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探访VOL.32 | 青海热贡谷地明清戍边军屯——保安四屯聚落空间形态
引 言2011年胡·藤井研究室设立后,世界聚落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国。开启中国居住文化调查,足迹遍布广袤中国大地,调查形态千差万别的聚落。这些中国历史文化村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居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中国聚落与民居调查系列,这些聚落兼具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地域文化本土性。在丰富的民居形态、顺应环境的建构方式、朴素的生存状态的表象下,隐藏着独特的空间结构、营建秩序与空间图式、族群共同的空间概念与文化,赋予了聚落历久弥新的顽强生命力。
同仁县境内沿隆务河两岸呈带状分布的四个少数民族村落中的古堡寨,在清《循化志》中其被称为“保安四屯”,所谓“四屯”,即年都乎古堡(季屯)、吾屯古堡(吴屯)、郭麻日古堡(李屯)、保安古城(脱屯),当地的藏族人民习惯将它们叫做“汉四寨子”。
明朝时期,保安四屯隶属于归德守御千户所,而归德所又是长城边防体系下的一环,直隶于陕西行都司,受河州卫节制。保安四屯乃是整个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十字交叉口,向北经尖扎至西宁,向东经循化县至甘肃省临夏州,向西经兰采通往贵德县,向南经河南县通往甘肃省玛曲,固守此路交叉口,对于防守河州卫(位于今甘肃临夏)和阻止南方的藏区部族北进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其聚落形态带有突出的防御保卫的特征。
归德所与河州卫之间层层设防,自西向东形成了三道严密的军事防线:青海明长城贵德支线段;沿线军事堡寨;河州二十四关。
保安四屯外部防御空间的形态特征
军事堡寨聚落的内向封闭性,是在其外围人工防御工事的包围下产生的,这种线形的外围防御工事由许多基本要素所共同组成,包括了寨墙、寨门、瓮城、敌台等,这些元素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了聚落的第一道人工防线,对聚落在战争、械斗等暴力冲突中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寨墙
营造聚落的领域性,是建造聚落边界的出发点。军事堡寨聚落外围的线性墙体,或封闭成环包围聚落,或利用险要地势设置于聚落防御能力较弱的位置,其在建设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功能性,乃是军事聚落防御性空间中最基础、最重要,防御特征最为直观的组成部分,因此是否具有寨墙也是对军事堡寨聚落进行分类并定性的首要条件。聚落外围的寨墙既是产生纠纷的直接起因,同时又是躲避纠纷的有效手段,它和周围的天然屏障所共同组成的实体边界,促成了聚落空间内部领域归属感的形成,从而使得聚落对内表现出一定的安全性,对外则展示出一定的防御性。
寨墙的平面形态
年都乎古堡是同仁县现存军事堡寨中唯一临崖而建的堡寨(铁城山古城由于荒废已久,现只剩残垣断壁),高约25米的断崖在古堡西侧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因此寨墙平面沿断崖伸展,断崖仅以人力无法逾越。
寨墙受地形影响,沿断崖自东向西缓缓抬升,整体呈不规则弯曲的带状,开东、北二门,其中东门为正门。古堡寨墙采用黄土版筑而成,墙脚用卵石垒砌,在经年累月的自然侵蚀下,古堡寨墙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其高大坚固的形象却依旧尚在。
规则几何形的寨墙平面在堡寨聚落中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受古代“方城形制”建城思想的影响,建立在河川平原区或丘陵冲沟台地之上的聚落平面往往比较规整,保安古城、郭麻日古堡、吾屯古堡三者由于位于河岸二级台地之上,地形起伏不大,其寨墙平面较为规整,近似矩形。
保安古城是四屯中规模最大者,最能体现“方城形制”的建城思想,其城墙平面为标准的长方形,墙体为黄土版筑,向上有收分,开南、北二门。
古城城墙已有部分残缺,但痕迹依旧清晰可见,据清《循化志》记载,保安古城在修建时城墙顶部曾筑有高约5尺(约1.5m)的垛口,城墙四边及四角均建有敌台与碉楼,城南门外建有瓮城,然皆于近代文革期间被毁,城墙现存角台遗址一处位于东南角,现存“马面”遗址一处位于北墙中央。
郭麻日古堡则是四屯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堡寨,其寨墙平面近似正方形,墙体由黄土版筑而成,底部卵石垒砌,向上有收分,开东、南、西三门。古堡东、北、西三面寨墙保存完好,寨墙东北角现存角台遗址一处。
