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4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跨境学童纪实:奔波深港两城求学路,是爱还是伤害?

2017-03-23 小爱 米宅米宅

△此音频大小为1.6MB


李敏按亮放在床头的手机,此刻,是深圳时间5点20分。轻手轻脚起床,热鸡蛋、打豆浆,6点准时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女儿,6岁多的孩子已经习惯边揉眼睛边快速穿衣。洗漱、吃早饭,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6点25,准时出门,不敢开车,怕堵车,李敏坐地铁送孩子到深圳湾口岸,把孩子交给集合点保姆公司的阿姨,孩子会在一河之隔的香港度过这一天。下午3点50,李敏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接从香港出关的孩子。


这些孩子出生在香港,居住在深圳,被称为跨境学童。


每天,这些孩子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少则两个小时,多则五个小时。近万名跨境学童在深圳湾过境,除此之外,罗湖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在深圳,有超过3万名跨境学童通过这样的方式上学。


福田口岸跨境学童过关回到深圳▼


福田口岸设有跨境学童集合点▼


往香港方向,是多少跨境学童家长的天堂▼


庞大的跨境学童群体带热保姆公司业务▼


在珠三角考察的最后一天,我托朋友辗转多方联系上了李敏,一个跨境学童的家长。



1

与其被罚款不如生个合法的二胎港宝


我问李敏:“这么奔波,值得吗?”


她说:“我从没有后悔把孩子生在香港。但有过动摇和纠结是真的,好在还能坚持下去。”李敏们有一个群,群里都是跨境上学的港宝家长。李敏说他们这个群体抱团性很强,外面的人根本是进不来的。


这些跨境学童中,绝大多数都是双非儿童,即父母都没有香港居留权的大陆居民在香港所生的子女。


这些跨境学童最大的16岁,最小的4岁,均是2001年-2013年间,大陆居民前往香港所生的子女。这十年间,支撑他们去香港产子的政策皆源于一个案件的判决。


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判决父母都非香港人的庄丰源赢得居港权。随后的12年,超过20万双非婴儿在香港出生。彼时的香港,过低的人口出生率让特区政府对来港生子的大陆产妇保持默许态度。


当年的双非婴儿,如今基本上都到了上学的年龄。


香港十年间双非婴儿数据▼


李敏说:“很多人去香港生孩子的初衷就是为了合法要个二胎。”李敏就在其中。当时大陆的政策是不允许二胎的,二胎上户口要罚款20万。李敏想,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去香港生个港宝,最终,在中介的安排下,李敏花费了10万元在香港生下了二胎。有数据支撑,在香港产子的女性大多是不符合生育政策、以生育二胎为主的30岁以上的女性。


彼时,李敏并没有想得那么长远,彼时,香港的经济更为发达。港宝一生可以享受超过800万元的福利,150多个国家地区的护照免签.......


孩子的香港身份带给这个家庭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李敏曾经指着一河之隔的香港给孩子说:“你以后是要去香港读书的。”


真正让她纠结的正是孩子如她所愿,成为跨境学童的这些年。



2

有过动摇,因为要舍弃太多


2013年,香港正式关闭双非赴港产子通道。结合2010年-2016年香港出生人口数据图,2010年-2012年是香港出生人口的高峰,以此推算,2016年-2018年将是跨境学童集中上学的高峰。


香港出生人口变化▼


目前深圳跨境学童总数超过3万,幼儿园和小学年龄段的学童接近2.5万,中学将近5千人。


早在2012年,深圳配合香港“零双非”政策,关闭了港籍子弟入读深圳公立学校的通道,从2013年开始,才允许双非儿童可以选择深圳的香港子弟学校或者民办学校的港籍班入学。无奈这些学校仅仅有10来所,生源已经饱和,学费方面每学期最少收费7000元,甚至有学校收费在2万元。


回过头看,选择在香港上学,15年的免费义务入学,上学只需要负担膳食费、书本费、校车费,每学年价格在3000元左右。


一切看起来,双非儿童只能去香港读书。


坚定去香港上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当时的李敏看来,仅仅是接送问题。


李敏结束了自己小有成就的花店生意,转身负责专职接送孩子。香港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是半天课程。为了让孩子多睡会儿,最初李敏给孩子选的下午班,做完午饭,给孩子匆匆忙忙喂完饭,送孩子到关口,把孩子交给保姆公司的阿姨,过关到对面的香港上幼儿园。因为下午班是一点半左右开园,李敏把孩子送到关口后,没法回家,只能在附近闲逛,等孩子四点半从香港返回深圳。


