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斯特《旅游岁月》的诗境表现丨艺术中没有规则,只有大自然的永恒旋律丨这部作品重在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描写风景。

2016-08-14 朴文哲 西方音乐评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835cvpfd&width=500&height=375&auto=0李斯特《旅行岁月》(杰罗姆·罗斯)

《旅游岁月》(Annees de Pelerinages)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弗朗兹·李斯特创作,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这部著名的钢琴集,是他同一名美丽、幽默又聪明的公爵夫人玛丽·达古尔私奔到日内瓦后开始创作的。此钢琴曲集分为三集,《瑞士游记》(9首) 、《意大利游记》 (10首) 和补编的《第三年》 (6首)。



Vol.1 First Year: Switzerland


第一集 第一年:瑞士游记


No. 1. La chapelle de Guillaume Tell (The Chapel of William Tell)
威廉·退尔教堂


No. 2. Au lac de Wallenstadt (At the Lake of Wallenstadt)
瓦伦城之湖

No. 3. Pastorale (Pastoral)田园诗


No. 4. Au bord d'une source (Beside a Spring)在泉水边


No. 5. Orage (Storm)暴风雨


No. 6. Vallée d'Obermann (Valley of Obermann) 奥伯曼山谷

No. 7. éclogue (Eclogue)牧歌


No. 8. Le mal du pays (Homesickness)乡愁


No. 9. Les cloches de Genève (The Bells of Geneva) 日内瓦的钟声


李斯特《旅游岁月》的诗境表现之我见

   导读:《旅游岁月》是李斯特创作的一部优秀的钢琴音诗,作品共分为三集,作品所呈现出的是浪漫的诗境,体现出了作曲家的人文气质及其在旅行中的感受。这些与后来的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等人所反映的人格特征有着某种接近和类似的地方,整部作品表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情感,也蕴含着李斯特个性化的诗意,呈现出浪漫、神圣的诗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63bg74bd&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些学者认为《旅游岁月》这部钢琴音诗的创作过于炫技,忽视内容,只重视形式,缺乏音乐内容。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在音乐形式上却运用了不多的笔墨,表现出了精彩的音乐内容,将浪漫主义音乐的内容表现到了极致。这充分体现出了李斯特的创作原则,即音乐形式要与音乐内容的重要性相适应。同时,李斯特在作品中凸显出了高难度的技术,他也非常强调音乐内容的重要性。

   李斯特在作品中善于用双重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分为两个方面:

  1. 一个是外界的自然,

  2. 另一个是人物内心的自然。

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李斯特博爱的精神,也体现出了李斯特对自然的激情,更体现了浪漫的诗境。《旅游岁月》的诗境主要表现出了两个特点:

  1. 一是在表现中明显带有个人特色,并突出体现人文气息;

  2. 二是不带成见的宽广的视野,在李斯特的头脑里,几乎一切都可以引起李斯特独特的感受,表现了最广泛的印象。

李斯特的多数作品都是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其中包括诗意和现实主义、文学和视觉、蓝天和地狱、风光和民间素材、对个人的崇信和反思,等等,这一切因素他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李斯特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总是尽可能地避免常规的道路,避免可预测的成分,并努力达到高度统一的意境。

一、创作的思想根基

   生活给李斯特带来的是很多艰难困苦,随着生活经历的增长及思想的不断成熟,李斯特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十六岁时,李斯特失去了父亲,这对于李斯特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的打击。失去父亲以后,李斯特既要养活自己还要供养刚到巴黎的母亲,丧父之痛加上生活上的操劳使李斯特感到筋疲力尽。此外,当他亲眼目睹了人民在忍饥受寒,感到社会不公时,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他曾经向往的资产阶级贵族生活的丑恶本质,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不过是将艺术作为一种寻欢作乐的方式而已,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为了迎合他们的要求而追求一时的成功。

