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齐泽克:通过持续不断的哲学战斗,拉康毫无疑问与哲学保持距离 | 纯粹新书

齐泽克 拉康 纯粹Pura 2022-08-19


🌟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作者: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2-07

被精神分析穿越的哲学(中文版前言)

文/[斯洛文尼亚]齐泽克

如果可以这么说,我反抗哲学。
                                         ——拉康

这本拉康入门书常常被批评为聚焦在拉康理论的哲学和政治层面,刻意忽视了拉康是一位分析师、一位执业的临床治疗师,因此让我首先回应这个微妙的问题。

只有避免截然二分的陷阱——一方面是将精神分析作为特殊的临床实践,另一方面是作为哲学反思——“拉康与哲学”这个课题才能被恰当地处理。当拉康强调“我反抗哲学”(je minsurge contre la philosophie),他当然将哲学等同为一种“世界观”、一种将宇宙视为统摄一切分裂及不一致性的一个全体。当一个哲学家排除了精神分析的哲学相关性,他毫无疑问会将它缩减为一个仅仅处理(精神病理学的)实存的现象的特殊临床实践,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的。它们均错过了两者的交接点(而不是某些更高的两者的综合统一):哲学与临床的关系正如莫比乌斯环的两面的关系,以至于假如我们进入两者的核心地带,就会发现自己站在了另一面。


雅克·拉康

在整个拉康的教学生涯之中,拉康都在和哲学及哲学家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从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到柏拉图,从斯多葛学派到阿奎那,从笛卡尔到克尔凯郭尔,从海德格尔到克里普克。拉康正是通过对这些哲学家的讨论建立了自己的那些基础概念:移情(transference)是通过对柏拉图《会饮篇》的讨论建立的,弗洛伊德式主体(Freudian subject)则通过笛卡尔的我思(cogito),作为剩余享乐(surplus-enjoyment)的对象a通过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焦虑及重复通过克尔凯郭尔,精神分析伦理通过康德……

通过持续不断的哲学战斗,拉康毫无疑问与哲学保持距离(只要回忆一下他对黑格尔的Aufhebung概念又或对站在弗洛伊德式分裂主体的对立面的自我意识概念的嘲讽);然而,拉康所有同哲学划清界限的绝望企图一次又一次重新确立了他对哲学的投入—仿佛对他来说,界定基础精神分析概念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哲学这条绕道/弯路。虽然精神分析不是哲学,其全部颠覆性来自它不单是某种特定的科学或实践,而是它对哲学产生了激进后果这一事实:精神分析是内在于哲学自身的“否定”(Psychoanalysis is a “no” to philosophy that is internal to it.)。

换言之,精神分析理论指涉的,被哲学模糊化但同时奠定了哲学的一个裂口/对抗性[海德格尔称这个缺口为存本体论的差异(ontological difference)]。缺少跟哲学的这一联结——更准确地说,跟哲学的盲点、跟哲学中被“原初压抑”的东西的这一联结——精神分析就会失去了它的颠覆性并成为又一个纯粹实存的实践(ontic practice)。精神分析处理的真实界不仅仅是主体的精神痛苦之现实,而是——激进得多的——弗洛伊德对这种精神痛苦的解读的(反)哲学推论/哲学意义。


拉康选集
作者: [法]雅克·拉康  褚孝 译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10

只有这样一种“被精神分析穿越的哲学”能够在现代科学的挑战中生存下来。换言之,哲学在今天是什么?当代科学家的主流回答是:哲学已经过时。即使最基本的哲学课题也逐渐变成科学问题:在今天,有关现实的终极本体论问题(我们的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没有一个极限,宇宙是不是被决定的还是在它里面存在真实的偶然性)已经变成由量子宇宙论(Quantum Cosmology)处理的问题;终极的人类学问题(我们是否自由,即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等等)被进化主义的大脑科学抢去;即使神学在大脑科学之内也被分配了一个位置(大脑科学的目的在于将精神和神秘经验翻译为神经元的过程)。最乐观的情况下,留给哲学的残羹剩饭最多只有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一种知识论反思(epistemological reflections)。