吾屯古堡是四屯中规模最小者,其寨墙平面近似长方形,墙体为黄土加沙版筑,向上有收分,开东西二门,东门已毁。古堡仅西、北两侧寨墙保存较好,西南角现存角台遗址一处。
寨墙的材料与砌筑手法
保安四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寨墙,整体厚重且高大坚固,既经济实用,又符合地方特色,其工程做法为传统的版筑法,就是采用“以板为模,填土夯实以为墙”的砌筑方法,先用圆木或木板绑扎成框架,再向框架里添加一定湿度的土和少量的芦苇铺平,然后用石夯或木锤夯实,木框架夯满后拆除,在此基础上重新立框架,再次填料夯实,直至完成预定的厚度和高度。现如今,四屯寨墙在长期的自然侵蚀下已逐渐暴露出其墙体的内部结构,可以清楚看到内部夯层的纹理,如年都乎古堡的夯土寨墙,每层夯层大约在10-15cm之间,排布紧密,坚固结实。
寨门
寨门是堡寨内外交通的重要出口,是外围人工防御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寨门处一般设有门楼,主要目的是为了标示寨门的方位、观察和管理进出城门的人员、远眺以了解敌军动向并做好防备、警戒和作战的准备。
门洞的结构形式
按照门洞的结构形式来划分,中国古代城池的城门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砖拱券式城门,二是木过梁式城门。砖拱券的技术早在汉代墓葬中便已得到广泛使用,但早期建于地面之上的拱券结构却不多见,后来到了北朝,也只是在一些砖塔上采用拱券门,跨度很小,直到南宋末期,砖拱券门洞才被陆续应用于城门的建设并逐渐普及。这一过程其实与战争中炮火的广泛使用有关。在砖拱券技术普及应用之前,城门洞基本都是木结构的,虽然在对抗冷兵器时有着很好的防御能力,但木结构都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即怕火,火器的出现迫使城门洞的结构发生了转变,耐火且坚固的砖拱券门洞开始应用在各大城池的建设中。
由于元末明初时砖拱券的技术尚未完全普及,明朝早期的城池建设仍常见过梁式城门,保安四屯也属此类,其城(寨)门洞均为木过梁式结构。过梁式城门的结构形态基本大同小异,其在修建时首先在门洞两壁排立木柱,然后再在木柱上搭架梁、枋、椽、板,用以支撑上方墙体。其中,两壁排立的木柱也称“排叉柱”,排叉柱之间的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
门洞上方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其一,架设横跨门道的梯形构架;其二,架设横跨门道的三角形构架;其三,架设横跨门道的水平木枋。保安四屯之寨门洞顶部结构均属于第三种形式,即单层简支木过梁门顶,门洞上方只用一排(或两排)横过梁来承托上方的夯土墙体。
其中,保安古城由于城门已毁,其原初的形态已不可考,现重建之城门乃为木过梁体系。与第一种梯形结构相比,单层横过梁的承载能力明显偏弱,因此其往往是用于建造跨度偏小的城门。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保安四屯对防御需求的重视,使得其门洞尺度往往偏小,只需采用最简单的形式便可满足构造要求。
入口的形态与尺度
采用木过梁结构的门洞,其通道截面的形态基本都是方形。此外,居高制下是军事防御中常见的打击手段,这一点在堡寨入口同样适用,所谓“居高”,并非是指一定要有相当的高度,只要能达到“制下”的形势即可,因此堡寨入口标高的设计通常是外低内高,带有一定坡度,门道纵剖面呈直角梯形。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利防御,在风雨天气里也有利于堡内积水的排放。保安四屯中,除保安古城南城门为近年重建,其余三屯之入口均为外低内高的倒梯形设计,整体风格表现为严整、坚固、狭长且尺度逼仄,如吾屯古堡西入口高 1.9m,宽 2.3m,深度却达 4m,防御特征十分明显。
门楼的形态
级别较高的城(寨)门上面都设有门楼,以防御需求为主的军事堡寨同样也不例外。在寨墙上单独设置的入口,往往不具备良好的防御能力,很容易被入侵者突破,而若在入口之上设置门楼,既能够在远距离看到敌人,准确进行防守部署,又能够占有高度优势,自上而下对敌实施军事打击,具有很好的对敌威慑作用。可以看出,于寨门之上设置门楼,同样是“居高制下”的军防策略的体现。关于门楼的形态,由于保安古城的城门已毁,现存城门乃是近代修建,故仅能根据相关史料得知其城门上方曾存在门楼,其余三屯之寨门楼则保存至今。
年都乎古堡之东门楼是四屯中现存的等级最高、形制最完善的门楼,属中国传统抬梁式木构建筑,单檐歇山顶,檐部四角作飞檐处理,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明间设转经轮,外围施以环廊。寨门内北侧有台阶通往二层门楼,站在门楼上,远处的同仁县城一览无余,视野十分开阔,从军事防御的视角来看,年都乎古堡之门楼具有极佳的守望、示警功能。
郭麻日古堡三处寨门之上均设门楼,为平顶木构建筑形式。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三处寨门楼内部均设玛尼房并置转经轮。其中,古堡东门楼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转经轮居中布置。这种玛尼房与寨门楼结合设置的形式是古堡的特色所在,在战时承担着驻守瞭望的作用,在日常则是堡内居民的宗教活动场所。
