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二 生活习俗(九)

2017-04-01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饮食


概述

一、食物变化


保德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沟渠纵横,丘陵起伏,形成梁峁沟塔黄土地貌,绝少平地。土地贫瘠,立地条件差。本境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无霜期在165—177天之间。这样的自然环境,只适合糜、谷、豆类等小杂粮的种植。麦类小面积种植,上世纪六十年代绝种。在明朝弘治年间曾在天桥,刘家畔黄河滩地和稻畦朱家川河滩试种过水稻,但没有全面推广。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只能是种什么,吃什么,所以糜米、小米、豆面及其它杂面成为人们的主食。白面很少,一年仅能吃两三顿,大米根本没有。


因产量低,粮食短缺,很难维系一年的生活。


封建时代贫富不均,穷人生活困苦,多以糠菜充饥,故有“瓜菜半年粮”的说法。

土地改革以后,平分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人人有地种,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们只求吃饱穿暖,一些中等人家,也只能是早饭糜子窝窝滚拌汤,午饭一日米一日面。他们的奋斗目标,是“早晨随蒸米拍子,晌午干追捏钵子,黑夜稀饭小碟子”的“地主生活”。最高理想也仅是:“早晨油打茶,晌午八碗八,黑夜两米稀饭炒豆芽”。


农业合作化以后,生产队产粮不多,不足部分由国家供应,粮食限量,每人每天不足一斤原粮,人们长期在饥饿线上苦熬,每遇荒年,只好用苦菜、苜蓿、粉渣、红薯干等“代食品”充饥。


人民公社化时期,为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提倡种高产作物,扩大高梁、玉米的种植面积。缺粮部分由国家供应,供应的粮食品种也是高梁、玉米。这一时期,高梁、玉米成了人们的主要食品。人们形容那一时期的饭是“早晨铜铃铃,晌午红绳绳,黑夜高梁面糊糊粉红红。”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经济模式发生重大改变,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富民政策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人们不仅解决了吃饱的问题,而且追求吃好、吃花样、吃营养。他们按市场需求种植作物,什么值钱种什么,卖了自己的农产品再到市场上买粮吃。保德虽不产大米、白面,现在却成了主食,小杂粮成了调剂食品。肉蛋奶也不再是稀罕之物,啤酒、饮料也成了家常饮品。

二、饮食习惯


经济基础决定着饮食习惯。保德的一些饮食习惯与农作物种植结构、产量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1)粗粮细作:因为粗粮多,细粮少,所以特别重视粗粮细作,尽可能多变花样。比如山药制品就有丸子、块垒、粉拍子、凉河捞、毛渣片、玻璃角子、粉汤、凉粉、凉拌山药丝、炒山药丝,拨丝山药、煎山药、山药稍子、山药丝拌汤、山药软壳子、山药烩菜等多种吃法。


(2)粮菜搭配:因为粮食产量低,粮少,形成了粮食与瓜、菜、野菜搭配的吃法。如苦菜窝窝、榆钱窝窝、菜块垒、豆子菜饭、瓜粥、捞饭烩菜、蒸馍烩菜、菜焖面等,简直顿顿离不开菜。


(3)腌菜:因保德时令性新鲜蔬菜少,上市时间短,故家家户户都要腌制酸菜或咸菜,至少每家要腌一瓮长菜(白菜)一瓮烂菜(蔓菁丝或萝卜丝),用于越冬和常年佐食。


(4)吃饭先喝汤。保德有吃饭先喝汤的习惯。究其原因,我想也是因为主食缺少而形成的习惯。


(5)农忙吃干饭,农闲吃稀饭:保德农村农忙时吃干饭,如窝头、捞饭、面食,而农闲时则吃稀饭,如豆子菜饭,和子饭,黑豆糊糊,和汤圪瘩等。其实质也是为了节约粮食。


(6)口味:保德人喜吃咸、酸、辣等味。咸盐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辣椒可以自已种,醋可以自已酿造,有的人家用酸菜汤代醋用,故咸、酸、辣成了保德人的基本口味。


