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篇旧文|不妨放开眼界
晒一篇十几年前的旧文:
不妨放开眼界
您要问,时下年轻朋友们最时尚的休闲活动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会说:“到剧场去听相声呀。”现在,京津两地剧场相声大有一票难求的趋势(北京早就有这种现象了,天津紧跟其后,这就叫“地方紧跟中央”)。这种现象的产生于各大媒体的炒作密不可分。但仅仅是炒作就能达到这种火爆的程度吗?笔者觉得其背后还有一些未被朋友们注意到的因素,想借此机会谈一谈个人的想法,还请方家指教,不胜荣幸。
一、剧场演出自身原因
有的朋友会说:“相声就是属于剧场的,就应该在剧场内火爆。”其实这个火爆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人们由对电视节目的好奇、喜爱而慢慢产生了“审美疲劳”,那些近乎于完美无缺的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了。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产生了距离感,而观众特别想切身加入到节目中进行互动,或者现场观看节目是怎样出炉的要求,促使观众从家中走出进入现场表演的剧场。在这里,现场观看舞台艺术,有如在影院观看电影大片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切身感受着剧场内随时变化的气氛,演员表演的全过程尽收眼底。这里没有特写镜头,没有闪回,没有剪辑,没有重复录制,舞台上的表演都具有不可重复性,哪怕是微小变化也逃不出观众的视线。观众在剧场内相对于在电视机前,是全知的,掌握主动的,是剧场效果的一部分。他们的一颦一笑都直接影响到舞台上演员的发挥,整场演出是演员与观众共同互动完成的。这种快感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所不能感受到的。
而剧场相声表演就需要这种互动的效果,演员根据听众的不同感受调整自己的表演,观众反过来又根据演员不同的表演产生不同的反应,或全神贯注、哈哈大笑,或漫不经心、嗤之以鼻。演员表演——观众回馈反映——演员根据观众反映回馈调整表演——观众对于演员表演的调整再做出反映……循环反复的过程,在演员与观众之间交替作用。刘梓钰先生在其著作《相声艺术的奥秘》中早就进行过科学分析(详见《相声艺术的奥秘》第二章第一节“相声节目与相声听众的统一体”),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相声相对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相声的节目内容、具体台词、表演尺度的掌握可以根据观众反映随时变化,这种变化并非随意,而是演员驾驭表演功力的展现。很多朋友已经将很多经典段子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但还是想去剧场里面看现场表演,就是为了看演员的“现挂(临场发挥)”。就算是同一个演员在表演同一个节目的时候,由于不同时间,对节目不同的理解,现场不同气氛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发挥。再如听京剧和鼓曲表演,很多观众闭着眼睛,拍着板眼,默默地跟着演员哼唱经典唱段,欣赏的就是那不可重复的时刻。可见“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所言不假。
二、观众自身原因
由于电视的出现,使得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从小就习惯于在家看电视,没怎么接触过剧场演出。他们对于剧场是陌生的,年轻人的对事物的好奇天性使得他们越来越多地涌到剧场。同时,将观看歌星现场演唱会的情绪体验,转移到了看剧场现场演出上。在这里,他们可以叫好,鼓掌,尽情表达自己对演员表演的欢迎与肯定,也可以通过叫倒好表达排斥和否定。他们利用课余或业余时间到剧场里尽情地欣赏着他们喜爱的节目,享受着这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新奇的事物,乐在其中。
而目前咱们的文化市场内,零距离的剧场演出少之又少,不能满足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所以使得他们更多地还是去剧场观看相声。
三、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深入
随着国人在世界面前展示唐装文化,吸引了很多朋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觉醒,我国各界人士正在大力挖掘、保护、宣传介绍古老的传统文化精粹。当这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展现在国人眼前,那璀璨夺目的光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连外国人都争相学习京剧相声等传统表演艺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惊奇地发现:“原来,咱们家还有这么多好东西了!”去年,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大受欢迎就是一个例证。那古老悠扬的曲调着实让追求新奇的年轻人如醉如痴,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学习传统文化艺术。昆曲、京剧、曲艺的票房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是延续我国古老文明国粹的传承者,生力军,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希望。
