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

蒋飞 仝垚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结论:一季度GDP达到4.5%,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的4.3%。可以看出,一季度GDP实现“开门红”,其中投资拉动、居民线下消费与地产投资的贡献均较明显,出口超预期正增长也对GDP具有一定拉动作用。但也要看到,居民端耐用品消费回升力度仍不大,且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也会抑制居民收入信心恢复和消费潜力的释放。统计局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的重点或需在青年就业、消费等方面着力。


数据: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为10.6%,前值3.5%;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9%,前值+2.4。3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1%,前值5.5%;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为7.0%,前值8.1%;基础建设投资(不含电热气水)累计增速为8.8%,前值为9.0%。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1.8%,前值-3.6%;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5.8%,前值-5.7%。一季度GDP同比4.5%,对应环比2.2%。


要点: 一季度GDP达到4.5%,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的4.3%,主要是我们低估了3月份出口的增长。一季度GDP季调环比2.2%。作为对照,2019年各季度环比分别为1.7、1.4、1.4和1.1,平均环比1.4%。可以看出,一季度GDP实现“开门红”,回升至2012年以来季度同比的趋势线上。其中基建、制造业投资的拉动、居民线下消费与地产投资的贡献均较明显,出口超预期正增长也对GDP具有一定拉动作用。我们预计一季度GDP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约2.3/2.1/0.1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居民端耐用品消费回升力度仍不大,且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也会抑制居民收入信心恢复和消费潜力的释放。而基建投资对政府投资依赖较高、制造业投资挑战大于机遇,后续高增长可能难以持续,居民地产投资积压需求释放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在。


二季度进入同比低基数期,国内各项经济数据同比读数可能均会出现较大幅度跃升,我们在前期报告测算二季度GDP同比或在7%左右。居民消费可能逐步代替政府投资成为GDP的主要拉动。


统计局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仍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大力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低基数影响,社零消费同比高增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855亿元,同比+10.6%,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的+9%,去年同期低基数(-3.5%)的影响已经显现。3月份消费结构上看,国内消费仍以线下、场景复苏为主,汽车销售虽然有小幅回升但并不理想。分细项来看:

1.1.三月汽车销售温和,四月或迎短暂回暖

3月份汽车类销售额为4265亿元,同比11.5%,增速略高于全部消费,拉动社零同比约1.3个百分点。而一季度汽车类销售额累计同比-2.3%,仍然是全部消费增速(+5.8%)的拖累项。实际上3月份乘用车销售未明显改善,乘联会口径乘用车零售268.3万辆,同比+0.3%,环比+14.3%,乘联会指出这“是本世纪以来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一个原因可能是乘用车终端价格竞争激烈,降价明显,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蔓延。4月份看,多地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推动,一定程度有利于市场活力恢复,并且由于去年低基数,4月同比环比读数可能均较高。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47%,较上月同期+8%。

而对于全年汽车消费,我们维持《二季度国内经济展望》的判断, 对于汽车消费回升的趋势,我们将社融增速作为汽车零售增速的领先指标,今年全年社融缺少政府债的支撑,上行动力可能不足;对应的,汽车零售可能难以重现前两年的火热。预计全年汽车销售或量升价跌,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可能在-4.3%左右。

1.2人流回归正常,后续消费环比或将开始下降

3月份扣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同比+10.5%,同比涨幅继续扩大。从消费结构来看,出行链条仍是反弹力度较为突出的项目,通讯器材、家电等耐用品未出现明显优化。3月份9城地铁客运量日均5468.6万人次,甚至比2019年高出5.8%。场景依赖度较高的消费也持续回升。餐饮收入同比+26.3%,拉动社零同比约2.6个百分点,出行链相关消费如服装鞋帽针织品、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石油制品零售同比涨幅也较大,分别拉动社零提高约0.5、0.1、0.04和0.5个百分点。另外,3月份中西医药品类消费同比也在11.7%的高位,拉动社零提高约0.2个百分点。不过3月份通讯器材类产品同比+1.8%,较1-2月的-8.2%有所好转,但一季度累计同比-5.1%,依然拖累整体消费。