当然现在农家饭菜也五味俱全,花椒、大料、干姜、醋、酱、香油、味精应有尽有。


(7)干粮代饭:春耕、夏锄时节,田间干活儿之人基本不吃早饭,在家的人们多送饭到地头,有的人则自带干粮充饥。


(8)餐次:朱家川河以北地区,常年日食三餐,但晚餐多为稀饭。朱家川河以南地区基本日食两餐,春秋早午餐,有的人家不吃晚餐,有的人家虽吃晚餐,也以稀饭为主。夏为午、晚餐,早餐以干粮代替。冬季早、晚餐。早餐时间约在10时左右,晚餐多在下午5时左右,俗称“二打光荣两顿饭”。


保德人平时省吃俭用,但待客热情真诚。婚丧喜庆,必宴请宾客,俗言:“过日子不得不仔细,请人不得不大气。”



三、饮食礼仪


吃饭不仅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且有许多讲究,这些讲究便形成了一种礼仪。

座位:保德人吃饭喜坐着吃,认为站着吃饭不雅。一家人围着餐桌或餐盘吃饭,家长坐背北向南的主位,其它人坐陪位,小孩坐角边,舀饭人坐灶台或炕沿上。


盛饭:讲究“茶七饭八酒十分”。即斟茶时茶水占容器的七成即可,盛饭不要太满,约占碗的八成即可。斟酒以满为度,过沿也不为怪。


小辈给长辈盛饭。多由儿媳操办。


小辈给长辈递饭用双手,长辈单手去接,给平辈递饭单手则可,小辈也可自己去拿。


第一碗饭要给辈数最高的长者或最尊贵的客人。


用餐:用餐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就是所谓的“食相”。端碗要拇指卡住碗沿,


其余四指并拢平伸,托住碗底。不能将碗底放于手心作暖手状,更不能双手捧碗。尽量用右手拿筷,避免和别人相拗。


用餐时要雅静,不说话,碗筷不能碰出响声。


吃相要雅,既不能狼吞虎咽,又不能偏食、厌食,虽然细嚼慢咽,但要吃得美口。最忌食时打嗝打喷嚏和发出咂嘴的声音。


严禁抛米洒面,更不能剩饭。饭碗要吃得干干净净,饭粒掉在桌上,尽量捡起来吃掉。


吃菜时,不能挑拣,只能吃朝着自己的一面,不能翻搅盘内的菜,不能在公用菜盘内随意添加自己喜好的调味品。


餐毕:筷子整齐码放桌上,表示吃饱,如有人劝饭,应答:“吃好了”。


餐毕忌用手揩嘴,宜用餐巾纸或手帕。



饮宴:布菜讲究:冷菜猪头肉要放在首席面前,热菜鱼头要对准首席。尊其为首领。


酒壶摆放,壶嘴要朝门;酒盅要“一字”摆放或塔状摆放,塔尖要对准首席,暗喻“高高在上”;筷子要逐位摆放,大头要和桌沿平齐。


第一盅酒要由办事人员斟满,双手端起,放在每位亲人面前,并说:“请!”之后要陪席人员为首席斟酒、哺菜。首席先饮,众人方饮,首席动筷,众人方可吃菜。酒过三巡,众人方可敬酒,保德有唱酒歌劝酒的习俗,酒歌多为即兴创作,以颂祝为主。


用餐时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尽量和众人保持同步,餐毕不能擅自离席,要等众人吃完一起离席。如确有要事,急需先走,也要向大家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并勉励大家慢慢享用。

(续)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一 生活习俗(八)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十 生活习俗(七)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九 生活习俗(六)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八 生活习俗(五)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七 生活习俗(四)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六 生活习俗(三)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五 生活习俗(二)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四  生活习俗(一)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二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一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九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一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九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