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道》90 - 四摄(布施/美言/利行/同事)
第三部分 三士道
第三章 上士道
第三节 四摄
修了十波罗蜜多后,还要修四摄。四摄就是布施、美言、利行、同事。
四摄是以引导有情众生入佛门为目的,先令众生认同佛理,接受佛法,然后共同学佛解脱的四种方法。是到了能讲经、度化众生的层次后,真正成为一个上师时,需要掌握的接引、度人的原则和方法,也可说是佛教中待人处事的准则。
一、布施摄
布施摄又叫舍摄。由于凡夫易受财物诱惑,先布施财物令众生欢喜,摄受为眷属;再逐渐引入学修佛法的正道,就是布施摄,也适用于对待乐于修学的弟子。
做为师父,当弟子学法的条件不够,以至于障碍修学时,师父要布施给弟子学法的条件。比如,如果弟子没有住处,师父有条件的话,要给弟子提供住处;弟子缺少食物,师父要给弟子提供饮食。目的都是使弟子能够安心学法。
四摄的布施和六波罗蜜多里的布施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六波罗蜜多里的布施可以说是为了度自己,比如做财布施,不论是为了断除自己的贪念,还是为了积福报,都是在为自己累积成佛的资粮。四摄里布施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人的信任,从而引导他人学佛、进入佛门。
二、美言摄
美言摄,又叫爱语摄,一方面是随顺众生的根基,讲一些众生乐于接受的世间道理,使其欢喜,愿意入佛门,然后摄受为弟子,逐渐走上学佛的路。
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与爱好,用讲经说法的方式来度化众生。
美言不是天天赞叹、夸奖,这不是美言摄。
三、利行摄
利行,是指修菩萨道的人,以利他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化众生的目的。
利行有两种:
(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
未成熟者,指的是没有入道的人。
应对未成熟者讲相应的法门,让他们根基成熟。比如,为了现世生活,可以讲健康、长寿、得财等等法门;为了后世解脱,对于机缘成熟者,可以劝请他们出家,为利益更多众生精进修行。
(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脱
已成熟者指的是入道的人。
从成就人生无常观时开始,就算入道了。对已成熟者可以讲三士道、密宗四续等等法门,引导他们解脱成佛,这都是利行摄。
四、同事摄
修大乘佛法的人,要深入社会,与各阶层中的人接触、交往,和众生交朋友、做同事,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度化他们;同时,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身体力行,依教奉行,精进修行,这就是同事摄。
同时还要注意言行一致,教给别人的,自己也要学好修好。比如说,上师要弟子学修三士道,但是如果上师自己不修,弟子就会看着上师,心里会想:上师都不修,我们也不修了吧。会有各种疑惑,所以,言行一致是很重要的。
成就了三士道以后,就可以真正地进入密乘之门,进入到修密阶段了。
要修密乘,首要的基础就是菩提心,得到菩提心后,再修密宗,成佛或解脱都比较快。
往期连载:
造者和教法殊胜
道的根本是亲近上师
《三士道》9 - 亲近上师(供养侍奉功德-下/虔诚信敬功德-上)
《三士道》10 - 亲近上师(虔诚信敬功德-下/塑造上师像功德/思念祈请功德)
《三士道》11 - 亲近上师(当佛礼敬功德)/不敬上师的罪业(身罪业/语罪业-上)
《三士道》12 - 不敬上师的罪业(语罪业-下/意罪业-上)
亲近上师后如何修学
《三士道》21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可贵性/得到暇满人身的条件)
《三士道》22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珍惜暇满人身)
下士道
《三士道》24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一)人必定会死)
《三士道》25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都帮不上)
《三士道》26 - 人生无常(临终之相的差别/如何成就人生无常观)
《三士道》27 - 三恶道苦(堕三恶道的理由/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上)
《三士道》28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下)
《三士道》29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二)饿鬼道的苦(三)畜生道的苦)
《三士道》38 - 因果(十业道-如何消除业障;八福德人生;下士道总结)
中士道
《三士道》41 - 苦谛(认识苦 - (一)五苦-下/(二)八苦-上)
《三士道》43 - 苦谛(认识苦 -(三)三苦/(四)阿修罗道的苦)
《三士道》45 - 集谛(烦恼 -性质/危害/(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上)
《三士道》46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中)
《三士道》47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下)
《三士道》48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上)
《三士道》49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中)
《三士道》50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下)
《三士道》51 - 集谛(烦恼 -(四)根源/(五)生起的因缘/(六)过患)
《三士道》52 - 集谛(业/死 -(一)死缘/(二)业的触发/(三)死亡前后的注意事项)
《三士道》55 - 道谛(总述-(二)加行道/(三)见道/(四)修道/(五)无学道)
《三士道》60 - 道谛(戒定慧-(二)禅定-下/(三)智慧)
《三士道》61 - 灭谛(解脱-(一)有余涅槃 /(二)无余涅槃 /(三)无住涅槃)
上士道
《三士道》62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一)~(三))
《三士道》63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四)~(九))
《三士道》64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1~70)
《三士道》65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71~120)
《三士道》66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121~150)
《三士道》67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151~180)
《三士道》68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181~200)
《三士道》69 - 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十)华严经讲菩提心功德-201~221)
《三士道》70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一)七支因果发菩提心 -1)
《三士道》71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一)七支因果发菩提心 -2,3)
《三士道》72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一)七支因果发菩提心 -4)
《三士道》73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一)七支因果发菩提心 -5,6,7(上))
《三士道》74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一)七支因果发菩提心 -7(下))
《三士道》75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二)自他交换发菩提心 -1)
《三士道》76 - 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二)自他交换发菩提心 -2)
《三士道》85 - 十波罗蜜多 (智慧 -(一)智慧的种类)
《三士道》86 - 十波罗蜜多 (智慧 -(二)简析补特伽罗无我-上)
《三士道》87 - 十波罗蜜多 (智慧 -(二)简析补特伽罗无我-中)
《三士道》88 - 十波罗蜜多 (智慧 -(二)简析补特伽罗无我-下)
三士道(下) 目录: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三士道是终生的修行,事部班之前最起码要看三遍,读三遍,对菩提道次第有一个印象,以后慢慢读得越多越会深入。三士道不仅仅是加行班,事部班时还是要读,到了般若班还是要读,到了密宗道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时还是要读,是终生的修行。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法海宝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