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专题 | 倾听Lumina之问(之一:如何远离家庭争吵?)(总第102期)

2017-03-01 杜骏飞等 杜课

本期目录

一、小七的故事

二、lumina小组的策划构想

三、杜骏飞老师的点评

四、读后感

(一)狐言的读后感

(二)范德兰的读后感



一、小七的故事


每年的春节期间,大概都是一个家庭里,人聚的最齐、矛盾发生的最多的时侯。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小七亲眼见证了她母亲和妹妹的三次争吵,她妹妹今年17岁,好像和其他所有的小姑娘一样,爱玩爱闹,聪明有想法,也很有爱心;她的母亲也和全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爱操心爱牵挂,把满心满意都赠给了自己的孩子。


因此,小七总是想不明白,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为什么总是会发生数不清的争吵,一次又一次。每一次争吵都是一次一次的伤害、两败俱伤。总是在中间当着挡板的小七觉得很累,也很难过。是母女间没有感情吗?好像也不是,因为她们明明都清楚明白的知道,彼此是彼此的深爱。


于是她认真回想了一下,好像很多年前的自己,和父母之间,也是这个样子的,针尖对麦芒,年少的心脆弱而敏感。父母一句批评的话、一种半开玩笑的口吻、一句唠叨,好像都会让自己原地爆炸。伤害之后,半夜清醒时分,也曾觉得比懊恼和后悔。大概,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欠父母一声对不起


时至今日,纵然父母有时候的表达方式不对,她也逐渐了解到父母背后的一片苦心,也终于学会理性和包容的去对待父母。但是,面对尚青春的妹妹,她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教会她明白。



截止到今天,因为紧张的家庭关系而懊恼和困惑的不止是小七一个,频繁和父母发生争吵的也不仅仅是她妹妹这一个青少年,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甚至要推演至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社会上关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糟糕关系新闻和研究也数量众多,但是,这样的信息往往针对的是父母,却很难抵达到孩子那里。也很少有人去教会孩子,如何教会自己有自控力,如何让自己学会理解。而这,却正是社会最应该去教会孩子的。


但是好在,一片荒芜中,也有星星之火在跳动和闪烁。最近,杜骏飞老师推荐我们讨论一个中学生团队所做的调研成果。这是一个由来自南外和复旦附中的八个学生组成的团队,正如他们自己介绍自己团队名称“Lumina流明”的时侯所说的:Lumina是物理学中通光量的单位,决定了明亮的程度;这正如我们八个小小的光点,在这个瞬间聚焦,迸发出思维的亮度。

(“Lumina流明”团队成员)


“Thinks Big , Do Small",这是国外的教育当中对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在我看来,这也应该是我国青少年的正确打开方式和教育方向,少年强则国强,心怀宏志,立于微处。这个团队目前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去关注国内针对青少年制作的公益广告,研究它的现状,并用了自己的力量去做了一点全新的尝试,呼吁社会关注这一贫瘠的“空白地带”。


他们的成果分为三个方面:家庭关系、早恋、校园霸凌,涉及视频和平面广告等多种形式。今天,我们想借用他们的第一个作品走进青少年的心理世界,去理解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避免家庭争吵的发生。并透过他们去发现当下中国青少年身上的担当和责任感。


这是”Lumina团队“制作的有关“家庭关系”的视频——《手把手带你远离家庭争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79x7c88j&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二、lumina小组的策划构想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公益广告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惊为天人的转折,故事末尾再加上一句煽情的口号。我们并不反对这种拍摄方式,只是这样的视频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许多观众即使被广告里的故事深深感动也不会去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次,我们希望拍一段真正有用的视频。不同于单纯强调“要善待父母”,我们会一条一条的告诉观众们,“怎么做”、“怎么说”。虽然我们并没有专业的拍摄器具,但是我们会认真在视频中传达出有用的信息。

以下是视频文字版——


你和你的父母吵架了,你感到愤怒无处释放,摔门而去。你觉得他们对你的不理解就是对你最大的伤害。你想象着自己改如何让他们后悔,在脑中反复构想无数种“我当时应该这样说……”,甚至回想从小到大受过的气。这样的情境发生过几次了?一次?两次?三次?四……一百次?你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一次次让你抓耳挠腮,因为你花了过多时间愤怒却从来没有花时间总结经验。每次吵架都是相似的套路而你却没有遵循破解套路的原则。


与父母吵架分为四个类型:一,你认为是父母的错;二,你认为是之间的错;三,你认为双方都有错;四,你认为双方都没错。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冷争热吵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好处。假设第一种情况,你认为是父母的错,无论你的父母有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实际争吵只会让他们更加愤怒,既不会承认,也不会反思。如果你处于第二种情况,你知道是自己的错却不愿意承认,死要面子活受罪,下次争吵时你被拎出来数落的事又多了一桩。再或者你认为双方都有错,争吵只会让你们过度放大对方的问题,一个小手势小眼神儿都将继续火上浇油。假设以上都不对,你认为双方都没错,争吵除了加快双方脑细胞衰老以外更无其他意义。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意识到这些已经晚了。现在的你仍旧在房间内抓耳挠腮充满怨气不知所措,接下来应该如何补救呢?