   在李斯特的成长过程中,还遭受了另一次重大打击——与卡洛林娜的恋爱失败。由于父亲的离去,这一时期李斯特一直陷在阴郁和愤世嫉俗的情绪中而无法自拔,此时,他与贵族学生卡洛林娜真挚地相爱。卡洛林娜出身名门,而李斯特出身平民,就这样李斯特的第一次热烈爱情破灭了。他无法容忍等级的偏见和贵族的傲慢狂妄,残酷的现实迫使李斯特更加醒悟,使他原本沉重的心情达到了绝望。在人生的成长时期,李斯特经历的这两次重大打击,使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并对这个世界也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他开始反复地质问自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道路在哪里;社会的不平等原因又在哪里;人们追求的理想又是什么呢,在这一时期内,李斯特经历了思想成长的里程碑。开始苦苦地从宗教、文学、哲学等不同的领域去寻找答案,思想也由此走向了成熟,为他今后的音乐创作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二、作品创作的背景

   作品创作背景是作品诗意形成的直接因素,作品重点描写的是大自然在各种时空下呈现出来的美。这种美一方面是指大自然风光的美,另一方面是指李斯特内心深处所隐藏的一种复杂的感情,也是李斯特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1833年李斯特认识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他们避开世间的种种束缚,享受着爱情所带来的激情。尽管李斯特和有夫之妇的玛丽夫人的结合在当时招来了种种谴责和非议,社会舆论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也带给了李斯特最平静、最幸福的时光。在李斯特的眼中,大自然的美是一种神圣的美,没有人性污染的美,也是远离世俗的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此外,在长久的世俗谴责和压力的影响下,李斯特也难以面对,并产生了一种想要逃避现实的心理。由于李斯特对大自然忘我的热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重在体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作品的诗境更深刻,而不是单纯地描写风景。

三、作品中对文学的渗透

   文学的渗透对《旅游岁月》这部作品诗境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19世纪的艺术家们,大多数都能从文学上获得灵感。对李斯特来说,其中《旅游岁月·瑞士篇》就得益于三部作品:

  1. 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2. 乔治桑的《一个旅行者的信》、

  3. 塞南古的《奥培曼》,

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对现状不满、向往自由的心境都与李斯特产生了共鸣。他带着情人玛丽沿着作品中主人公的足迹在瑞士全境游历,并从中找到了创作灵感。

   随着1830年反革命运动的蓬勃高涨,李斯特逐渐接触了波尔·路易·库利耶的政治小品文,贝朗瑞名闻一时的圣西门学说,在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李斯特怀着满腔热忱,毅然加入到民主的阵营。在这一期间里,卢梭、拜伦、雨果等人崇尚自由的思想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有影响。雨果的诗《来自山上的声音》及李斯特根据这首诗所创作的同名交响诗就突出表现了这种对比,这在《旅游岁月》中的《华伦斯达特湖畔》所表现的野蛮世界和宁静湖水的对比就是这一思想的真正写照。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李斯特受到雨果的影响很大,坚持艺术中没有规则,只有大自然的永恒旋律。因此,李斯特深厚的文化修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李斯特在人生受到打击时宗教给了他安慰,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教会所能提供的答案,而是力求用丰富的阅读来补充自己的不足。他的创作思想受到了从浪漫主义保守派到进步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对李斯特影响较大的是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

   夏多勃里昂善于拨动人类心弦,在《阿达拉》《雷涅》《勒内》等作品中,他对大自然的诗意描写以及富有哲理的幻想,都深深地吸引着李斯特。

   拉马丁的《沉思集》《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中,都用了优美的语句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充满了美好的诗意,传达和赞美了爱。拉马丁理想中的“诗与宗教的和谐”就是指人与自然、与上帝奇妙造物之间的和谐,这对于李斯特来说是一种艺术,也给了李斯特深刻的启示,并在李斯特的作品《旅游岁月》中的《婚约》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四、李斯特作品的诗境分析

   1、以诗歌作序——李斯特在作品诗境的表达中,结合了文学的手法,引用了拜伦、塞南古及席勒的诗句来作序,例如在《华伦斯达特湖畔》《在喷泉边》《暴风雨》中,都引用了拜伦、席勒的诗句,还以拜伦的诗句作序。在《奥伯曼山谷》中为了增强诗境的表现,引用了塞南古和拜伦两人的诗句来作序,可见,在李斯特的作品中,主要借助于文学艺术来增强诗境的,这也是与艺术门类相通之处。

