图非常简单,旨在消解和超越“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的刻意对立。这种对立企图将诗歌“江山”一分为二。而他个人非常厌恶这种二元对立的做法。


他写了一篇发言稿《第三条道路》,副标题是“兼论诗歌写作中的不结盟”。他认为,一个诗人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必须有“单独探索”的勇气。这份勇气到哪儿去找?到自己那里。因为只有在“自我”那里,才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才存在诗歌乃至一切艺术创造的可能性。


直到今天,树才依然想强调的一点是:“第三条道路”决不是他一个人或某些人的道路,而是每一个诗人潜在的、该走的路。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场论争,树才认为,那是因为世纪末整个社会有一种急迫的回顾过去、总结现在、展望未来的心态。“中国写作有一个文学史焦虑,谁都希望自己在文学史的坐标轴上有一个显赫的位置。在那个背景下,发生了两种写作立场的争论。”


他又进一步指出:“80年代是理想的、抒情的年代,海子之死为它画上了句号。90年代以后,整个社会生活的标尺变了,社会的物质倾向、世俗倾向,必然会影响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诗人艰于喘息,难以自持,因为写诗的人常常比不写诗的人更奢望成功。”


《被伤害的空气》

作者:  [法国] 彼埃尔·勒韦尔迪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树才



 __04

说起如今的“诗歌江湖”,树才觉得,虽然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山头林立、旗帜飘扬、口号众多,但总体来说,诗人们接受了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持久的语言探索,精神上的自我认知,回归潜心创作的正途,这样的生态或许更加正常。不过,对逝去生活的怀念,也反向地映照出“现实生活中诗性和诗意的欠缺”。


树才接受作为六零后一代诗人在现代生活中的朴素的命运,而不是朦胧诗人那种炫目的命运,因为那个时代需要他们的“愤怒”和“反思”的声音,需要他们“集体出场”。“我认为,这几年像余秀华这样的炫目出场,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夸张,也给她自己带来压力。好在,她自己实在是倔强不屈,还机智幽默,她凭诗歌实力顶住了这种压力。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不是一个诗歌现象。要不就把人骂死,要不就把人捧死,但是很少有人能恰如其分地看待她。”树才说。


这些年,树才经常担当国际诗歌交流活动的组织、筹备和翻译工作,以诗歌活动家的身份活跃于各种场合。他的体会是,中外诗人进行交流,一定要保证外语力量,否则只好吃喝玩乐一通,然后散伙。



他认为,国际性的诗会在中国会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趋势,因为中国当代诗歌这四十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整体上仍保持了创造活力,而中国的巨大变化也对外国诗人产生一种吸引。


“你和我今天还能这样谈论诗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媒体还在关注,说明诗人还能触动社会神经。法国诗人现在很难发出声音,他们得不到主流媒体的关注,无法触动社会神经。”他对记者说。


据他观察,法、英、德这些欧洲富裕国家的诗人,已经被经济和市场规则彻底“边缘化”,这些国家的诗歌接受,从某种角度讲还不如中国,主要是更缺少读者,技术化倾向更严重。


“米歇尔•德基七十多岁了,是法国目前屈指可数的重要诗人之一,但即便他的诗集,在法国也卖不动。他说法国最受欢迎的当代诗人应该是伊夫•博纳富瓦,他的诗集算是卖得最好的了,也才印二千册。我感觉,诗歌的境况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差不多的,诗人面临的写作困难也很接近,这也许是全球化引发的另一种令人忧虑的趋同倾向;中国诗歌本来就在世界诗歌的范畴之内,所以我们中国诗人实在没必要再跟这个‘接轨’那个‘接轨’。立足于汉语现实,潜心以求,听见自己的内心声音,写好自己的汉语诗歌,这才是根本。”树才说。






本期人物



树才   诗人、翻译家。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1965年生于浙江奉化,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90至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任外交官,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著有诗集《单独者》《节奏练习》《春天没有方向》《去来》等,译著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博纳富瓦诗选》等。


 




编辑:张垚仟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小海 |虹影 |蒋韵 |阮仪三 |康震 | 张欣 | 东西 | 张新科 | 韩东 |汪朗 | 陈彦 | 大头马 |程永新 | 苗怀明| 梁鸿 |南帆 | 俞律 | 胡学文 |邵丽 | 程杰 |吕德安 | 许钧 |冯骥才 |王尧 | 万玛才旦 |王彬彬 |黄子平 | 田晓菲 | 赵本夫 |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 路内 |赵敦华|杨雨|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 蒋广学 |于坚 | 徐风|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 贾樟柯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桨声灯影里的“南京叙事” |   专访 | 战地记者焦翔:我眼中的中东之殇  |  你在他乡还好吗?当代都市青年心理健康指南书单|愿我们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向北方,向着光明的方向书单|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一个航班的距离张清华:解梦,探知人性的秘密 |麦舟的朋友圈:一位考古学家的日常 |  张道一:孔子见老子,带了一只雁 | 清宫档案 | 乾隆帝的一天 |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么你只有想到什么,才能挖到什么 | 袁凌:在别处,书写时代留下的刻痕 |  杨筱艳:《山海情》背后的南京小学英语老师 | 扶霞·邓洛普:给西方人写中国菜谱 当代未婚青年,开始独立思考婚姻大事 | 李静睿:喜欢有点俗气的爱恨情仇和跌宕起伏 |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 l 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
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
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