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兴证计算机】2021年投资策略:以静制动,聚焦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

蒋佳霖团队 兴业计算机团队 2024-04-12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兴业证券计算机小组

蒋佳霖/孙乾/吴鸣远/冯欣怡/杨本鸿


核心观点
  • 从“计算机投资时钟”来看,目前正处于复苏期下半场,2021年有望迎来景气期,寻找结构性机会将是主旋律。计算机板块目前正处于第四轮波动周期的上行阶段,本轮上行的时长、幅度均低于前面三轮。业绩层面:目前正处于自2019年初以来的上行通道,受疫情低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板块业绩将趋势性向上。估值层面:目前板块PE-TTM估值中位数为58倍,位于过去10年的估值中枢附近。机构持仓:公募基金超配比例为0.02%,较过去10年的中值低0.91 pcts。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计算机的强规模效应型龙头有望穿越牛熊。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具有稀缺性持续提升、成长天花板更高、业绩兑现能力强的特点。参考美国市场过去十年的经验,市值规模前十的科技类企业均为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型、平台型企业,其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股价表现均持续优于整体市场,表现出极强的抗周期属性。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我们拟合的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子2010年上涨了8.4倍,分别跑赢纳斯达克、道琼斯指数370%、590%。目前,从我国已上市的计算机公司来看,产品型、平台型公司自2017年以来亦逐渐表现出上述特征,预计将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 以静制动,超配计算机行业强规模效应的七大核心赛道。在国内市场,目前计算机行业在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化、平台化方向,逐渐形成了七大核心赛道。其中,包括以信创为代表的基础软硬件产品型主流赛道,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平台型主流赛道,以及一定程度上兼具产品化和平台化特点的工业软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IT。从中长期维度来看,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著,上述赛道的龙头公司有望持续跑赢市场,建议超配。

  • 投资建议:超配计算机板块强规模效应型的产品化和平台化核心赛道龙头公司,建议关注 金山办公、广联达、用友网络、国联股份、中孚信息、安恒信息、鼎捷软件、深信服、恒生电子、太极股份、卫宁健康。




1


 
以静制动,聚焦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

序章:“九霄龙吟惊天变,金鳞岂会浅水游?”。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在经历了近40年发展之后,受内外因共同驱动下,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由过去以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转型为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化、平台化商业模式。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产业变革的基础上,随着中国与西方成熟证券市场的制度、参与主体趋同,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化、平台化龙头公司将成为计算机行业中长期投资的主流,并有望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成长、强者恒强。



1.1、从“计算机投资时钟”看2021年行业机会
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计算机行业指数(中信)年涨幅为16.6%;自2018年10月低点至今,累计最高涨幅为129%。回溯计算机行业的历史走势,已经历了四轮大的波动周期,若此轮上行趋势仍未结束,则目前正处于第四轮波动周期的上行阶段。



从历史经验数据可以看到:此轮上行的持续时长、上涨幅度与过去三轮上行相比,均处于垫底的状态。其中,从持续时长来看,若以上行至近期高点的2020年7月为截止日,本轮上行的时长为22个月,略低于前面三轮的均值25.3个月,与前面三轮的最小值持平;从上涨幅度来看,累计最高涨幅为129%,远低于前面三轮的均值608%、前面三轮的最小值345%。



从业绩的维度来看:计算机行业自2010年以来共有四次大的业绩波动趋势:2011~2012年,受“四万亿刺激”结束后增长动力不足影响,增速下行;2013~2015年,受并购潮驱动,增速上行至2015年高点;2016~2018年,受并购后遗症影响,增速下行自2018年触底;2019年至今,卸掉“商誉包袱”后回归正常增长通道,但2020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对板块业绩产生了半年左右的扰动。截止到2020年三季末,计算机板块实现营收380亿元,同比微降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6%。考虑到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四季度为收入确认旺季,2010~2019年四季度单季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占全年比例的中位数分别为34%、43%,预计随着疫情对经济影响减弱,以及订单的加速执行和验收,全年业绩有望进一步回暖。同时,受今年业绩低基数影响,预计未来一年板块业绩有望趋势性向上。


从估值的维度来看: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采用中位数法,计算机行业的PE-TTM估值为58倍。自2010年以来,计算机行业的PE-TTM估值最大值为202倍、最小值为25倍,中值为57倍。当前的估值水平略高于过去10年的估值中值,较2018年10月的估值低点37倍提升了54%。



从机构的持仓来看:截止到2020年三季末,根据公募基金的前十大持仓数据统计,目前计算机行业的绝对配置比例为4.86%,超配比例为0.02%。自2010年以来,超配比例的中值为0.93%,最大值为2015年一季度末的9.9%,最小值为2017年末的-1.43%。当前的超配比例处于过去10年的中值下沿,较中值低0.91 pcts,较前期低点的2017年末提升了1.45 pcts,较2020年半年末下降了1.95 pcts。机构的持仓比例目前处于相对良性的状态。


从投资节奏来看:目前,由于A股计算机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呈现出以面向政企的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业务为主,产品化、平台化业务快速发展的特点,而上述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业务受下游政企客户需求的周期性波动影响显著,因此行业的基本面具有周期性,叠加流动性因素对估值的扰动,使得A股计算机板块的投资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属性。根据对过往计算机板块的表现特征,可得到以下计算机行业投资时钟:1)触底期,业绩悲观预期充分释放,业绩表现趋于稳定,估值较低,流动性边际宽松催生估值短期大幅提升;2)复苏期,业绩上行预期持续兑现,流动性边际宽松放缓,估值稳步提升;3)景气期,业绩乐观预期充分释放,业绩表现趋于稳定,流动性不再边际宽松,估值较高,估值进一步提升难度加大;4)衰退期,业绩增速趋缓,流动性边际收缩,估值持续下降。


目前正处于计算机投资时钟的复苏期下半场,2021年有望迎来景气期。本轮计算机上行始于2018年底基本面触底,2019~2020年进入复苏期,由于2020年疫情扰动,使得板块复苏期拉长。综合考虑计算机板块目前的基本面和估值特征,判断其正处于复苏期的下半场,随着2021年板块业绩增长进一步加速,将进入到景气期。对于景气期的计算机板块而言,寻找结构性机会将是主旋律。



1.2、他山之石,强规模效应型龙头的三大优势

目前,计算机行业的投资风格正发生深刻变化,逐渐向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化、平台化龙头聚焦,其估值溢价持续抬升,投资久期不断拉长。预计上述变化将常态化,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因素:1)中国的资本市场日趋成熟,强规模效应龙头的稀缺性增强;2)强规模效应龙头更受益于产业政策红利,其成长的天花板更高;3)参考西方成熟证券市场,强规模效应龙头的业绩、股价表现更好。


优势一:计算机强规模效应型龙头的稀缺性持续提升
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扩容,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股的稀缺性提升。近年来,计算机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从2010年的83家已扩容至247家,增加了2倍。在注册制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计算机行业做为新兴科技产业的核心领域,上市公司数量有望加速提升。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将“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对于A股的计算机板块而言,优质企业主要集中在产品化、平台化赛道,均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产品型、平台型、集成及软件开发等其他公司的数量占比分别为16%、6%、78%,可见产品型、平台型企业的稀缺性较强。



2000年以来,A股机构持股比例持续提升,强规模效应型龙头将更受偏爱。根据Wind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全部A股的机构持股比例为52.44%,沪深300的机构持股比例为60.92%,机构投资者已成为A股市场交易的主流。而根据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资金流动账户统计,近年来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占比稳定在60%左右,A股的投资者结构与美国证券市场已经较为接近。参考美股的投资风格,强规模效应型龙头更受偏爱。



