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哈姆雷伊:成功杀死老我,在肉体死亡前获得新生!
点击上面蓝字“体验大地”关注本公众号
“跟史老师从小读到大”第九期
第九讲试听片段:生存还是毁灭
杀死老我获得新生是艰难的,对于哈姆雷特艰难,对于Root更是如此。那些东西从小跟随着进入了身体,剥离会血肉模糊。即便如此,Root还是去面对,去正视,去勇敢的撕裂旧皮,让新肉长出来。这是什么力量?这是读经典的力量,这是四五年如一日跟史老师听课,不断思考写作,凝聚出来的勇气!祝福Root!
文丨史筱伊(Root)
这不是我第一次读哈姆雷特。
小时候家里有一本棕色的中英对照版,我粗略的看到波洛涅斯在帷幕后被刺死时,就郁闷的放下了书——杀错人了,一切都乱套了。现在想想,哈姆雷特面对了自己的误杀并负责任,而我连书里的失误都无法面对,干脆地逃离了这本“注定混乱”的书。
虽然早上的时间有点紧迫,卡点读完刺激的让人浑身冒汗,终于读完后,我在流汗的同时热泪盈眶,众所周知的哈姆雷特的缺点,他的优柔寡断和暴躁,我一概没有看到,只觉得事情既然如此,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Coke Smyth绘,19世纪
直到上完课后,才发现台词中他的幼稚单纯(也发现了我自己的( ¨̮ )),知道了另一种解读——“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了解了莎士比亚的伟大与对人性本质的认识之深刻。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这我似乎之前也听说过,但只停留在知道,不了解原因。
对这一解读的了解,使我对这部戏剧的理解更深一层,并理解了别林斯基“哈姆雷特,你懂得这个字眼的意义吗? 它伟大而又深刻:这是人生,这是人,这是你,这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或是可笑,但总是可悯又可悲的意义上”这句话,如果换在前一天,我只会理解为“哦,可能是说每个人都会优柔寡断,有时候需要果断行动”。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是怎样的?一本400年前的著作,文字优美,思想深刻,不愧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值得反复阅读。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是怎样的?单纯善良,人到而立之年却依旧幼稚(褒义),幽默机灵,思想深刻,敢于承担责任,有勇有谋......
阅读理解时间结束。
除这些以外,经过跟史老师——我亲爱的姑姑——学习,我认识到:他还是一个成功杀死旧我,在肉体死亡前获得新生的人。
哈姆雷特与掘墓人 ,Eugène Delacroix绘,1839
哈姆雷特站在正义的角度,向新国王复仇,同时也就把一部分自我摆在正义的角度,另一部分潜意识的自我摆在对立阵营,除了复仇以外,他要否定,甚至杀死那个“老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可能很多。
我能举的例子很多,但是这里重点讲一个。
因为“我们”彼此拉锯多年,有时我在这样的冲突下痛苦不已,有时又觉得无所谓,等着伤口下一次发作,有很多问题需要反思——
“这真的是一场战争吗”
“为什么至今没有解决,还变本加厉”
“我要如何让事情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或许举完例,我的困惑也就能解决大部分了。
从小,我就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文静一号,第一印象永远是老实,小心(虽然后期评价有时变成“蔫坏”)。有高中同学告诉我:“你人很好,但给人感觉好清高”,事实上我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出现在学校,都顺利分裂成两个我,一个喋喋不休的吐槽,思考,讲没人想到的调皮话;一个傻愣愣地发呆,做作业,在有人对自己讲话时柔顺的笑笑,或者在闲谈中提供些没营养的问答,还偶尔发出意味不明的轻笑(对应上文的无声调皮话)。
有时我在家会想,如果爸爸妈妈知道了我在班里是这样的形象,他们会怎么想?有一阵子这样的想法很频繁,高二被班里女生冷落后(其实是双向冷落,但我很少意识到自己的封闭),甚至感受到了强烈的价值不对等,想到这个问题,心中就全是对父母的愧疚,一种通过我得以间接传递给他们的轻视,高三因为决定了申请致极学院(关于这个,请点击此文——👉ROOT丨我为什么选择致极:她不是我的救命稻草,是我愿意前往的锡安家园——以详细了解,绝对值得一读,相信我),准备考雅思,请了几个月的假后,才很少有这种感受了。
原因很多,有习惯——每次要去一个新环境时,我都想着要做个受欢迎的人,起码要把心里话全说出来,但最终都成为听别人讲些拾我牙慧的话时开怀大笑的人之一,必要的时候捶桌子跺脚,这样的做法总能帮人迅速融入;也有社恐,社恐是粗略的说法,准确来说是对外界没有安全感,小心翼翼顾虑重重,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低语——做个小透明的话,虽然没有很多人喜欢,但也不会有很多人讨厌;还有一个我在读相关文章时的收获——小时候的表达创伤。事实上由于我敏感多虑,对这类事情总是记的比较清楚,但目前还没有忆起这个“创伤”,或许是小学,我还相对话多的时候被朋友伤到,或许是家人亲戚之间,或许有一天我会发现起因,也可能这个“薛定谔”的起因并不存在。
我个人倾向于它的确存在,甚至可能是许多个小原因积累而成,母亲的过度保护和控制,父亲的专断没耐心等等这些我记忆中童年的印象,或许都是相关的。
“我想干什么?做自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回答“这两个究竟哪个是我自己”,我没办法说学校里的那个我就不是我,因为没有完全的分割,甚至这样的“双重”生活完全可以精准一些,说成是“多重生活”,因为这两面不过是大概分支,这是人的多面性,是普遍而且正常的。只是我的内外已经影响了我,让我郁闷无语甚至偶尔困惑,所以需要做出改变罢了。我的壳太重了,裹的太紧,要松一松,就是这样。在家的自己永远最真实,家只有这么小,也只有这么一个,我不需要完全的统一自我,但需要适量的展现优点和想法,是的,把壳松一松,这就是我要做的。
“我有没有尝试过呢?”