斯拉沃热·齐泽克

我这本拉康入门导读,尝试展示“被精神分析穿越的哲学”这一进路如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新启示。让我举一个(出乎意料的)例子:2016年的《宝可梦Go》(Pokémon Go)是为手机或移动设备而设的一个卫星定位、扩增现实游戏(augmented reality game)。玩家用手机上的全球卫星定位设备及相机去捕捉、打斗以及训练虚拟的宝可梦(Pokémon),这些精灵在屏幕上出现的方式仿佛它们和玩家是在同一个真实世界的地点出现的一样:当玩家在真实世界内移动,代表他们的游戏角色同时在游戏地图中移动。这种扩增现实模式是《宝可梦Go》和其他电脑游戏不同的地方:远非将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抽取出来并注入人工虚拟空间,这种技术结合两者。我们通过电子屏幕这一幻想框架来观看现实以及和现实交接、互动,而这个中介框架利用虚拟元素增强了现实。这些虚拟元素支撑着我们参加游戏的欲望、推动我们在现实中寻找它们,缺少了这种幻想框架我们将对现实完全不感兴趣。这听起来不是很熟悉吗?当然了,科技所外在化的不过是意识形态的基本机制——在其最基本层面,意识形态正是原始版本的“扩增现实”。假如我们将事情简化到极点,希特勒难道不就是向德国人提供了纳粹意识形态之幻想框架,从而令他们看见一只到处显现、被视为一切邪恶根源的特殊的宝可梦(即犹太人)吗?同一个逻辑难道不也解释了所有其他必须被加到现实之中以便使之完整和有意义的意识形态伪对象(pseudo-entities)的性质吗?我们可以轻易想象一个当代的反移民版的《宝可梦Go》游戏,在当中玩家在一座德国城市中游荡,并且被新移民强奸犯或小偷所威胁,这些精灵充斥城市中所有地方。


视差之见
作者:[斯]斯拉沃热·齐泽克  季广茂 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2

但我们是不是太快进行了一般化?反犹主义的阴谋论——使我们认为犹太阴谋是我们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否和那种将社会生活视为一个经济和权力战场的左翼思路有明显的差别?在《资本论》那里,在社会生活的所有混乱背后的“秘密”是社会对抗性(social antagonism),而不是可以被个人化/拟人化的个体(戴着精灵这一面具),而《宝可梦Go》则以固有的方式倾向、以意识形态的拟人化的方式包装社会对抗性。其中一个个案:从各方面威胁我们的银行家形象,我们很容易想象这样一个形象可以轻易地被法西斯民粹主义的财阀意识形态所挪用(贪婪的银行家与“诚实”且具生产力的资本家)。

纳粹反犹主义和《宝可梦Go》游戏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基本的相同之处:虽然《宝可梦Go》将自身呈现为某种全新的、建基于最新科技的东西,它实际上依靠的是一种旧的意识形态机制。意识形态就是扩增幻景的实践,宝可梦迫使我们面对幻象的基本结构,将现实转化成一个意义世界的幻象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说宝可梦是我们的未来——因为它早就已经是我们的过去。

那么,这和资本主义有何关系?幻象在资本主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很明显,资本主义幽灵是一只在它所启动的疯狂活动背后潜伏的宝可梦。然而在此我们要更准确一点,拉康的幻象公式是$◇a,主体遇上对象a,即拉康称之为欲望原因或剩余享乐的东西,在此,与马克思理论的联系成为关键。在1973—1974年名为“不受骗者犯错”研讨班课堂的第11周,拉康以一个直接挑战自己的问题作为起点:在这里出现的拉康,他发明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就像那样,让事情能够运转:对象a。”因此,答案不是“欲望是大他的欲望”“无意识像语言那样结构”“不存在性关系”或其他惯常清单上的东西。拉康马上强调他所选择的并非在众多可能选择中的一个,而是(唯一的)那一个。