优势二:计算机强规模效应型龙头的成长天花板更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参考美国市场,市值规模前十的科技类企业以产品型、平台型为主。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中市值前十的科技类企业分别为Apple、Microsoft、Amazon、Alphabet、Facebook、Nvidia、PayPal、Adobe、Netflix、Intel,其中产品型、平台型厂商各有5家。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产品型、平台型厂商具备更强的规模化经营能力,成长空间更大,市值的天花板更高。



从A股的计算机上市公司来看,产品型、平台型公司的市值优势正在逐渐显现。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A股计算机上市公司中,产品型、平台型公司的市值占比均分别为30%,远超过其数量占比16%、6%;市值中位数分别为153亿元、310亿元,远超过集成及软件开发类公司的63亿元。随着强规模效应型的产品型、平台型公司的市值优势不断扩大,考虑到反身性原理,计算机行业转型升级的资源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大,转型速度有望加快。


在政策方面,十四五带来产业提效升级的契机。2021年将是十四五开端之年,政策红利有望在计算机行业强规模效应的产业化、平台化方向集中释放。十四五规划的时间跨度为2021年~2025年,计算机行业等科技领域有望成为未来五年的投入重点,涉及的细分方向包括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信创、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数字人民币等,均为产品化、平台化重要方向。


优势三:计算机强规模效应型龙头的业绩、股价表现更好
考虑到海外市场的科技龙头对A股具有一定的前瞻研究价值,包括云计算、互联网等平台型公司,以及基础软硬件等产品型公司已经较为成熟,产值规模更大。为探究A股强规模效应型龙头的未来表现,我们对海外近十年平台型、产品型龙头厂商的业绩及股价表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选取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云计算、互联网、基础软硬件板块合计26家龙头厂商拟合成“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为我国市场的研究提供借鉴。



近十年,从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的营收增速来看,持续跑赢整体市场。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营业收入近十年从35.4亿美元提升至150.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持续跑赢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指数营收增速。


近十年,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营收增速持续跑赢美国GDP增速,具备较强的抗周期属性。对比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的营收与美国GDP的同比增速,十年来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持续跑赢GDP增速。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美国GDP出现负增长,而同期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的营收增速仍保持10%的正增长率,反映其具备较强的抗周期属性。



近十年,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的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市场。近十年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毛利率中位数保持稳定,长期处于65%-70%之间,相比之下市场整体毛利率处于40%-50%之间。强规模效应龙头板块得益于平台型、产品型赛道中平台及软件高毛利特性,使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的盈利能力优于市场整体水平。



从国内市场来看:自2017年以来,A股计算机的强规模效应型板块的营收增速已逐渐体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抗周期属性。我们统计了2014年以来计算机各类型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具有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型、平台型板块子自2017年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营收增长,且与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等规模效应相对较弱的板块逐渐拉开差距,验证了近年来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化、平台化转型已进入实质性兑现阶段。



目前,A股计算机的强规模效应型板块的毛利率水平亦显著高于市场。我们统计了2019年计算机各类型公司的毛利率及人均毛利情况,其中产品型、平台型企业的毛利率分别为66%、65%,人均毛利分别为44万元、45万元,较为接近;均大幅高于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等其他企业。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由于属于高端人力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人均毛利是反应公司盈利能力的很重要指标,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型和平台型公司已明显占优。


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股价涨幅大幅跑赢市场。自2010年以来,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美国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上涨8.4倍,同期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7倍,道琼斯指数上涨2.5倍。强规模效应龙头指数超额收益显著,分别跑赢纳斯达克、道琼斯指数370%、590%。考虑到国内A股计算机公司的强规模效应自2017年以来逐渐显著,具有较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1.3、以静制动,超配强规模效应七大核心赛道

在国内市场,目前计算机行业在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化、平台化方向,逐渐形成了七大核心赛道。其中,包括以信创为代表的基础软硬件产品型主流赛道,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平台型主流赛道,以及一定程度上兼具产品化和平台化特点的工业软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IT。从中长期维度来看,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著,上述赛道的龙头公司有望持续跑赢市场,建议超配。



2



信创:质与量齐升,大信创生态将至



从政策面到应用面,信创产业面临高质量发展要求。2020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相比2000年、2011年版本,政策加大了对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应用软件领域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从政策面激励软件行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进行转变。

产品化指明信创产业发展新方向。信创初期主要以项目制试点为主,集成商在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规模大且利润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18年国家开始加速信创推进,目前已形成ARM架构的华为鲲鹏和CEC的PKS,以及MIPS架构龙芯和X86架构海光兆芯等芯片生态。当前基础软件已具备支撑生态的产品,为信创夯实基础。应用软件领域则实现了较高产品化水平,保证了终端体验。高质量发展模式将减少国产软件厂商再开发成本,提升系统应用效率,从而以质带量,实现国产软件技术驱动的规模效应。




2.1、基础软件:夯实基础,打造国产化底座
基础软件是软硬件国产化的底座。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在硬件设施和应用软件中扮演着承上启下角色。由于承担管理软硬件资源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基础软件成为信创产业链的核心“基础设施”,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构筑了软硬件国产化的底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软件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已经具备在政务和行业应用的替换基础。



操作系统是基础软件核心,统信麒麟寡头垄断。国产操作系统由统信软件(诚迈科技持股44.44%)统信UOS和麒麟软件(中国软件持股34.93%)麒麟OS二分市场,两者均源于Linux开源内核,同源支持四大芯片架构AMD64、ARM64、MIPS64和SW64,并全部完成与六大国产CPU鲲鹏、飞腾、龙芯、申威、海光和兆芯适配,并已与大多数国产软硬件厂商建立起生态合作伙伴关系。 

多技术方案保障系统支持能力,操作系统生态开发既成。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主要通过三大模式实现应用生态建设:1、自主研发基础应用,如影院、音乐、基本图形图像、网络工具;2、三方合作开发,如与金山、搜狗等合作伙伴进行适配;3、兼容适配应用,如DeepinWine运行Windows应用和Kydroid运行安卓应用。如何完善壮大应用生态,将成为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的下一步挑战。


新基建与信创双轮驱动,国产数据库有望迎来快速迭代。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管理软件平台,在信创产业中与芯片、操作系统具有同等核心地位。由于海外厂商占据先发优势,产品壁垒高等特点,国内数据库市场仍为海外巨头所垄断,在平台软件中市场规模最大,市场国产率低。随着云计算等新基建领域不断发展和信创替换需求,中国数据库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国产数据库以技术来源为标准,可分为完全自主研发数据库系统、基于开源系统自研数据库和外延并购知识产权数据库系统。据赛迪顾问统计,2019年国产数据库厂商市占率较2018年有较大突破,技术实力已在业绩端得到验证。



国产中间件厂商技术成熟,应用领域覆盖全面。中间件负责应用软件运行环境和接口,对平台化、标准化要求较高。国内中间件厂商主要在政府、金融和电信等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如东方通、宝兰德、普元信息和金蝶天燕和中创股份等厂商已在各个行业形成了竞争优势。如政务、金融领域,东方通具备优势;可靠性要求最高的电信领域,宝兰德应用服务器产品已具备大量替换Oracle WebLogic的案例,同时,也具备切入金融、政府领域的潜力。


2.2、上层应用:性能为先,产品化能力完备
相较于基础软件,我国应用软件技术成熟,产品化程度高。应用软件核心是办公软件,办公软件的核心是流版签。目前国产办公软件已形成较强竞争力,如金山办公WPS、福昕软件Foxit PDF编辑器,二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上亿机构和个人客户,形成了市场驱动的商业模式,在民用市场和信创产业双赛道都具有充足发展动力。

