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66地级市的两级金融资源(2022版)——化债的道与术(五)0527 | 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杨佩霖

欢迎私信索要

【华安固收】地级市金融资源数据库!


导读

城投风险的缓冲带 ——地方金融资源


摘要

如何刻画地方政府手中的金融资源?

地方政府的两级金融资源:属地银行与展业银行。前者主要指当地的城农商行,后者为在当地展业的全部银行。就支持力度而言,由于历史渊源或展业范围等因素,地方政府对于属地银行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强,在面对信用违约风险时,该类银行往往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而其他类型银行的实际支持效果则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其的协调能力。

一级金融资源:属地银行的静态信贷空间

449家发债银行存贷款年均涨幅11%、16%截至2021年末,449家属地银行最新贷款、存款总额分别34.8万亿元、45.3万亿元,总体不良率1.57%。

  • 存贷款规模:分省来看,江苏、浙江与广东属地银行存贷款规模位列前三,其余5省存款规模超2万亿;分地市来看,TOP25地市中共包含14个省会城市,4个计划单列市,其余强地市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与广东;

  • 不良率:分省来看,新疆、云南与浙江属地银行不良率相对较低,其余9省低于全国水平;分地市来看,温州、宁波与东莞等不良率较低;

  • 静态信贷空间:分省来看,浙江、广东与江苏位列前三属地银行可释放空间分别为1826亿、1502亿与1313亿;分地市来看,南京市剩余空间约548亿,宁波市剩余461亿,杭州与佛山亦超过300亿。

二级金融资源:展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

以城投有息负债规模TOP20地市为观测对象后发现,广州市当地存贷款规模均在5万亿元以上,存贷比123%位列前五,属地银行占比仅19%,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其他城市中:

  • 存贷款规模:成都、杭州、南京、苏州与武汉存贷款规模在3万亿元以上,金融资源规模相对丰富;

  • 存贷比:武汉存贷比仅为86%,在TOP20地区中排名末位,低于100%的地区还包括青岛、宁波、郑州、湖州与长沙;

  • 属地银行占比:南京与宁波占比分别为71%与64%唯二占比过50%的地区,主要系属地银行资质较强所致,对外地金融机构支持需求较低。

金融资源对城投债务覆盖率几何?

分省份来看,海南、宁夏、黑龙江等省存量城投债规模较低,因此各项覆盖率表现较为突出,我们以截至2023年末剩余到期规模大于1000亿元的18省份作为重点观测对象,具体来看:① 本金覆盖率方面,对截至2022年末的剩余到期本金,北京剩余信贷空间对其覆盖率为132%,广东覆盖率同样超过100%,福建与浙江覆盖率超过50%;对截至2023年末的剩余到期本金,北京与广东覆盖率均为55%,福建与浙江覆盖率超过20%。② 利息覆盖率方面,广东与北京对近三年平均利息支出的覆盖率分别为179%与104%福建、浙江与重庆覆盖率分别为91%、77%与50%。

分地市来看,以截至2023年末剩余到期规模大于500亿元的32个地级市作为观测对象:① 本金覆盖率方面,对截至2022年末的剩余到期本金,18个地市覆盖率在20%以上,宁波市与武汉市超过80%;对截至2023年末的剩余到期本金,16个地市覆盖率在10%以上,宁波与武汉超过30%。② 利息覆盖率方面,深圳市覆盖率高达272%,金华市与宁波市覆盖率在100%以上另有6地覆盖率超过50%,分别为长沙(89%)、南京(81%)、广州(80%)、郑州(67%)、杭州(62%)与绍兴(51%)。

风险提示:

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目录

01

引言

地方金融资源作为地方政府的有力抓手,是防范地方政府及平台信用风险的重要保障。当前隐债监管日趋严格,城投平台融资渠道受阻,融资能力存在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地方金融资源的支持作用愈发得到重视。与此同时,国务院在今年年初下达国发2号文,在不新增隐债且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贵州省融资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协商,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进行展期或债务重组,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方面为地方政府指引道路,但实际效果仍取决于地方金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地方政府的两级金融资源:城农商行与其他银行。由于历史渊源与展业范围等原因,地方政府对于当地城农商行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强,在面对可能发生的信用违约风险时,该部分银行往往能够发挥更好的救助作用。二级资源则指在当地展业的全部银行,包含本地展业的城农商行以及跨区经营的其他类型银行,尽管在帮扶力度上后者可能不会像前者那般“倾囊相助”,但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地债务形成支撑,实际支持效果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协调能力。因此,本报告将对各地一二级金融资源进行梳理,观察其对当地城投平台债务的承载力度究竟几何。

02

一级金融资源:属地银行

通过对449家信息披露相对完整的地方性银行进行梳理,截至2021年末,449家属地银行最新贷款总额从2018年的22.3万亿元上涨至34.8万亿元,累计涨幅56%,年均涨幅16%;最新存款总额45.3万亿元,累计、年均涨幅分别为38%与11%;不良率方面,截至2021年末449家属地银行总体不良率约为1.57%,较2018年回落0.12pct。

2.1 属地银行金融资源分布几何?

