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探访VOL.34 | 安多藏区聚落居住意识探秘——保安四屯精神防御空间
引 言2011年胡·藤井研究室设立后,世界聚落研究的重心转向中国。开启中国居住文化调查,足迹遍布广袤中国大地,调查形态千差万别的聚落。这些中国历史文化村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有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居住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中国聚落与民居调查系列,这些聚落兼具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地域文化本土性。在丰富的民居形态、顺应环境的建构方式、朴素的生存状态的表象下,隐藏着独特的空间结构、营建秩序与空间图式、族群共同的空间概念与文化,赋予了聚落历久弥新的顽强生命力。
保安四屯的建立源于明朝的政治策略及军事战略的需要,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其聚落形态带有突出的防御保卫的特征。在上期推文中,从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视角,探讨了保安四屯的内部防御空间形态特征。而在本篇中,我们将从安居心里的精神寄托和防卫的虚像效应来探讨保安四屯精神防御空间的形态特征。
保安四屯精神防御空间的形态特征
保安四屯防御空间的组成与传统军事堡寨聚落类似,这种由外至内、层层递进的四级防御体系依托于物质实体而存在,能满足其大部分的防御需求,但古时候的人们在长期抗战的情况下,往往还会需要一种区别于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其战斗的勇气与意志,这种施加在精神层面上的防御力量,亦即精神防卫体现在聚落的方方面面,是保安四屯防卫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保安四屯的精神防卫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心理愿望的精神寄托和通过营造一种“实”或“虚”的安全环境来寻求心灵安慰。下文将从“安居心理的精神寄托”和“防卫的虚像效应”两方面来对保安四屯的精神防卫进行阐述。安居心理的精神寄托
保安四屯是在明王朝与北元的对峙格局下建立起来的,终明一代,包括保安四屯在内的“贵德十屯”一直都是对抗蒙古、防御西番的前沿阵地。在漫长的戍边抗战及军事冲突中,生活的安全与稳定一直是人们心里不变的追求。保安四屯的军民们将这种对安居的渴望寄托在传统的风水观念及宗教信仰这两个方面。
安居心理在传统风水观念中的体现
在几千年的传承之下,传统的风水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将心中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的期盼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聚落的选址、朝向、布局等联系起来,将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并自觉自愿地遵守。传统聚落在选址时都对风水有着或多或少的考虑,往往会在风水观念的指引下选择“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理想风水位置。
保安四屯在选址建堡时,除了重视场地的防卫功能以外,同时也对场地的风水格局有所考究,如年都乎古堡坐落于隆务河谷南侧关口的断崖之上,场地东、南两侧河流绕合,北侧近山,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而言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地段,而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则是“背山面水”的饮风聚气之地。
除年都乎古堡外的其余三屯也均体现出了风水选址的特点,其中,保安古城东北侧是连绵陡峭的烟墩山,西南侧临近保安河,与河道仅间隔160m,河道对岸是高耸陡峭的铁城山,从风水的角度来看:古城背后所依托的烟墩山就是风水中所说的“龙脉”的一部分,在风水吉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气”的生成之源;龙脉之前比较平坦且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块,风水中称之为“明堂”,这是拟建聚落也就是保安古城的所在地,龙脉将明堂拱合环绕,由此便形成以明堂为中心的内向的自然空间;明堂前面弯曲的水流,即保安河,能够使“气”流动并止于此;明堂的正前方有铁城山为屏障,两者之间以水系相隔,这种山叫做“朝山”,“朝”即“对”的意思。由此可见,对保安古城而言,其聚落选址几近完美的符合了风水理论中的“山水围合、负阴抱阳、藏风纳气”的格局。
现如今,传统的风水观通常被看作一种迷信,但其实际上却存在着科学的一面,因为它强调通过严谨的实际勘测来选择地形地貌良好、自然采光与通风俱佳的生态环境,并据此来决定聚落的朝向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来实现因借天时地利的目的。
安居心理在宗教信仰中的体现
在战乱频繁、匪患不止的年代,人们往往会将祈求安居的心理寄托在宗教信仰上,在聚落中建造各类庙宇,神明的存在给予了居住者精神上的慰藉。宗教建筑的建立不但能在精神层面上凸显防卫的力量,对传统堡寨聚落形态的演变与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聚落在后期发展时都会围绕宗教建筑进行扩张,如郭麻日古堡在清初时期进行聚落扩张时便是围绕郭麻日寺进行的,并最终形成了上村下寺的聚落格局。对于保安四屯而言,其聚落内部寺庙建筑的设置是与物质防御空间相结合的,且均设置在风水与防御的薄弱地带,即入口附近,其中的玛尼房、关帝庙、城隍庙等不仅承载了堡内军民的精神寄托,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同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其文化信仰也是多元化的,其中,年都乎古堡、郭麻日古堡、吾屯古堡三者由于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其精神防御建筑是以玛尼房或经堂的形式存在于堡寨入口附近,且均为合院建筑形式,此外在年都乎古堡及郭麻日古堡中,其入口门楼之内也同时设置有玛尼房,这种玛尼房与门楼结合布置的形式是古堡的特色所在,在战时承担着驻守瞭望的作用,在日常则是堡内居民的宗教活动场所,居民们每日前来转动玛尼房内的转经筒以表虔诚,向神明渴求生活的安宁;