标准化带来高营收质量,盈利反哺研发形成商业闭环。办公软件属于标准化软件,在产品化程度较高情况下边际成本逐渐降低。以金山办公和福昕软件为例,两者的毛利率均维持在85%以上。高盈利水平有望反哺公司的研发投入,继续夯实技术能力、构筑竞争壁垒,形成良性的成长闭环。




3


云计算:行稳致远,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IT厂商通过系统云化,能够快速放大规模效应,实现平台化转型。近几年,云计算行业发展迅速,同时在今年的宏观背景之下,云计算相关公司业绩验证了云模式抗周期性强,规模效应明显的特点,股价方面实现戴维斯双击。我们也将从IaaS、SaaS两维度对行业进行分析。


3.1、IaaS:云巨头持续高增,资本开支回暖
IaaS是云计算的底层基础设施。今年以来海内外云巨头的云计算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受益于云巨头资本开支回暖,云上游也迎来行业拐点。 

云巨头IaaS业务保持高增,迎戴维斯双击行情。Top5 IaaS厂商云业务情况如下: 
  • 亚马逊(AWS):2020财年二季度,AWS单季度云业务收入为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9%。
  • 微软云(Azure):2020财年第四季度,商业云的年收入今年首次超过了500亿美元,Azure收入同比快速增长47%;同时Azure毛利率快速提升带动企业级服务毛利率增长了19%。
  • 谷歌云:2020财年二季度,谷歌云单季度云业务收入30亿美元,同比增长43%。
  • 阿里云:2020Q3,阿里云单季度云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0%。
  • 腾讯云:2020财年二季度,腾讯云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单季度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的腾讯云部分业务增长主要系公有云消耗量增多(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及民生服务行业)带动云服务收入的增长。 

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抗周期属性强。2020Q2以来,由于宏观扰动减弱,线上化应用需求持续提振,IaaS巨头PS估值进入抬升通道。



IaaS巨头固定投资增速显著提升。2019年以来,各云巨头固定投资增速恢复增长态势;2020Q2单季度,亚马逊、微软、谷歌、腾讯固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1.2%、5.5%、2.6%、9.3%,环比2020Q1显著提升,云计算市场在2020Q2市场需求全面提振,带动上游服务器厂商需求改善。



IaaS产业链上游同步改善。根据Gartner对服务器出货量的跟踪,2019Q1开始,全球服务器出货量进入下行区间,经历三个季度的回调后,2019Q4再度企稳,同比增长11.7%。受制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Q1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有所下降,但Q2增速迅速回升至19%。




3.2、SaaS:线上经济加速,龙头厂商高增长
受益于线上经济爆发,全球SaaS龙头厂商多实现了业绩高增,以线上办公软件为代表的云产品实现了快速渗透,整个软件SaaS化进程得到推进。同时云计算的订阅式收费模式优势在今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线上经济助推国内SaaS高成长。在国内持续保持防控的大背景下,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线上需求呈“井喷式”增长,以WPS、阿里钉钉、企业微信为代表的SaaS类应用用户数快速增长。以金山办公为例: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用户(MAU)已达到 4.54 亿。其中 WPS office PC 版月度活跃用户数 1.72 亿;移动版月度活跃用户数 2.75 亿;公司其他产品如金山词霸等月度活跃用户数 0.07 亿。伴随主要产品未来付费用户的持续增加以及转化率的强化,公司SaaS类业务的业绩弹性大。



商业模式优势凸显。近年来,国内部分龙头软件公司积极拥抱SaaS转型,云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0H1,面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其充分受益于云转型,订阅方式收费保障业绩稳定性,云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平滑公司收入波动。

  • 广联达:2020H1实现云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79.5%;签署云合同10.28亿元,同比增长63.42%。
  • 用友网络:2020H1公司云服务业务收入(不含金融类云服务业务收入)按照企业规模分类,小微企业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7,866万元,增长73.8%;大中型企业云服务业务实现收入67,178 万元,增长57.5%。截至2020H1,公司云服务业务的累计企业客户数为597.26万家,其中累计付费企业客户数为56.71万家, 较2020年Q1增长5.6%(较2019年半年度末增长31.9%)。


SaaS巨头云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自第二季度海外疫情的爆发,线上经济的需求在海外呈现井喷式上涨,推动海外SaaS巨头云业务快速增长。Adobe、Salesforce、SAP、Oracle对云业务收入情况进行了披露,由于海外厂商如SAP、Adobe等在2010年初便进行云转型,在2015年之前云产品线建设几乎完成,公司传统软件、业务线也逐渐向云产品端转化,在2015至2020年间云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海外SaaS厂商业务情况如下:
  • Adobe:2020H1订阅(云)服务收入57亿美元,同比增长19.70%,增长主要系居家办公需求提升,创意云和文件云收入高速增长。
  • Salesforce:2020Q1云服务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30.9%,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增用户的订阅量提升,以及现有用户续费率提升所致。
  • SAP:2020H1云服务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4.9%,收入及净利润双升。根据SAP首席执行官William McDermott表示,二季度在云业务方面,新的云预订增长了29%。另外,Fieldglass、Ariba、Concur、SAP云平台和HANA EntERPrise Cloud的现收现付收入增长较快。
  • Oralce:2020财年年报数据显示,Oracle云及软件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0.13%。Oracle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20表示,Oracle目前已经在向订阅模式转型;2020财年三季度时,云收入占到了总销售额的72%,高于去年同期的70%。第三季度的大部分增长都是来自云ERP产品的增长:Fusion ERP同比增长了37%,有大约7000家客户;NetSuite ERP增长了26%,有大约2.1万家客户。

2020Q2以来,SaaS巨头收入抗宏观扰动韧性十足,营收保持稳健增长,SaaS厂商估值同步抬升,迎来戴维斯双击。







4


工业软件:国产化加码,平台化趋势明显
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内,能够提升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服务与管理水平以及工业产品使用价值的软件。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普及率低于世界平均。截止至 2019 年底,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 1720 亿元,2019年增速16.45%,而全球的平均增长率为5.5%。根据2019年的数据,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头号世界工厂,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不足6%,说明我国工业软件普及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巨大。



4.1、政策加码,三大环节国产厂商加速追赶

近五年以来,工业软件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报告指出,我国未来将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2020年8月,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工业软件纳入重点支持的范畴。


 

工业软件按照功能主要分为研发设计、生产控制、运营管理三大类。研发设计类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的能力和效率,生产控制类软件主要用于加强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管控、改进生产流程,运营管理类软件主要用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研发设计类软件:主要包括CAD、CAE、CAM、EDA等产品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绘图和绘图辅助功能,如实体绘制、关键点编辑、对象捕捉、标注、鸟瞰显示控制等。根据P&S Intelligence数据,2017年全球CAD市场规模为83.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38亿美元。CAD领域的主要龙头包括达索、西门子、Autodesk等,2019年,三家厂商合计占领69%的全球市场。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发力,主要厂商为中望软件、浩辰软件。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优化结构性能等,把工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织起来,关键是将有关的信息集成,使其产生并存在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CAE软件可作静态结构分析、动态分析,研究线性、非线性问题,分析结构(固体)、流体、电磁等。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全球CAE市场规模达7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行业龙头主要为Ansys、西门子、达索。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中国CAE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41.89亿元,国产厂商较少,产品竞争力尚有待提升。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主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完成从生产准备到产品制造整个过程的活动,即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把计算机与制造过程和生产设备相联系,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制造过程的计划、管理以及对生产设备的控制与操作的运行,处理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数据,控制和处理物料(毛坯和零件等)的流动,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检验等。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2017年全球CAM市场规模为20.92亿美元,CAGR预计为7.0%。行业内主要龙头为达索、Autodesk、西门子等。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IC设计最上游的产业,涵盖IC设计、布线、验证、仿真等所有方面,在集成电路产业中虽然产值相对较小,但却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根据ESD Alliance的数据,2019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为105亿美元。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EDA市场规模达到5.4亿美元。行业内龙头主要有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三家厂商的市占率分别为32.1%、22.0%、10.0%,占据全球市场接近65%的份额(EDS Alliance 2018年数据)。中国市场上,EDA销售额超过95%由上述三大国外厂商瓜分,本土厂商为华大九天、芯禾科技、广立微电子等占有极少份额,并且在工具完整性上与巨头相比有明显差距。



