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光深处的黄永松:《汉声》是中国的一味药

2017-08-15 周潇雅 人物LIVE






_____


不出门的时候,74岁的黄永松腰间依然束着一只黑色的小包,装着一只莱卡相机、一串钥匙、一支普通的水笔、一个手掌大的本子、一本护照、一点零钱、存折,还有两本只有四指大小的书,一本是老子的《道德经》,一本是《唐诗三百首》。这两本小书是几年前黄永松从北京琉璃厂买来的,破损处被细心地贴了透明胶纸。


做了46年田野调查,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工具。他将这些物品披挂在身,时刻准备出门。从太原往北走,村落密集,太阳直射大地时,总有蹲在门口吃面的老乡。五月里槐花正开,运气好的话,能赶上一碗槐花面。浙江苍南县山多,黄永松在这里遇到的是一间即将消失的染坊。再往北走,楠溪江畔的村落里,濒临坍圮的老建筑也出现在黄永松的镜头里。

 

_____  



《汉声》总编辑黄永松


   供内服用的《汉声》  


《中国结》、《夹缬》、《古镇碛口》、《惠山泥人》都是黄永松和《汉声》的编辑「走」出来的。


《中国结》是国内最早整理编织结绳艺术,将之命名为中国结的出版书籍。《夹缬》则留住了中国最后一个夹缬印染作坊,将失传数百年的民间印染工艺完整地记录下来。耗时8年的《惠山泥人》,将几乎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从老匠人的手里传承下来。《黄河十四走》作者十四次走访黄河,搜集整理民间艺术,使之免遭人亡艺绝的境遇。《目击抗战五十年》收录两岸抗战时期的老照片,提供了另一种历史角度……


2010年,英国BBC在世界各地拍摄「传承的英雄」纪录片,由《汉声》参与手工艺垂直整合与保护的「天工慈城」(浙江省宁波市)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一处。


《汉声》被归类为杂志,但无论出版形态,还是选题容量,都远远超过了一本杂志。


《山西面食》接近正方形,左上角打孔,方便读者做饭时挂在厨房。《戏出年画》、《惠山泥人》、《老月份广告牌》是大开本,《水八仙》又小一点。《汉声》的设计多次在国际和国内获奖,这本从台北成长起来的杂志,一次一次地制造惊喜。



接受采访时,黄永松刚从福建莆田调研回来,穿着白色的短袖汗衫,蓝布长裤略显宽大,越发显得他身形消瘦。说话时,他定定地看着你,一点微笑缀在嘴角。灰白的发际线向上走,毫无遮挡的眼睛格外有神。


自1987年第一次来大陆,黄永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语气缓慢、用词客气,但台湾口音的软糯已几不可闻。


在南通采风,他席地而坐,对要在地上铺纸才坐下的年轻人摇头,「这个时节大地能量最大,坐地上,多幸福」,彼时正值芒种。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常在自己的书里写一句话:供内服用。黄永松也将《汉声》的表达视作一味药,供国人内服。


在台北八德路的《汉声》编辑部,入口被设计为葫芦形状,意为「这里面究竟卖了什么药?」


   穿红衣的年轻人   


1971年夏天,27岁的黄永松遇到吴美云。吴美云的祖父吴铁城,追随孙中山先生,曾任上海市市长,1949年移居台湾后。留学归来的吴美云,厌倦了旗袍和社交,打算办报。


70年代的台湾,「戒严」的阴影仍在,文化的裂缝却已出现。《汉声》正是这裂缝透出来的光。初次见吴美云,黄永松晚到了两个小时,穿着橘红色上衣的年轻人顶着半长的头发,个子高高的,很帅。


黄永松和父亲


高中时,黄永松的国文老师有学者,还有诗人,他们在课堂上教夫子之道、唐诗宋词和现代诗,「常常和同学聊天,很有激情」,给了这一代年轻人自由的文化习气。


读国立艺专的时候,黄永松便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这个从桃园县龙潭来的乡下孩子成绩不错,却并不喜欢待在教室里学习。他常在校外交际,跟着哥哥姐姐办画展、拍电影。没事的时候,躺在校园的草地上,听火车驶近又远去。国立艺专的教官出了名的严格,黄永松的操行成绩常常濒临不及格。