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
作者: [斯]齐泽克 著  季广茂 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那么,这个神秘的对象是什么?在当年希区柯克和特吕弗的对话之中,希区柯克回想起一个他本来想插进《西北偏北》的最具代表性的场景—这个场景从未被拍摄,毫无疑问是因为它太赤裸地呈现了希区柯克作品的基本模版,其实质拍摄将产生浮夸的效果:

我想安排主角加里格兰特和一名福特汽车厂的工人进行一段长谈,他们一边谈一边沿着汽车的组装线步行。他们的背景是一辆汽车正在被组合起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最后,那辆他们看着它从零组装起来的汽车完成了,加了汽油,准备好马上从流水线上开走。这两人看着对方说:“是不是很美妙!”然后他们打开车门,一具尸体从里面滚出来。

在这个长镜头之中,我们看到的是生产过程的基础统一性——而那具横空出世的神秘尸体难道不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无中生有的”剩余价值的代名词吗?这具尸体是最纯粹的剩余对象,对应主体的对象化对应点,主体活动的剩余产品。让我们用另一个例子澄清这个对象如何运作。在电视剧《灵书妙探》(Castle)之中,畅销侦探小说作家理查德卡斯尔与纽约谋杀案警探凯特贝克特合作,一起侦破纽约城内几宗谋杀案。贝克特起先为了被迫和一个作家合作而感到很恼火,但两人很快就和对方互有好感。正如大家所期待的,这套剧集的高潮情节聚焦于两人不断升温的罗曼史。


事件
作者: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  王师 译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02

进行中的谋杀调查因此很明显是一个对象a,即他们的相互欲望的对象原因,一个迫使他们共度大量时光的对象原因。问题在于,当他终于向对方承认爱意并进入一种完全的情欲关系时,他们是否还需要谋杀调查这一前设?第4集(“他写的谋杀”)面对了这一死结:男女主角决定在前者的别墅共度一个罗曼蒂克的周末,正当女主角在泳池边要献身的时候——在男人面前解开浴袍的衣带——一个濒死的男人穿过屋后的灌木然后倒毙在池水里。

这个出乎意料的入侵发生的时刻很重要:就在发生前,男主角看着女人的裸体,明显地被迷惑并且充满欲望,但也带着一丝绝望的暗示,仿佛他正在等待某些东西入侵并阻止戏剧/做爱高潮的完成。尸体入侵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彻底的模糊的:它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为了要破坏一个完美的性爱周末,它同时是维持欲望的东西。

在此,我们得到了希区柯克想象中的完美电影场景中的那具尸体,只是拥有不同的功能:它不是作为生产的剩余(surplus of production),而是成为一个在性关系中设置障碍的剩余对象(surplus object)。在卡斯尔的欲望对象(凯特)和他的欲望之对象原因(一具启动谋杀调查的尸体)这两者间的张力的全部模糊性,在此完美地展示了拉康的不存在性关系的命题:

仅有情侣两人,欲望永不可能成功运作,它需要一个障碍物作为其动因。



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
作者: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  季广茂  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3

但我们可能走得太快了,对象a在拉康的教学中有很长的历史,在拉康系统地参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的分析之前二十年早已存在。但毫无疑问,正是拉康对马克思理论的这一参照,尤其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Surplus-value,德语Mehwert),容许他将对象a定义为剩余快感(plus-de-jouir,德语Mehrlust)的成熟理论:在拉康对马克思有关商品分析的讨论中,渗透着一个主导主题,即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与拉康命名为剩余快感的东西这两者间的结构性同构关系——拉康称之为剩余快感的东西就是弗洛伊德称为Lustgewinn的东西,一种“快感增加”,其不专指一个简单的愉快感的提升,而是由主体获取快感的形式化迂回所提供的额外快感。想一想通过它的精巧的语义双关、口是心非的否认等等,一个调情的诱惑过程获益不少:这些迂回不仅仅是文化复杂化或围绕着一些硬核真实界的升华——这些硬核真实界是被次级/继发的迂回回塑性地构成的,它“自在地”是一个虚构物。