生产控制类软件:主要包括MES、SCADA等
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填补了计划到生产的空白,增强了生产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交互。MES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预计2020年全球MES市场规模达119亿元。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17年中国MES市场规模达到71亿元。MES需要软件厂商对行业生产流程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国内外厂商大多深耕细分领域,在各细分领域内出现龙头厂商。ABB在造纸、发电等领域,霍尼韦尔在石化领域,西门子在电气自动化领域都形成明显的优势;国内厂商中,宝信软件背靠宝武钢铁,深耕钢铁冶金领域。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应用领域很广,可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SCADA在远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根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2021年全球SCADA市场规模将达到73.4亿元。SCADA的主要领先企业包括艾默生电气、施耐德电气、ABB、罗克韦尔自动化、欧姆龙、西门子、霍尼韦尔、Partita IVA、横河电机、三菱电机和东芝基础设施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

运营管理类软件:主要包括ERP、CRM等
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资金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通过采购、生产、销售过程及时、高质量的完成客户订单,并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状况进行资源调配。从全球角度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全球ERP市场规模将超过568亿美元。行业内SAP、Oracle在全球占据主导位置。



国内市场,目前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ERP市场规模为265亿元。市场份额方面,用友软件、浪潮、金蝶国际分别以40%、20%和18%的市场占有率占据前三的位置,国外企业SAP和Oracle的总市场份额为17%。在高端ERP领域,以国外厂商为主导,其中SAP占据33%,Oracle占比20%。



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是指在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同时,优化收入和盈利能力。CRM能识别和管理客户关系,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虚拟的。CRM为企业提供客户服务和支持、数字商务、市场营销和销售四个部分的功能。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8年全球CRM市场规模达到482亿元。Salesforce是行业龙头,市占率为19.5%,SAP和Oracle也占据一定市场,金蝶、用友等国内厂商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中外工业软件厂商竞争激烈,三大领域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国工业软件三大细分市场中,整体呈现我国国产厂商逐渐追赶,中外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1)研发设计类:西门子PLM、达索、Autodesk(CAD)等海外厂商依靠领先技术及成熟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国产厂商中望软件CAD、数码大方等厂商则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建筑、机械CAD等领域逐渐形成优势。2)生产控制类:西门子、GE等海外厂商具备较大市场份额,而国信南瑞、宝信软件、鼎捷软件等国厂商则逐渐在电力、钢铁、石化、制造等行业深耕并形成优势。3)信息管理类:市场目前以ERP为主,而我国高端ERP市场仍由SAP、Oracle等厂商主导,市场中竞争者全面向云化转型。当前国产厂商如用友、金蝶则已基本完成ERP云化,并正向高端ERP市场进军。




4.2、平台化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软件也逐步从传统的买断式过度到订阅式,现在正逐步往工业互联网平台化方向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了多种工业软件,通过网络打通行业各环节信息孤岛,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和行业应用。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潜力逐步释放,中小企业开始进入快速融合阶段。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元,同比增幅22.22%。根据中国互联网研究院测算,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规模占GDP比重达3.44%,为国民经济增长贡献达8.7%,预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规模达到3.78万亿元。市场进一步扩大。



我国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早在2017年11月,国务院就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并成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细化了工业互联网起步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020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0 年工作计划》更是对“5G+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鼓励各地组织 1-3 家工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利用 5G 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




工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赋能能力不断加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平台不断增多,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专业领域,企业平台之间各有特点,优势互补,多层级平台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形成通用技术、企业级、行业级、领域级、双跨五大类平台,未来有望形成数据互通、功能互调、服务互认的平台体系。《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截至到2020年6月,全国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链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工业app超25万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工业企业数接近40万家。《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0 年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遴选10家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5


网络安全:新模式、新技术持续快速迭代

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网络安全护航“数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张,网络安全也迎来新的挑战与需求。2019年,公安机关分别出台《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等多项政策,将网络安全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对多个网络安全细分领域提出具体要求、管理指南和指导意见。同年,《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保2.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通过并实施;2020年,针对远程办公,信息安全标委会提出安全防护指南,并出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5.1、行业集中度提升,软件及服务占比增加

在云计算等IT新业态下,网络安全软件及服务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国内网络安全市场的市场规模为521亿元,根据IDC数据,至2024年,中国网络安全相关市场规模将达到1119亿元, 2020-2024年CAGR为18.7%。其中,在细分领域,安全硬件将继续主导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占53.5%,安全软件与服务分别实现占比18.3%和28.2%。安全硬件、软件、服务将分别实现18.5%、30%和21%的年复合增长,网络安全软件与服务比重将持续提升。




头部公司快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细分赛道众多,行业集中度低,从全行业规模来看,2019年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631.29亿元,其中上市企业中,网络安全业务集中度CR4为18.22%,CR8为27.27%。2016-2019年,前四大网络安全厂商的整体复合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行业呈现向头部集中的趋势。




在中国网络安全100强厂商中,处于领导者地位的奇安信与安恒信息分别于今年7月和2019年11月登陆科创板,领先者山石网科于2019年9月登陆科创板。随着注册制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网络安全公司将挂牌上市,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网络安全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5.2、零信任:快速发展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架构

产业面临变革,网络安全进入零信任(Zero Trust)时代。零信任,是指在默认情况下,假设企业内外部任何人事物均不可信,对于网络的接入与访问,需对所有人事物进行验证。零信任诞生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与移动互联/远程办公快速发展的产业背景下,于2010年被正式提出,经过不断完善与实践,已经从原概念向主流网络安全技术架构逐步演进,从网络层微分段,逐步演变成覆盖云环境、大数据和微服务等场景新一代安全架构。当前,传统的静态和封闭身份和访问管理机制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网络安全需求,零信任因其主动性、打破物理边际等架构特性而得到了快速发展。




基于“从不信任并始终验证”原则,到全方位保护网络安全。整个“零信任”安全系统架构建立在“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之上,系统对访数据和认证进行处理,将访问行为分解为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访问者通过控制平面发起请求,由信任评估引擎、访问控制引擎实施身份认证和授权,通过后系统动态配置数据平面,并建立一次性的安全访问连接。过程中,信任评估引擎持续进行信任评估,并交由控制引擎进行零信任策略决策,对整个过程进行主动全时的保护。

零信任关键技术涉及现代身份与访问管理、软件定义边界(SDP)和微隔离技术。其中,前者主要针对多端协同、远程办公等系统;SDP旨在移动互联与云计算产业中,为企业构建起虚拟边界,利用身份访问及权限机制,为企业应用和服务提供隐身保护,保护企业数据安全;微隔离技术则主要针对大数据中心,通过精细化隔离,为公有云和容器在逻辑上划分不同的安全段。