目前,就有很多年轻相声爱好者,特别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热衷学习表演相声艺术,他们之中确实有水平超过专业科班的相声演员的佼佼者。不信您就到每年一度的北京笑海网站举办的“笑海票友会”上面看一看,保证您不虚此行。这些年轻朋友更是剧场相声的常客,同时也在影响感染着他们身边每一个人,他们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上述三个因素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通过漫长曲折的过程,集聚了极强的动力,它需要一个爆发点,而相声恰恰在这个时候成为了“幸运儿”。而郭德纲此时又正好站在“相声幸运儿”的背上,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郭君德纲的相声有加入新鲜元素的传统相声和新创作的有些另类的相声,确实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有过人的本领,但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缺点与不足。
具体说来,郭德纲借鉴了《水煮三国》的全新视角,对传统相声进行了新的解构,有意识改变传统相声中耳熟能详的内容,符合人们追求新奇的口味,如:《卖吊票》里面添加了“拉登看戏”,《梦中婚》中的“砂锅”改成“火锅”,《论捧逗》借鉴小品《主角与配角》加入逗哏演员捣乱的情节,《山东二黄》中独特的唱段等等。郭德纲所创作的新段子,基本上属于“笑话拼盘”,将流行的笑话重新编排演艺,如:《我要幸福》《我这一辈子》《我要上春晚》等。他在表演节奏尺寸的把握上有一定功力,如:《卖吊票》中上楼质问经理,评书《白宗魏跳楼》中打劫日本浪人的节奏尺寸表演得恰到好处。郭德纲的优点是在舞台上面可以滔滔不绝的表演,临场应变能力强,可惜这个优点也是他的缺点,郭德纲多是一个人背台词练功,缺乏与捧哏演员的交流配合,使整个段子显得非常“水”。郭君德纲在“学唱”当中太过卖弄自己的先天条件,只顾高门大嗓而忽视了韵律美,每段学唱都隐约有评戏的味道在其中。对于有些“贯口”的处理太过求快,以气势取胜而忽视大段独白的抑扬顿挫之美,给人以紧迫感而非应有的抒情美。由于郭德纲大量的借鉴了“无厘头”手法添加到相声当中来,使得他的节目有些另类,甚至是不伦不类。从消极方面来看,郭德纲破坏了相声的整体性连贯性,结构松散,甚至是内容互相抵牾、游离了主题。有的包袱近乎残忍,如《西征梦》中飞机驾驶员用腿制动,《我这一辈子》中讨论二层和二十层跳楼的区别,《粥挑子》中用土活埋岳母,《大保镖》中把哥哥杀了,《托妻献子》中车轧捧哏尸体等等。有些改编也确实叫人不敢恭维,如将《自食其果》改编为《怪治病》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失掉了原作讽刺有的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积极意义,变成了单纯拿捧哏开心,并且描述的非常血腥,使听众听后有一种不舒服的异样感觉。从积极方面来看,他适应了很多新新人类的欣赏口味,也许开创了相声又一表演方式——“郭氏特色”。郭德纲的相声里面对于很多其他相声演员的包袱借鉴不少,有剽窃、“捋叶子”的嫌疑,但由于相声的知识产权问题至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很难确定郭德纲这种行为的性质。
虽然,郭德纲有种种不足,但人们都还是包容甚至有些溺爱着他。这里面既有当前相声界演员“青黄不接”,年轻一代出色的相声演员匮乏,观众对年轻演员的呵护情绪;又有观众对郭氏相声有别于长期占据充斥舞台的北京大腕们的“不笑相声”“硬胳肢人相声”“口号相声”的新奇、喜爱;还与很多相声演员们脚踏实地,用精彩艺术振兴相声的努力有关;其中更是有上述三个深层次内驱力的巨大作用使然。如果说媒体炒作是相声火爆的外因,那么上述几点就是内因,它们成为了“滚雪球”效应。
但是现在媒体的炒作是否有些泛滥了呢?由原先的正常报道,到逐渐的趋之若鹜地争相爆料,到现在铺天盖地般地对于郭德纲的一切行踪进行大有“让其隐私无所遁形”的曝光,打开媒体几乎都是郭德纲的消息,无论正面负面的。真不知道媒体要在这场过分的炒作中干什么?是吸引读者观众创造报纸杂志销售量电视节目收视率新高,还是想步港台无聊到极点的“狗崽队”的后尘,“八卦没商量”?郭德纲作为年轻的相声演员得到最大关注,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媒体过分炒作的痛苦。花朵需要阳光的照耀生长,但如果是烈日当头,暴晒不止,那我想这“花朵”即便是塑料的,也会变软,变蔫。对于一个相声演员至于媒体们如此兴师动众的炒作吗?可见我们的文化生活贫乏到什么程度了。笔者觉得,大家对于郭德纲近乎疯狂的关注是否能冷静一下?不妨我们放开眼界,看一看其他更广阔的艺术。百花园中并非只有玫瑰,还有牡丹和死不了。媒体是否能向关注郭德纲那样,去关注宣传其他艺术形式?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精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让越来越多的剧场内上演越来越多精彩的表演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相声。
写于2006年3月11日星期六
【往期回顾】
曲艺:
京剧:
文艺:
微电影:
其他: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