    2、丰富的调性——在《旅游岁月》这部作品的诗境表达中,强调作品的调性无疑能够带来丰富的色彩效果。因此,从整套作品来看,大多数是使用了不同色彩的调性,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标题形象。调性在作品中就犹如调色板一样,所调出的色彩变化推动了意境的转变。在作品《乡愁》中,第二十至二十三小节升g小调,随之转换至二十四、二十五小节升C大调,蕴含了一种伤感的思念,也有对故乡甜蜜的思绪,最后瞬间又回到了思念的感叹中来,这是调性变化的明显标志。此外,在《奥伯曼山谷》中,第一至第四小节乐句从G大调进行到g小调,随着调性的变化,音乐也表现出了一种逻辑性。

   3、诗境所表现出来的曲式结构——在这部整套作品中,《威廉泰尔教堂》《华伦斯达特湖畔》《暴风雨》《牧歌》采用的是单三部的曲式;《田园》变化反复非再现性单二部;《在喷泉边》用了带有变奏性的单三部;《乡愁》带反复的单二部。《奥伯曼山谷》中采用的是较为少用的四段式ABCD,对奥伯曼山谷的描写表达出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

   4、色彩斑斓的和声——在作品中,李斯特对和声的使用在音乐内容和诗境的表现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以音乐的表达为出发点,采用变化和弦、外音等,使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情绪更加复杂。同时,对心理刻画比较微妙,增加了诗境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旅游岁月》的分析中,可以洞悉李斯特在诗境表现中对形式和内容的整体把握及创作思想的根源。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并没有用过于浮夸的笔墨。在作品的曲式方式上,他根据音乐形象刻画的需要,建立起曲式框架,并没有营造出复杂的结构;从织体上看,他运用巧妙的手法,采用节制的原则,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诗境;在和声和调性方面,他注重和声的色彩,以音乐表达为目的,运用的手法十分巧妙。总之,李斯特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了一部部辉煌的作品。

编者注:本文作者朴文哲,原载《名作欣赏:文学研究旬刊》, 2011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39zhu7us&width=500&height=375&auto=0布伦德尔解说演奏李斯特《旅行岁月》