2019年以来,国家部委、部分央企国企已经开始构建零信任网络安全架构,银行能源与通信领域已经开始就零信任架构进行试点。其中,奇安信、腾讯、阿里、华为、深信服、安恒信息和启明晨辰等网络安全厂商都在积极探索和推广零信任整体解决方案,进行攻防实践,网络安全行业正步入零信任时代。



6

6
人工智能:东风至,步入商业化变现时代

人工智能正步入应用加速落地时代,基础设施智能化、产业智能化和人机交互智能化三个层面带来重大变革,应用落地和应用商业化将成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主线。据IDC统计,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达28.9亿美元,至2024年将达到127.5亿美元,2018-2024年复合增速达39.0%。




从基础层至应用层,全产业链蓬勃发展。基础层,寒武纪一类AI芯片设计厂商已经登陆资本市场;技术层,感知技术、自动化深度学习平台等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百度飞桨率先支持复数神经网络,成为全国唯一支持量子机器学习开发工具的深度学习平台;应用层已成为我国AI企业最集中的市场,智能驾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均有应用落地,如百度和滴滴已开始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




从理论走向应用,商业变现是未来主流。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指出,AI的价值绝不仅停留在机器视觉的应用,要进入生产流程和环节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解决人的效率问题,才能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随着AI芯片逐渐成熟并具备批量出货的能力、AI开放平台的涌现、5G等新技术走向商业化,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数据、算法和算力技术成本持续下降,降低了人工智能进入门槛,并提高了商业变现能力。




6.1、基础层:AI芯片的商业模式正逐渐成熟

商业应用进程加速,AI芯片是人工智能基础层的关键。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8-2025年CAGR为46.14%,2025年将达到726亿美元。中国AI芯片市场发展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三年增速将持续提高,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785亿元人民币,2019-2024年CAGR为45.11%。




AI芯片种类繁多,ASIC芯片正取代传统GPU成为AI芯片市场主力。GPU最为成熟、应用最普遍;FPGA是可编程硬件、配置灵活性高的半定制化芯片,全球已有大量科技巨头布局云端FPGA生态;ASIC是面向特定、相对单一的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全定制化芯片,可以用于训练或推断。ASIC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满足低耗能、成本敏感的终端智能应用需求,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超过GPU。




英伟达稳居AI芯片市场顶端,本土厂商奋起直追。根据Compass Intelligence的全球AI芯片公司指数排行榜,Nvidia已连续多年位列第一,Intel、NXP、Apple和Google位居第2至第5名。国产厂商华为2019年排名较上年提升5名,超过老牌半导体公司ARM,首次进入榜单前十。



AI芯片技术逐渐成熟,商业变现未来可期。近年来,以云计算、安防和智能驾驶为代表的应用场景对AI芯片的需求逐渐增加,解决了缺乏可持续性应用场景问题。在需求扩张、5G商用和圆晶工艺改进等技术升级的推动下,AI芯片将在未来几年加速应用的商业化变现。



6.2、应用端:AI技术的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

智能驾驶:市场规模超千亿,自动驾驶已有上路应用。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受新能源汽车产业驱动蓬勃发展,L2+、L3、5G等技术已实现硬件实车装配,预计2020年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达1376亿元,且2020-2023年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




行业发展前期以政策驱动为主,助力行业初期孵化。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起,我国陆续出台文件推动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多行业协同发展将成为智能驾驶未来发展关键。5G+V2X打造应用基础,两者结合可运用于车辆编队、半自动驾驶、远程驾驶和外延传感器等场景。随着汽车生态系统逐渐完善,C-V2X近期有望在量产车和道路基础设施上实现部署。




海外厂商占据领先地位,国内巨头快速追赶。特斯拉是国际领先的自动驾驶车企,具备完全自研芯片、软件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生态,并计划在2020年完成L5级自动驾驶基本功能开发;Waymo是科技公司涉足智能驾驶的代表,已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并率先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在国内市场,百度Apollo平台于2017年推出,目前是中国首批获得“T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企业,已形成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车联三大开放平台,合作生态超过210家企业,覆盖全球主流硬件、软件的全产业链。众多科技公司、传统和初创车企也纷纷入局。阿里、腾讯较早布局无人驾驶,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计划在2025年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的L2/L3级车型陆续上市。

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能力超越人类,积极探索商业模式。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在2019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7-2021年CAGR为101.4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0亿元,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20亿元。



安防仍是最主要应用场景,新零售、金融、医疗等多行业蓄势待发。计算机视觉产业链涵盖了算法、视觉软件、传感器、镜头和其他相关零部件。根据IDC统计,受益于国家雪亮工程,自2016年起安防产业占计算机视觉70%左右的市场规模,泛金融、手机、零售、自动驾驶、医疗影像等领域具备充足发展潜力。



人脸识别、图像分类已可替代人类,5G商用、计算能力提升形成新增长点。早在2015年,微软的图像识别错误率就达到了4.94%,低于人类5.1%的错误率;2017年ImageNet冠军的图像识别错误率仅2.25%。近年涌现的点云物体识别技术实现了物体精准定位和跟踪,5G技术推动边缘计算和端计算发展,使图像分析和识别更靠近客户节点,加之MR、存储技术和算力提升,图像识别正在更多应用领域形成新增长点。 

语音语义识别行业推广已经成熟。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将接近200亿元人民币,2016-2021年CAGR为34.35%。其中语音识别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份额,不过,随着智能音箱等交互产品市场饱和增速放缓,语义理解在医疗、教育和金融等行业交互需求释放,语义理解市场份额有望带来提升。




语音识别技术相对成熟,语义理解空间广阔,目前均已实现多场景应用落地。智能家居等消费级产品、智能客服、法庭庭审语音转文字贡献了较大市场规模;疫情期间市场产生新需求,工业、政务服务、传统行业企业的语音机器人预计将有较高市场增长空间。





7

6
金融科技:政策及产业创新双红利驱动

金融科技政策持续加码,央行加快金融科技规划出台。按照央行2019年出台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金融科技指的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在政策层面确定了金融科技的发展目标。





7.1、证券IT: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需求正扩张

2020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目前,创业板注册制已经实现落地,同时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公募投顾、REITs、CDR均在持续推进当中,有效推动证券IT市场规模的扩容。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预计新增市场8.14亿元。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带来的金融科技新增需求涉及经纪、资产管理、自营、风控合规、投行业务等多套系统的新建、升级和改造。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国内共133家证券公司,假设改造单价为400万元;根据Wind统计,国内共14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假设改造单价为200万元,预计新增市场8.14亿元。 


新三板精选层:预计新增市场8.14亿元。为迎接新三板改革,券商需调整升级业务系统,涵盖投行、经纪、自营、资管、做市等业务线,以及技术、结算、合规风控等支撑部门。新增的金融科技需求涵盖各条业务系统,围绕新三板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转板等相关改革要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国内共133家证券公司,假设改造单价为400万元;国内共141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假设改造单价为200万元,新三板精选层有望新增市场空间8.14亿元。


公募投顾:预计新增市场9.5亿元。公募投顾试点,涉及到的金融机构包括: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券商、银行四大阵营。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具备资管、基金销售资格的公司,且有较强合规、投资等能力的公司可进行申请投顾资格。相关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需要可扩展全市场配置,支持客户引入和用户画像,开立专属投顾账户(全权委托),产品研究和引入,策略组合生成和管理,交易指令管理和执行,组合监测和业绩跟踪,多元化的投顾收费模式。国内共475家基金代销机构(含独立基金销售机构、银行、券商、期货、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保险公司),假设有50%的机构开展投顾业务,改造单价为400万元。公募投顾有望新增市场空间9.5亿元。 