分省份来看,浙江、江苏与广东地区存贷款规模均位列前三,其中江浙属地银行存款总额均超5万亿元;不良率方面,新疆、云南与浙江样本银行不良率相对较低,上海、福建、江苏等其他9个地区不良率在全国水平以下。

分地市来看,属地银行存款规模TOP25地级市中,共有14个省会城市,依托省属银行,金融资源普遍较为丰富,其中南京市凭借南京银行与江苏银行两大强主体,金融资源相对雄厚,同时不良率水平在TOP城市中也属于较低水平,资质相对优异;除省会城市外,另有计划单列市4个,分别为宁波、厦门、青岛与深圳,其余7个地级市包括苏州、台州、东莞、佛山、金华、温州与锦州,除锦州外,全部分布在江苏、浙江与广东。

2.2 属地银行能释放多少信贷空间?

为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银保监会等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多项风险指标进行监测与管制,因此,属地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取决于相关风险指标距离监管要求的剩余空间大小。在满足监管最低要求的条件下,我们以属地银行最新年报数据为基准,静态测算其剩余的信贷投放空间。

分省份来看,浙江、广东与江苏依旧位列前三,信贷投放空间静态测算结果分别为1826亿元、1502亿元与1313亿元,上海紧随其后位列第四,剩余空间1176亿元,其余地区均在千亿以下,其中北京、四川、福建、山东与河北剩余空间超过500亿元,此外广西等五省剩余空间不足百亿。

分地市来看,在属地银行最新存款余额TOP20地市中,南京市剩余信贷空间测算结果为548亿元,在TOP城市中位列第一,主要原因仍在于江苏银行与南京银行两大强资质主体的拉动作用,2021年二者存款余额合计约2.57万亿元,可释放的信贷空间约474亿(江苏银行182亿,南京银行292亿)。宁波市信贷空间约461亿,位列第二,同样是由属地强资质主体宁波银行的拉动作用所致,其他城市中,杭州与佛山的信贷空间超过300亿,其中佛山市属地银行存款规模在TOP20城市中排名垫底,但其剩余空间位列全部地市第四,与其存款规模类似的青岛市剩余空间仅有约91亿元,排名相对靠后。

误差与假设分析:

剩余信贷空间为静态测算结果代表在年报时点满足监管要求下的最大可投放规模。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实际信贷规模可能会大于静态测算结果。

样本中不含大行、政策行及股份行原因在于难以准确统计该类银行在某地的存贷款规模,同时地方政府对该类银行的协调能力难以估计。

测算仅针对发债银行若某地样本银行并非当地主要银行则可能会导致误差。

省属平台债务不纳入省会城市省属银行纳入省会城市统计,可能会导致省会城市债务规模被低估,金融资源覆盖率被高估。

03

二级金融资源:展业银行

截至5月24日,3330家HA城投平台已有3029家发布2021年年报,涉及266个地级行政区。由于无法得知跨区经营银行在当地的存贷款数据,因此我们以银保监会公布的存贷款数据为基准,对在该区域内展业的全部主体进行汇总分析。

我们以城投有息负债规模TOP20地市作为重点观测对象,可以明显看出,广州市当地存贷款规模均在5万亿元以上,存贷比123%位列前五,属地银行占比仅19%,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其他城市中:

  • 从存贷款规模来看,成都、杭州、南京、苏州与武汉存贷款规模均在3万亿元以上,金融资源规模相对丰富;

  • 从存贷比来看,武汉存贷比仅为86%,在TOP20地市中排名末位,低于100%的地区还包括青岛、宁波、郑州、湖州与长沙;

  • 从属地银行占比来看,南京与宁波占比分别为71%与64%,是唯二占比过50%的地市,主要系属地银行资质较强所致,对外地金融机构支持的需求较低。

04

金融资源对城投债务覆盖几何?

在面临可能发生的信用违约风险时,动用属地银行金融资源虽然不一定是地方政府的首选方案,但一旦动用,凭借地方政府的协调能力,该部分银行往往能够更加“尽心尽力”协助化债,在防范风险方面发挥的救助作用甚至高于部分跨区展业的大型银行。因此我们主要观测属地金融资源对城投债务的覆盖能力。

分省份来看,对截至2022年末的剩余到期城投债本金来说,辽宁省剩余信贷空间对其覆盖率达到544%,海南、上海与宁夏的覆盖率超过200%,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北京与广东的覆盖率也在100%以上;对截至2023年末的剩余到期城投债本金来说,辽宁省剩余信贷空间对其覆盖率达到149%,上海与内蒙古的覆盖率亦超过100%,海南、黑龙江、河北、北京与广东在50%以上。

利息覆盖率方面,通过对HA城投平台近三年利息支出进行汇总,剔除异常值后得到各地级市近三年每年的平均利息支出,并计算属地银行金融资源对利息的覆盖情况。具体来看,海南与上海的覆盖率分别为462%与396%,显著高于其他省份,广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其他8省覆盖率同样在100%以上。