Step1

不要再想“我当时应该这样说”,不要在意淫与父母大战三百回合,不要再像你三岁时父母没有给你买玩具、六岁时父母的一大嘴巴子、九岁时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要想究竟是谁的错,把这些都当做垃圾从你的大脑里扔出去吧。


Step2

深呼吸十下,想一件开心的事,比如暗恋的女孩儿叫小芳,刷出的高分叫SAT,刚吃的午饭叫炫迈鸡。如果没有,那就暂时放空,什么也别想。


Step3

理清思路,问你四个问题:

1、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2、父母的出发点是什么?

3、你当时的反应存在什么问题

4、如果你是父母会怎么做?


Step4

主动沟通,顺序是对父母的观点表示理解,待语气缓和时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分析厉害,再试图让两种观点并存,先退后进。面前的不是敌人,不需要一争高下你死我活。记住四个步骤不要让你的愤怒控制你的行为。


不过事情还可以更简单。以下是一些建议——你看完视频去做的事——


一、多微笑,微笑的弧度只要有你对暗恋女孩的一半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二、对外人说的不好意思谢谢也应习惯对父母说,你对外人的一点恩惠心怀感激,为什么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呢?


三、给父母发一条短信,“今天工作累吗,需要我做什么吗”不要把关心憋在心里


四、保持思考与耐心,明白父母的出发点,不要急于反驳或跳脚。很多人都会形成一种下意识反对的心态,可那样的心态只会让一个人显得冲动和愚蠢。


对大部分人来说父母都是陪伴我们最久的人,我们不想靠一个老套的催泪故事告诉你们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因为没有人不知道。可是多少人在之后改变了呢?我更愿意清晰地告诉你一些基本方法并希望这能成为一种习惯,埋怨吐槽外也要学会相处,避免争吵,化解矛盾。


http://786046.team.chinathinksbig.org/_blog ,这是他们的网站,欢迎大家点击浏览)


 

三、杜骏飞老师点评


作为一个中学生团队,“Lumina(流明)”的提问、思考和创作是有意义的,他们尝试解决这一代人身边的问题,并希望带给同龄人一些启示,这很难得。


家庭是对一个青少年影响最大的地方。在发生家庭矛盾的时侯,其实父母和孩子都应该静下来,反思一下家庭文化和自己的言行。


首先是父母,需要检讨一下自己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方式有误,是否是因为价值观冲突或代沟而引发矛盾?你们创造的家庭氛围是不是和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父母的决策和教育方式往往决定了孩子的的发展及表现。


从学术上说,家庭是一个最基础的“初级群体”,国家和社会其实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概念。这个群体的教育,与其他群体(类似学校、亲戚、周围朋友等)有本质的区别:它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习近平所强调的”家风教育“,其意义庶几近之。


在前面推送的杜课里,我也提到了良好的父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可参考杜课第72期:关于父母和子女,你必须知道的...):这种关系应该是良性递延的父母在孩子不同的阶段要找好自己不同的定位。


“Lumina(流明)”小组之问,及其思考结论,指向了矛盾关系当中的子女:在情绪出现的时侯,要学会交流和沟通,学会自控。那么如何自控?冷静下来反思一下事情的起因,分析双方的对错,如果是自己的过错,及时的去改正。但是,如果有些错误确实不是个人对错的原因,而是源自文化、价值观、教育技能、代沟等因素,这就需要子女冷静理性的去和父母沟通和倾诉。而这些,需要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显然,吵闹和负气是不科学的,也是低水平的,它们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子女,也许更重要的是:尝试养成同理心、包容心,去感谢父母批评和教育之后的善意,去理解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当你逐渐长大,你的知识边界也会逐渐超过他们,你的能力也超越了他们。这个时侯,轮到你去给父母作“文化反哺”了。在他们不理解你的时侯,带他们进入你的世界;在他们不能跟上时间的时侯,带他们进入你的时代。因为,在你幼小无助时,他们也曾待你如此。