REITs:新增市场4.4亿元。REITs创设对于资本市场建设意义重大,买方侧的基金公司,以及卖方侧的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公司,需要做好人员和系统等多方面准备。在项目和产品的不同阶段需要按照政策要求进行业务开展,并完成配套的系统建设。对于基金公司,包括非标资产管理、估值核算、TA等解决方案;对于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公司,在现有系统上新增股权投资模块。国内共141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机构,79家基金子公司,假设改造单价为200万元。REITs有望新增市场空间4.4亿元。




根据上述估算,上述资本市场改革将带来的金融科技新增市场需求为30.18亿元,如果再考虑MOM、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设立,A股市场实施“T+O”创业板涨跌幅放宽至20%;主板推进注册制等政策,预计金融科技增量规模将更加庞大。



7.2、银行IT:数字人民币试点元年,前景广阔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动向成为2020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关注的焦点。数字人民币,英文叫做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缩写为CBDC。我国发行的CBDC叫做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数字人民币具备以下特征:1、由央行发行,定位于M0替代,是央行负债,具备无限法偿性;2、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3、可控匿名,支持双离线支付。 


DCEP当前试点范围已覆盖银行、交通、餐饮、娱乐及重大会议等领域,“数字钱包”模块已启动内测,未来有望全面渗透生活全场景。以数字货币研究所为主体,央行近年来集中力量加强数字货币底层技术的研发。2020年4月,我国数字人民币DCEP首次在农行进行内测;同月,DCEP宣布在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冬奥会相关场景进行封闭试点测试;8月,央行宣布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28个城市开展DCEP试点。日前,央视报道DCEP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苏州部分公务员已领取用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工资;在雄安新区,麦当劳等19家公司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8月29日,建设银行APP增加“数字钱包充值”以及“数字货币”两个子菜单,10月8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向5万名参与测试的群众每人发放200元数字货币,实现了四数字货币的首次流通测试。




从交易处理到数据区块化,法定数字货币有望引发银行IT迭代升级新需求。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使用将重塑当前银行IT解决方案整体面貌。作为运营商的商业银行端,从原先以纸钞为主、数字系统为辅(以记账作用为主)的M0系统,转变为交易全程数字化:在面对用户端需进行DCEP交易请求接收;面向央行端需进行数据编码与区块链格式转码,同时接收央行的交易监督,并及时向用户端进行交易结果反馈。因此,原有银行IT系统将难以适用于全新的数字货币时代,将升级至以适配DCEP及以数字化交易为核心的新系统。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兑换、结算、记账等环节将影响现有银行IT系统。银行IT公司的业务有望迎来边际上的增加。



8

6
医疗IT:平台建设提速,互联网医疗破圈


医疗信息化近年成为国家政策推进的重点。2018年以来,针对医疗信息化的利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具体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逐步细化。政策更新频率的加快提升了医疗IT平台建设 “信息互通”、“标准化”和“敏捷交付”的要求。



8.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平台化整合步伐加快
超级支付方国家医保局成立。2018年5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简称医保局)正式挂牌。医保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整合了人社部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职责、国家卫计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改委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医疗救助职责,管理职能由分散走向集中。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各省(市)医保局筹备工作陆续展开。截至2019年12月,全国30个省(市)的医保局相继成立。



电子病历明确等级建设要求。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持续推进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根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处长胡瑞荣在2020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上介绍,2019年,共有7870家医院参与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其中,参评三级医院2592家,参评率为95.29%;参评二级医院5097家;其他参评医疗机构181家。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病历评级平均分为2.08级,其中三级医院的平均分为3.11级,二级医院的平均分1.59级。不论是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远没有达到政策要求水平,市场空间潜力尚存。


Drgs试点城市陆续开展。2019年6月,《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及所在省份要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三步走的思路,确保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随着30个试点城市的率先运行,DRGs有望在全国范围内迎来推广建设高峰。



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试点全面启动。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19年底,100个试点城市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与管理;到2020年底,100个试点城市形成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且取得明显成效,在500个县 (含县级市、市辖区)初步建成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2、产业迎来发展契机,互联网医疗顺势破圈

互联网医疗政策拐点来临。自2018年以来,政策导向更为明朗,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转折。


 

医药端:2019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首次提出解除对处方药在线销售的管制,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或 “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可以经营处方药电商业务。 


医疗端:2018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互联网医院管理条例》、《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的出台进一步规范和指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合理路径,互联网医院也相应演化出了多种建设模式。 


医保端: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互联网 +”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0年以来,疫情成为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强力催化剂。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3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9

6
计算机重点投资标的

1、金山办公(688111.SH)
国产办公软件龙头,稀缺性强。1)订阅业务持续高增长,受益于线上化需求激增;2)软件授权业务受益信创行业发展,WPS/OFD均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2、广联达(002410.SZ)
国内建筑信息化龙头,云转型渐入佳境。1)工程造价软件领域龙头地位稳固,SaaS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施工业务前景广阔,业绩快速增长;3)定增完成后为中长期转型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3、用友网络(600588.SH)
国内ERP龙头企业,长期受益于国内ERP云化和国产化的进程。1)云化收入持续高增长;2)随着NCC 、Yonsute上线及U8C产品新版本v2.6发布,公司依靠完善的云平台布局获客及营收能力将进一步突破;3)经济复苏有望带动业务顺周期增长。

 

4、国联股份(603613.SH)
产业互联网龙头。1)B2B 2.0进入发展快车道,近三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99%、88%,规模效应显著;2)多多交易平台客户转化率、渗透率提升空间大;3)定增完成后有望夯实中长期成长确定性。

 

5、中孚信息(300659.SZ)
信创细分龙头,在三合一等领域具有显著领先优势。1、业绩兑现能力强,2019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94%,2020年预计增长120%。2、信创板块产业基本面向好,政策持续释放红利。3、公司增发价为60元,估值性价比高。

 

6、安恒信息(688023.SH)
网络安全龙头,新兴网安业务领先。1)公司所处的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等领域增速快,收入规模快速放量;2)技术研发能力强,在态势感知等新领域市占率第一;3)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40%,领跑网安板块。

 

7、鼎捷软件(300378.SZ)
国内的ERP产品型龙头厂商,正处于制造业软件产业、公司基本面趋势双拐点共振前夜。1)制造业软件产业有望迎来戴氏双击,公司Q3业绩超预期。2)工业富联入主催化基本面拐点可期。3)业务、财务双优,估值性价比极高。

 

8、深信服(300454.SZ)
网络安全龙头,行业地位稳固。1)公司业务覆盖面广,目前具备信息安全、云计算、企业级无线三大支柱业务;2)渠道优势显著,人均收入、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3)超融合、云安全具有较强竞争力。

 

9、恒生电子(600570.SH)
金融科技龙头,2020年在IDC Fintech Rankings排名中,公司排名40。1)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业务显著受益;2)金融云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3)Q3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奠定未来业绩基础。

 

10、太极股份(002368.SZ)
国产数据库龙头。1)公司旗下的人大金仓数据库的市占率快速提升,在党政军领域份额领先;2)依托CETC集团,大力布局信创业务,占据赛道地利优势;3)在手订单饱满,业绩有望持续较快增长。

 

11、卫宁健康(300253.SZ)
医疗信息化龙头。1)传统医疗卫生信息化业务具有优势;2)布局“互联网+健康”业务、“4+1”发展战略(“云医”、“云康”、“云险”、“云药”和创新服务平台),前景较好;3)创新业务商业模式已初步跑通。