而在保安古城中,由于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其精神防御建筑是为城隍庙及关帝庙等,且同样设置在城之入口附近,利用庙宇的精神震慑作用加强入口的防御,其中城隍庙位于北城门(已毁)内附近,是旧时求医问药的唯一机构,是居民们身心健康的寄托,关帝庙则位于南城门之外,其与瓮城结合设置,同时从物质及精神层面加强城之入口的防御,充分表现了旧时人们从安全需要出发的心理需求层次。
防卫的虚像效应
防卫的虚像效应是指通过对建筑群体、建筑局部或可视空间进行营造,利用设计手法使建筑实体或空间呈现出某种具有防卫暗示的一种虚像效应。这种虚像效应对内能给予居民心理安全感,对外则在入侵者心里产生一种恐怯感,是一种攻心的战术。下文将从心理防卫的角度来解析保安四屯建筑实体和空间氛围的营造特点。
外围实体的暗示作用
对保安四屯这样的军事堡寨聚落而言,评价其防御能力的最直观依据,在于其寨墙建造的完备及坚固程度。高大坚固的夯土墙体作为堡寨聚落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在各类正面冲突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防御能力。因此,无论是位于险要之地、居高临下的年都乎古堡,还是处于河岸台地、无险可依的吾屯古堡等等,其外围墙体都十分高大坚固,门楼、敌台、瓮城等元素各有包含,足以见得人们对于寨墙建造的重视。
从心理层面而言,这种大体量、大尺度的构筑物能给人以冷峻威慑的心理感受,当有外敌入侵时,险峻高山与湍急河流的阻挡作用首先就会让其产生畏惧、艰难的心理感受,随之出现的高大寨墙立时便会对其施加一种难以攻克的心理暗示,从而从精神层面打击入侵者的攻击欲望,是为“攻心”。这种实体之物的暗示作用与人的主观意识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堡寨聚落的防御性构筑物都或多或少地、被动地带有一丝“精神防卫”的色彩。
集聚空间的导向作用
集聚的、内向封闭的聚落或建筑空间通常会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感与不适感,但对于堡寨聚落而言,单一存在的院落建筑的防御能力有限,若要达到有效防御,内部院落的布置就不宜分散,越是集聚封闭,就越能增强内部群体的凝聚力,相应所获得的安全保障也会越高,能在内部群体的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防御影射效力。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力量”,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力量”。
保安四屯内部院落的布置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其院落建设密集,相互之间紧密连接不留一点间隙,这种集聚封闭的居住空间能在居住者心里产生一种安全的心理导向作用。此外,四屯古堡内部院落均为合院形式且以四合院居多,防御能力薄弱的院落入口也存在强化防御的处理,这些都是在以尽可能集聚封闭的形式,同时从物质及精神两个层面来实现防卫机能的增强。
神秘氛围的缓解作用
军事堡寨聚落通常会利用地形与环境等条件来营造一种神秘的、复杂的、玄惑的空间氛围,这种空间氛围能使入侵者心生恐惧,有效减缓其进攻步伐,而对于内部居民而言,这种空间氛围所带来的却是一种心理认同感与安全感,这种在空间氛围感知上的差异,能十分显著地缓解居民内心的不安,从而满足其安全生活的需求。
保安四屯内部空间氛围的塑造,主要表现在对路网系统的设计,如曲折迷离的巷道、连续不断且材质单一的封闭墙面、压抑的巷道尺度、尽端巷道等,通过在方向感、压迫感、界面辨识度上施加的三重影响,成功营造出一种神秘、玄惑的防御氛围,使得入侵者如同身处迷宫一般,无处不在的神秘气氛将能有效延缓其入侵行为。
END
往期回顾
「建筑设计」
胡昂院士工作站新作|成都金牛茶花片区建筑策划设计方案
胡昂院士讲座|智能零碳建筑的前沿趋势(下)
胡昂院士讲座|智能零碳建筑的前沿趋势(上)
胡昂院士讲座|日本TOD枢纽站设计迭变——从京都站到涩谷站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下)
胡昂院士:关于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的几点思考(上)
成都双年展特辑 | TOD引领城市更新——涩谷站再开发20年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建筑大师面对面|胡昂《大师之芒·日本现当代文化建筑巡礼》
建筑大师面对面|妹岛和世《建筑与环境》
建筑大师面对面|竹山圣《缺失的想象力》
建筑大师面对面|原广司《原广司×京都站》
建筑大师面对面|藤井明《从聚落到城市》
建筑大师面对面|山本理显《建筑创造未来》
建筑家妹岛和世VS胡昂对谈录
建筑家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聚落探访VOL.33 | 屹立热贡九百年的迷宫古堡——保安四屯街巷空间特征
聚落探访VOL.32 |青海热贡谷地明清戍边军屯——保安四屯聚落空间形态
聚落探访VOL.31 |青海安多藏区聚落活化石——郭麻日村
聚落探访VOL.30 |世界罕见蜂窝状建筑群——俄亚大村
聚落探访VOL.29 | 纳西族古都——白沙镇白沙村
聚落探访VOL.28 |长江第一湾畔的纳西古村落——石鼓镇海螺村
聚落探访VOL.27 | 危岩上的天空之城——宝山石头村
聚落探访VOL.26 | 滇西回民聚居地——曲硐村
庭园细见VOL.21|日本室町时代的庭院美学转向
庭园细见VOL.20|中日庭园文化“异质”探寻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