在力比多经济(libidinal economy)之中,不存在(不受强迫性重复运动的反常所困扰的) “纯粹的”愉快原则。以同样的方式,在商品交换领域中,不存在封闭的回圈(为了取得购买另一个商品的钱而卖出一个商品),不存在不受那种为了累积更多钱而交易商品的逻辑所腐蚀的回圈。在这种交易逻辑之中,钱不再是商品的交易媒介而成为目的本身(end-in-itself)。马克思称之为CMC的公式——为了购买另一商品而交换商品取得钞票的封闭交易——最终是一种虚构,其功能是为交易过程提供一种“自然的”基础(即声称“交易不是关于钱和更多的钱,交易的整个要点在于满足具体的人类需要” ):CMC不纯粹是在后来才受到利润导向的MCM的污染,而是MCM流通体系的内部虚构。换言之,MCM正是一个症状点,在当中一个裂口或逆转(从一开始就在运作,甚至在最简单的商品交易当中也早已存在)破门而出。


《齐泽克!》电影海报

这种快感增加的过程通过重复来运作:人们忘记了目标然后重复同一个动作,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以致真正的目的不再是原来的目标而是重复地达到此目标的运动本身。我们也可以用形式和内容的概念去理解它,“形式”代表移向被欲求的内容的形式、模式;而被欲求的内容(对象)则承诺提供快感,正是这种追求目标的形式(程序)提供了一种剩余快感。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美国故事。当每天晚上沃尔玛超市关门以后,很多堆满了商品的手推车被抛弃;大部分都是刚刚陷入贫穷的中产家庭扔下的,他们再没有钱随意买东西,因此他们—通常是全家人—到超市完成购物的仪式(将他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抛到手推车里),然后弃置堆满货品的手推车。通过这种令人悲伤的方式,他们以单纯孤立的方式获得了购物的剩余快感。我们不是常常参与类似的活动吗?即使这些活动的非理性并不那么直接地可见。我们带着一个清楚的目标(包括购物)做一些事情,但我们其实不在乎这个目标,因为真正的满足感来自过程本身。

沃尔玛超市的故事不过是暴露了早已存在于真实购物过程中的东西。这个例子同时使我们看清快感增加和剩余价值之间的联结:过程的目的不是它原本的公开目标(一个需要的满足),而是过程本身扩张性的自我再生产。譬如,吸吮母亲乳房的真正目的不是喝奶,而是吸吮的快感。以一种同构的方式,在剩余快感的问题上,商品交易过程的真正目的不是获取一个可以满足我们需要的商品,而是资本的扩增式自我生产本身。这个过程本身是无休止的,没有一个。


宗教的凯旋
作者: [法]雅克·拉康 著  严和来 姜余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9-07

并且,同一个道理不是同样适用于官僚机构吗?在特里吉利姆(Terry Gilliam)的电影《妙想天开》(Brasil)完美地展示了官僚快感的疯狂过剩,如何在自动流通之中自我增生。当男主角山姆(乔纳森普雷斯饰)的水管(又为空调)崩溃后,他向国家修理服务中心要求紧急帮助。一个神秘的罪犯,达脱(罗伯特德尼罗饰)闯入他的公寓,其颠覆性的活动是偷听人们的紧急求助然后马上在客户面前出现,免费修理好山姆的水管,直接绕过了毫无效率的国家修理服务中心的系统程序。确实,对于一个陷于快感的邪恶循环的官僚系统,终极的犯罪就是简单直接地完成应该要完成的工作—假如一个国家修理服务中心确实完成了它的任务,(在其无意识力比多经济体的层面)这会被视为一个不幸的副产品。因为它的大部分能量用于发明复杂的行政程序,以便容许它无限地发明新障碍并无限期地推迟完成。

在电影的第二个场景,我们在一个塞满政府官僚的走廊中看到一个领导者(手握大权的高官)被一大群下级行政人员包围。后者不停大声叫喊,要求高官给予具体意见或决定,而高官则紧张地快速喷出“高效率的”回复(“最迟明天要完成这件事!”“翻查那份报告!”“不,取消那个会面!”……)。很自然的,一个紧张的高亢活跃的表象就是一个预设的表演,目的是掩盖一个正在模仿并玩弄“高效率行政”的自我沉溺的、无意义的奇景。又一次,一个来自没完没了的官僚表演的剩余快感的个案,一个更多快感(mehrgenuss)的个案。


