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妈妈丨走出平静的绝望:少有人走的路VS未选择的路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在孩子遇到人生重要关口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元芳妈妈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她为什么让成绩不错有可能考取211的孩子转轨国际学校,不汲汲于成绩,而是关注孩子身心的成长以及生命的留白?她当时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她又是怎么做的?这是个怎样的学校,现在的元芳在学校的情况如何?
答案在文章中。相信你如我一样,会一口气读下来,并深深佩服元芳妈妈的勇气与智慧,还有陪伴她成长,给她力量的那个人!
文丨元芳妈妈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回首向来潇洒处
孩子升入国际高中已经过了快一年,在这一里年我快活的读书、撸猫、跟史老师的直播,基本上要忘记去年中考前那颇为艰难的选择了。
孩子的成绩很不错,不出意外的话,中考能录取到S市最好的中学,在J省堪称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努力一下考入读个211院校还是很有希望的。但在初三时全家还是一致的做出转轨国际学校的决定:
一方面,原本被我视作少数乐土的S市的高中也逐渐衡水化,统一的晚自习、单休、寒暑假缩水已经成为日常。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一定的留白,给他们时间去探索试错和自主思考;孩子的时间安排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根据各自的优劣科目,自主的分配在各科上的学习时间。缺乏个性整齐划一的安排,疲于应对的题海作业,每一分钟都被填满,这样的僵化学习方式让人无法忍受。
另一方面,换一条跑道,确实可以屏蔽掉绝大部分竞争对手。同样的学习能力,在不同赛道上最后申请(考取)的大学几乎是天壤之别。付出一些经济上的代价,让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是做父母最不会后悔的一项投入了吧。如果看到国际学校多样化的录取榜单,你就会知道这条路虽然人迹稀少,却绝对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路。
黑塞《在轮下》里描述的那种教育方式每天都在身边上演。长期以来,陪伴孩子一起听史老师的小大,高大课,以及我自己听家长课和古典文化课、成人读书会,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利于孩子长期发展的好教育,在家长课上我知道哪怕决策艰难但是也要争取做“做孩子的大地天空,而不是天花板”。
虽然转轨的理由对我而言已经很充分,但经历过至暗时刻的人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气。由于疫情原因,交通受阻,各国校园封闭,国际学生无法正常开学。国际关系的紧张更让国际生的前景扑朔迷离。不过,留学群的家长们虽然情绪低迷,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对策。申美的转成英美双申,双申的转成全球申,就连德国、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原本比较小众的留学地也受到家长的青睐了。在后来看到一则西浦等中外合作大学接受已被录取的国际生的通知,有了托底的方案,家长们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在这个过程中,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从憧憬着孩子录取国外名校,到只要能有书读在哪儿都成,在托底方案没出台前我甚至想到:万一没有大学可以接受,那总还是可以继续学习的。现在各种公开的在线课程如此丰富,只要有心肯定能学到真本事,将来自食其力肯定是没问题的。人生的道路并不只是学区房-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多金又舒适的工作这一种。
在前景迷茫最为低迷的时候,内心难免慌乱,每当这时候,我就会在饭后一边散步一边回放史老师的课。
人的一生要怎样度过?
是安稳舒适,还是不畏艰难追求心中那束光?