10

6
风险提示

1)宏观环境出现超预期的恶化;

2)客户IT预算出现变化;

3)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4)国际环境不稳定;

5)流动性边际变化对估值的扰动。





兴业计算机往期精选



云计算

【兴证计算机】一文读懂【金山云】-20200510



【兴证计算机】浪潮集团“智慧计算”战略深度解读-IPF2020全纪要 -20200411
【兴证计算机】四大维度透视【服务器】-20200411【兴证计算机】从城市大脑看云上游的投资机会 - 20200405【兴证计算机】云计算:4月最看好的主线(边际思维)-20200329【兴证计算机】云计算研究框架--海外经验和国内实践 -20200329【兴业计算机】云计算行业深度快评:长短期因素共振,行业需求加速在即-20200209
【兴业计算机】一文看懂【远程办公】全产业链-20200203【兴业计算机】变革中产生希望:微软 Office 的云化之路-20201125【星际随笔之71】从Dropbox看企业云服务市场的冰与火-20180908【兴业计算机】行业点评:云计算政策支持加码,产业链迎投资良机-20180812【兴业计算机】Iaas行业深度报告:IaaS资本开支高歌猛进,产业链投资价值显著-20180807【兴业计算机】云转型行业深度报告:云端鏖战,异军突起——海外软件公司云转型的生态重构-20180327【兴业计算机】ITSM造就SaaS巨头公司,迈向全方位企业级服务-20170919【星际随笔之63】云上的保险——全方位深度解读众安保险-20170718【兴业计算机】云安全深度:云风潮起,安全保驾护航-20161011【星际随笔之33】亚马逊AWS Summit(北京)及近期交流回顾-20160920【兴业计算机】云计算深度:追本溯源,看云(风)起云落(地)-20160620【兴业计算机】云迁移深度:云迁移业务,创新发展潜力无限-20160427
信创 & 网安【兴证计算机】信创招投标提速,产业格局正巨变-20200607【兴证计算机】一文看懂“实体清单”事件对计算机板块的影响 -20200525【兴证计算机】文读懂 #中国电科# 信创产业布局-20200520【操作系统英雄谱】UOS 海外对标全梳理!-20200519【国产CPU英雄谱】“中国芯”全梳理!-20200518【兴证计算机】华为计算产业:逆风奔跑的少年!-20200517【兴证计算机】网安订单显著回暖,模式升级有望带来估值体系切换 -20200509【兴证计算机】BIOS:信创“山海关”的十大聚焦 -20200504【兴证计算机】信创产业蓄势待发,发展正进入新阶段 -20200425【兴证计算机】独家专访丨统信软件王翡瑜:做中国的操作系统,更要做世界的统信 -20200414【兴证计算机】操作系统深度研究(75页)-20200412【兴证计算机】鲲鹏凌云计划:从X86到ARM的迁移(南威案例)-20200410【兴证计算机】速评【统信UOS鲲鹏云桌面】-20200404【兴证计算机】UOS 生态全景图(完整版)-20200402【兴证计算机】一文看懂【华为2019年财报】-20200401【兴证计算机】华为开发者大会: 昇腾-AI 时代 -20200330【兴证计算机】华为开发者大会:计算大时代 -20200327【兴证计算机】如何理解【工信部: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20200326【兴证计算机】从跟随到领跑,华为“芯”的自研之旅—写在HDC2020前 -20200326【兴证计算机】“鲲鹏 昇腾”投资机会全梳理!--华为开发者大会前瞻 -20200321【兴证计算机】UOS 能否取代 Windows 7?-20200320【兴证计算机】中国电科(CETC)国产基础软件业务交流全纪要 -20200309【兴证计算机】华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2020】全纪要 -20200301【兴证计算机】一文彻底读懂【统信软件】——8大核心问题聚焦 -20200223【兴证计算机】一文看懂【HMS】潜在产业机会 -20200221【兴证计算机】华为鲲鹏产业深度:鲲鹏乘风起,扶摇九万里 -20200219【兴业计算机】决战未来,华为鸿蒙与Google Fuchsia?-20200125
【兴业计算机】耕耘者:华为HMS Core4.0纪实-20200117【兴业计算机】腾讯再推QQ for Linux ,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化加速-20191025【兴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深度:市场更大,景气更高-20190929【兴业计算机】操作系统深度:国产大潮起,海阔龙正跃-20190925【兴业计算机】鸿蒙伊始:华为开发者大会全纪要-20190810【兴业计算机】一文看懂“华为鸿蒙之魔童降世”-20190809【星际随笔之72】红帽公司—卓越的开源软件服务商-20181029【星际随笔之70】子弹短信--一条颠覆微信的鲶鱼?-20180828【兴证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国产替代条件日趋成熟,政策东风助力国产腾飞-20180415【星际随笔之51】老树WPS如何在盐碱地开出新花-20170425【兴业计算机】开源:软件企业的梦靥还是拓荒者的福音(上)-20161017【兴业计算机】开源:软件企业的梦靥还是拓荒者的福音(下)-20161017【星际随笔之29】软银收购ARM 是套路还是巧合-20160721【兴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行业跟踪报告:外部风云再起,内部防范发力-20160710【星际随笔之15】通俗解读让你看懂RSA信息安全大会的那些热点名词方向-20160308
金融科技 & 区块链【兴证计算机】【MarketAxess】Fintech百倍牛股是如何炼成的?-20200520【兴证计算机】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银行IT板块?-20200412【兴业计算机】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系列专题三:“区块链 ”政策风口已至,央行数字货币一骑破围城-20191027
【兴业计算机】金融科技:“证监会外资新规”对金融科技影响几何?-20191014【兴业计算机】智能投顾深度:技术为镐,蓝海掘金-20190612【星际随笔之74】“3W大法”剖析金融科技独角兽-360金融-20190209【星际随笔之68】庖丁解牛,还原最真实的B2B独角兽——找钢网-20180815【兴业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科技赋能金融,金融IT企业价值重构-20180423【星际随笔之65】历史、结构、价值——多维度解读蚂蚁金服-20170921【兴业计算机】 互联网银行深度:独辟网贷蹊径,微众网商花开两朵-20170911
【兴业计算机】区块链系列深度2:初探ICO与火爆的背后-20170728【兴业计算机】PaydayLoan:消费金融的新生力军-20161222【兴业计算机】消费金融深度:消费金融,奔跑的少年-20160817【星际随笔之22】区块链-百闻不如一玩 下个小蚁客户端用区块链搞众筹-20160410【星际随笔之19】细解刚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20160327【兴业计算机】税务行业深度:详解税务行业历程脉络,把握纳税服务市场机遇-20160302【兴业计算机】区块链系列深度1: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原理、特征和构想-20160202
人工智能
【兴证计算机】智能汽车拐点已至,万亿级投资风口全梳理 -20200315【兴业计算机】ChinaJoy2019:5G出击,AI赋能-20190806
【兴业计算机】新零售深度:新兴技术赋能,新零售化茧成蝶-20190305【兴业计算机】聚焦CES2019三大关键词:5G、AI、超高清-20190117【星际随笔之69】大话万物互联时代的小巨人——智能音箱-20180822【兴业计算机】CDR系列专题之百度:全球最大中文搜索,All in AI开启新时代-20180629【兴业计算机】京东深度:综合型电商龙头,对外赋能践行无界零售-20180614【星际随笔之66】搜狗赴美IPO:多一只上市狗,少一条单身狗-20171106【兴业计算机】AI芯片深度:AI芯片助中国“芯”弯道超车,由浅入 “深”度学习-20170925【兴业计算机】人脸识别深度:浮云渐散,刷脸时代来临-20170923【兴业计算机】AI点评:首个系统性发展规划落地,AI迎来新机遇-20170723【兴业计算机】AI点评:AlphaGo三胜柯洁,人工智能进化几何-20170608【星际随笔之56】亲历乌镇5日 对深度学习的深度学习与思考-20170530【星际随笔之55】神狗胜天半子,侥幸还是吊打?快评AlphaGo首局胜柯洁-20170523【星际随笔之50】拆解美股最纯人工智能标的Veritone的蓝图-20170330【兴业计算机】生物识别深度:钥匙是你自己,生物识别巨大市场正启动(上)-20161013【兴业计算机】生物识别深度:钥匙是你自己,生物识别巨大市场正启动(下)-20161013【星际随笔之32】从摩登龙泉寺走出的呆萌机器人——读《贤二机器僧漫游人工智能》-20160912【兴业计算机】无人机深度:技术资本政策合力,民用无人机起航-20160804【兴业计算机】视频大数据深度:开启计算机的眼和脑-20160606【兴业计算机】智能驾驶深度:智能驾驶渐进,驱动车联网产业链新格局(上)-20160531【兴业计算机】智能驾驶深度:智能驾驶渐进,驱动车联网产业链新格局(下)-20160531【星际随笔之13】深度技术帖-对谷歌Atlas机器人的外行看门道-20160227【星际随笔之九】曲率已驱动了头发——深度分析谷歌AlphaGo击败职业棋手-20160130
医疗科技【兴证计算机】互联网 医疗,未来已来-解构估值体系与投资机会 -20200505【兴证计算机】一文读懂各地线上医保支付举措 -20200317
【兴证计算机】持续强推医疗IT的两大驱动因素 -20200301【兴业计算机】医疗信息化深度:行业景气度、创新业务有望双击-20200205
【兴业计算机】医疗信息化深度快评:业绩增长扎实,有望享受估值溢价-20200201
行业投资策略【兴证计算机】2020年中期策略:逆风奔跑,布局科技新基建细分龙头-20200601【兴证计算机】Q1业绩筑底,云计算表现亮眼-计算机行业2019A&2020Q1财报总结 -20200506