父亲的姓名
作者: [法]雅克·拉康 著  黄作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8-04

然而假如人们想看一看愉快与快感之间对立的一个临床上清晰、更极端的案例,只需看看戈培尔那篇以“总体战争”(total war)为题的(恶名)昭著的演讲《你们想要一场总体战争吗?》(“Wollt Ihr Den Totalen Krieg?”)。这个演讲发表于1943年2月18日柏林的体育宫(Sportpalast)。在这篇演讲中,面向一群被斯大林战役的大败仗所震惊的公众,戈培尔说他完全承认困难(假如不是绝望的)时刻,然后他问了群众十个问题(毫无疑问,他的每个问题都要求得到一个热情洋溢的“是”作为回答),下面是部分片段:

我问你们:你们和德意志民族下定决心要每天工作十、十二个小时吗,假如有需要的话每天要工作十四或十六个小时,并且为了胜利而献出你们的一切?……我问你们:你们想要总体战争吗?你们想要吗,假如有需要,甚至比我们今天能够想象的更全面、更激烈?……我问你们:你们对元首的信心比以往更热烈、更不可动摇吗,你们是否做好准备追随他走上他的道路,并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使战争取得绝对和无限的成功?……我第十个问题以及最后的问题:这是否是你们的愿望,即使在战时,按照党的纲领的命令,平等权利和平等责任将被推行,家园战线将表现它的团结并肩负同样沉重的战争负担,而这个负担要平等地分配,不论一个人是伟大抑或渺小、是贫穷或富有?……我已经问你们。你们已经给我你们的回答。你们是国家/民族的一部分。你们的回答因此已经展示了德国人民的态度。你们已经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必须知道的事情,以免他们存有幻想和错误的情报……现在,人民起来吧,让风暴开始!


真实眼泪之可怖: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作者: [斯]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季广茂  译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3

戈培尔这些问题所要求的是一个对愉快感(pleasure)的巨大放弃和更多的牺牲,甚至极端的牺牲,绝对及无限制的牺牲;戈培尔承诺一场甚至比我们今天能够想象的更总体化和激烈的战争,平民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在演讲的高潮时刻他狂喜吼叫的声音以及怪异的吓人的面容见证了一种放弃/牺牲这一姿态本身的快感(jouissance),这种快感超越想象并步向绝对。在这些时刻,向外的愤怒含蓄地变成被动性,仿佛面容以高潮的方式扭曲,被动地经历一种痛苦的情欲—痛苦中的快感的例子,假如它曾存在于世上的话——一种被扭曲的康德式崇高(Kantian sublime)的表情,在当中放弃所造成的痛苦与一种见证本体性的狂喜重合。

因此容许我在这个黑暗的时刻总结,我带着一种期待,即读者在看完此书后将会同意拉康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社会中最黑暗现象的观点,并且让我向译者表达我对他的工作的诚挚感激!



雅克·拉康



斯拉沃热·齐泽克 (Slavoj Žižek),1949年出生,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拉康派精神分析继承者,卢布尔雅那大学高级研究员。擅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社会文化现象,被称为“文化理论的猫王”“危险的西方哲人”“从天而降的第欧根尼”。20世纪90年代以降,齐泽克凭借对拉康及黑格尔的重新解读席卷西方学术界,以一己之力单挑以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其学术著作有五十余种,代表作包括《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自由的深渊》《幻想的瘟疫》《斜目而视》《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等。现国内有近三十种其译著出版,近期著作有《全球大流行2:逝去时光的编年史》(Pandemic! 2: Chronicles of a Time Lost)、《敢于说出其名字的左翼:34个不合时宜的介入》。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公元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出生和逝世于法国巴黎。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选自《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中文版前言,[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2022年7月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铁与绸