李敏算过,每天花费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差不多两个小时。她很满意这个时间,她说:“这个时间已经算很短了。”群里有个家长上的是幼儿园上午班,家里离关口又远,每天的早饭孩子都是在公交车上或者在入关前,妈妈带着饭盒一勺一勺喂完的。


甚至还有一个家庭曾经居住在宝安区,每天往返上学至少要需要5个小时。只能放弃在深圳100多平米的房子,妈妈陪着孩子蜗居在香港不到40平米的小房子里,每个月的房租费用在1万5港币左右,再加上两个人基本的生活费用,每月花费要2万5左右。还不包括孩子接近3000元的幼儿园费用。这样的费用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只是为了要二胎而挤到香港生育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庞大的跨境学童群体也催生了保姆公司、关口辅导班的兴起。深港保姆车,负责接送孩子从口岸到香港的学校,每月收费在1200-1700元人民币之间不等,每年保姆车的涨幅在15%左右。


李敏算过一笔账,每月的保姆费在1600人民币,加上孩子幼儿园的书本费,膳食费,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交通等费用,并不比在深圳上学便宜太多。


并不算低的费用,来回奔波的艰辛,李敏认为这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想从香港撤出来的跨境学童家长,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支撑不了,另一个就是家长认为孩子太奔波。



3

跨境学童享受的港式教育真的打了折吗?


李敏确认香港整体教育水平确实是要优于深圳的。可惜的是大部分跨境学童享受的港式教育是不完整的,是打了很大折扣的港式教育。


寻找幼儿园之初,一位很实诚的校长告诉李敏。香港很多学校并不太愿意大范围接收跨境学童,政策规定他们必须接受,也因此很多学校都选择主动面试选择优质跨境学童。学校对跨境学童和香港本地学童提供一样的教育,但有些学校会把孩子留下来辅导功课,排练节目,有些学校放学后会有兴趣班,而跨境学童在时间安排上都会比较麻烦。


再到学校的选择上,跨境学童更偏向香港北区的学校,因为距离深圳近。这让北区的学位超级紧张。有媒体报道过,毗邻深圳的新界北区有家长连夜排队只为确保领到一张入园申请表,新界上水计划招收90个学生的惠州幼稚园,引来上千名家长报名,再比如,计划招收240个学生的凤溪幼儿园接到了2000个入园申请...


而这些学校,并不是香港传统意义上的名校。


再到香港小一入学,分为两个阶段: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和统一派位阶段。后者占了可申请学位的90%。这个统一派位的跨境学童专属校网分为屯门、元朗、北区、大埔、黄大仙、马鞍山、东涌和青衣等8大片区。而香港较好的小学教育资源集中在九龙和港岛。


2017年小一统一派位跨境校网学位分布与统计▼


早在2014年,北区招生名额就开始逐渐减少,2017年,这个形势更为严峻,将有超过一半儿的跨境学童会被派到更远的区域上学。


福田区与黄大仙区直线距离26公里▼


写到这里,我想起李敏给我发的一个视频,统一派位之后,香港记者蜂拥上去采访一对母子,母亲连连摆手:“我很难过,孩子派得太远了...”说到最后,哭了。


孩子被派到很远的区域上学,家长哭了▼


如果不用统一派位的方法上学呢?


香港公立学校会拿出大约半数学位用于自行分配,录取与学校有关系的学童,或者根据积分系统进行分配,按照某小学的积分原则,基本上,跨境学童也是与这些学校绝缘的。


香港某小学积分原则▼


这是香港的公立学校,在香港,比较好的私立教育基本上是对跨境学童关上大门的,因为这些学校,其实是很讲究家庭背景。特别看重孩子父母的教育背景和是否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旦孩子父母并没有在香港居住,接受教育,这些孩子入读好学校的概率是相当低的。



4

奔波两地,我到底是哪儿的人?


