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刘峻麟:将青春年华留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
校友名片
刘峻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1届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毕业生,现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草登乡科拉机村村支部副书记。
01
与农大的
不解之缘
刘峻麟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高考后本科学校也选择了同样在重庆的西南大学,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选择就读研究生的院校与专业时,他一方面钦慕于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农业方面的最高学府,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家中一直从事农业行业,因此从小对农业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顺着自己本科的学习方向,来到了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研究农村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作为一个南方人,刘峻麟一路北上来到北京求学,在生活习惯上难免有些不适应。在重庆生活多年,当地的生活让他习惯于说重庆方言,因此在北京跟身边同学沟通时也常常出现不顺畅的地方,而2000公里的距离也让他经常产生思乡情绪。
面对这些学业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刘峻麟没有产生畏难心理,一方面,他积极跟一同考进中农大的本科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他还经常去逛博物馆,攀爬学校附近的百望山,合理使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在学习中,他也清楚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静下心来学习,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用量变达到质变。
说起学校发展的变化,东区图书馆的崭新设施,西区土化楼的翻新,学院引进的学术人才、读研第二年日益增多的学术沙龙让他深刻体会到学校学术氛围逐渐浓厚,这些改变对于他的学习进步帮助很大。
在课外生活方面,刘峻麟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他参加足球比赛,与外国留学生一起驰骋在草坪上;他还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担任了研究生会的文体部部长,并参与组织了当年研一的新年晚会活动。时至今日,他仍然对这次新年晚会记忆犹新,并坦言那是他研究生两年中非常开心的时刻。正是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刘峻麟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活动也在不断地提升他的能力。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被刘峻麟牢牢记在了心里。研究生两年时间,他跟随导师走遍了大江南北进行调研工作,从东北到福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调研期间,刘峻麟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发展情况较好的农村,很多都有一个发展的带头人,并且农村党建完善,有党建特色的农村发展前景都比较好。这些调研经历深深地塑造了他的世界观,拓宽了他的视野,也间接影响他在毕业后选择来到条件艰苦的阿坝州参加一线工作,同时也加深了他助农爱农的深沉情怀。
02
在高原上的
难忘经历
刘峻麟平常工作所处地马尔康县平均海拔三千多米,许多跟他一同前来工作的选调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得益于平时的体育锻炼,刘峻麟身体比较强健,很快便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他深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那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这里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定期入户走访调查,与村民时刻保持紧密联系,并根据村民不同的思想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宣讲,把好思想关口;仔仔细细摸排居民基本状况,了解群众困难需求,坚持跟踪到底解决落实,把人民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中,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尽管初来乍到,与藏族村民语言交流有些不畅,但来到这里不长时间,他就获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2022年6月10日,那时刘峻麟刚到阿坝州一年多时间,这天夜里他正在镇上休息,突然间大地发生了猛烈的震动,门窗砰砰作响,一种不祥的念头在他心里出现了……“不好,地震了!”尽管在他来到阿坝之前就已经了解到此处地震频发,地质灾害较多,他在心里也做好了一定的准备。但当灾难来临、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电力中断导致四周一片漆黑之际,心中难免仍然有些摸不着底。但刘峻麟没有被天灾吓倒,他迅速跑到安全地带,他清楚此时此刻科拉机村的村民正处于危险之中。但是地震已经破坏了进村的小路,车辆无法通行,他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跟同事们一起徒步向村子的方向走去。
地震后破碎的山路
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山坡上不时有碎石窸窸窣窣从高处滑落,本就崎岖的山路如今更是难以行走,而地震仍在一波波到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峻麟和同事们花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走了十多公里的山路,终于到达了村子。一进村子,他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查看受灾情况,疏散群众。由于当地还有学校,有小朋友晚上寄宿在学校里。刘峻麟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并及时疏散学生,保证他们的安全。在确保村民都到达了空旷的安全地带后,他又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搭建临时帐篷,安抚群众的恐慌心理,让他们安心休息。虽然是六月初,但由于海拔较高,深夜温度仍然比较低,他又和其他干部一起为村民筹措御寒物资,同时准备一些基本的药品和食物,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忙完这些后,他来不及休息,立刻和其他人一起对受损道路进行抢修,确保和外界的联系不中断,使后续救援能够及时到达。
地震后搭建的临时帐篷
地震过后,他又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修建损毁围墙1000余米,避免了200余亩农作物减产和损毁,减小了村民的生产损失,尽可能挽救了村民的财产。同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村委让村民们动起来,支持村民自食其力修补房屋,重建自己的家园,同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刘峻麟察看受灾情况
03
走在乡村振兴
的大道上
2018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公布2017年第一批达到脱贫摘帽条件的县区,马尔康县在列。在摆脱贫困的帽子后,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是基层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刘峻麟来到这里后,路变宽了,交通更方便了,集体经济也逐步走向正轨,这为村里发展产业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突如其来的地震为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但每个人都有信心把这里重新建设起来,并且建设得比以前更好!
在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孙其信校长曾这样寄语毕业生“惟其难,志不泄,可至善。”彼时的刘峻麟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在基层一线工作事情多、杂,难免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基层地区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重重磨难并不会改变抱着一颗赤诚之心的农大青年!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和刘峻麟一样,无数农大学子在毕业后投身基层,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正是他们这种青年模范的存在,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最后,刘峻麟送上了他的祝福:衷心祝愿母校老师们工作顺利,阿坝州人民生活安康,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农大师兄师姐和基层干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字:营销223 崔洪瑜
编辑:黄佳田、荆彦婷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刘宁:从中以楼到科技部再到蒋坝村,砥砺初心,见证成长
校友故事 | 王建忠、郑文静:你守望稻田,我守望你——农大伉俪的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 | 张辰亮 : 增长见识,提升自己,把感兴趣的东西玩精玩透
校友故事|党建友:风吹麦浪吹来丰收希望,踏实黄牛耕耘为民之路
校友故事丨王开:“智志双扶”,讲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支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