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设计转行,出路何在?

梁贝卡Rebecca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建筑人都在抛下心动的offer吗?


最近半年来,感受到很多地产相关专业的大学校友或是同行的无奈和崩溃,也收到一些关于求职、跳槽的咨询和求助,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在干"顾问"的活儿。


大家问及最多的题目就是:地产下行,咱们搞建筑、学规划的未来还能有什么出路呢,是不是趁早转行?


的确,地产泡沫破灭的现实,正发生在了85后至95后,这一代正需要向上通道、自我证明的青年身上。


想当初在我们选择大学学科的时候,可是正值房地产红利爆发的黄金十年。谁都不曾想过,理工科"天花板"在这些年一下子就沦为了"调剂专业",果然,分数线比人才市场的指标数据还真实。


更讽刺的还有,这两三年来,不少曾经的高材生因为行业寒冬来临,用人指标下调而面临就业难,或是拿到的offer薪资不如预期等等的困境,纷纷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就放下情怀和梦想,计划出走,重新找寻社会上的坐标定位。


还有一种半逃避性质的活法:既然工作不好找,找到的也不好,既不想勉强自己进入职场内卷,也不想浪费五年基本功,要不就继续深造念个研究生吧。



回想地产行业在最辉煌的时候,出现过大把的职场神话:大院、大甲方年年成倍扩招,民企开发商把"全民营销赚佣金"当作入职福利,就连"三年当上项目总"也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而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如今一切正在慢慢回归理性,回到“正常”。


但大部分感受过“黄金时代”的从业人员无法习惯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无法认清到底是时代把人往前推,还是靠个人能力带着向前。


事实上,对比欧洲和日本这样早已进入后城市化的地区,你就会意识到只要过了大修大建的“开发”年代,业内哪怕是有丰硕建树、获奖累累的事务所大师们,都只能接到旧物业改造或者小体量的公共与商业空间设计。


在可见的未来里,可落地、可实施的项目会越来越少。即便有,可能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耗费团队大量精力、无止境比稿投标才能争取下来。


意识到事实后的更无所适从,除了感慨错过了变现好景、碰上经济下行和行业收缩等不幸外,还有对于自身的否定:似乎找不到"除了画图之外,还能做什么"的答案。又或者,对正在投身的赛道方向犹豫不决,"养老地产是不是能吃到下一波红利"、"明天的政策又会倾斜到哪个板块"等等。


各位真正要思考的其实不是周期变迁、风口风向,而是个人的追求。就如同我们给项目做定位一样,断不会纯纯地因为近期有乡村振兴的支持声音,就愣是把一个处在CBD的商务配套硬掰成"文旅综合体"吧。


所以说,与其花时间去两难、去追逐这样那样的"风口"、"走势",更应该的是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想清楚专业背景、优势技能,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主观喜好:热爱终究是不会枯竭的动力。


慢下来,就是要让我们更好地正视设计工作的本身,让设计回到设计里,回到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去。它要求我们练就的能力是综合的,不仅要专业技术基本功,还需要善于沟通、平衡多方利益。打开认知,关心那些表面与设计无关但处处都关乎设计的事情,越是复杂的项目,后者的比重往往更高。


这从来就不是,也好在它不是一份单纯低头画图的工作。



从我个人切身的半转行经历和对所接触过行业观察来看,有以下几个相对可行的、实际的建筑学"周边"发展方向是可以考虑的:


1. 细分领域的咨询行业:这里说的咨询行业,不止是辅助甲方完成开发、落地到退出全流程的"五大行"或者其他同类型机构,还包括研究绿色建筑、康养医疗、高精尖特殊产业园等等细分专业方向的建设咨询顾问单位。


国内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走到后半段,恰好处在"高标准基础配套建设进行时"这一阶段。是的,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高标准"——目前的基础设施是有的,参与建设的人才积累基数也是相对庞大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才的技能都能达到、提高到水平线以上。这个时候,不少专业门类研究生毕业、有着海外类似工作经验回来的学子就有了投身贡献的机会。


举香港的建筑师事务所为例,设计的每个环节会被拆分得更独立、更细致。哪怕都是乙方的角色,但实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香港与内地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港资或外资的设计团队在定位上,更多是"设计顾问",后续的施工图技术图纸的部分往往是交由其他更在地的单位负责。比起推敲体块和放线作图,设计顾问更重视的是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与user(用家)的多次深度接触、访谈、图纸对接,来了解并反映真实的客户需要,再加以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全局把控力来保障项目在图纸阶段,就达到较高的现实落地呈现度。


这几年,国内不少建筑师出身的个人也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涌现出不少的、按项目类型区分的咨询顾问单位,术业有专攻地为传统设计大院或者甲方提供服务。



2.工程品质把控或项目前端开发管理:这一方向和刚刚提到的第一类转行方向生成背景有点类似,也是行业到了所谓的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岗位多从属于开发商的"物业管理"部门,工作性质则会更接近地产界常说的"设计管理",需要有良好的统筹能力,涉及到的专业技术内容也会比较类似。


从前的地产培养体系下的设管人才通常有两大能力开发走向,一是以设计统筹协调、资源调动能力见长的复合型人才,另一种则是以专业审查以及熟透标准规范能力见长的专家型人才。不管是走得全还是走得深,这两方面的能力都仍然是甲方公司所青睐的。