每次重听这些课总能让我的心绪平稳下来。
“史金霞高大上综合文化读写”第三期《领取生命的馈赠》第三讲《一个半房间》的父母,在灰暗的时代仍旧保持乐观并给布罗茨基最好的精神支持。
又有多少人,哪怕走过荆棘,也要听从内心,过属于自己的滚烫人生。(👉“史金霞高大上综合文化读写”第四期《选择滚烫的人生》)
相比而言,眼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回首向来潇洒处,不禁体会到了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淡定。
从青涩到适应:一场惊人的旅行
从体制内初中到国际高中,最大变化就是孩子笑容变多了,亲子关系更和睦了。刚入学一两个月时全英文的教学模式确实带来不少压力和挑战,但孩子很快就适应了这种转变,并开始享受这崭新的高中生活:
学校的课程设置丰富,给了孩子更大的选择自由。理工男对于不用再死记硬背某些文科科目十分满意,在数理化经等课的基础上又选修一门进阶数学。这样的选课方式既可以很好的发挥他的特长,有可以促使孩子尽早思考和探索将来的大学专业方向。
教学方式也更加多样,机械重复的作业量减少,团队合作和交流讨论的活动大大增加。自习课上看纪录片和美剧爽不爽?看完可是要背诵老师划出来的单词哦;笔头作业太少家长看了不顺眼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反正你也买不到课外练习册;有时跟同学A搭档做一个经济学的微科研,有时跟BCD组队做化学烟雾弹实验……,笔头虽作业少,但孩子总是忙忙碌碌,仿佛有写不完的PPT和做不完的小项目。
新环境下老师给与孩子更多的欣赏和鼓励。每一届学生都是老师口中“最好的一届”。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以及国外大学录取多元化要求,老师们不再纠结于一两门课程成绩的好坏。更多的是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发挥特长,只要为自己梦想去努力的活动都会受到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不再被自己的短板所束缚,而是可以花更多精力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里做的更好。
不仅是孩子,进入国际课程家长也经历了不少转变:记得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的家长会上,家长们对于排名非常关注。但班主任老师坚持不肯公布:“班上20多个孩子,肯定有第一名也有最后一名,不管成绩如何,你要始终记得他还是一个月前以优异成绩考入W校的那个孩子”。“每个孩子的目标不同,不同国家/学校/专业的要求不同,比较班级和年级排名没有意义”。
充满了包容与鼓励的环境里,孩子逐渐将之前在史老师课堂上所习得的观念,一步步落实到了现实生活中:人生不是百米冲刺,非要马上分出个高下,甚至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着相同目标的马拉松,人生是充满奇迹与发现的一场惊人的旅行。(👉“史金霞高大上综合文化读写”第二期《来,共赴一场惊人的旅行》)
自由与自律:成为自己的主人
一说起国际课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宽松。确实,国际课程给了孩子极大的自由:
校园文化平等包容,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而不是上下级。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各类社团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进行选择。比如体育课,就不再是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枯燥体能训练,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喜欢打羽毛球的娃终于可以在体育课和以及课后跟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切磋球技了。
学校给了大家足够的自由根据自己的升学目标安排学习进度。比如申请美国方向的同学为了准备AP考试,那就不着急跟大部队一起参加AL考试。为了备考学术要求高的名校,不少同学需要提前修完标准课程,那在大家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可以跟老师提出申请,自己去图书馆自学进阶课程。
跟多数学校将电子产品视作洪水猛兽不同,学会利用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学习也是被鼓励的。在电子书上作笔记,练听力,利用APP背单词,查找资料,课堂展示,被赋予自由的孩子们借助这些工具可以更高效进行学习。
孩子们在给与自由的时候,也渐渐学会自律:
比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并不是一开学就被允许的,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制定班级电子产品管理规章,然后申请使用。如果违反规定,当然就要根据规定接受惩戒。因为作业量不多,如果要放纵也是很容易,所以孩子们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律和时间管理。
当然自律也不是一蹴而就,中间也少不了小波折。这个春季孩子要提前参加一门AL大考,老师明确跟他们说如果报名提前考试需要自学一个学期(共6章)的内容。因为初中所有大型考试学校都会带着学生进行一轮轮的复习,所以孩子并没把老师的提醒太当回事儿。等到开学时老师通知三周后模考,这才慌了手脚,背水一战的赶紧忙着自学,终于也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考试季。有了这个经历,为了迎接秋季提前参加的一门大考,孩子早早就做出了暑假预学计划。
不是简单粗暴的控制与管教,而是给与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和信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逐渐学会了自律,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各自精彩:走出平静的绝望