答案是一定的,学校的辩论会,我在最后关头找到主持人,建议她多来一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音乐课上,我带去了麦克风唱歌;语文课上的古诗赏析,物理课上的等效替代,数学课上的柯西不等式……我并不是总在沉默,但这样的展示实在太短又间隔太长,一次班级辩论前,我的后桌问我要不要参与,我笑着说希望自己有话可说,她说:“你肯定有东西可讲……就是能感觉到”,事实上不是感觉到,是偶尔的被看到。家里的这个我,虽然热爱躺平,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挣扎!我的表现欲并不寡淡,却总因为封闭得到这样的结果,如果不想一生都做群体中“没优点,又有优点"的那个,我一定要更多的表现自己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要对成功杀死这个“裹得紧紧的自己”的结果有太美好的期望(当然的确会比现在好),虽然前面讲了很多我的高光时刻,但我本人并不是“沙堆中埋没的遗珠”,可能只是“沙堆中躲进了坑底的石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打败那个自己,会少很多心理负担。
其实这样的挣扎并不只是带来了压抑和痛苦,它还教会了我别人不曾意识到的“慧眼识珠”本领——我总会关注其他班级,其他群体里最沉默寡言内敛的那一部分人,因为很可能有些人有一个精彩的内心世界,并且有和我相似的性格,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外在表现。
这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我只讲了其中一隅,的确,就像课上做分享时说的一样,“杀死了,又没完全杀死”,进入大学校园后,我希望这场战役告一段落。——是啊,我是多么期待我即将开始的,在致极学院的大学生活啊!
用“杀死”这个词我也做了一番心理建设,因为每个我都是我的宝贝,这是一场友好的“杀”与“被杀”,就像哈姆雷特一样,一个“我”为了“我”而站上正义之席,一个“我”为了“我”而走到反派阵营,也是一场已知结局的仪式,正义派一定会取得胜利——每个“我”都有这样的自信。
所以,冲吧,哈姆雷伊!
By the way ,这么多年,我是如何逐渐地获得了这样的知觉和勇气,我想这是我接下来要写的一篇文章的主题,敬请期待哦!
我是root,我是史筱伊,我是哈姆雷伊!我爱我自己!
2021.07.12
史筱伊在向哈姆雷伊迈进,你又向谁在迈进呢?有没有打破旧我,重塑新我的打算?这个火热的七月,让燥动的心静下来,跟我们一起读书听课吧,你将接触到世界经典文学——《哈姆雷特》《卖火柴的小女孩》《红楼梦》《欧也妮·葛朗台》……你将打开全新的人生大门,结识一批智慧的同学,在人生的路上互帮互助。你成长!你快乐!你选择!你收获!
金秋九月,人间收获之季,我们又将踏上征程,“从小到大”第10期即将开始!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整本书,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将枕着这些文学巨匠的作品入睡,在日复一日的生命长河中,绝不磋砣这美好岁月。金色的九月,只等你来!金色的年华,值得拥有!生命有限,阅读经典!
请扫下图二维码
报名“跟史老师从小读到大”第九、十期
史占武丨你好,二十三!
ROOT爸爸丨我为什么支持孩子去致极
蒋筱寒丨走进文学艺术,走进新生活:
哈利路亚!事就这么成了!
ROOT爸爸:最遥远的路
我们看着一颗星星,
慢慢地发出耀眼的光芒……
柳絮,木桩花纹和有关追求的闲谈
这是她这三个月来第一次放声大哭
我多希望曾经体会爱情
有人在我耳边低语一个名字
请扫下图二维码
赞赏ROOT
请扫下图二维码
报名小寒姐姐
2021年暑期文学艺术线上研修营
延展阅读
请上下滑动
史金霞丨不要怕,只要信:跟史金霞老师从小学到大赢取超百万奖学金!
史金霞丨当我们谈论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史金霞丨有这样一种人,绝望痛痒悲欢离合,所有经历都变成无价之宝,我就是其中一个
陈子旸妈妈丨我越来越在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任何时候首先想的是孩子是一个人:爱、望、信
真旨母女丨接受那一切,爱那一切,命运之神送给我的,终将成为我的一部分
土豆泥妈妈丨你知道自己再不学习,孩子可能就会被自己和这个家给毁了
河南六年级贺阳妈妈丨我选择的老师是上帝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我们不会再遇到第二个!
假行家丨课程内容不断变化,考题亦非静止,只有能力才是硬道理……
家长作业合辑二丨所谓陪伴,就是家长与孩子彼此接纳欣赏鼓励成全成长,各自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家长作业合辑一丨这样子的拼爹拼妈拼爱拼智慧,孩子想不成材都不可能!
上海初一大帅锅妈妈:这个害怕语文的孩子,两年努力,从40几终于考到86,全班第一!
苏州初二乐乐妈:再次回放了史老师的家长课我总算拿到了“家长上岗证”
直接点击上图
即可了解史金霞老师系列家庭文化交流项目
各项目规划书及指南等详情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蒋筱寒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微信扫码订购
《礼物:蒋筱寒诗选2004—2015》
小寒和妈妈双签版
史金霞
微信公众号:体验大地(sjxtydd)
新浪微博:@苏州史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