品控岗或前端开发管理岗对有任职地产项目公司设管经历的求职人来说,不失为一个相对平稳过渡的职业道路选择。



3.全链条的实干者:如果单线条技术拼不过,就是考验综合能力、多面手打"组合拳"的时候了。向上向下进行链条拓展,能从开发、策划、设计、报建干到运营,且每一环上都干得不差的人和小团队,全行业都没多少个,这绝对是一个有门槛、有起点的活,一个实现逆风翻盘的机会。


把目光投入到传统业务中的新赛道、全赛道,只要认准方向,也不怕从小case做起,积累作品集,才能积累口碑。


轻创业也是大部分“搬砖”十年左右的设计人会选择的方向,用合伙人的形式组建一支精英团队,根据具体项目再来攒非核心成员,也可以大大降低试错成本。



4.做空间内容搭建方和创造者。艺术、等知识领域策展、新形态市集、社群运营,对于或是商业体、或是文化艺术空间来说,这些每天苦恼怎么解决空置率和人流量的物业最在意的事情。优质的空间内容,可以有效传播,提高空间的体验度和停留时间。


尤其对于商业地产人来说,可以一边服务于传统业主方,一边拓展新品牌,并且直接感知消费者的反馈。


这个看似坏的时代,也是内容创作、尊重个性最好的时代。去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并把自我表达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创造者而言,如果没有自我,那该如何去表现他的作品,最后作品可能就是没有灵魂的。


确实有不少事务所型的建筑师,在经历过几个落地实战项目经验后,出于技痒、出于想要有更完整的自主掌控权,都会愿意尝试跨界参与到长期的空间运营搭建中,也是开拓视野和领域,且兼顾到自我表达的一个不错的方向。



除了考虑转换赛道外,留守本职的各位,也免不了留意到AI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传统行业。简单的渲染图,AIGC的确比人来的要快得多,方便得多。


而这些变化,都在刺激着我们要更迫切地开始思考个人价值的稀缺性:如何去摆脱“行活套路”的舒服,而手头上的功夫,到底哪些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是可持续被需要的,是始终刻意创造新价值的。


还有另一个评判标准:一旦你意识到,自己正在过度熟练地操作重复性极高的任务,就可能意味着你会走进一个"躺平"的舒适圈,个人价值也会更快碰到天花板起初这样的任务,可以让你迅速地进入一个环节的深耕状态,熟能生巧,但是周而复始地但没有突破,可能就只能被当作一个大企业运转中的小齿轮


尽管说AI的应用会使得机械化的工种大洗牌,但AI的应用场景越是广泛,那些来自个人的,“手艺、才华与创造性的”工作依旧难以被取代;AI给了你一个完全正确的结果,事实上“正确”不指向好,尤其对于创作者而言,AI是工具,不是终局。



当我和仍在"象牙塔"的在读学子聊起这样的行业话题时,他们更多表现出的是迷茫。


混沌于自己没有看清行业方向,认为念本科阶段选择专业,就应该顺从就业市场,而不是顺从自己的内心。


遭遇逆境不过人生早晚,重要的是你要找到心之所向。个人兴趣的拓展和职业成长道路的养成,两者是可以被绑定在一起的。


我一直坚信,建筑学是一生的邀请。哪怕回到填志愿表的那一刻,再做一次选择,我依然不会后悔。这份专业完全结合了我的个人兴趣——画画,以及理科生的身份,当然还有当时的国家发展需要。


这个专业教会、训练我们的,除了成为一个合格的画图员、从业者外,还有平衡文化、艺术和功能,平衡自我与城市的关系。



行业总有周期,起起落落、河东河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不能保证任何时候船都不会偏航,只能在洪水来临之前,为自己准备足够的绳索抵御或者降低风险。


以上聊到的种种,或许不一定能帮到各位同学同行们找到正确的职业方向,仅仅希望大家能理解到,长期的职业发展不能被短期的波动影响,而是要拥有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积累经验和资源,适应甚至引领行业;不断的打开认知,功夫在诗外,决定我们发展上限的绝对不在行业以内。


好在,身处行业当中、经历"阵痛期"的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年后的经济复苏、地产行业的抬头。愿我们都能在2023,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项目/

上海·张园/上海·INS复兴公园/上海·现所/

成都·REGULAR源野/成都·COSMO/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SKP/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杭州·天目里/

嘉兴西塘·良壤/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

苏州·仁恒仓街/宁波·槐STAGE/宁波·DEMOHOOD/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日本·Share Lounge/

日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品牌/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FREITAG


设计/

重构商业设计/太古里的“撇捺之间”


趋势/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熟年消费/

标准品牌非标表达/孤独者经济/媒体去线下/

快闪空间/性别友好空间


观点/

“网红”商业的渡劫/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如何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城市更新乐与苦/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一个商业项目/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放下对标执念/商业创新的需求/在商业的纵深处/

告别网红时代/品牌的基本是对人类的爱


-


新商业设计研究

New Commercial R&D


新商业媒体内容

New commercial Media Matrix


新品牌线下拓展

New brands Offline consultant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合作咨询微信:zoffwalker

或扫码添加「感性城市」企业微信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