吾屯古堡西寨门的风貌保存最为完好。不同于四屯中的其他堡寨,其入口门楼立面完全封闭,仅可从侧面洞口进行观察,就其形态而言更似一座碉堡。吾屯古堡不仅规模为四屯中最小,所处地形也无险可依,整体防御能力偏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堡寨入口的立体防御得到了强化,呈现出明显的坚固封闭的特点。入口内部墙体之夯层清晰可见,北侧有一条长坡通往二层门楼,门楼为土木结构建筑。通过现场航拍,发现其顶部为坡屋顶结构,顶分七脊,是为歇山样式,四角无飞檐处理,檐下无斗拱,可见其等级比年都乎古堡东门楼低。
敌台
有些堡寨的外围墙体会有一块向外突出的部分,或是在墙体拐角处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墩子”,在城墙的构成体系中,这种向外突出的墩子名为“敌台”,又称“马面”,是为发挥城墙的侧向打击能力而建,其中,位于城墙拐角处的敌台又称“角台”。《明史·兵志》有云:“夫垣之弃守,全在敌台。垣虽方直,有台则守,垣虽委曲,无台亦弃然。敌台宜多,则护垣为易,宜高,则四击不碍。”由此可见,敌台在城墙防御体系的建设中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此外,据明嘉靖时期记载:“夫台之多寡,以堡之大小为之。堡大则多,堡小则少,大抵两空不得过五十步”,这表明敌台按堡寨的规模大小可分为:“一面一台”,“一面二台”,规模大时可达“一面多台”。
保安四屯中,仅保安古城之城墙存在敌台的构造,由于其规模不大,仅于北面城墙中央筑一台,正对南城门,是为“一面一台”,南城门外因修筑有瓮城,故不设敌台。保安古城四角还分别筑有角台,台上建有碉楼,但均已毁,如今只能在城之东南角发现角台的遗址。此外,据《同仁县志》记载,除保安古城外,其余三屯也均在寨墙之四角建有角台,但同样只有遗址留存,如今只能在郭麻日古堡东北角、吾屯古堡西南角发现角台的遗址。
瓮城
瓮城是为增强城池(堡寨)入口的防御纵深,在其外围修筑的小城,其形态主要分为矩形和半圆形两种,故也可叫做“月城”。它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瓮城最初出现的时代,缺乏明确记载,从某些记载分析,至迟在隋唐五代时期,瓮城即用于实战 。
保安四屯中仅保安古城在其南城门处建有瓮城,其内建有关帝庙。瓮城与北面城墙的敌台相对,其城墙现已毁,但遗址尚存。
笔者根据瓮城城墙遗址,结合清《循化厅志》中对“保安堡”的历史描述,绘制出了保安古城南城门瓮城平面示意图。
可以看出,保安古城的瓮城城门在开设时有意进行了错位处理,内外城门不正对,在空间上存在转折关系,如此可有效延缓敌军入侵的攻势,守城军队也可分别从内城、瓮城内外两个方向对敌军进行围攻;而于瓮城之内设置寺庙建筑也是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如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处的瓮城内都各自建有一座庙宇 。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建筑设计」
胡昂院士工作站新作|成都金牛茶花片区建筑策划设计方案
胡昂院士讲座|智能零碳建筑的前沿趋势(下)
胡昂院士讲座|智能零碳建筑的前沿趋势(上)
胡昂院士讲座|日本TOD枢纽站设计迭变——从京都站到涩谷站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下)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上)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建筑家」
建筑大师面对面|胡昂《大师之芒·日本现当代文化建筑巡礼》
建筑大师面对面|妹岛和世《建筑与环境》
建筑大师面对面|竹山圣《缺失的想象力》
建筑大师面对面|原广司《原广司×京都站》
建筑大师面对面|藤井明《从聚落到城市》
建筑大师面对面|山本理显《建筑创造未来》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建筑家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聚落探访VOL.31 |青海安多藏区聚落活化石——郭麻日村
聚落探访VOL.30 |世界罕见蜂窝状建筑群——俄亚大村
聚落探访VOL.29 | 纳西族古都——白沙镇白沙村
聚落探访VOL.28 |长江第一湾畔的纳西古村落——石鼓镇海螺村
聚落探访VOL.27 | 危岩上的天空之城——宝山石头村
聚落探访VOL.26 | 滇西回民聚居地——曲硐村
庭园细见VOL.21|日本室町时代的庭院美学转向
庭园细见VOL.20|中日庭园文化“异质”探寻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