【兴证计算机】2020Q1持仓分析:超配1.94%,环比提升1.88pct -20200423【兴证计算机】底部已至,超配正当时-计算机Q1预告总结 -20200419【兴证计算机】新基建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20200308【兴证计算机】一文看懂【新基建】计算机行业投资机会 -20200305【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200216:医疗IT发展提速,再融资新规催化科技成长 -20200216【兴业计算机】2019Q4持仓分析:超配0.06%,环比下降0.25个百分点-20200124
【兴业计算机】2020年度策略:迎接“安全创新 ”的大时代-20191208【兴业计算机】2019年计算机中报总结:盈利同比改善,安全创新板块业绩加速兑现-20190909【兴业计算机】2019Q2持仓分析:超配0.69%,环比下降0.67%-20190722【兴业计算机】2019年中期策略:鸿蒙初开,布局科创型细分龙头-20190604【兴业计算机】计算机行业财报总结:业绩初现企稳苗头,趋势仍待验证-20190506【兴业计算机】2019Q1持仓分析:超配1.35%,环比提升0.17%-20190423【兴业计算机】2018Q4基金持仓微降,处于历史中枢位置-20190128【兴业计算机】2019年度策略报告:春耕正当时,超配抗周期高景气细分领域-20181124【兴业计算机】2018Q3财报分析:业绩持续回暖,板块分化明显-20181103【兴业计算机】2018Q3持仓分析:超配2.65%,环比上升0.61个百分点-20181029【兴业计算机】2018H1计算机行业业绩预告分析:板块整体增长15%,软件增速最为明显-20180717【兴业计算机】2018年中期策略报告:昨日重现,凤凰涅槃-20180611【兴业计算机】2018年Q1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上升至1.72%,持股方向更为集中-20180424【兴业计算机】IT产业趋势深度:出海,IT企业新征途-20170927【兴业计算机】估值体系深度:从海外科技股梳理估值方法的变与不变-20170925【兴业计算机】财务系列深度:计算机行业薪酬趋势知多少?-20170924【兴业计算机】基本面选手如何投资重组股——是你未曾欣赏过的美妙风景吗?-20161010【星际随笔之23】看成长股鼻祖如何讲故事-非典型的谷歌微软财报分析-20160426
周观点系列【兴证计算机】会师华为“长征路”—HC2020前瞻
【兴证计算机】一张图看懂BAT新基建产业生态-20200531【兴证计算机】计算机有“两会行情”吗?-20200524【兴业计算机】鼠年春节假期备忘录-20200202
【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200119:华为全力打造HMS生态,信创行业再迎利好【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200112:继续强推【华为产业链 银行IT】双主线【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200105:GIS国产化成安全创新最新风口!【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229:为什么我们持续看好20年银行IT的投资机会?【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208:布局2020年!迎接“安全创新 ”的大时代【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201:中长期布局的窗口期,重视科创板2020年的机会【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110:金融IT行业再迎政策利好,继续超配全年业绩高确定性龙头【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103:坚“守”基本面,关注云计算增长预期改善【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1007:业绩为王,关注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的边际变化【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922: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短期需重视三季报财务表现【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915:“Q3行情”全面兑现,金融科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908:“Q3行情”三大驱动持续强化,适当增配高弹性品种【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901:安全创新板块中报表现靓丽,“Q3行情”有望持续【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825:9月业绩真空期将至,板块超配正当时【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818:继续首推安全创新,建议关注云计算【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811:鸿蒙OS里程碑式发布,继续重点推荐安全创新板块【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804:“Q3行情”逻辑未变,重点关注半年报高增长与国产替代板块【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728:“Q3行情”三重奏渐入佳境,继续坚定看多【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721:中报业绩的不确定性逐步消除,继续看多三季度板块行情【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707:预计板块中报业绩较为稳健,关注科创板的联动投资机会【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630:珍惜科创型龙头做多窗口,关注中报高增长个股【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623:反守为攻,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国产替代和网安【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616:科创板正式开板,继续推荐科创型龙头公司【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609:超配科创型龙头,关注5G后周期板块【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526:板块下行空间有限,关注科创板对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519:板块基本面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自主可控有望进一步加速【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512:股价调整带来加仓良机,首推自主可控及网络安全板块【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505:财报显示板块结构性特征依旧明显,建议关注一季报营收增长加速的公司【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428:板块走势震荡加剧,关注数字中国峰会等事件催化机会【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324:从普涨到分化,基本面兑现能力是选股关键【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317:分化加剧,年报将成为检验盈利质量的关键【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303:科创板规则正式推出,金融IT有望引领板块继续上涨【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224:金融IT成为板块上涨主线,板块反转态势将持续【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217:流动性宽松有助于估值提升,继续看多板块春季行情【兴业计算机】猪年春节假期备忘录-20190210【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127:业绩不确定性将逐渐消除,内外环境改善有助于酝酿新一轮行情【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120:板块2018年业绩风险将逐步释放,近期将是布局的良机【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113:科创板落地有望进一步加快,短期关注业绩快报表现【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106:流动性改善提升风险偏好,产业趋势才是长期牛股的驱动力【兴业计算机】周观点20190101:18年以结构性行情收官,19年继续看好自主可控、医疗信息化等板块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2021年度行业投资策略:以静制动,聚焦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1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蒋佳霖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5050002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