对于后续汽车以外的消费增速,我们也可以锚定地铁客运量。对于今年二季度以后的居民出行,我们认为防疫政策优化之后的回城潮基本已经结束,4月份开始地铁客运量已经见顶回落,回归正常。我们假设今年地铁客运量均保持2019年同期1%以上的水平,根据地铁客运量增速与汽车外消费增速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大致测算今年全年除汽车外的零售同比可能在10.8%左右。

1.3商品房销售回暖但全年可能仍在调整

1-3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1.8%,降幅比1-2月的-5.3%继续收窄。前期地产政策包括差别化信贷政策常态化、各地“因城施策”放松限购、限贷等对地产销售刺激仍在显现,而去年疫情期间受到抑制的购房需求仍在集中释放。不过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的回暖力度与30大中城市相比略低,一定程度显示当前地产回暖的分化。重点大中城市对利好政策反应更加敏感,回暖更快,而全国层面的地产成交走势相对平缓,一季度累计成交面积同比略低于我们前期预测的-1.4%。

往后看,4月同期低基数影响,短期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还有回暖基础,但是全年可能还在调整阶段。进入四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回升速度明显放缓,四月前15日,日均成交39.5万平方米,环比-26%,同比+36.7%,涨幅回落8.3个百分点。并且地产链商品零售的回暖也不稳固,家电零售额一季度同比-1.7%,仍是消费的拖累项目,建材、家具零售额一季度同比分别为-2.4%和4.6%,均较1-2月份下滑。我们重申《二季度经济展望》的观点,全年累计同比增速或为-4%左右。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下滑

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比1-2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5.1%,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的4.6%,主要是我们低估了基建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比去1-2月下降1.1个百分点至7%,基建(不含电力)投资累计增速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至8.8%,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略有扩大0.1个百分点至-5.8%。

2.1政府债提前发力,基建投资挑大梁

1-3月份,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8.8%,仅比1-2月下滑0.2个百分点。这与今年政府债提前发力也有较大关系,一季度社融口径政府债券融资合计18300亿元,按今年3.88万亿赤字+3.8万亿专项债的发行量,这一融资进度达到23.8%,比过去5年同期均值高12个百分点。

但基建投资对政府投资依赖较强,可能不具有持续性。3月份政府债存量增速在13.5%,年末政府债存量增速或小幅下滑到12.8%,预示今年基建投资后续可能没有太大上行动力。另外,二季度以后若居民端消费、投资潜力继续释放,基建投资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也会降低。我们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平稳下滑至4.1%左右,2020-2023年平均增速落在3.7%左右,回归到疫情前(2018、2019年均为3.8%)的水平。

基建投资分行业看,水利投资增速反弹,交运投资增速较高。1-3月份水利投资同比+10.3%,比1-2月份抬升7.3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降低的影响。2022年水利投资增速达13.6%,是基建投资的重要拉动部分,今年水利投资项目仍有可能继续维持较高增长,今年以来安徽、广东、江西、重庆等多省份加快推进地方水利投资重点项目建设。另外,交运投资增速也明显提高。一季度铁路、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仍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7.6%和8.5%,比去年同期明显回升。

2.2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我们在《二季度国内经济展望》中提示今年制造业投资挑战大于机遇,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逐步回落。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为7.0%,比1-2月又下滑1个百分点,略低于我们前期预测。分行业看,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同比+15.2%,比1-2月下滑1个百分点,但仍是制造业投资的亮点,也即是制造业的结构性机遇。其中,计算机、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4.5%、43.1%和19%,均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

对于全年的制造业增速,我们提示可能存在几方面挑战。一则是需求端的限制:欧美衰退风险抬升,出口难言乐观,制造业生产与投资均可能受到影响;二则是利润端的限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国内PPI同比也有继续负增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利润增速承压,主动去库存周期未结束,投资动力不足。三则是投资过快增长需警惕产能过剩的限制:2022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平均约75.8%,比2021年平均下降2.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产能利用率偏低也不利于制造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20-2021年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在5.4%,我们预计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前高后低,年末平稳下滑至5.2%左右。