中考后刚进入新学校时,孩子自己对学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很在意。这些班级里曾经的佼佼者们,到了W校这个优秀的平台,要想继续保持领先非常不易。考试季非常紧张,不仅要停下其他一些背景拓展活动腾出时间,还不时搞一些考前迷信活动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但是渐渐的,老师抓大放小的宽容管理方式,让孩子逐渐变得越来越松弛,不再比较。妈妈不再死盯着考试成绩不放,爸爸甚至都不知道考过试了。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高一就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并制定出各自的学习规划。每个孩子的目标学校都不同,申请的专业也不同,需要准备的考试、竞赛、活动的重点和节奏都不同。为了准备其他活动而无法专注校考的情况,老师也给与了充分的理解。渐渐的,孩子们在学习上的攀比心淡去了,每个人都为着自己的梦想,按照自己节奏,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努力。这样的环境,让孩子不在将同学视为竞争的对手,而是一起同行相互打气的伙伴。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在这样松弛的环境下,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开启了我们的新生活。妈妈养了一只美短妹妹,爸爸勉强同意了,但终究没逃过猫咪的真香定律。
虽然孩子学习的重点跟以前不同,也不用再参加语文考试,但说到底,读书这件事跟是否考试无关。就算跟不了直播,孩子也没有放弃阅读和观影,只要有时间,就会听一听回放,还经常惦记着,只要能够抽出点时间,就会跟一下直播。学习节奏紧,他就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军训周每日往返的地铁上,孩子还重读了一遍史老师“高大上综合文化读写”第七期《我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第二讲所讲的那本厚厚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
应付孩子的种种小状况以及学校让人无语的一些要求需要智慧,面临升学岔道时的选择需要勇气。无论在哪条路上走,都充满荆棘与挑战。
此时此刻,又到中考时节,回想过去的岁月,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在5年前,2017年的春天,我为孩子,为我自己,为我们这个家庭,选择了史金霞老师的课程,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从小读到大”、“高大上”、“家长课”以及“古典文化课”和 “成人读书会”,史老师开什么课,我们就跟什么课,一路坚持到现在,并且,还要继续走下去。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经典的力量,开启了自己的读书之旅。
尤其是史老师专门为成年人开设的“成人读书课”第一季的第一讲《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这不就是孩子小时候就多次安利给我,我又一直拖延着不肯看的吗?硬着头皮打开这本书,意外的发现,这真是一本精妙又有寓意的好书。若是在孩子小时候,不,要是在自己少年时代就有人引领读这些经典,那我或许会找到心中笃定的热爱,放肆去拼吧。
老实说,如果没有跟史老师这些课,我不会有这个勇气在2020年的艰难时刻,与孩子一起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且,安心地,无怨无悔地走下去!(👉元芳妈妈:假如给你三年时间,你会让自己发生什么改变?)
家长们孩子们,一起读书成长吧,只有智慧与力量才能让人有勇气,“走出平静的绝望”(梭罗《瓦尔登湖》),去探索精彩的人生之旅!
2021年6月25日
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正是现在
我们就站在这个起点上
2021年7月14日
晚19 : 30分
柔慕教育&体验大地
“成人读书会“第一季
第三讲 守护:梭罗《瓦尔登湖》
等你来直播!
请扫下图二维码
报名加入
柔慕教育&体验大地“成人读书会“第一季
年中大促,下单立减1667元
请扫下图二维码
报名小寒姐姐
2021年暑期文学艺术线上研修营
延展阅读
请上下滑动
史金霞丨不要怕,只要信: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到大赢取超百万奖学金!
史金霞丨当我们谈论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史金霞丨有这样一种人,绝望痛痒悲欢离合,所有经历都变成无价之宝,我就是其中一个
陈子旸妈妈丨我越来越在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任何时候首先想的是孩子是一个人:爱、望、信
真旨母女丨接受那一切,爱那一切,命运之神送给我的,终将成为我的一部分
土豆泥妈妈丨你知道自己再不学习,孩子可能就会被自己和这个家给毁了
河南六年级贺阳妈妈丨我选择的老师是上帝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我们不会再遇到第二个!
假行家丨课程内容不断变化,考题亦非静止,只有能力才是硬道理……
家长作业合辑二丨所谓陪伴,就是家长与孩子彼此接纳欣赏鼓励成全成长,各自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家长作业合辑一丨这样子的拼爹拼妈拼爱拼智慧,孩子想不成材都不可能!
上海初一大帅锅妈妈:这个害怕语文的孩子,两年努力,从40几终于考到86,全班第一!
苏州初二乐乐妈:再次回放了史老师的家长课我总算拿到了“家长上岗证”
直接点击上图
即可了解史金霞老师系列家庭文化交流项目
各项目规划书及指南等详情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蒋筱寒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微信扫码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