国立艺专美术科毕业后,黄永松混迹在片场做美术指导。大学时,他任艺术指导参与过一部黑白长片和一些实验电影,口碑不错。一起拍电影的朋友将他介绍给吴美云时,他没有编过报纸、杂志。


「那个时候台湾百废待兴,年轻人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黄永松回忆说。


第一期的《汉声》还叫《Echo》,全英文版。除吴美云、黄永松外,姚孟嘉、奚淞也在第二期加入,四个人被称作「汉声四君子」。


《汉声》四君子,姚孟嘉、奚淞、黄永松、吴美云(从左到右)


第一期做完,《Echo》放弃了试图左右社会环境的主张,转而将目光投向乡村和民俗文化。


做杂志之初,吴美云便有向外国人介绍东方中国的愿望。《Echo》这味药不错。1972年,BBC通过这本杂志来到台湾,找到最地道的东方生活方式。在这部名为《The question of Balence》的纪录片中,吴美云、黄永松、姚孟嘉出镜,介绍八卦、土地公、传统礼俗和祭祀。


「大家都看不起台湾,看不起东方文化,只记得清代我们被列强欺负的历史。这些事实都不能忘记」,生于1944年的黄永松,距离屈辱的历史很近,最开始《汉声》这味药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重。


1977年,乡土文化在台湾蔓延,移居岛内的外省人开始反思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Echo》也在这一年,开始出版中文版,「供内」服用,取名《汉声》,「大汉天声」的意思。


   纸上的纪录片   


做杂志之前,黄永松曾参与筹拍两部纪录片,一部拍京剧,一部拍老兵。


拍京剧时,导演让黄永松去戏校拍戏服和行头,他挂着相机就去了。拿回来导演说,不行,你得把戏服上的纹样和花朵特写拍下来。好,再回去拍。拍完还是不行,你得把头冠上的所有的头饰都解开,一件件单独拍下来,还要记下名称和用处。黄永松第一次知道,纪录片要这么拍。


另一部纪录片拍退伍老兵。汽车上,镜头里的主角静静地望着车窗,外面是「四川麻辣锅」、「山西面馆」、「真北平」。导演就这么一直拍,黄永松在一旁看,拍到最后黄永松才意识到,老兵在想家,从这些「家乡味」招牌里想家了。


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也影响了《汉声》的编辑风格,克制、严谨,像做学术研究一样,又感情丰富。「情理并重,精严俱足」,成为编辑们的家训,「在边做边学中成长」。


《中国米食》的封面是由不同国家的米粒构成的「米」字,这是编辑一颗一颗地拼起来的。《山西面食》的三册封面是用面粉撒出来的三个不同的「面」字。为了做水八仙专题,编辑们等着8种植物发芽、收获,足足忙了一年,还要再花上一年查漏补缺。《中国结》的编辑在三年内成为中国结的专家。


黄永松在山西做《山西面食》的采访


《汉声》关注文化传统,这是一个缓慢变化、遵从自然规律的领域。1987年,黄永松第一次回到大陆,这是中国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前夕。 迎面撞上中国经济奇迹的《汉声》,从未将目光离开乡村。福建土楼、黄土高原的剪纸、中国门神、女红、郎庄面花、杨柳青年画……都在《汉声》的视野里。


在山西的小村里拍面食「三条腿」,老奶奶在门外土灶的大锅里把黄土炒热,放入玉米、大豆、高粱炒熟,再到大槐树下的石碾子上碾碎,「哇,好香」。这种出自贫苦时代的果腹食物,在年轻一代已经失传。拍饸烙面时,老乡们把家里的工具都拿出来,大的小的,新的旧的,摆了一条街……


在被《汉声》发现之前,很多藏在乡村老人经验里的传统技艺,正在随着老人的离世而消亡。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无数年轻人泵入城市。乡村老人慢慢衰弱,一同衰落的还有沉淀了几千年的乡村文化。


「文化已经是这样的,(我们找到)还钉在那里的老乡,把他的事迹写出来,让他感觉到被关注,给他们长精神。」


1996年3月,《汉声》副总编辑姚孟嘉因病去世;1999年,四君子之一的奚淞退休,隐居在新店溪畔读书画画。2016年5月,吴美云辞世。自此,八德路上的汉声四君子,只剩黄永松一人,仍挂着相机,「只因有梦未醒」。