2.3房地产投资降幅略有扩大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5.8%,比1-2月份重新扩大0.1个百分点,略低于我们预期的-4.8%。实际上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仍有进一步好转,但地产投资增速并未明显好转,可能主要是地产新开工拖累。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看,地产各来源资金同比降幅均有收窄。国内贷款、个人按揭、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同比降幅分别收窄5.4、12.4和8.6个百分点至-9.6%、-2.9%和-2.8%。从地产投资结构看,竣工端与施工/新开工端分化加剧,“保交楼”仍是当前重点。一季度房屋竣工同比+14.7%,涨幅明显扩大6.7个百分点,而新开工面积同比-19.2%,降幅比1-2月扩大9.8个百分点。以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作为房屋在建面积(即广义库存),一季度房屋在建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比1-2月略扩大1.4个百分点至-6.1%。

往后看,随着本轮“保交楼”顺利开展,地产竣工与新开工的分化或将收窄,地产“去库存”可能渐近尾声,地产投资增速应仍以回暖为主。当前土地市场企稳回升,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延续回升趋势,我们预计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或有望回升至0%左右。

3

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青年就业压力仍在

3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较去年1-2月继续回升1.5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预期的3.6%。3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6.4%,有力拉动工业生产。3月份虽然出口金额大幅回正,同时3月出口交货值同比-5.4%,降幅比去年12月收窄3个百分点,也可能对工业增加值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分行业看,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4.2%,增速较上月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汽车、交运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16.9%、13.5%、8.6%和7.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并且多数比1-2月提高。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分别增长33.3%、69.7%,涨幅均较1-2月明显提高。

对于就业,3月份失业率数据显示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其中25-59岁人口失业率为4.3%,均较1-2月下降,但青年失业率进一步抬升,16-24岁人口失业率较2月份进一步上升至1.5个百分点至19.6%。进入2季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随着毕业季临近而进一步上升。

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预计上升至1150万左右,比去年增加了近80万。对应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从2021-2022年的1100万人以上调整至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由2022年的5.50%以上调整为5.50%左右。可以看出稳就业在今年的重要性明显更突出。

4月14日国常会指出要“要突出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既有力有效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又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进一步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 “要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支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4

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一季度GDP达到4.5%,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的4.3%,主要是我们低估了3月份出口的增长。一季度GDP季调环比2.2%。作为对照,2019年各季度环比分别为1.7、1.4、1.4和1.1,平均环比1.4%。可以看出,一季度GDP实现“开门红”, 回升至2012年以来季度同比的趋势线上。其中基建、制造业投资的拉动、居民线下消费与地产投资的贡献均较明显,出口超预期正增长也对GDP具有一定拉动作用。我们预计一季度GDP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约2.3/2.1/0.1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居民端耐用品消费回升力度仍不大,且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也会抑制居民收入信心恢复和消费潜力的释放。而基建投资对政府投资依赖较高、制造业投资挑战大于机遇,后续高增长可能难以持续,居民地产投资积压需求释放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仍在。

进入二季度同比低基数期,国内各项经济数据同比读数可能均会出现较大幅度跃升,我们在前期报告测算二季度GDP同比或在7%左右。居民消费可能逐步代替政府投资成为GDP的主要拉动。

统计局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仍要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大力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高温干旱天气对电力供需的影响;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宏观经济研究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4月18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

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 

仝垚炜(研究助理)

S1070122040023  tongyaowei@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滞胀与衰退临界点,美联储仍需一次加息

信贷持续超预期,但产出效应递减

通缩压力加大,降息可期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分化
环比回落,回归正常
加息25bp,控通胀仍为主线 开年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强度仍在——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约而至——降准点评 欧央行顶住压力,再度加息50bp三驾马车复苏节奏快慢不一——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环比仍较高,二次通胀趋势明显——美国2 月通胀数据点评

社融结构初步改善,居民信贷难言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通缩未走,通胀未至——2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2月外贸数据点评务实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地产销售降温,降息预期又起四月可转债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20230403周报
二季度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四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季度 GDP 增速或到 7%——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
国外紧急灭火,国内需求新高—20230327周报
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
原油指数暴跌,大类资产指数创年内新高——20230320周报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经济风险显现——20230313周报
三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
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黄金正在开启新一轮牛市

湖南经济分析报告

欧美银行危机可能已经开启 

可转债市场结构分析

湖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再议十年期国债利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河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