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默的螺旋》:你感受到被舆论支配的恐惧了吗?

张佳韵 传说公关
2024-09-01


《沉默的螺旋》

作者:[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译者:董璐

副标题: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9-1


     随着舆论思考的,

     都是自己耳塞眼闭的人。

             ——[德] 尼采:《反时代的思考》


“沉默的螺旋”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大众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期刊》上发表,并于1980年出版《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进一步完善“沉默的螺旋”理论。


该理论以社会学、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学视角来把握舆论现象,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是“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诺依曼致力于通过假设和科学的验证方法来解释社会现象。


本书作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16-2010)


具体来说,诺依曼所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害怕被孤立的,所以当面对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时,人们就会产生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若是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意见”,那么将倾向于积极发表和扩散。


反之,若发现自己的意见属“少数意见”或是在话题中处于“劣势”,为了防止自己被“多数人”孤立而将自己的意见在大众面前隐藏起来,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该“少数意见”的地位就会因为没有人为此发声越来越低。


这样的循环形成持多数意见的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此时,优势意见将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命题构成


诺伊曼在阐释“沉默的螺旋”理论时,提出了三个命题:




1

个人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

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了保持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避免孤立,个人在表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般会首先对周围“意见气候”环境进行观察。发现自己属于多数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公开自己的意见;反之则屈从于社会压力转向“沉默”。



2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社会过程

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优势增大,这种意见优势反过来会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没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3

大众传播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舆论的形成是意见气候作用的结果,惧怕孤独的心理强制人们认同“优势意见”,而大众传播正是“优势意见”的主要制造者。


诺依曼的研究背景源于德国60年代大选中的“最后一分钟动摇者”现象。作者采用定量研究和文献检索法,在书中的前两章分别以“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设”、“用民意调查研究的工具进行检验”。


定量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控制实验法(坐火车测试)和问卷调查(民意调查),而文献检索法则是内容分析——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角度的文献中检索关于“舆论”、“公共意见”等词语,探讨公众舆论的定义和历史变化。


《沉默的螺旋》前大部分写的是“害怕被孤立的人们”,而第十七章开始,作者也提到了“舆论的挑战者”,即是持异端论者。


向上滑动阅览


坐火车测试


为证明“沉默的螺旋”而在德国进行的“坐火车测试”实验验证了德国人所具有的倾向——对不受欢迎的观点保持沉默。此项测试要求受试者想象自己在一节火车包厢内与一名陌生人共处五个小时,假设这名陌生人提出一些话题,受试者要决定是否愿意与他讨论这些话题——从打孩子屁股到德国政府。


研究者就这些话题,在几年的时间内对3500多人进行了测试,发现占压倒多数的趋向是:当受试者觉得某个话题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时,一般会继续讨论下去,反之,就会把它丢到一旁,人们似乎不愿意“兴风作浪”。


然而,同样的“伊里调查”在美国的“火车厢问卷”却没有发现“沉默的螺旋”现象。诺依曼后来在世界范围内抽了一些国家做经验研究,也发现美国人的孤独恐惧动机比较弱,而韩国人最强。


实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对自己的观点确信度低的人,往往会通过寻求与他人的类似见解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多数派的影响,而确信度高的人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多数意见”的社会压力还受到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制约。例如,在传统、保守、封闭的社会,“多数意见”的压力通常强大;而在开放型社会以及社会秩序或社会价值的变动时期,“多数意见”未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


中国人“面子”情结我们并不陌生,很多情况下对意见的附和或对观点的反驳并非出于对孤立的恐惧,而是为了保全面子。


由此可见,国民性也是影响观点表达、舆论生成的一个变量,当我们引入这个变量后,“沉默的螺旋”就不一定生效。




二、“不可言说之事,必将无言以对”


书中说到,“公共舆论”意味着人性的弱点使人们依赖于自身对周围世界的判断权能,也就是人们敏感的社会皮肤——社会性本质。




画家Andrew Dobson(Tom Preston)作品,准确的绘出了网络现状。在人群中持少数意见者,最终往往因收到打压而“闭麦”,沉默在人群中,逐渐失去自己


作者多次提到,个体不断关注舆论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对于被孤立、轻视和不受欢迎的恐惧,是因为想要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


但是笔者认为这不能算是“人性的弱点”,而是属于人的“特性”。什么时候人们的“察言观色”成了贬义词?在我看来,沉默的螺旋是源自于担心自己成为少数者,而产生的那种和多数者站在对立面的孤独感。