分地市来看,我们以截至2023年末城投债剩余到期规模大于500亿元的32个地级市作为观测对象。具体来看,本金覆盖率方面,18个地市对截至2022年末的剩余到期城投债本金覆盖率在20%以上,其中宁波、武汉到期覆盖率超过80%,长沙、深圳、南京、杭州、金华、郑州与西安7个地市的覆盖率亦在50%以上;展望2023年末,16个地市对截至2023年末的剩余到期城投债本金覆盖率在10%以上,其中宁波、武汉的覆盖率超过30%,深圳、长沙、金华、南京、郑州与杭州6个地市的覆盖率在20%以上。

利息覆盖率方面,深圳市覆盖率高达272%,金华市与宁波市的覆盖率均在100%以上,另有6地覆盖率超过50%,分别为长沙(89%)、南京(81%)、广州(80%)、郑州(67%)、杭州(62%)与绍兴(51%)。

05

风险提示

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华安固收】266地级市的两级金融资源(2022版)——化债的道与术(五)20220527》(发布时间:20220527),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分析师:张伟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3

邮箱:zhangwei@hazq.com

研究助理:杨佩霖

执业编号:S0010122040030

邮箱:yangpl@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报告

#利率债#

杠杆策略到了逐步退出的时候——利率周度思考 0522 | 华安固收

增厚收益不应是当前债市的首选——5月LPR点评 0520 

5个省份、3个计划单列市完成预算调整——地方债发行跟踪 0518

债市的天平正在倾斜——经济数据点评 0516

详细拆解一下“社融-M2”剪刀差——利率周度思考 0515

5省完成预算调整,7省确定人大常委会时间——地方债发行跟踪 0514

需求的疲态与社融-M2的倒挂——金融数据点评 0513

通胀的分化正在加速——4月通胀数据点评 0511

7个省份社融同比少增 ——22Q1区域社融点评 0510

货政报告中的优先级与确定性——22Q1货政报告解读 0510

为什么5月不会有地方债供给压力?——利率周度思考0508

还有14个省份尚未完成换届——地方换届进度跟踪0507

5月利率债的机会与风险——利率周度思考0504

多重约束下的行稳致远——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0429

什么指标可以更前瞻地跟踪地方债发行?——利率周度思考0425

与2018年7月何其相识——央行、外汇局“23条措施”解读0419

债市准备迎战调整期——3月经济数据点评0418

与其博弈宽货币,不如期待特别国债——利率周度思考0417

市场看到宽货币,而经济亟待需求——国常会解读0414

如何理解4月地方债的“断档”?——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吹风会解读0413

总需求仍然是问题的关键——3月金融数据点评0412

关注通胀的结构性影响——3月通胀数据点评0412 

消失的借款人与推石头的绳子——利率周度思考0410

关注政策节奏的潜在变化——利率周度思考0405

政策加码的理由更加充分 ——3月PMI数据点评0331

本轮美债的“两个更早”——利率周度思考 0327 

时间现在不是利率的朋友——利率周度思考0321

短期放大交易属性,中期谨慎寻找拐点——1-2月经济数据点评0315


#城投债#

展期、2号文,兼谈城投的幸存者偏差与风险前兆——化债的道与术(四)0524 | 华安固收

国家级高新区财政数据库(2016-2022)0520

31省市财政数据库(2016-2022) 0516

341地市财政数据库(2016-2022) 0516

城投年报中的融资故事(2014-2021)——信用周度思考0515

4月江苏城投净融资转负——城投数论(3)0505

细数那些发债支持子公司的“套娃城投”——信用周度思考0503

4月城投债终止审核锐减 ——城投数论(2)0503

弱区域化债,办法总比困难多——化债的道与术(三)0419

“重庆能投事件”的技术性浅析——信用周度思考0417

城投层层“套娃”,子公司性价比可能更高

31省市化债路线图(2018-2022)——化债的道与术(二)0406

盘点一季度1737只城投债的资金用途——信用周观点0401

13年化债之路,100个相关政策0331

批文稀缺,城投债转售了解一下——城投策论(一)0324

城投正在起变化0320


#产业债#

1631家村镇银行怎么看?——债看银行(2)| 华安固收

TLAC对银行二级债供给冲击几何——信用周度思考 0522 

高等级利差小幅反弹,期限利差继续走阔——金融债周数据 0522

银行次级债利差压缩,存单发行利率走低——金融债周数据 0515

《新巴Ⅲ》对银行次级债有哪些影响 ——信用周度思考0508

银行债的信用风险分析 ——债看银行(1)0420

银行次级债的定价中枢在哪里?——信用周度思考0412


#债市策略#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22Q2债市策略0331


#机构行为#

新一轮理财赎回压力?不妨乐观一些 ——信用周度思考20220424


欢迎关注 债市颜论

华安固收研究成果分享平台

FICC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