欢迎关注每晚古典音乐会

为您推荐最精彩的古典音乐视频

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公众号的图书推荐书店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贝多芬晚期的五首钢琴奏鸣曲莫扎特梅纽因米开朗杰利丨精炼的钢琴演奏发展史丨布伦德尔伊利亚•穆辛丨阿城丨瓦格纳范竞马丨阿格里奇丨托斯卡尼尼郑京和赵晓生肖邦张昊辰郎朗格拉夫曼丨弦乐必读丨郑延益丨400年小提琴演奏史大师记忆丨索弗罗尼茨基丨波格雷里奇尤金娜丨纪念马勒丨重磅译文丨索弗罗尼茨基丨王健谈巴赫丨纪念瓦格纳刘诗昆丨杨梦漪丨“原色李斯特”丨孙颖迪卢卡斯·迪巴格丨古尔达丨霍洛维茨他曾为毛主席演奏丨奥伊斯特拉赫在中国波利尼访谈丨朱晓梅谈巴赫与中国思想以及古尔德丨讨厌孩子的霍洛维茨和喜欢孩子的鲁宾斯坦丨小泽征尔的坚持丨阿格里奇11岁的爱情十六岁便击败奥伊斯特拉赫的内芙丨小提琴家哈西德丨米科夫斯基谈钢琴教学丨纪念阿劳丨著名钢琴家谈肖邦陈萨谈钢琴家生涯丨陈萨语录丨陈宏宽的教、学感悟丨纪念科尔托丨纪念小提琴大师胡贝尔曼丨李传韵但昭义谈培养李云迪、陈萨的经验丨马友友《钢琴背谱十法》丨从解构主义视角看钢琴音乐表演中的个性问题丨听作家余华讲述勃拉姆斯的孤独丨焦元溥:为什么要背谱丨作曲家王西麟谈中国文学家的音乐修养丨我们向“为撒旦交税”的肖斯塔科维奇学习什么?丨李云迪与小泽征尔谈普罗科菲耶夫与拉威尔丨论巴赫音乐的精髓丨古尔德语录丨小提琴家穆特的莫扎特情怀丨现代西方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本身的抽象性保护着肖斯塔科维奇丨十九世纪法国音乐是如何冲破德国音乐束缚的?指挥家郑小瑛访谈贝多芬在我们中间指挥大师克伦佩勒邓泰山:东方语言不是拼音语言,而是音调性语言,这让我们对旋律更为敏感上帝问贝多芬丨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来看声乐大师周小燕先生如何传授学生正确保护自己嗓子的妙方廖昌永演唱《老师,我总是想你》,周小燕含泪微笑起身为学生鼓掌……纪念马勒丨李欧梵和在天堂的马勒对话丨马勒作品的聆听次序丨马勒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血有泪丨死亡是件很普通的事情,马勒早就心有所悟……杨松斯谈马勒丨演出马勒令人兴奋丨最终目的是让听众感叹“我这两个小时就是生活在天堂”TED演讲“古典音乐与眼睛闪烁”古斯塔夫·马勒:用业余时间作曲的指挥家哈农库特走了,其倡导的“古乐运动”,你了解多少?门德尔松:音乐能给灵魂带来千般好处,这是词语办不到的巴伦博伊姆丨打通歌剧与唱艺术歌曲任督二脉的菲舍尔·迪斯考世界悬于深渊之上时,富特文格勒用布鲁克纳摆脱人间苦恼王健丨中国民乐五分钟内天下无敌丨古典音乐更关乎人的灵魂阿格里奇丨缺少音乐天分没关系丨前提是你必须热爱音乐布伦德尔丨过分诗意是对莫扎特的误读丨给莫扎特演奏者的几点建议其实音符越少越难弹丨赵晓生采访周广仁丨响而不砸,轻而不飘才是钢琴好声音傅聪谈肖邦丨二十四首前奏曲丨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丨整个前奏曲都笼罩在卡珊德拉的预言里头从李传韵的肚痛坚持演出视频想到肋骨断了的傅聪丨“只要你对小提琴充满爱,用真情呵护它,琴得到了充分的情感滋润,它必然会给你回报!”傅聪的岳父梅纽因(1916.4.22)诞辰一百周年丨他年轻时从未进过电影院丨他的一生都花费在创造乌托邦傅聪的莫扎特丨K459丨K595丨K482丨莫扎特和希腊悲剧一样没有怜悯、世事无常丨年轻时弹莫扎特发现一些东西,年老时也发现一些学琴必读丨傅聪谈如何"表达"音乐丨既忠实又生动丨演奏者的个性要渗入原作中丨一个人的个性越有弹性,能体会的作品就越多。傅聪深圳访谈丨我练琴的时候在想什么丨谈钢琴学派丨谈阿劳丨减压的惟一办法是投入丨很多学生缺乏整体知识丨面对大师作品我永远战战兢兢。傅聪写给父母亲的一封家书丨越是对西方文化钻得深,越发现我内心的东方气质古典音乐的德法之争丨“音乐纯净,但音乐界是名利场”丨“海顿以来音乐家一直迷失在激情里,自我太大,上帝只对寂静之声言说。”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社会 丨“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词,直达内心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周广仁谈钢琴演奏风格问题丨朱晓玫谈海顿丨《傅雷家书》教你学习钢琴丨我心中的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丨世界动荡之际,她却借钱录制《哥德堡变奏曲》丨朱晓玫说:“30段变奏好像是我人生的30个章节,我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陈萨读过很多音乐家传记拉赫的音乐是在“没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的斗争”丨十九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钢琴音乐丨朱晓玫首次回国巡演访谈丨勃拉姆斯的恋母情结与偶像情结丨纪念维瓦尔第丨从舒曼早期钢琴套曲《大卫同盟之舞》看他的双重性格丨论格里格的音乐风格丨倾听拉赫的自我救赎丨肖邦说:“必须让每个音符歌唱起来!”丨聆听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激情”丨高雅、严肃,就是这俩字阻碍了古典音乐的普及丨如果不从现在开始练,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