此刻,南京夜晚的街道,寒风吹拂。多少父母在灯下忧心于孩子,又有多少孩子在彷徨中长大。我愿那些父母和子女,所有人都能从遥远的未来走回今天,学会彼此沟通,也对自己说话。



四、读后感



(一)狐言的读后感


校园欺凌、网瘾、家庭暴力、自闭、受虐待……近年来,一系列有关青少年的问题越来越引得各方关注,在一起又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中,我们已经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在这些令人担忧的孩子身上,不能不着眼于每一个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细节上。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少年犯罪暴力化、低龄化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高峰年龄已经由18岁左右逐渐降到13——17岁,更有数据显示,60%左右的在押少年犯会使用程度不一的暴力手段作案。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青少年犯罪与语言暴力的创意公益广告,制作者将类似于“猪脑子”、“丢人”、“废物”等具有侮辱性的词语通过镍钢制作成模具,这些模具可以拆解并组装成刀斧、枪支、弓弩等致命武器,展示了“语言暴力是伤害青少年的武器,也是青少年用以伤害他人的武器。”


(上图来源于观察者网:创意公益广告关注青少年犯罪:暴力语言终成凶器  )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家庭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父母给予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塑造青少年的性格与品行,而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避免或者减少家庭争吵,打破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隔阂,其实是一个双方都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在Lumina团队的《手把手带你远离家庭争吵》视频里,或许我们会收获一些感悟,并得到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方法。


与一般的公益广告相比,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公益广告并未呈现井喷状态,青少年作为一个“三观”还处于成型期的群体,需要正面向上的教育引导,而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for teenagers (PSAT),即青少年公益广告作为凝聚传播能量和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功能承担者,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各界的积极参与。



(二)范德兰的读后感



看到这八个学弟学妹做的这个广告的时侯,内心是极为敬佩的。因为我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往往并不在于做出了什么结果,而在于意识和自我反思。我曾经也有过年少叛逆的时侯,也有过和父母剧烈争执的时侯,因此更能理解紧张的家庭关系背后给父母和子女带来的双重伤害。其实,我和小七一样,都欠父母一句对不起。在那个年少无知的时刻,因为愤怒、因为懊恼、因为自以为是的猜测,我曾经也深深地伤害过你们。自知却无力自控。


纵使今日,父母早已经忘记了那时发生的事情。我却还始终记得,吵完架的第二天早上,母亲继续在灰蒙蒙的清晨里做了热腾腾的早饭送我去上学。那时候的触动和懊悔,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大概,这世界上最不会记仇的,就是父母了。


但是,正是因为知道父母心里的爱和争吵背后的伤害,我也愈发的有些话想要和父母们聊聊。

“当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句话是王筝歌里的一句歌词,我每次听的时侯都觉得感概万千。家庭其实是一个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个人长大之后,终于理解父母当初感受的同时,其实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性格也像极了他的父母。


因此,总希望所有的父母们都明白,”当他长大,他就成了你“,所以此时此刻,教会我们如何解决”自知却无法自控“的,应该是你们。


我总希望通过你明白:你感到愤怒的时侯,是如何平息自己的情绪;你觉得受伤的时侯,是如何委婉的表达;你们俩之间有矛盾的时侯,你们是如何正确的沟通化解......


你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大概会教会我,面对相似的情况时,是不是能够去理解别人,是不是能够好好控制自己不去伤害别人。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力量。在我不懂事的时侯,谢谢你们带我成长。


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想表达的都是:我们其实同样深爱你们


(注:本期部分数据与内容来源于Lumina团队的资料)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 爱的选择 | 书单 | 失去 |  “诚” |研究生 | 职场 | 谈阅读  ( 1 ) (2)(3)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 催婚 | 闲话PX | 面试 | 大屠杀 | 提问 | 友情 | 新闻理想 | 阅读到解释 | 亲子关系 | 粉丝(1、2) | (3、4)|(5、6)单身大学规划投资自己吃瓜群众恋爱准则 | 师生关系爱的能力 | 大学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娱乐新闻】|【路的禅】(1)(2)(3) | (4)【读诗】(1)(2)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网络写作】(1)|(2)|(3)|(4)微博七宗罪【理解新媒介】泛媒介新媒介即人结构即内容虚拟即存在 | 【微博掐架定律】(1)(2)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 | 感恩节 | 新年 | 莎翁情诗【评“脱不花的建议”】批评 | 百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范德兰  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