社会皮肤使我们深受“意见气候”影响,做任何决定都会谨慎以待,因为一不小心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无论自己的真实意见是什么,为了不被孤立,就必须保持闭口不言,把想法都留在心里不能表达。


图为电影《少年的你》海报。在校园霸凌面前,加害者不仅是进行施暴的同学,还有对欺凌保持沉默的人。谁都担心“出头”是否会让自己成为又一个不合群的人


人们一旦选择了沉默,就会导致持少数意见放的势力越来越弱,这就构成了沉默的螺旋。



三、学会面对嘲笑和斥责,

做个荒诞学家


不害怕被孤立,拥有“自由的灵魂”的人们往往能够改变舆论,因为他们能够忍受,或者说是无视嘲笑和斥责。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杜尚在好几幅《蒙娜丽莎》的彩色复制品上用铅笔给这位美人加上了许多不同样式的小胡子。对于经典作品的“荒诞胡闹”行为,公众指责他玷污艺术。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是1919年马赛尔·杜尚创作的绘画。杜尚用铅笔给这位美人画上了各种不同的小胡子,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立刻消失殆尽,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


不怕被孤立的人会推翻秩序以实现自我,体现自由。而这种信念强大的“先锋者”正是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有了他们的存在,世界才变得更加多彩。这世界需要多一些“荒诞”的人,他们可以传播、解释新讯息,也可以与强势舆论相抗衡。



四、互联网语境下“沉默的螺旋”仍适用吗?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沉默的螺旋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认为网络匿名这一特点使人们可以透过键盘畅所欲言,适当地隐蔽自己。一些学者进而提出互联网中存在“反沉默的螺旋”效应。


在“反沉默的螺旋”中,公众不再是因害怕被孤立而沉默并盲从的人。相反,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多数意见发起攻击,敢于主动打破意见气候,并进而寻求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发声。


6月6日下午,中北大学一名大学生因在考场作弊被老师发现并处罚而精神崩溃,继而跳楼。在事发初始,同情学生的观点较多。但是随着部分网友表示对老师的支持,引发了原本沉默多数的共同声援,舆论进而反转


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不适用了呢?其实并没有。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自媒体平台的确起了削弱“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但事实上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网络平台。


网络时代使“公众意见”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网络不仅不会使“沉默的螺旋”失效,反而更证明了从众心理的群体压力无处不在。这从当下“网络暴力”的泛滥就可见一斑。网络中主流意见者对于“异见者”的群起而攻之的现象随处可见。


以“江歌案”为例,网络中舆论对于江歌室友刘鑫进行一边倒的指责和谩骂,很少有人敢于为刘鑫发言,试图理解刘鑫在当时极为紧急的情况下惊恐慌乱与手足无措


所以,互联网时代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虽然这一理论仍对于当下网络舆论中的一些现象仍具有解释力,但是其也必然要进行自我革新与发展。


主笔|张佳韵

排版|张佳韵





本文作者




 

张佳韵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19级网络与新媒体本科生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上图为传说读书会管理人员微信二维码,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并通过邀请方式加入传说读书会微信群


【往期热文推荐】


【重磅书评】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 规则与惩罚 | 幻影公众 

文化反哺 | 交往在云端 消失的地域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童年的消逝 数字麦克卢汉 娱乐至死 

传播与社会影响 乡土中国 狂热分子 


【公关资讯】

  入海 | 罗永浩 | 丰巢收费 | 快手《看见》 | 地摊经济

后浪 | 明星与公共资源 | 当当 | 罗志祥

 回应“中国病毒” 方舱医院 肖战与227事件 | 完美关系 | 孙杨禁赛  

庆余年:超前点播 | 高以翔猝死事件 | 张文宏走红


【大咖讲座】

王兵 | 刘云鹏 | 沈健

梁玮豪 | 姐夫李 李岩 仇勇

 邓关禹 朱丽阳 戴宏伟 李蕾

 彭兰 黄河 陈力丹 喻国明

 冷凇 陈昌凤 | 徐茂利


【营销解析】

 信息流广告 | 情感营销 | 搜索引擎营销 | 禁忌营销 

 综艺营销 | 会员卡营销 | 社群营销

短视频营销 | “她”经济 | 病毒营销 跨界营销

饥饿营销 促销营销 


【传播科普】

 准社会关系 | 媒介环境学 拟像理论 网络迷因 意义协调管理 符号互动论 

知沟假说 | 可能性模型 认知基模 社交货币 使用与满足 

流瀑效应 信息茧房 议程设置 恐惧诉求 修辞三要素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说公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