张炜 著


《铁与绸》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诗人作家张炜的最新长诗力作。该作品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西方《荷马史诗》、歌德《浮士德》、艾略特《荒原》等诗歌传统为基础,跨越春秋战国史直至当下的历史时空,以东夷研究史为切入点,以齐国历史文化为支点,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铁血柔情为情感线索,充分调动历史文化史实、一千多年历史变迁和作者历史文化研究等全部精神资源和写作技巧,高难度地构筑了一个以巨大历史时空为载体的精品力作。


火焰上的辩词

吉狄马加  著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 爱情意识流

王鼎钧


本书精选王鼎钧散文、小说等十七篇,围绕爱情这一主题,作者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洞明世事的双眼,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体悟融为一炉,结合当下社会人际交往尤其男女交往的现实,用感性而睿智的笔,以不说教的姿态,淋漓尽致地揭示爱情的真谛。散文以及小说中有许多描写甚有诗笔词意,贯通古今中外,引经据典,酣畅淋漓,恣意汪洋,真是一汪爱情意识流。作者对恋爱这一人间美事,看清看透,并夹杂着对当代青年人的倾羡赞叹之情,与开明开导之意。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

扬之水  著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顺天游

李季  整理


“顺天游”是陕北、晋绥、内蒙古一带主要的民歌形式之一种,是一种形式最简单的诗。由于它的形式自由生动,适于表达、传述人民的生活及情感,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不仅是它的歌唱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它的创作者,他们把自己的心绪和生活遭遇创作成新的“顺天游”。


著名诗人李季有幸在“顺天游”的故乡之一——陕北三边工作和生活。工作之余,他从农民歌手、放羊老汉、农村妇女、区乡干部那里,收集了几千首“处于萌芽状态的文艺”——“顺天游”,并加以选编整理。这种民歌艺术,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素材和研究资料,对于弘扬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于青  著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以多镜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全面、立体地描绘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充满情趣的童年生活、孤独与艰辛的求学经历、学成回国后的生活与思想,其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对师友的深切追怀,留学时的传奇经历,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与赤子报国的磊落情怀,等等,构成了季羡林先生百年人生情感之路,展示了其广博精深的学养积淀和丰富、细腻而深沉的精神世界。



# 凤凰琴

刘醒龙  著


本书是由《凤凰琴》《村支书》《民歌与狼》《我们香港见》《城市眼影》五篇中篇小说构成的文集,既展现了乡村世界,如贫困乡村教育问题、乡村基层干部问题;又展现了城市世界,如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勾勒出社会世相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其中《凤凰琴》描写了一群山村小学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和民办教师生存的艰难,高度赞扬了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一曲乡村教师的生命赞歌……


小说整体叙事严谨,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悬疑色彩,语言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使人读之欲罢不能。


# 时间的颜色

冯秋子 著


本书是作者散文与绘画作品跨界融合之作合集,系“向度文丛”作品之一,包括《荒原》《老人和琴》《白音布朗山》《我跳舞,因为我悲伤》等27篇散文,及彩墨、水粉、丙烯、速写等作品36幅。内容既有关注蒙古高原历史与现实中人的生存状况,也有经年实践以人的方式舞蹈的深刻体验与揭示,还有描绘心力感知的塞北草原印象。作者如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悉心体验者和深入掘进而又节制克守的记录者,在其文学和绘画作品中,不轻易放弃追究事物的每一种重要根结和细节。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本书分为上下卷,分别有《师父》《父亲记》《从北大到南大》……二十一篇文章。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叙述与父亲、老师、同学、朋友的交往,阐述了对“人生江湖”的独特感受;通过对荆轲、宓子贱、卢承庆、李勉、椒树等古代传奇人物的解析,抒发了对传统江湖精神的奇异感喟;通过对李•米勒、朗西曼、赵元任、高二适、王澍、顾随、黄永玉、王世襄、李瑞清、海明威、方以智、李垂谊、马基雅维利、法斯宾德、何其芳、昌耀等人物身上江湖气质的描摹,传达出对“君子雄健、廓然大公”精神境界以及“鹰之轻盈、向死而生”的价值观的积极倡导。