   只做一件事   


「现在很多人很聪明,可以举一反三,我们要做的就是举三反一」,黄永松说,「与其花那么多精力拓展话题,不如抓住一个话题。」


四十六年,黄永松只做一件事:编《汉声》。


2007年在四川泸沽湖草海采访


最开始是在吴美云的公寓里,三个年轻人约稿、拍照、洗照片、采访、排版,包揽了全部工作。没有暗房,就晚上洗照片,放大照片时最怕公寓旁的铁轨上有火车经过。放大机一晃,照片就完了。


钱也让人犯愁。杂志出到第四期,全被印刷工厂锁了起来。前三期的印刷费没结清,工厂不干了,只能借钱。同龄的朋友都没什么钱,最后吴美云跟母亲借了十几万。


跟工厂的矛盾不止钱。下厂印刷时,当时还是《Echo》艺术总监的黄永松会住在厂里。为了找到纸张好、印刷效果又好的纸张,黄永松常叫上印刷工人去喝酒。最终,黄永松找到了一种从不会用作出版印刷的工业用纸。


《汉声》的认真,不止体现在印刷上。


出版拳术时,请师傅来编辑部教拳脚。编古琴时,又邀大师来讲古琴文化。《汉声》初期,黄永松和同事们常搬着板凳守在电话机旁,电话另一边是正在上课的专业老师。


做苏州《水八仙》时,要从一株芡实发芽,拍到开花结果,编辑只能追着季节跟植物一起生长,想快都快不了。正在进行中的松阳二十四节气,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整地记录这个江南村落的物候变化。


《惠山泥人》拍摄现场


最难的还是拍人,为了拍好《惠山泥人》,《汉声》追了8年,打光用的灯管换了一批又一批。匠人不乐意了,每个工序都要拍,捏得正起劲,忽然要停下来,「停一次两次还好,停三次他就不乐意了」,而惠山泥人的制作程式,足足有三千道工序。


为了让每个新的编辑都能快速适应《汉声》,《汉声》总结了自己的「考工法则」。


十六字法则图


这一套考据下来,一个专题往往要数年才能成熟。


慢和讲究成就了《汉声》的名声,却增加了经营的难度。


《汉声》内部采用长期项目和短期项目并行的方式,保证出版频率。长期项目如《惠山泥人》、《中国结》等,成熟周期取决于项目本身,多个并行,哪个成熟了就摘哪个。


除了民间文化内容的出版,《汉声》还做了儿童读物。由《汉声》出版的《中国童话》,几乎包揽了每个台湾孩子的睡前故事,直到现在还会再版。


出版之外,《汉声》还和地方政府合作,做非遗文化的传承项目。宁波的「天工慈城」便是其一。


如今《汉声》有近六十个人,大部分员工都在北京。书一本一本地出,依旧很慢。「网上什么都有,但都很浅」,断章取义、不求甚解的毛病完全和《汉声》相悖,黄永松不喜欢。

 

   你为什么不回老家?  

 

「今天社会进步太快,大家生活也很幸福,但是好像有点不愉快,因为我们食品有食品卫生的问题,环境有环境的问题,北京塞车,也有雾霾」,黄永松说。「传统风物」是《汉声》为快时代病开出的药方。


在一次公开演讲里,黄永松将自己演讲的题目定为「传统风物宜子孙」。


「(年轻人)统统往城市走,造成农村空心化,城市里(待着)也不舒服。你回家去,好好去认识你的家乡。」常在乡村工作,黄永松比书斋里的学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乡村的凋零。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父辈的职业往往无人可传。在《汉声》已出版的书籍中,《中国结》的老奶奶已然去世,《惠山泥人》老街也将消失。


对黄永松来说,消失每天都在发生。


1989年8月在江西客家采访


「你为什么不回家呢?」黄永松问。


对于年轻人回到家乡的前途和命运,黄永松建议,「现在有手机、电脑,你在家乡就可以卖你的水八仙。你们家乡还有做家具、编竹子、烧陶器的,你为什么不能做?」


「你把爸爸的手艺传下来,这是最直接的,跟你脐带相连。你为什么把你的脐带接到别的地方去?别人的血跟你不一样。」


谈话的间隙,他叮嘱工作室的两位女编辑,要对这次采访做笔记,结束之后再整理为这一天的日记,他将之称为「学而时习之」。黄永松自己也在采访前,就备下一张白纸和一只笔,保持着田野调查的状态。