顺利入读学校后,这些跨境学童开始深港两地奔波求学。


李敏笑着说:“其实小孩儿根本就不懂得奔波啊,累啊,幼儿园阶段,他们相当开心。” 他们开心能去香港念书,能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相反,跨境学童的家长却一直都处在焦虑当中。


李敏还记得有一次老师打电话说孩子发烧了,要她赶紧去香港接孩子回家,等她慌慌张张回家拿到港澳通行证,再慌慌忙忙赶到关口,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了,距离孩子放学回家也只有不到20分钟,她只好给老师打电话,让孩子跟着保姆车回深圳。她笑称,当时的自己真的想放弃了。


孩子用普通话告诉妈妈,她不舒服。对,他们下意识会说普通话。跨境学童流利的普通话,永远比粤语要好。香港一直采取的都是两文三语的教育环境,两文指的是中文、英文,三语指的是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在“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这座新移民城市,粤语并不常用,很多跨境学童的普通话都要强于粤语。下意识使用普通话,让他们更难融入香港的求学环境。


此时的李敏给我微信发来信息,“幼儿园还是相对幸福的,孩子小,不懂事。”李敏说:“上了小学,尤其是中学青春期,你就得小心谨慎了。”李敏的微信一直是繁体字,因为要勤加练习,辅导孩子。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跨境学童在两地奔波,自我身份的矛盾感会越来越强烈。


有这么一个真实经历:一位跨境学童已经上中学,可以独立在香港逛街、吃饭。孩子在香港逛街,下意识用了普通话,商店里的店员并不热情,留下一句你慢慢逛就扬长而去,甚至孩子问点儿什么问题都不太耐烦,当孩子下次再去,切换到粤语频道时,店员会热情地请孩子试用各种产品,并给孩子耐心讲解。孩子回家后把经历讲给妈妈听:“妈妈,我到底算是哪儿的人?”


说他们是深圳人,这些跨境学童生活在深圳,在深圳这座城市早出晚归,没有玩得好的同龄人,没有学校可以接纳他们。


说他们是香港人,这些跨境学童,普通话比粤语好,没有香港同龄人玩的FACEBOOK,不上iNS,甚至没有香港的电话号码,他们的圈子永远就是和他们一样属于跨境学童的同龄人。


在香港,他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回到深圳又被大家叫做港仔、港宝...


他们中最大的今年也才16岁。


愿他们未来更好。


珠三角考察系列分析:

对不起,我们来晚了!你们苦苦等待的珠三角洼地,我们找到了!

临深片区,我为什么看好东莞抛弃惠州?

米宅 | 珠三角临深区域买房5大核心建议!



END


宏观研究:

房地产税中国购房者预售制度去库存经济危机房地产政治经济学 | 未来城市战争 | 趋势研判 | 地王的逻辑 | 地产黑暗猛料高考地产寡头时代 | 未来4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国房地产的未来10年  | 致三四五线城市的朋友 | 财商让生活更美好开发商背后的金主 |投资房产房价风口 

企业研究 

华夏幸福基业许家印恒大碧桂园和恒大 | 100个蓝城小万科股权之争 融创入股 融创vs绿城 万科发展战略

城市研究:

郑州VS武汉中部省会房价PK城市富人区 |长沙考察  | 西安限购杭州 | 福州交通 | 重庆房产投资 |福州规划 | 西安vs郑州 | 合肥房价暴跌深圳的购房者 |福州房地产现状 |香港楼市见闻(上) |香港楼市见闻(下) |北上广深海南气温 | 一线城市外溢 |北京高考真相 |海南置业军规 |红岛 |通州 |合肥备胎 |东京 | 威海 烟台 | 青岛北京房价 |海南投资 |厦门房价

产品研究:

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 | 泰禾院子| 重庆龙湖的小区万科S墅日照测算最好的四房户型 | 小户型公寓 | 电梯 | 扬灰层 | 电梯维保 | 噪音暖气的14个问题 | 户型设计 | 车位 | 天然气 | 公摊面积 | 楼层 | 变电站 | 净水系统 | 暖气 | 动线 | 新风系统 | 聚龙小镇 | 安全隐患烂户型这样美6平米88万极小户型装修

珠三角考察:

珠三角 临深片区 | 临深买房5大建议

云南考察:

和顺古镇腾冲大理地产昆明西双版纳中信嘉丽泽万达城雅居乐原乡

行业研究:

如果房地产崩盘县城拓客时光 丨传奇商业成都IFS | 实体商业的救命稻草 | 澳门威尼斯人 | 长租公寓 | 县级房企农民怼起小镇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