# 百千万亿册书

黑陶 著


这是黑陶最新创作的一本散文集。按中国传统五行相生的顺序,分为五个篇章:火书、土书、金书、水书、木书。内容包括:客观实录,主观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说,摘抄,诗歌,电影技巧,日记,民间传说,考证,学术短论,梦,神话,回忆录,对景写生,呓语,访谈,文学史补遗,新闻,旅行记,文献改编,等等。这些汉字,这些断片式的篇章,带着作者的体温,它们散漫、云游,又渐渐汇拢、聚集。这个独特的、由黑陶创造的汉字星系,期待在无限的宇宙中,与读者相遇。


回乡记

江子 著


作者江子出生于赣江以西,曾经出版过乡村主题专著《田园将芜》引起过较大反响,而这本《回乡记》就是《田园将芜》的续篇。《回乡记》以吉水赣江以西区域的历史与现实为研究对象,全面田野式考察农民进城、传统留存、异乡与故乡、出走与返回、新乡贤的责任与命运等,以图全息呈现一块经典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中国现在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期,这种变局,乡村的变迁是其标志。江西是农耕文明最有代表性的省份,通过书写新的历史节点江西乡村的常与变,可以解码当下中国。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   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在自然这边

哨兵 著


本诗集延续了诗人一贯的诗学追求和美学趣味,他以洪湖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他近距离地与洪湖的水鸟、水生植物、渐次消失的渔村、日益繁华的县城生活在一起,其诗歌散发着传统和现代杂糅的气息。诗集如同一部洪湖的风物志和心灵史,以鸟类和植物直接入诗,并通过灵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状物、叙述、抒情,诗人在行文之间通过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洪湖世界。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 中国米食

陈东东  编著


《中国米食》分为米粒篇和粿粉篇两部分,米粒篇以朴素的饭团、粽子为开端,进入到饭菜混合的炒、烩、蒸、煮饭类,兼及粥品、焦米和锅巴的运用,酒酿和酒糟类的做法和活用。粿粉篇中,由各省年糕说起,进而了解粿粉食物的变形。全书记录的食谱及附带的应用法,可做出两百多道精彩米食。


《中国米食》动员数十位名厨及精于各省米食的专家,十多名编辑进行摄影、绘图、记录和实验工作,使这本食谱达到生动明晰、人人得而上手的效果,在全球华人地区引起极大反响。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十五讲》(修订版)是一部系统研究张爱玲之作,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家族、记忆与现实,叙事的哲学与形态,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文学史与经典化。作者注重学术史与论证逻辑,以张爱玲的作品以及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长经历、感情生活、家庭背景等对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影响,研究了文字中的意象、服饰、色彩具有的象征意义等,得出张爱玲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虚无主义者这一结论。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比克瑙集中营的黎明

[法] 西蒙娜·韦伊  大卫·泰布尔  著

张洁 译


西蒙娜·韦伊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曾拥有快乐的童年,进入集中营之后,她经历了摧毁人性的暴力和骨肉分离的悲痛。本书由纪录片的导演叙述、西蒙娜·韦伊自述、西蒙娜·韦伊与朋友们的谈话三部分构成。书中配有大量纪录片剧照与韦伊儿时和历史史实照片。


全书以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视角讲述,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当韦伊谈起自己的遭遇、挣扎和努力时,貌似云淡风轻,却蕴含着一股深邃而超拔的力量。



婚礼的成员

[美]卡森·麦卡勒斯  著   斯钦  译


《婚礼的成员》是《伤心咖啡馆之歌》作者、著名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一座小镇,十二岁的少女弗兰奇是一个假小子,她的生活里只有爸爸、女佣贝莉尼斯和四岁的表弟约翰·亨利。步入成长期的弗兰奇感到孤独迷惘,她渴望去看世界,甚至去参军,于是让回来举行婚礼的哥哥和嫂嫂带她离开镇子就成了她唯一的心思。小说精准地描写了弗兰奇的孤独心理,包括家里的女佣贝莉尼斯以及小镇其他人内心的孤寂和苦闷。语言精练,简洁、传神地描述了人物的情感波动,被称为麦卡勒斯最成熟的作品。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法] 奥图·德·萨代尔  著   刘婷 译