「你们人物很有意思」,他忽然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名称很感兴趣,「你知道人和物的关系吗?」他低头在白纸上写下:「人因物而安定,物因人而长久」,这是朋友分享给他的。


他会突然中断话题,说上一句「我考考你」。他对年轻人的期待,都在这「考考」当中。「考」过之后,黄永松总是难免失望。


「我们成长很快,我们也付出了代价。我忧心的就是我们的年轻人,不肯溯本追源,不肯对自己的历史多了解,只知道现成的结果,短平快」。


「你知道你的堂号吗?」黄永松睁大眼睛看着来客,在得到否定的答案之后,他摆摆手,「你回去,去问问你的堂号」。堂号是同宗家族衍派发展的标记,黄永松的堂号是「江夏黄」,意为迁入江夏的黄氏族人。


「你的历史就是你爸爸,你爸爸的历史就是你祖父,你不认识他们吗?别把历史推得很远。大的社会历史也是这么加起来的」,黄永松提高声调,一句一顿地说。


对于年轻人的「无知」,他表示也能理解,喃喃地说,「时代变化太快,新的都来不及学习」。



《汉声》创刊四十六年,当年二十七岁的明朗青年,已过古稀之年。他不常显露自己的愤怒,却在谈到松阳古村调研时说,「我们希望做一个中国古村落的范本,让古村落少受破坏。他们都想赶紧赚钱,发展旅游。」


黄永松也在衰老,吃饭时,好友细心地为他点了软软的清蒸狮子头。年轻人热闹地聊着时下最新鲜的互联网,他低头安静地吃了半个狮子头,偶尔讲话,说起多年前的煤气汽车。那是一种在车顶上拖着黑色氮袋的车子,黄永松年轻时在四川常见到。


在座的年轻人都很惊讶,纷纷拿出手机百度图片。黄永松轻轻地说,「你们都不了解自己的历史……」


最终,他建议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来作为文章的小标题,这是这位制药者对这一代年轻人的诊断。黄永松素来用语克制,这两句却让人意外。



▼ 点击名字看文章▼


新零售 

厉玲 | 吴国平 | 马其华 | 赵光军 | 徐建军 | 肖尚略 | 李海燕 | 姚宏 普华斌 | 俞哲 | 李潇 | 崔悦 | 


商业

罗永浩 | 冯根生 | 赵何娟 | 李如成 | 孙海涛 | 孙宏斌 | 冯鑫 | 华为 | 黄晓煌 | 谢琳斐 | 徐位东 | 吴军 | 蒋海鹏 | 黄剑炜 | 谭亚幸 | 丁辰灵 | 赖杰 | 高岩 | Misa | 老c | 刘宗孺 | 涂子沛 | 顾大宇 | 夏烈 | 陈妙林 | 朱国栋 | 苏杰 | 许式伟 | 维情 | 邵炜 | momself | 


文创

PG One | 王源 吴清友 | 严歌苓 | 孟京辉 | 李海鹏 | 老六 | 袁剑 | 李志 | 王珮瑜 | 彭浩翔 | 何春寰 | 谢春花 | 李诞 | 程璧 | 胡海泉 | 田艺苗 | 王者荣耀 | 黄湘丽 | 田沁鑫 | 金宇澄 | 差评君 | 黄慕兰 | 贾葭 | 徐小芳 | 王跃文 | 夏雨清 | 焦媛 | 陆琪 | 孟凡浩 | 王涤 | 曹诚渊 | 大护法 | 沈雷 | 翁劼 | 王媛媛 | 海飞 |「蚂蚁」Mike | 春人 | 吴又 | 蔡骏 | 杨晨 | 金耕 | 叶文贵 | 陈宇 | 饶平如 | 肖全 | 熊庆华 | 董怡林 | 亚妮 | 龚晓跃 | 吴敏 | 万峰 | 赵锡祥 | 施秋荣 | 姚非拉 | 耶律胤 | 阮琦 


关注人物LIVE (ID:renwulive)

▼ 在历史消息里看到更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