瓷器的海外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奥图·德·萨代尔是巴黎著名的收藏家,于1881年出版此书,书中对中国瓷器文化做了细致的考察,解释了诸多专业术语的意义,并详细阐述了瓷器的制作过程,瓷器的种类,瓷器上图画的特定主题。最重要的是,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瓷器在欧洲的传播与演化过程。此外,书中收录的欧洲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图片,是19世纪西方出版的第一册中国陶瓷收藏图录。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

[法] 白乐日 著  佘振华 译


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逍遥与散诞:十六世纪北方贬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场域

[新加坡]陈靝沅 著   周睿 译


本书聚焦16世纪王九思、康海和李开先三位文官在远离官僚与政治舞台之后的退隐生涯,探求他们在悖理于当时文人士大夫正式写作文风的文艺创作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作“曲”这一边缘文类(包括剧曲和散曲)以寻求安慰和满足的具体情况。借助“文学场域”的理论,将“曲家圈子”作为散曲和剧曲研究的基本主体,可以很好地让我们了解曲在文人之间是如何创作、传播以及使用的,而这在研究单个作家时是难能一见的。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界限之书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界限之书》为埃德蒙·雅贝斯代表作之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未被怀疑之颠覆的小书”“对话之书”“旅程”“分享之书”。作为一部介于诗歌、散文、格言警句与哲学随笔之间的跨文体实验作品,本书是雅贝斯的沉思之作,也可看作他的自言自语。在形式上,文本属于断简残编型,思维跳脱、风格特异;在内容上,着眼于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索和探询,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洞见。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系列”的第十五卷,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卷。雅贝斯在书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何谓“异乡人”?二是我们对异乡人负有什么责任?他在作品中回顾了一个“异乡人”的一生(实际上是在回顾他自己的一生),并继续就流亡与荒漠、话语与沉默的主题进行思索和阐释。这是一部必不可少之相遇的书,它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位异乡人的肖像,我曾在某天迷失了它的踪迹,然而,尽管本书是虚构的,但它仍有可能是我的肖像,而我却并不知晓。


我构筑我的家园

[法]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叶安宁 校译


《我构筑我的家园》是法国诗人、作家、哲学和宗教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59年,收录了他自1943—1957年间创作的诗歌。雅贝斯的创作风格在法国诗坛独树一帜,其特有的以片段暗示总体的跳跃—抽象创作模式以及马赛克式的诗歌技巧,对20世纪的诗人和作家们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1987年,雅贝斯因其诗歌创作的成就而荣获法国国家诗歌大奖。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后现代诗歌以及对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使他成为了后现代话语中最为重要的关键人物之一,并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德] 保罗·策兰 著    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肖沃奇怪故事集

[法]利奥波德·肖沃  著    张惟 译


《肖沃奇怪故事集》是爸爸肖沃讲给儿子鲁诺的故事。肖沃讲述的故事构筑了一个怪物、奇异生物与动物的国度,既表达了亲情、爱情、道德以及各种关系的建造,又在表达荒诞的同时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瘀伤。他的作品寓言一样简短,诗意而平静,不露声色的批判,这是肖沃的典型风格。这些看似荒怪的故事,往往能比现实世界更能直达真实,引人深思。



纯粹好书



儿童粮仓”系列丨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扬之水·定名与相知 博物馆参观记二编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爱情意识流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 凤凰琴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夜晚灼烫 百千万亿册书  冯秋子·未曾消失的苇岸 时间的颜色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 问津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汉声·松阳传家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彭程作品系列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仁慈江湖|黄梵·意象的帝国吉狄马加·火焰上的辩词江子·回乡记丨张炜·铁与绸张钧·张爱玲十五讲顾彬·房间里的男人高翔  旅克·理查德·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丁雨·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 END ●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